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爆破材料安全管理措施
1、火藥和雷管由專人領取、分開運輸、專人保管。
2、嚴格執行當天用多少批多少領多少,當班未用完的爆炸器材必須及時交回爆炸材料庫,嚴禁在工作面存放或在巷道中亂扔或亂放。
3、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第311-320、324-324條中的有關規定。
4、嚴格執行爆炸器材管理制度、爆炸器材領退制度、電雷管編號制度、爆炸器材丟失處理辦法和爆炸器材銷毀制度等管理制度。
5、井筒內及井下爆炸器材運輸中:
①嚴禁電雷管和炸藥混合運送。
②爆炸器材箱嚴禁累計疊放多層,有傾倒危險,或嚴禁違反《煤礦安全規程》第311、312條的規定。
③爆炸器材嚴禁與人員混合運送。
④水平巷道和傾斜巷道運輸爆炸器材嚴禁違反《煤礦安全規程》第313條的規定。
⑤嚴禁在交接班、人員上下井時間運送爆炸器材。
⑥爆炸器材嚴禁暫時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車場。
⑦從爆炸器材發放庫向工作地點運送爆炸器材,由非爆破工運送時必須由具有安全資格證書的爆破工監護;必須使用專用符合規定的容器;火藥、雷管必須分裝分運。
⑧井上、井下接觸爆炸材料的人員,必須穿棉布或抗靜電衣服。
6、使用
(1)按礦井瓦斯等級選用煤礦許用的炸藥和雷管,不得使用過期或變質的爆破材料,當班剩余的火工品必須交回炸藥倉庫。
(2)爆破工必須把炸藥和雷管分開存放在專用的爆破材料箱內,并加鎖,放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
(3)裝藥前必須清除炮眼內的煤粉或巖粉,再用木質或竹質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嚴禁使用鐵質和塑料炮棍,裝藥后必須把電雷管腳線懸空,電雷管腳線和放炮母線禁止與各種設備導線相接觸。
(4)炮眼應用水泡泥封堵,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
(5)井下爆破必須使用礦用防爆型發炮器,發炮器的把手鑰匙,必須由爆破工專人專用;
(6)爆破后經過充分通風,爆破員瓦斯檢查員和班組長先進入放炮地點,應檢查有無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瞎炮現象。如果發現應及時處理。
(7)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嚴禁用鎬刨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一定要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進行處理,否則不能從事其他工作。
篇2:地面火藥庫存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
(一)爆破材料入庫
1.每次爆炸材料入庫,保管員必須驗收登記,核對提料單數字是否相符,包裝是否完好,如有差異,必須及時匯報查出原因;
2.炸藥和雷管必須分別存放在各自壁槽內,并使標簽向外并標明日期,以便按進庫先后順序有序發放,不許積壓。
(二)爆破材料保管
1.火藥庫保管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并熟悉火工品的各項性能和三大規程規定,同時嚴格實行雙人雙鎖、24小時值班制度;
2.火藥庫保管員在工作期間保管員必須穿棉布或抗靜電衣服,嚴禁攜帶煙火,同時賬目要日清月結,做到賬、卡、物、資金、手持卡相符;
3.火藥庫庫房(含爆炸材料發放室)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做好防火、防水、防盜、防鼠工作,保證通訊渠道暢通,確保設施完好,措施齊全,組織落實、使用方便,定期清掃庫房內外,保持良好的衛生和工作環境;
4.爆炸物品必須分類擺放整齊,不得堆放雜物(包括爆炸物品包裝物),庫內嚴禁堆放易燃物品,嚴格禁止火源存在,并注意防潮,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
5.炸藥、雷管必須分庫存放,并按生產日期先后分別存放,做到擺放整齊,嚴禁擠壓碰撞、摩擦,嚴禁不同類型產品嚴禁同庫存放,對過期的爆炸物品要及時匯報;
