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車場料石砌墻安全措施模版
1、工程量50米,其中回風側22.1米,進風側27.9米。
2、施工單位:劉國林
3、施工時間:2012年8月20日
4、支護方式:毛料石砌直墻頂部打錨桿(錨索)掛金屬網,直墻上架設11#礦用工字鋼,工字鋼距離為800㎜。
5、錨桿、錨索、掛網規格:
①錨桿間、排距分別為700mm、800mm,錨桿選用直徑¢20mm,長度為2400mm螺紋錨桿。
②錨索選用7股f5mm的高強度鋼絞線制成的錨索束,長7.0m。小斷面處每排布置2根錨索,大斷面頂部每排布置3根錨索,錨索間距1000mm,排距1600mm;錨索打在錨桿排與排中間。
③掛網采用鋼筋焊接的經緯網,金屬網長2800mm,網寬1000mm,聯網采用直徑16#鐵絲,每隔200mm聯網一處,網與網搭接寬度200mm。
④樹脂藥卷選用¢23mm,型號分別為z2360,固化速度為中速;k2335,固化速度為快速。
6、巷道規格:
①巷道小斷面規格:
毛斷面:寬3400㎜,高2600㎜;
凈斷面:寬3000㎜,高2500㎜,墻寬700㎜,基礎100㎜,錨桿間距700㎜。
②巷道大斷面規格:
毛斷面:寬4400㎜,高2600㎜;
凈斷面:寬2000㎜,高2500㎜,墻寬700㎜,基礎100㎜,錨桿間距700㎜。
7、巷道刷大
①巷道刷大工作應嚴格按中、腰線進行,采用風搞刷大原巷道,在施工前保護原巷道的風水管路、電纜、信號線和電器等設備。
②開工前檢查已刷大部分的支架是否因放炮震動而損壞變形,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處理,處理后方可開始工作;
③刷大巷道必須保證有在發生冒頂堵塞井巷時人員撤退的出口,作業前要檢查后路和安全出口支護是否好可靠。
④在原巷道的鋼梁下打兩根加強中柱后,方可開始刷幫,一幫刷到位砌好直墻后可刷另一幫,要檢查前邊原有巷道的墻體和支架,如有損壞變形時,應進行整理加固
⑤臨時支護必須到位,嚴禁空頂作業。
⑥及時清理巷道浮煤、矸石,以方便施工、行人、運輸和通風。
8、臨時支架
①必須首先敲幫問頂,敲幫問頂工作要由兩人配合,班組長負責,站在完好支護下,一人觀頂,一人用長柄工具進行,及時找掉頂幫活碴、活煤,排除迎頭安全隱患。
②臨時支護采用前探梁支護。前探梁采用兩根長2.5m、直徑2.5吋的鋼管,前探梁必須跟頭使用。
③使用前探梁時,應把頂梁放在前探梁的上方,前移前探梁到規定的頂梁位置,用坑木、木楔背緊前探梁后面,使前探梁前部頂緊。
9、挖底槽砌基礎
①在控制好兩肩之后,再根據中、腰線定底槽位置,并掛好兩側墻的垂線,根據此線挖底槽;
②挖底槽只能用風鎬、手鎬進行。如必須放炮,則應有專門措施。
③砌基礎時窩內不能有積水,底上鋪設30mm的砂漿,基礎要夠深見硬底,料石要平、直、堅實可靠。
10、砌墻
①首先要校正兩側垂線是否與中線的間距相等,夠寬后開始砌墻。料石要平直,灰縫飽滿,上下料石的錯距不能小于1/4的料石寬度;
②壁后充填要用片石塞實,并要隨砌隨充,用砂漿灌實。砌完后進行檢縫;
11、錨(索)桿支護安全措施
①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安裝錨桿使用mqt-70c型錨桿鉆機打眼。
②錨桿鉆機必須由專人維修保養,經常注意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打錨桿前要對錨桿機、風管路做全面檢查。
③打錨(索)桿順序:檢查錨桿機完好→標定眼位→鉆眼時做眼深標志→打眼→上藥卷注錨桿→上托盤→達初凝時間初緊固→終凝后緊固達120n.m。
④錨(索)桿外露長度不大于70mm(托板以下),錨桿允許誤差±50mm,要求安裝牢固,托板密貼壁面,不松動。
⑤樹脂藥卷旋轉攪拌時間20~30秒,樹脂藥卷初凝時間1分鐘,錨桿扭矩100n.m,2分鐘二次緊固螺母。
⑥安裝工藝:鉆孔→清孔→安裝樹脂藥卷和錨索→攪拌藥卷→等待30分鐘裝托板和錨具→張拉錨索到設計值。
12、砌墻安全措施
①職工經過專門安全培訓方可上崗。
②施工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漸進行,嚴禁分段施工。
③基礎槽應挖到實底,嚴禁將墻砌在活矸、活石上。
④砌墻用砂漿配合比必須符合要求。砌筑,砂漿要均勻飽滿,無干灰瞎縫,嚴禁干壘。
⑤嚴禁使用矸石充填,人員工作時必須在有支護物的掩護下,不能冒險作業。
⑥直墻上架設11#礦用工字鋼梁必須接頂加木楔背實。
13、交接班制度
①交接班雙方必須在工作地點進行現場交接班,并辦理交接登記簽字手續。
②現場交接事宜由交接雙方當班班長(正付班長)主持,跟班干部監督。
③特殊工種(支護工、機電維修工等)必須按崗位進行現場交接班,并履行交接手續。
④交接班內容包括:工程質量及支護材料使用、損壞、丟失情況;設備運轉情況及注意事項;安全情況及工作面出現的異?,F象;遺留問題處理及調度指令完成情況;完成本班計劃及材料消耗情況。上述內容必須交接清楚。
⑤堅持五不交接:工程質量不合格不交接;未給下班打好基礎不交接;事故處理不完全不交接;隱患問題不清不交接;任務完不成不交接,(特殊情況由跟班干部裁定)。
14、其它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站場改造砌墻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既有線施工均應在運營管理方批準的“天窗”時段進行。撥道、便線換道、臨時中斷行車和限速行駛時,需與有關部門配合共同采取措施,應符合現行《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的有關規定。
