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開拓巷道上山耙裝機精益固定作業法

安全開拓巷道上山耙裝機精益固定作業法

2024-07-13 閱讀 2462

開拓巷道上山耙裝機精益固定作業法

一、實施背景

傳統上山耙裝機固定作業法,采用兩幫打錨桿配合鋼絲繩固定的方法,由于上山施工較快,耙裝機移動頻繁,每次移耙裝機都要打錨桿,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傳統的上山耙裝機固定方法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處:

l.每次移耙裝機需補打8條錨桿,浪費了材料;

2.耙裝機兩側占用較大寶貴空間,不利于施工和行人,給安全生產帶來一定隱患;

3.固定耙裝機四條鋼絲繩,因漲緊程度很難達到一致,使耙裝機不穩固。

二、主要內容

1.作業法特點

①該耙裝機固定作業法主要采用鋼絲繩將耙裝機與回頭輪固定裝置連接起來。

②采用一條鋼絲繩固定耙裝機受力均勻。

③采用新式卡軌器大大提高了耙接機的穩定性。

2.關鍵創新點

原耙裝機固定作業法操作復雜,研究并使用一種安全方便快速的耙裝機固定方法是上山固定耙裝機作業法的關鍵。

3.施工方法

具體施工過程如下:

①必須采用小絞車遷移耙裝機,并應設專職信號工和小絞車司機。

②移動耙裝機前,有關人員應對小絞車的固定鋼絲繩及其連接裝置、信號、滑輪和軌道鋪設質量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③小絞車將耙裝機牽引住后,才允許拆掉卡軌器。

④移動耙裝機過程中,在機器下方及兩側禁止有人。

⑤耙裝機移到預定位置后,須先固定好卡軌器及耙裝機與回頭輪固定裝置連接鋼絲繩,方準松開絞車鋼絲繩。

篇2:開拓巷道精益濕式噴漿作業法

開拓巷道精益濕式噴漿作業法

一、實施背景

傳統噴漿材料及作業法在噴漿施工中粉塵量大、回彈量多,嚴重污染了井下空氣和工作環境,并造成一定浪費,影響了錨噴支護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根據調查,噴射混凝土施工中粉塵濃度一般為150mg/m3左右,使用雙罐式噴射機時粉塵濃度會更高,大大超過了《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2~l0mg/m3的標準。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一般約在35%左右,達不到噴幫15%、噴頂25%以下的標準,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處:

1、現有的噴漿工藝是在現場攪拌,造成井下現場粉塵污染,影響井下安全生產,容易使工人得矽肺病,危害極大;

2、占用較大井下寶貴空間,不利于有效擴大井下施工場地;占用較多噴漿操作工人,井下操作人員的增加給安全生產帶來一定隱患;

3、噴漿材料粘聚性差,落地回彈料多達30一50%,嚴重影響噴漿質量;

4、噴漿材料功能單一,不具備防水、柔性,以柔克剛的特性;

5、使用壽命短,極易受地殼變化而形變,造成二次漏水和破壞等;

6、噴漿機密封太差,混料時粉塵太大;

7、噴漿材料混合時配比不易掌握,工人操作隨意性較大,影響材料性能的發揮。

二、主要內容

1、作業法特點。該噴漿作業法主要采用新型噴漿材料濕式噴漿技術,減少噴漿回彈率,降低工作現場粉塵。

2、關鍵創新點。現有的噴漿機械密封性太差,研制并使用一種新型的濕法噴漿機械是現住濕法噴漿作業法的關鍵。

3、作業路線。該噴漿作業法的主要過程:在地面上的自動計量和攪拌設備中,將處于干燥狀態的水泥,砂子,石子以及輔助添加劑(干粉狀),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裝入防潮的牛皮紙袋或塑料編織袋內,一般25一50公斤/袋,用礦車運輸到井下作業地點,使用時,只要將包裝袋的口撕開,倒入攪拌機中與水混合攪拌好,在井下采用改進噴漿機,進行濕式噴漿作業,這樣進一步降低噴漿過程中的回彈及粉塵。

具體施工過程如下(以試驗階段為例):

①井上混料。采用錐形混合機,一次混料l.0m3,該設備的主要特點是物料混合均勻,物料混合時不產生分層離析現象。該設備安裝時采用鋼鐵支架式結構,將各種物料按比例稱量好后,用提升機運到混料機平臺上,然后倒入混合機,蓋好加料口,打開攪拌開關低速攪拌大約5分鐘后經過放料閥放人包裝袋,然后裝入礦車運輸到井下作業地點使用。在井上混料階段需要兩名工人進行各種操作。

②運輸。袋裝的噴漿材料裝入礦車,運輸到井下施工地點,擺放整齊。

③噴漿機組。該噴漿機組由濕法噴漿機和混料上料機。

濕法噴漿機噴射距離為水平40一60米,垂直20米,噴射量為4.3米/小時左右。該噴射機需要的系統風壓為0.5MPa,工作風壓為0.2MPa,在進行噴漿操作時需要操作手一名。該機有輪胎式和軌道式兩種,由于該設備比較重,且井下環境不適合輪胎式方式,因此我們選用軌道式的行走方式。噴漿完畢清理好設備,將井下清水倒入噴漿機,在工作狀態下由風將噴漿機內的剩余的噴漿材料清洗干凈,清洗的噴漿材料以及污水直接倒人巷道內的排水溝。

混料機混料機為立式混料機,高度約為1.2米,每次攪拌量為0.3立方米。初步試驗時采用人工上料方式,以后逐步試驗螺旋輸送攪拌的方式。

④混料。將在地面攪拌好的噴漿材料人工倒入攪拌機,每次加入300Kg,即加入6袋,每袋為50Kg的噴漿材料。將材料倒入混料機后,將攪拌用水大約25公斤,用鐵桶加入攪拌機,打開攪拌開關,低速攪拌1一2分鐘后,放入接料斗后人工加入噴漿機。

⑤噴漿。混好料以后,按照噴漿機的操作規定啟動噴漿機,人工上料后開始噴漿操作。噴漿手的操作要求與現有的干法操作基本一致,在噴漿過程中,隨著噴漿距離的增加,應該專門有一名工人隨時拖動噴漿輸送膠管。在噴漿距離達到噴漿機的最大噴射距離時,應該暫時停止上料和噴漿,將噴漿機組整體前移,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后重新開始噴漿操作。暫停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