6.經常檢查,防止變質、自燃、自爆和被盜,隨時清理庫區周圍的雜草,嚴禁煙火,要有明顯的標志牌,庫內不準存放和使用鐵質用具;
7.除保管員外,在庫區外應設置保衛值班室安排專人實行24小時值班,并在庫區內配備警犬,切實加強警戒保衛工作。
(三)爆破材料發放與清退
1.保管員在發放前要仔細核對使用單位和爆破員的身份證件,并親自對爆破員發放火工品,在發放過程中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庫房;
2.保管員每次發放前必須認真核實火工品領用審批單據,確保手續齊全,單據字跡清除工整、數據準確無誤,并認真做好相關臺賬記錄,并嚴格監督落實領取人員簽字認可;
3.保管員在發放前要認真檢查所發放火工品,嚴禁發放含水分超過百分之五和硬質的不能用手搓松的炸藥,同時產地類型不同的炸藥、雷管禁止一次發放;
4.凡發放的雷管,必須經過逐個電阻測試和編號,測試不通和無編號雷管嚴禁發放,并單另存放做好記錄,按規定及時匯報處理;
5.生產班組需領用的炸藥、雷管等放炮器材,必須由班組長開取領料單,經隊組負責人和礦有關部門領導審核簽字后方可允許發放,由經過培訓的放炮員到庫房領取炸藥、雷管,用炸藥箱當著保管員分別裝好上鎖后運到井下工作面,當班未用完的必須在出井時立即退庫,退還火工品必須有放炮員、安全員、隊組負責人簽字認可實際使用量和退回量。嚴禁任何人無據領用和發放火工品,嚴禁將炸藥、雷管帶回宿舍,嚴禁個人保管炸藥、雷管。
(四)爆破材料運送
1.炸藥、雷管在地面或井下運送途中,嚴禁重壓和敲擊,禁止吸煙,禁止攜帶一切點火物品,不準與帶電物體、纜線相接觸;
2.領取到火工品后應直接運送至指定工作地點,嚴禁途中無故逗留;
3.爆破員在運送過程中,攜帶炸藥箱人員嚴禁與攜帶雷管人員同行,同時不能與除護送人員以外人員同行,與其他人員至少保持20米的安全距離;
4.要保證炸藥箱、雷管箱完好無損,在運送途中要鎖好炸藥箱、雷管箱,嚴禁中途打開;
5.在罐籠內運送爆炸材料,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①雷管和炸藥必須分開單獨運送;
②必須事先通知絞車司機和井上、下把鉤工;
③罐籠內只準放1層爆炸材料箱,且放置穩定不得滑動;
④在裝有爆炸材料的罐籠內,除爆破工及護送人員外,不得有其他人員;
⑤運送炸藥、雷管時,罐籠升降速度不得超過2m/s,運送其他爆炸材料不得超過4m/s,且在啟動和停止時要保證罐籠平穩;
⑥接班等人員下井密集時間段內嚴禁運送爆破材料。
篇3:爆破材料運輸安全管理措施
爆破材料的裝卸和運輸是材料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爆破材料的運輸可分為地面運輸和井下運輸兩種。由于運輸的環境和條件不同,對其要求各異。
?第一節?地面運輸爆破材料
1、地面運輸爆破材料應辦理的手續
在企業外部運輸爆破材料的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的規定:運輸爆破材料時受貨單位應憑物質主管部門簽證蓋章的爆破器材供銷合同,同時寫明運輸爆破材料的品名、數量、起運及到達地點和運輸路線,再向所在地縣市公安局申請領取《爆破物品運輸證》后,方準運輸。
縣以下廠、礦企業按規定購買爆破器材需要運輸時,應當在申請領取《爆破物品購買證》的同時,申請領取《爆破物品運輸證》,憑證辦理手續。
2、裝卸、搬運爆破材料的要求
裝卸、搬運爆破材料時,必須輕拿輕放,嚴禁亂扔亂放。具體要求如下:
(1)裝卸爆破材料時,裝卸區周圍必須有警衛人員在現場監視、保衛,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區。
(2)嚴禁腳踏、拋鄭、摩擦、撞擊爆破材料箱。
(3)運輸硝化甘油類炸藥或雷管的車輛載重不得超過額定載重量。
(4)爆破材料的裝載高度不得超過車廂的邊緣,雷管或硝化甘油類炸藥的裝載高度不得超過兩層,爆破材料箱底部要鋪墊柔軟材料,箱體也不準伸出車外。
(5)分層裝載保材料時,裝、搬人員不得站在下層的藥箱上去裝上一層的藥箱。
(6)用吊車裝卸爆破材料時一次起吊的重量不得超過設備能力的50%、
(7)遇有雷雨天或暴風雪時禁止裝卸爆破材料。
(8)爆破材料的裝卸工作應盡可能在白天進行,裝卸廠應有明顯的信號,白天懸掛紅旗和警標,夜間應有足夠亮度的照明,并懸掛紅燈。
(9)裝卸和搬運爆破材料的車輛,必須有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
(10)裝卸爆破材料的工作區嚴禁煙火和用火。
