首頁 > 職責大全 > 老舊線路拆除安全風險辨識預控措施

老舊線路拆除安全風險辨識預控措施

2024-07-13 閱讀 3733

1線路桿塔拆舊及臨錨拆舊措施和方案不嚴密,或和現場實際情況不符起重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項目負責人和技術人員應到現場仔細勘察,查明地形及交叉跨越物的情況。應詳細核對線路桿塔圖紙,查明塔型,計算重量,對特殊塔型要進行計算,制定詳細的拆舊方案和步驟,包括人員組織、施工機具的選用和安全要求等。2在拆除線路上沒有加掛接地線觸電拆除線路尤其與附近帶電線路平行時,在登塔(桿)前要做好接地措施,以防感應電傷害。3拆除轉角桿塔不設拉線或拉線對地夾角過大起重傷害應按措施要求在拆除導線的反向側打好拉線,拉線的對地夾角度數應能滿足該塔承受下壓力負重的要求。必要時應對橫擔和塔身進行補強。4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拉線距離憑經驗目測自定坍塌起重傷害過輪臨錨時,地錨位置選擇應保證錨繩對地夾角不大于20°。5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錨線拉線和地錨設置不規范坍塌起重傷害錨線用工器具必須按導線、避雷線張力配置,其安全系數不得小于2.5。必須根據施工現場的土質情況選用錨線地錨型式和數量,易積水的低洼地或地質條件較差的地方應增設地鉆數量。錨線地鉆群每只地鉆相互間隔不得小于1米,地鉆群中間的地鉆必須用地鉆連接器連接,每只地鉆前必須設置檔木。6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錨線不規范,坍塌起重傷害導線必須從懸垂線夾中脫出翻入放線滑車中,并不得以線夾頭代替滑車。錨線卡線器安裝位置距放線滑車中心不小于3~5m,通過橫擔下方懸掛的鋼絲繩滑車在地面上用鋼絲繩卡線器進行錨線,其受力以過輪臨錨前一基直線塔絕緣子垂直或使錨線張力稍微放松使絕緣子朝前偏移不大于15㎝為宜。7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未視桿塔型或現狀采取補強措施坍塌起重傷害過輪臨錨前桿塔橫擔必須根據導地線張力的不同,選用相應的鋼絲繩進行補強,其補強鋼絲繩一端必須綁扎在塔身主材上。如塔材過小、銹蝕嚴重時,應對整塔受力經驗算后對塔身薄弱處采取補強措施。8拆除導線時,導線翻進滑輪后旁板門未關好,防振錘、護線條等未全部拆除坍塌起重傷害導線在翻進滑輪后,必須檢查滑輪的旁板門是否鎖止。檢查導線上的防振錘、護線條等是否全部拆除。9導線落地后,冒然帶張力開斷導線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導線在松落地面尚有一定張力的情況下,不得盲目開斷導線,應該在導線開斷點的兩端將線錨住,開斷后再將導線向兩邊慢慢釋放。張力較大時則應用地錨錨住導線。10線路桿塔拆舊及臨錨重要交叉如電力線路跨越、公路、河流等沒有人員看守或人員配備不足坍塌起重傷害重要的交叉如電力線路跨越、公路、河流以及鐵路等應派專人看守,特別是車輛、人流較為密集的公路,應有充裕的看護人員,必要時應請當地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同時要保證通訊的暢通有效。11分解拆吊桿塔時,段或片的重量與抱桿允許負重不符,吊點不在吊物中心位置起重傷害應嚴格按措施要求的步驟進行,不允許因構件難拆而臨時加一段(根),禁止超抱桿負重拆吊。應找正吊點中心位置,以防吊片或段吊離塔身時傾斜傷人。12分解拆吊桿塔時,抱桿的傾斜角度過大或抱桿的腰箍繩受力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在分解拆吊桿塔的片或段時,應嚴格控制抱桿的傾斜角度,一般不得超過15度。在抱桿吊重狀態下,嚴禁腰箍繩受力。13分解拆吊桿塔時,不按順序拆卸螺栓,隨意拆除受力構件,起重傷害物體打擊編制措施要詳細,寫明拆吊桿塔的順序、步驟和拆除部位,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措施要求執行,在拆解過程中如有變化,應事先征得技術人員和現場負責人同意。14使用吊車分解拆吊桿塔時,吊車撐腳未伸足起重傷害場地土質應堅實,吊車就位后,四周水平撐腳必須伸足,垂直撐腳下墊木要平穩墊實,以防地面沉陷或墊木滑移造成吊車側翻。15在帶電線路旁使用吊車分解拆吊桿塔時,吊車不接地觸電吊車必須接地,以防感應電觸電。16分解拆吊桿塔時,隨意拋扔螺絲和構件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嚴禁隨意拋扔螺栓和構件,應用繩索傳遞松落物件。17整體倒塔盲目隨意,無方向性起重傷害在條件允許的場地整體倒落桿塔,必須在倒落方向的兩側在桿塔上打好臨時拉線以控制方向。牽引桿塔倒落的機械必須在桿塔倒落的范圍外,現場周圍留有安全距離,并用圍欄設置警戒區。18拆除的桿塔基坑遺留洞孔高處墜落桿塔拆除后,如留有洞孔應立即回填土與地面齊平,以防人員落入洞孔造成傷害。如水泥桿根部或鋼筋外露高出地面時,應及時鏟除,保持與地面齊平。

