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鍛造安全技術—鍛造生產特點

鍛造安全技術—鍛造生產特點

2024-07-13 閱讀 2008

把加熱后的金屬材料鍛制成各種形狀的工具、機械零件或毛坯,謂之鍛造。鍛造可以改變金屬材料內部組織,細化晶,提高其機械性能。由于鍛造是在金屬材料灼熱狀態下進行擠、壓、鍛、打成型的,因此生產過程存在高溫、煙塵、振動和噪聲等危害因素,稍一疏忽就可能發生灼燙、機器工具傷害和火災事故。

鍛造生產必須使用加熱設備、鍛壓設備以及許多輔助工具。加熱設備主要有火焰爐(油爐、煤氣爐等)和電爐。加熱爐和灼熱的工件輻射大量熱能,火焰爐使用的各種燃料燃燒生產的爐渣、煙塵,對這些如不采取通風凈化措施,將會污染工作環境,惡化勞動條件,容易引起傷害事故。

鍛壓設備主要有蒸汽錘、空氣錘、模鍛錘、機械錘、夾板錘、彈簧錘、皮帶錘、曲柄壓力機、摩擦壓力機、水壓機、擴孔機、輥鍛機等。各種鍛壓設備都對工件施加沖擊載荷,因此容易損壞設備和發生人身事故;如鍛錘活塞桿折斷,則往往引起嚴重傷害事故。鍛壓設備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和噪聲影響人工神經系統,增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鍛工工具和輔助工具,特別是手工鍛和自由鍛工具,夾鉗等種類繁多,都要同時放在工作地點,往往很雜亂;而且由于在工作中工具更換頻繁,就增加了檢查工具的困難,有時湊合使用不合適的工具,容易造成傷害事故。鍛造生產中運輸量很大,要使用各種運輸設備,稍不注意也易發生事故。鍛造屬于集體作業,每個操作者的技術水平、精神狀態以及是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都直接影響作業安全。

篇2:鍛造操作司機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遵守《鍛遣安全通則》和《起重工一般安全技術操作

規程》。

2.開動設備時要注意周圍安全,要鳴鈴起步。設備運行范圍內(一般為0.5m)不準站人和堆放物件,保持運行暢通。非操作者不得擅自操作設備。

3.開電門前先要檢查操作手柄是否放在停止位置上。

4.操作機夾特工件,必須插入鉗口深度2/3以上。

5.嚴禁超負荷使用操作機,當需要夾持超過允許用力矩的長工件時,必須用行車吊鏈托起。

6.要用與加工件相適應的鉗口,不得湊合使用。

7.配合司錘操作時,要注意吊得干穩,錘頭壓住料坯時,不得變換料位.與司錘工密切配合,并聽從掌鉗者的指揮。

8.液壓管(氣管)和電纜應經常檢查,發現破損要及時修理。

9.有軌式鍛造操作機司機,必須經常檢查限程擋鐵是否起作用,以及運行時有無咬軌和卡阻現象。

10.鍛造完畢應將設備停到規定的位置,將電門關閉。

篇3:鍛造車間安全生產準則

對鍛造車間工作條件的要求1..車間應采用不可燃材料建造,其廠房高度、寬度、防震、消聲等均應符合工廠設計要求。2.車間地面應平坦、不打滑。3.車間內人行道寬度不得小于1m,機動車通道為2~5m,人工運輸通道為2~3m,車間內主要通道應保持通暢,不得堆放任何物品。4.車間的各種管道應地下敷設或架空敷設,不得敷設在地平面上,管道應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見下表管道種類顏色管道種類顏色煤氣管黃上下水管、重油管黑蒸汽管、高壓管紅廢氣管綠壓縮空氣管天藍5.車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度,一般鍛造車間的采光度為100L*。6.車間內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液體、粉塵、噪音等的場所和設備,必須配備相應的三廢處理裝置和保護措施,并應保持良好有效。車間應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暑降溫的設施。7.酸洗車間或工段的廠房應通風良好,在酸槽上必須設置抽風裝置,酸洗時應設防護欄桿或安全蓋。酸洗車間或工段內各種有害氣體最大允許濃度見下表溶液名稱有害氣體最大允許濃度(mg/l)硫酸硫酸蒸汽及硫的氧化物0.001硫酸硫化氫0.005硫酸及鹽酸砷化氫0.00015鹽酸氯化氫蒸汽0.005氫氟酸氟化氫蒸汽0.0005硝酸硝酸蒸汽及氮的氧化物0.001注:所有濃硫酸母液含砷量應小于0.015%;濃鹽酸含砷量應小于0.01%。8.水壓機車間冬季室溫應保持在5℃以上,否則應采取措施或停止生產。若室溫接近零度時,應將水壓機及其附屬設備所有管道中的水全部排出。9.各種消防器材和工具應按消防規范設置和維護,其安放地點周圍不準堆放其他物品。10.易燃品、化學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嚴禁放在加熱爐和熱鍛件附近或高壓水泵房內。b.對設備的安全技術要求1.設備應具有保險裝置,以免由于超負荷或其他技術原因造成設備事故和損壞。如模鍛錘設有保險汽缸;熱模鍛壓力機、平鍛機有摩擦圓盤式保險裝置;液壓設備有安全閥和限位開關等。2.設備應有防護裝置,以免事故的發生。如設備的運轉部分必須設置防護罩;對于高溫輻射處應設置隔熱板;腳踏開關應設置防護板等。3.設備應具有信號裝置和危險牌示,以警告工人預防危險的發生。信號裝置有顏色信號,聲音信號及指示液位、壓力、溫度的各種儀表。危險牌示有“危險觸電”、“不準合閘”、“不得觸摸”、“有人在此工作”等警告牌示。4.車間的設備應進行計劃檢修,以免發生設備事故,從而導致人身事故的產生。計劃檢修包括三級保養制度(日常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和定期檢修。5.所有電器、機械設備的金屬外殼和行車軌道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復接地的安全設施。局部照明處工作燈電壓不得超過36V。6.加熱爐應具有良好的排煙裝置,對其所產生的熱輻射應采取隔離措施,爐門配重裝置應有防護圍欄。7.車間內所有壓力容器,應具有符合國家勞動總局《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要求的產品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8.在鍛錘的后面應設有防護擋板,以防鍛件、毛邊、氧化物或模具破裂碎塊飛出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