3、地面運輸爆破材料時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保障物品管理條例》對地面運輸爆破材料必須樣遵守的規定:
(1)運載車、船必須符合國家有關運輸規則的安全要求。
(2)貨物包裝應牢固、緊密。性質不同的爆破材料器材不準混裝在同一車廂、船艙內。不準同時載運旅客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3)爆破器材應當在遠離城市中心和人煙稠密地區的車站、碼頭裝卸。裝卸爆破材料的車站、碼頭有當地公安機關會同鐵路、交通部門協商確定。
(4)爆破器材的裝卸應盡量在白天進行,要有專人負責組織和指導。裝卸人員必須懂得裝卸爆破器材的安全常識;不懂安全常識時人,必須事先經過教育。裝卸現場應當設置警戒崗哨。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5)在公路上運輸爆破器材時,車輛必須限速行使,前后車輛應當保持避免引起殉爆的距離。經過人煙稠密的城鎮,必須事先通知當地公安機關。按公安機關指定的路線和時間通行。
(6)運輸爆破器材在途中停歇時,要遠離建筑物設施和人煙稠密的地方,并有專人看管,嚴禁啊爆破器材附近吸煙防火。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地面運輸爆破器材時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外,還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運輸爆破材料的車輛,出車前必須經有標著“危險”字樣的黃旗。夜間運輸時,車輛前后應有標志危險的信號燈。長途運輸爆破材料時,必須用封閉式后開門專用棚車。
(2)爆破材料應用帆布覆蓋、捆緊,裝有爆破材料的車輛,嚴禁在車庫內逗留。
(3)嚴禁用煤氣車、拖拉機、自翻車、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拖車運輸爆破材料。
(4)用車輛運輸雷管、硝化甘油炸藥式,裝車高度必須低于車廂上緣100mm。用車輛運輸雷管時,雷管箱不得側方或立放,層間也必須墊軟層。運輸硝酸銨類炸藥,含水炸藥、導火索、導爆索,裝車高度部隊超過車廂上緣。
(5)運輸爆破材料的馬車必須有手閘。裝載雷管、硝化甘油炸藥時,爆破材料不得超過兩層。底部必須墊軟層。運輸雷管時,層間也必須墊軟層。爆破材料不得突出車外。
(6)蒸氣機車進入爆破材料庫區時,機車與最近庫房的距離不得小于50m,并必須關閉燃燒室和爐灰箱,停止鼓風。機車煙筒必須有擋火星裝置的完整的爐灰箱。
【案例】地面運輸爆破材料時發生燃燒的事故
1986年10月11日,某火工廠用汽車運送3.32t2號巖石硝銨炸藥到某火車站附近時,發現車上冒煙著火,后在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的積極配合下,立即采取了各種滅火方法,同時迅速組織疏散人員,才未發生重大爆炸傷害事故。這次事故的性質是十分嚴重的。因為運送炸藥的著火汽車正處在人員較集中的火車站附近,一旦方式爆炸事故其后果不堪設想。
經調查分析認為造成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汽車排氣管噴火引起車底的木板燃燒而造成燃燒事故;
(2)裝運炸藥前沒有認真履行對汽車各部位進行嚴格檢查和車庫負責人簽發適合裝運危險品證明書等安全管理規定;
(3)汽車排氣管噴火,排氣端部無防護罩安全裝置,這是造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4)違反《規程》有關長途運輸爆破材料時,必須使用封閉式專用車的安全規定;
(5)運輸爆破材料的司機、押運人員等沒有經過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無證上崗,違章運輸。
第二節?井下運輸爆破材料
井下運輸爆破材料主要包括:井筒內運輸、井下機車運輸、井下人類運輸。未確保井下運輸的安全,要求每一位從事爆破材料管理的人員認真學習有關安全知識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
一、井下預算爆破材料時應遵守的規定
(一)井筒內的運輸
1、立井井筒內運送爆破材料
在井筒內運送爆破材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雷管和炸藥必須分開運送,但在開鑿或延深井筒時,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的不受此線。