(2)對既有線影響的施工,必須首先探明施工范圍的通訊、水電、信號等管線及其他設施情況,并與運營設備管理單位共同確定防護范圍。
(3)站場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經過充分論證后,由鐵路局運輸管理部門批準。過渡方案涉及停運跨局旅客列車、封鎖主干線時間較長、對路網運能可能造成較大影響時,應報經鐵道部批準方可實施。
(4)施工中要嚴格按運營單位批準的施工范圍及施工內容進行施工。若可能引起行車徑路或接發、調車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應提前與車務部門協商溝通。
(5)插鋪、改移道岔,施工要點結束,岔后警沖標必須在道岔啟用前設置完畢。暫停使用或封閉的線路。自停用或封閉點起,應設置臨時車擋和停車標牌,夜間應顯示紅色停車信號。
(6)在影響既有線范圍內施工時,施工人員戴白色或黃色安全帽,在軌道上作業時必須穿黃色防護服背心。施工人員嚴禁在既有線范圍內戴紅色安全帽,穿紅色衣服。
(7)嚴禁施工機具、材料以及臨時設施侵入界限(正線直線段距線路中心2.44m,正線曲線為2.9m)嚴禁施工人員上、下班時在線路及軌道上行走、橫跨既有線或坐、臥軌道上休息。
(8)對受地形影響限制,駐地與工地間跨越橋梁必須走既有線時,要求走人行通道(人行步板),嚴禁在線路、路肩等限界范圍內行走。發現列車接近時,須及時避車。其他人員嚴禁進入既有線范圍。
(9)臨近既有線施工時,場地嚴禁懸掛紅色標語,彩旗盡量減少紅色和綠色,以免影響司機瞭望。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由跟班防護員進行跟班防護。
(10)嚴禁施工人員擅自挪移和破壞防護設施,嚴禁夜間在既有線附近生火。
(11)在既有線旁測量放線時,嚴禁使用鋼卷尺等金屬測量工具測量既有線線路軌距,如需用時,可以使用皮尺。嚴禁用金屬將兩股軌道連接一體。穿越鐵路的人員應遵守“一看、二慢、三通過”原則。
(12)跨越既有線搬運工程材料時,應得到公務部門許可,在搬運地點兩端不小于800m處設防護,由專人統一指揮,及時互傳信息。確保搬運材料期間的行車、人員安全。
(13)在既有線旁搭設防護排架時,應注意上方的接觸網,應與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14)嚴格按照有關公路、鐵路施工規范要求辦理,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堅持技術復核制,采取有效的技術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質量。工程技術人員做到對施工圖紙審查、技術交底、施工測量及時、準確、無誤,各項資料保存完好,以備核查。對收到的設計文件,開工前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會審,對存在的疑問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解決。
(15)既有線改造過程中注意接觸網和信號等站后設備的正確顯示、運用及改造,保證施工與運營安全。
(16)施工單位施工期間要確保機具和施工人員人身安全,注意施工期間自然災害的預防措施必須到位(如洪水、滑坡防護等)。
篇3:住宅砌墻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住宅項目砌墻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1、作業人員必須熟記本工程的安全操作規程,認真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虛心接受工地管理人員的意見,不得野蠻施工違章作業。
2、每一個作業人員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拿好拿穩,所用照明燈具必須使用36v的安全電壓,砌塊堆放必須安全可靠。
3、砌筑高于1.2m的墻時,必須搭設操作平臺,或者搭設內堂腳手架,在同一跨腳手架上不允許同時有兩人作業,在腳手架上堆放的砌塊、砂漿不宜太多、太集中。
4、嚴禁站在墻頂上畫線、刮縫、清掃墻面等工作,砍磚時應面向墻壁,碎磚應落在腳手架上,以免碎磚下落飛出傷人。
5、上腳手架前先檢查腳手架是否穩定,架板鋪設是否滿鋪,穩定,有無探頭板,禁止用不穩定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架上墊高作業。
6、起重機吊運磚時,必須使用磚籠嚴禁用推車、或砂漿灰盤吊運磚塊,吊運磚時,吊臂回轉半徑內禁止人員行走或停留,現場操作人員應時刻注意觀察上方有無吊物,防止碰撞打擊。
7、物料提升機在運磚時,人員在機體下方四周不得停留經過。上料時必須嚴格按照載重量運輸,并嚴禁超高;在樓層卸料時待機體吊盤停靠穩定后,再上到吊盤進行砌塊的運輸,嚴禁多人同時在吊盤內作業,料卸完后,及時關好吊盤安全門,并發出升降信號,最后關閉好樓層卸料口防護門。
8、物料提升機未上來或未停穩時,不得打開安全防護門,在臨邊張望或等候。
9、在卸料平臺內卸料時,待吊盤停放穩定后,再進行卸料。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