篇2:跨越帶電運行電力線路跨越架搭設拆除安全風險預控措施

本措施包括施工準備階段、跨越架搭設、安全措施等方面,分析具體的風險預控措施,安全風險預控措施如下:一、施工準備階段安全風險控制措施1.在開工前編寫完整、有效的專項施工方案(含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方案經施工單位職能部門審核、總工程師審批,報監理項目部審查、業主項目部批準后實施。2.跨越架搭設作業屬于固有三級安全風險,作業前,按規定辦理《電網工程安全施工作業票B》。3.向所有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指明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點及安全注意事項。接受交底人員在交底記錄上簽字。4.跨越架搭設前應與運行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并得到施工許可,辦理停電等相關手續。5.場地實行封閉管理。采用插入式安全圍欄(安全警戒繩、彩旗,配以紅白相間色標的金屬立桿)進行圍護、隔離、封閉。并設置施工崗位責任牌、施工友情提示牌、安全警示牌、主要機械設備操作規程牌等安全標志、標識。還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配置急救箱(包)。二、鋼管跨越架搭設規定1.鋼管跨越架宜用外徑48mm-51mm的鋼管,立桿和大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0.5米。2.鋼管跨越架所使用的鋼管,如有彎曲嚴重、磕癟變形、表面有嚴重腐蝕、裂紋或脫焊等任一情況的,則嚴禁使用。3.鋼管立桿底部應設置金屬底座或墊木,并綁掃地桿。4.跨越架兩端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置剪刀撐、支桿或拉線。拉線的掛點或支桿或剪刀撐的綁扎點應設在立桿與橫桿的交接處,且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60度。支桿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米。5.跨越架的立桿的間距2米,大橫桿的間距1.2米,小橫桿的水平間距4米、垂直間距1.2米。6.跨越架的中心應在線路中心線上,且架頂兩側應設外伸羊角,其寬度、長度應滿足以下規定:越架長度:L=(D+4)/sinα(米)其中:D:新建線路兩邊線間的水平距離(米);α:新建線路與被跨線路的交叉角。雙面跨越架的有效寬度:B=b+2a+2V+2×0.5(米)其中:b:被跨線路的寬度(米);a:架與帶電體的最小水平安全距離(米);V:風偏值(米),根據被跨越線路不同現場計算跨越架搭設結合現場實測數據,以各自線路中心線與被跨越線路交叉點為中心,沿被跨越線路方向搭設跨越架。其跨越架搭設長度應超出新建線路最長橫檔兩邊的各2米,為防止放線時邊導線滑落,架頂兩側應裝設外伸羊角(長度不小于2-3m)。7.跨越架搭設高度及鄰近安全距離:

?

