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8625

橋梁上部結構施工包括包括:梁(板)架設、濕接(鉸)縫、現澆中(端)橫梁、橋面鋪裝、護欄等工程。一.上部結構施工安全生產概述上部結構施工為高危、事故多發部位1.高處、危險作業多由于上部結構的作業面均在蓋梁以上,而且施工高度均在2米以上,因此上部結構施工均為高處作業。高處作業施工的危險程度遠遠高于原地面施工,施工時如防護不當,作業極易發生高處墜落、落物傷人等安全事故。2.起吊作業頻繁且起吊物件體積龐大首先是梁(板)安裝需使用龍門吊和架橋機等大型起重施工設備,且被吊裝物件的重量均在幾十噸以上。其次就是橋面系吊送砼、鋼筋模板等物件均要進行吊裝作業。因此,對吊具的使用、檢查等工作要求比較嚴格。3.用電普遍目前不論生活還是生產中都離不開電。用電的地方雖然多,但是專業電工卻很少。往往是,廣大施工人員違規作業,自行接電,這樣做的后果為安全生產留下諸多安全隱患。4.施工環境復雜多變首先居住的環境為野外,如發生人員安全事故,緊急救援時間較長。其次施工現場就沒有醫療衛生條件。再者,施工跨越冬季。冬季施工時作業人員的居住很不方便。最后施工周圍河流較多,夏季施工時如施工人員到附近河流中洗澡容易發生溺水安全事故。最后夜間作業頻繁,夜間施工由于受光線的限制,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不會及時發現。5.施工中需使用大量的機械目前橋梁的施工離不開機械的使用。機械使用的增多對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諸多隱患。機械操使用者多為操作者,對機械的性能缺少詳細的了解。6.施工人員、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淡薄首先生產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不愿做過多的投入,抱著能將就就將就的僥幸心理。再有施工人員心理多存在經驗注意,對安全生產沒有深入的認識??偸钦J為在施工生產時自己多加小心就可以避免,對安全施工存在著僥幸的心理。二.主要危害、危險源點及預防措施(一)起吊作業1.人的因素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無資格人員操作吊車頃翻作業人員持證上崗開機前不例行檢查機械傷人執行操作規程交接班不例行檢查設備起重傷害執行操作規程開機前不檢查工作環境機械傷人執行操作規程鋼絲繩索無人管理物體打擊指定專人保管鋼絲繩鋼絲繩的安全系數未檢算物體打擊使用前技術人員須檢算鋼絲繩使用方法不符合要求物體打擊作業前加強檢查起吊禁吊物料物體打擊執行操作規程起重機停放在溝、坑邊沿作業吊車頃翻執行操作規程起重機行駛前臂桿或吊鉤未鎖定物體打擊下發操作規程,作業前加強加查等懸吊物品長時間停在空中物體打擊執行操作規程,專人指揮千斤繩的夾角超標物體打擊執行操作規程,專人指揮無人對起吊過程進行監視物體打擊指定專人指揮開門滑車鉤環不鎖緊物體打擊制定操作規程操作室存放易燃物品火災、爆炸制定操作規程,定期檢查2.設備設施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被起吊物未按標準加固物體打擊制定加固措施自制卡具不合格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卡具超負荷(超期)使用物體打擊按規定使用吊鉤無標識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吊鉤未經檢驗物體打擊使用前技術人員須檢算滑輪無標識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吊鉤無保險裝置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定期檢修滑輪、鋼絲繩直徑不匹配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起重機制動裝置失效機械傷害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定期檢修起重機限位器失效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定期檢修起重機止輪器失效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定期檢修3.管理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指揮要求冒險起吊起重傷害坍塌制定操作規程,按規定辦理起重指揮通訊不暢超重傷害制定操作規程閑雜人員進入工作區超重傷害加強警戒起重臂下站人超重傷害加強警戒吊裝物料下方有人超重傷害加強警戒4.管理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指揮要求冒險起吊起重傷害坍塌制定操作規程,按規定辦理起重指揮通訊不暢超重傷害制定操作規程閑雜人員進入工作區超重傷害加強警戒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起重臂下站人超重傷害加強警戒吊裝物料下方有人超重傷害加強警戒(二)鋼筋加工1.人的因素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作業人員沿鋼筋籠、網等攀登、行走墜落、物體打擊制定管理制度禁止近距低空照明電線、燈具沿鐵絲架設觸電制定管理制度禁止將電線纏繞在鋼筋上觸電制定管理制度禁止兩端掛鉤不可靠物體打擊使用前、定期檢查運輸鋼筋構件超速物體打擊按標準執行2.設備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鋼筋電焊機不按標準接地觸電制定標準,加強檢查加工場地與車道無隔離物體打擊、車輛傷害做好隔離運輸鋼筋籠車輛無固定設施物體打擊不合格的車輛不使用焊機接地與鋼筋籠相連觸電制定標準,加強檢查3.