(2)必須事先通知絞車司機和井上、下把鉤工。
(3)運送硝化甘油類炸藥或電雷管時,罐籠內只準放1層爆破材料箱,不得滑動。運送其他類炸藥時,爆破材料箱堆放的高度不得超過罐籠高度的2/3。如果將裝有炸藥或雷管的車輛直接推入罐籠內運送時,車輛必須符合本規程第三百一是二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
(4)在裝有爆破材料的罐籠或吊桶內,除爆破工或護送人員外,不得有其他人員。
(5)罐籠升降速度,運送硝化甘油炸藥或雷管時,不得超過2m/s,運送其他類爆炸材料時,不得超過4m/s。吊桶升降速度,不論運送何種爆炸材料,都不得超過1m/s。司機在啟動和停絞車時,應保證罐籠或吊桶震動。
(6)交接班,人員上下井的時間內,嚴禁運送爆炸材料。
(7)禁止將爆炸材料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車場或其他巷道內。
2、斜井井筒內運送爆破材料
斜井井筒內運送炸藥、雷管,除執行立井的有關規定,還應遵守以下規定:
(1)斜井上下押運人員提前聯系好,并做好接車準備;
(2)斜井運送炸藥、雷管的速度不得超過1m/s。
【案例】井下暗斜井運送雷管時,發生爆炸事故
1990年11月29日17時,煤礦一號在暗斜井用串車(起重掛一輛帶蓋鐵皮車)運送5000發電雷管。當串車行至暗斜井中部時,雷管車突然發生爆炸,又相繼引起暗斜井內煤塵爆炸。爆炸后的有毒高溫煙流及沖擊波迅速波及上車場和絞車房,結果造成15人死亡,10余人中毒的重大事故。經分析,造成這起連鎖爆炸事故的原因時:
(1)這次運送雷管未按原包裝入箱,經檢查合格后,才能裝車入井的安全操作規定。
(2)運送雷管的車廂不符合《規程》規定,雷管車廂內沒設置木板隔板,也未鋪設軟質墊層和塞緊,未采取防止箱震動和撞擊等基本安全措施。
(3)暗斜井軌道質量差,造成運送雷管的車輛跑車脫軌,使電雷管受強烈震動撞擊發生爆炸,這也是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4)運送爆破材料前,對車輛、鋼絲繩,連接裝置均未進行認真檢查,把鉤工沒掛保險繩違章操作。
(5)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暗斜井筒內,沒有有效的防塵灑水設施,煤塵堆積,雷管車跑車撞擊爆炸后,又引起煤塵爆炸,致使事故擴大,造成了更大的傷亡和損失。
(6)對運輸爆破材料的有關人員,安全育培訓不深入,事故中應變能力差,工人安全技術素質差。
(二)井下電機車運送爆炸材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煤礦安全規程》關于井下用電機電車運送爆炸材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炸藥和電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車內運輸,如同同一列車運輸,裝有炸藥以裝有電雷管的車輛之間,以及裝有炸藥或電雷管的車輛與機車之間,必須用空車分別隔開,隔開長度不得小于3m。
(2)硝化甘油類炸藥和電雷管必須在專用的帶蓋的有木質隔板的車廂內,車廂內部應鋪有膠皮或麻袋等軟質墊層,并只準放1層爆炸材料箱。其他類炸藥項可以裝在礦車內,單堆放分高度不得超過礦車上邊緣。
(3)爆破材料必須由井下爆破材料庫負責人或經過專門訓練的專人護送。跟車人員、護送人員和裝卸人員應尾車內,嚴禁其他人員乘車。
(4)列車的行使速度不得超過2m/s。
(5)裝有爆破材料的列車不得同時運送其他人員、物料或工具。
(6)嚴禁用蓄電池電機車運送爆破材料。
(7)不許裝有爆破材料的列車在井底車輛和大巷中停留。
(8)裝卸地點有架空線,必須停電后才能裝卸。
對于水平巷道和傾斜巷道內有可靠的信號裝置時,可用鋼絲繩牽引的車輛運送爆破材料,但炸藥和雷管必須分開運輸,運輸速度不得超過1m/s。運輸電雷管的車輛必須加蓋、加墊,車廂內以軟質墊物塞緊,防止震動和撞擊。
嚴禁用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等運輸爆破材料。
【案例】井下運輸爆破器材時火藥爆炸事故