跨越架高度H=h1+h2+0.5(米)其中:h1:被跨物的高度(米);h2:架頂與被跨物的最小安全距離(米)。?根據所跨越線路的實測高度,結合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表5-2鄰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工作的安全距離,保障跨越架搭設高度及鄰近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并用絕緣網或絕緣繩將跨越架封頂,絕緣繩或網必須綁扎牢固。為減小摩擦,需在頂部順被跨越線路方向,在主架上部綁上幾根大毛竹,以減小對護網的摩擦。毛竹與主架間距0.5m。表5-2臨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工作的安全距離電壓等級(kV)安全距離(m)電壓等級(kV)安全距離(m)10及以下1.03305.020、352.55006.063(66)、1103.07509.02204.0100010.58.架體組立完成后,應將其各層拉線按設計要求錨固,并調至設計預緊力。9.各拉線地錨埋深必須按“地錨設計分坑圖”及架體設計要求進行,并由安全人員監護。10.使用尼龍繩、絕緣網封頂,封頂網的承力繩必須綁牢,且張緊后的最大弛度不大于0.5米。

三、鋼管跨越架拆除規定1.拆除跨越架必須由上而下逐層拆除。拆除時兩人一組在架上作業,必須相互配合,拆除后的材料必須用繩索放下,不得拋擲。2.在拆除支撐及拉線時要考慮架子有無傾倒的可能,必要時在下層做臨時支撐或拉線。3.跨越架拆除應至上而下拆除切不可采取整體推到,跨越架拆除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將垃圾整理運放到垃圾場確保路面整潔四、鋼管跨越架搭、拆安全措施1.跨越架搭設高度超過電力線安全距離高度后,架體、封頂網等一切接地體與電力線的距離均應確保4米及以上,跨越架搭設過程及搭設完畢后,跨越架及封頂網上不得有漂浮物,如鋼絲繩或尼龍繩等。2.跨越架立桿應保持垂直,扣件螺栓應緊固,撐桿應按規定數量撐好。為保證承托繩及拉線與架體固定處有足夠的承壓力,所有的承托繩、拉線的固定點均要緊靠立桿邊,跨越架搭設完畢應經項目部技術、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3.跨越架從搭設到全部拆除期間24小時派人看守,以防偷盜和破壞事件發生跨越架遭不測。4.搭好跨越架,帶電的線路要在跨越架的醒目位置懸掛“線路帶電,注意安全!”警示標識牌(光漆)。重要以及人員流動密集區跨越架要有專人監護。5.臨近帶電作業時,上下傳遞物必須用絕緣繩索,作業全過程設專人監護。作業人員不得在跨越架內側攀登或作業,并嚴禁從封頂架上通過。6.緊線施工時設一人專門觀察導地線高度。7.跨越架兩端塔的導地線應采取防落線二道保險措施,導引繩升空應采取控制措施以免飄出越線架造成觸電事故。展放導引繩應在兩邊跨越架上各掛一個滑車,并將越線架前后余線拖放完畢后脫開滑車慢慢升空。8.導引繩剛離開跨越架時漂移出越線架,應采取控制措施,采取最低檔牽引速度牽引,用繩子保住待導引繩穩定并離開跨越架3~5米后松開控制繩。9.為防封網繩觸電,應設專人觀察封頂網對帶電線路的距離,并隨時調整確保保持安全距離。10.施工過程應注意觀察跨越架松動或沉降情況,隨時調整或墊木頭或加固。11.跨越架對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離如下表:米電壓等級10kV35kV110kV220kV水平距離1.51.52.02.5無地線封網與帶電體的垂直距離1.51.52.02.5封頂網與地線垂直距離0.50.51.01.5五、現場安全監護要求項目部設專人全程監護,報請監理項目部進行旁站監理,旁站監理人員未到現場不得施工。

篇3:老舊線路拆除安全風險辨識預控措施

1線路桿塔拆舊及臨錨拆舊措施和方案不嚴密,或和現場實際情況不符起重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項目負責人和技術人員應到現場仔細勘察,查明地形及交叉跨越物的情況。應詳細核對線路桿塔圖紙,查明塔型,計算重量,對特殊塔型要進行計算,制定詳細的拆舊方案和步驟,包括人員組織、施工機具的選用和安全要求等。2在拆除線路上沒有加掛接地線觸電拆除線路尤其與附近帶電線路平行時,在登塔(桿)前要做好接地措施,以防感應電傷害。3拆除轉角桿塔不設拉線或拉線對地夾角過大起重傷害應按措施要求在拆除導線的反向側打好拉線,拉線的對地夾角度數應能滿足該塔承受下壓力負重的要求。必要時應對橫擔和塔身進行補強。4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拉線距離憑經驗目測自定坍塌起重傷害過輪臨錨時,地錨位置選擇應保證錨繩對地夾角不大于20°。5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錨線拉線和地錨設置不規范坍塌起重傷害錨線用工器具必須按導線、避雷線張力配置,其安全系數不得小于2.5。必須根據施工現場的土質情況選用錨線地錨型式和數量,易積水的低洼地或地質條件較差的地方應增設地鉆數量。錨線地鉆群每只地鉆相互間隔不得小于1米,地鉆群中間的地鉆必須用地鉆連接器連接,每只地鉆前必須設置檔木。6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錨線不規范,坍塌起重傷害導線必須從懸垂線夾中脫出翻入放線滑車中,并不得以線夾頭代替滑車。錨線卡線器安裝位置距放線滑車中心不小于3~5m,通過橫擔下方懸掛的鋼絲繩滑車在地面上用鋼絲繩卡線器進行錨線,其受力以過輪臨錨前一基直線塔絕緣子垂直或使錨線張力稍微放松使絕緣子朝前偏移不大于15㎝為宜。7直線桿塔過輪臨錨時,未視桿塔型或現狀采取補強措施坍塌起重傷害過輪臨錨前桿塔橫擔必須根據導地線張力的不同,選用相應的鋼絲繩進行補強,其補強鋼絲繩一端必須綁扎在塔身主材上。如塔材過小、銹蝕嚴重時,應對整塔受力經驗算后對塔身薄弱處采取補強措施。8拆除導線時,導線翻進滑輪后旁板門未關好,防振錘、護線條等未全部拆除坍塌起重傷害導線在翻進滑輪后,必須檢查滑輪的旁板門是否鎖止。檢查導線上的防振錘、護線條等是否全部拆除。9導線落地后,冒然帶張力開斷導線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導線在松落地面尚有一定張力的情況下,不得盲目開斷導線,應該在導線開斷點的兩端將線錨住,開斷后再將導線向兩邊慢慢釋放。張力較大時則應用地錨錨住導線。10線路桿塔拆舊及臨錨重要交叉如電力線路跨越、公路、河流等沒有人員看守或人員配備不足坍塌起重傷害重要的交叉如電力線路跨越、公路、河流以及鐵路等應派專人看守,特別是車輛、人流較為密集的公路,應有充裕的看護人員,必要時應請當地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同時要保證通訊的暢通有效。11分解拆吊桿塔時,段或片的重量與抱桿允許負重不符,吊點不在吊物中心位置起重傷害應嚴格按措施要求的步驟進行,不允許因構件難拆而臨時加一段(根),禁止超抱桿負重拆吊。應找正吊點中心位置,以防吊片或段吊離塔身時傾斜傷人。12分解拆吊桿塔時,抱桿的傾斜角度過大或抱桿的腰箍繩受力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在分解拆吊桿塔的片或段時,應嚴格控制抱桿的傾斜角度,一般不得超過15度。在抱桿吊重狀態下,嚴禁腰箍繩受力。13分解拆吊桿塔時,不按順序拆卸螺栓,隨意拆除受力構件,起重傷害物體打擊編制措施要詳細,寫明拆吊桿塔的順序、步驟和拆除部位,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措施要求執行,在拆解過程中如有變化,應事先征得技術人員和現場負責人同意。14使用吊車分解拆吊桿塔時,吊車撐腳未伸足起重傷害場地土質應堅實,吊車就位后,四周水平撐腳必須伸足,垂直撐腳下墊木要平穩墊實,以防地面沉陷或墊木滑移造成吊車側翻。15在帶電線路旁使用吊車分解拆吊桿塔時,吊車不接地觸電吊車必須接地,以防感應電觸電。16分解拆吊桿塔時,隨意拋扔螺絲和構件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嚴禁隨意拋扔螺栓和構件,應用繩索傳遞松落物件。17整體倒塔盲目隨意,無方向性起重傷害在條件允許的場地整體倒落桿塔,必須在倒落方向的兩側在桿塔上打好臨時拉線以控制方向。牽引桿塔倒落的機械必須在桿塔倒落的范圍外,現場周圍留有安全距離,并用圍欄設置警戒區。18拆除的桿塔基坑遺留洞孔高處墜落桿塔拆除后,如留有洞孔應立即回填土與地面齊平,以防人員落入洞孔造成傷害。如水泥桿根部或鋼筋外露高出地面時,應及時鏟除,保持與地面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