1984年11月1日9時10分,黑龍江七臺河礦物局東風煤礦開拓區672掘進工作面發生了一起火藥爆炸事故,死亡7人,輕傷3人,直接損失1.5萬元。事故經過是11月1日白班,672掘進隊長布置兩遍爆破,爆破工領5包火藥(15kg),電雷管30發。早8點40分,672掘進隊七名工人入井。9點10分,在67層右四片平巷行走的7名462采煤隊工人同時聽到“轟”的一聲響,并被氣浪沖倒,平巷內的7人頂煙沿平巷跑到了主井車場事故發生后,經現場探察,發現風筒已破壞,豐井風橋被催,第三臺車車體破裂,第四臺礦車車體嚴重變形,耙斗機、充電機、防爆開關等設備遭受了不同程度損壞,現場7人遇難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1)現場所有人員全部遇難。經調查分析確認:爆破工在石門口將火藥和以前剩余的火藥、電雷管裝在電瓶車第三臺礦產,一名修鉆工背10千克的工具和風鉆配件走到存車場,準備用礦車把工具和風鉆配件走到存車場,準備用礦車把工具配件運到掘進頭,走向第三臺礦車扔兜子時砸響電雷管引爆了火藥,致使事故發生。
(2)零點班該工作面無人作業,局部通風機停運。事故發生后經查有沉積煤塵。從現場調查認定第三臺礦車為爆源點,為火藥爆炸事故,但不排除火藥爆炸后引起瓦斯煤塵局部燃燒的可能性。
(3)10月31日4點班和11月1日零點班負責672巡視區的安檢員、瓦檢員都沒有下井,白班點安檢員、瓦檢員到出事故時還在井上等人車,對事故隱患沒能及時發現。
事故教訓:
(1)加強隊火工品的管理,嚴禁用人車、電瓶車運送。火藥和電雷管必須隔離分放。
(2)局部通風機不得隨意停風,掘進工作面要實施綜合防塵。
(3)安全專業人員喲阿認真負責,杜絕空班、漏檢、假檢的現場發生。
(三)井下用人力運輸爆破材料時的規定
《煤礦安全規程》關于爆炸材料庫直接向工作地點用人力運送爆炸材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雷管必須由爆破工親自運送,炸藥應有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監護下由其他人員運送。
(2)爆炸操勞必須裝載耐壓和抗沖撞,防震防靜電的非金屬容器內。電雷管和炸藥嚴禁裝載同一容器內,嚴禁將爆破材料裝在衣袋內。領到爆炸材料后,應直接送到工作地點,嚴禁中途逗留。
(3)攜帶爆炸材料上、下井時,在每層罐籠內搭乘的攜帶爆炸材料人員不得超過4人,其他人員不得同罐上下。
(4)在交接班,人員上下井的時間內,嚴禁攜帶爆炸材料人員沿井筒上下。
【案例】井下用人力運輸爆破材料時發生爆炸事故
某礦一采煤工作面,由于違章運送爆破材料,發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簡要經過是,當班班長派工人到井下爆破材料總庫領藥,兩人領取了81kg炸藥,280發雷管,分別混裝在一條尼龍袋內。其中一人背送63kg炸藥,280發雷管,其在井下徒步走了280m路程后,由于十分疲勞,在未考慮和檢查放置地點是否安全的情況下,隨便將麻袋仍在了采煤工作面上出口處,正巧麻袋內外露的雷管腳線與電煤鉆電纜線的明接頭接觸,結果引起電雷管爆炸又相繼引爆炸藥,引發了當場炸死了2人,傷3人重大事故。這起事故所幸發生在班前,當時只有爆破工和打眼工提前進入工作面,否則將造成更大傷亡。
經分析造成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該礦爆破材料安全管理混亂,沒有安裝《規程》規定制定嚴格的爆破材料發放清退制度,無證領藥的情況時有發生。
(2)嚴重違反《規程》有關電雷管必須有爆破工親自運送,炸藥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的監護下由熟悉《規程》有關規定的人員運送的規定。
(3)人力運送爆破材料嚴重超量,且背運距離較遠,造成背送人員十分疲勞而又不顧及安全亂丟亂放。
(4)運送爆破材料不使用專用容器,而是混裝入麻袋和尼龍袋內,不具備耐壓、抗靜電等基本安全規定要求。
(5)現場干部違章指揮,指派運送爆破材料的人員不懂爆破材料安全知識,沒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無證上崗。
二、臨時存放爆破材料時應遵守的規定
爆破工按規定領取爆破材料后,直接到達工作地點,如需臨時存放,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必須將專用爆破器材箱加鎖存放在離工作地點50m以外的安全地點;
(2)臨時存放地點必須頂板支護完好,仿冒落造成危險;
(3)嚴禁與電氣設備和雜物存放在一起;
(4)必須分類存放也不可與爆破器和爆破母線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