管理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加工場布置不合理物體打擊規劃好再實施場地太小不滿足需要物體打擊規劃好再實施無專(兼)職安全員各種傷害隊、工班配備安全員(三)模板工程1.人的因素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作業人員無高處作業資格高處墜落培訓合格后再上崗沿模板上下高處墜落搭好上下梯不按交底順序裝、拆物體打擊按操作規程執行模板堆碼超高坍塌按操作規程執行模板廢釘不清除物體打擊按操作規程執行在模板作業面下活動物體打擊禁止在模板作業面下活動無模板安全“三檢”措施物體打擊加強檢查2.設備、設施的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模板拆除無防護措施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專人警戒無防沖撞措施(車輛撞擊)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專人警戒模板作業上、下電線未處置觸電將現場電纜線收好模板無編號坍塌提前編號3.管理因素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砼未達到強度拆模坍塌按規定執行無專(兼)職安全員各種傷害配備專(兼)職安全員(四)砼工程1.人的因素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振動棒使用前不檢查機械傷害、觸電執行操作規程站在砼串桶口下機械傷害執行操作規程專(兼)職安全員擅自離崗各種傷害執行管理規定2.設備缺陷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振動棒漏電觸電加強使用前的檢查串筒、溜槽連接不牢物體打擊加強使用前的檢查(五)臨時用電

危害、危險源可導致事故預防措施漏電跳閘不靈敏觸電按規定執行電機缺相觸電按操作規程執行線路破損火災按操作規程執行導線連接不好火災按操作規程執行開關觸點接觸不良火災按操作規程執行私自接線觸電禁止非電工人員接線使用電爐火災禁止使用裸線外露觸電加強檢查線路老化觸電禁止使用二次線過長觸電按操作規程執行三.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1.《橋梁施工機械安全操作規程》;2.《一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和《特殊工種安全操作規程》;3.《夜間施工安全操作要點》;4.《特殊季節安全操作規程》;5.《安全管理制度》;6.《安全獎罰管理辦法》;7.未交代事宜按國家及地方相關標準執行;四.施工過程中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急救措施現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河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上穩定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傷害的結果?,F場急救一般遵循下述四個步驟:1.當出現事故后,迅速將傷者脫離危險區,若是觸電事故,必須先切斷電源;若為機械設備事故,必須先停止機械設備運轉。2.初步檢查傷員,判斷其神志、呼吸是否有問題,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護好切斷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施救同時請人呼叫救護車,并繼續施救到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接替為止。4.迅速上報上級有關領導和部門,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救護措施。現場事故救護知識(一)觸電事故1.假如觸電者在傷勢不重,神志清醒,未失去知覺,但有些內心驚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或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則應保持空氣流通和注意飽暖,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者送往醫院。2.假如觸電者傷勢嚴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在。對于此種情況,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嚴重缺氧,面色發白或發生痙攣,應立即請醫生作進一步搶救。3.假如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停止跳動,或二者都已停止,仍不可以認為已經死亡,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并迅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1)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使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施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褲帶等解開,使胸部能自由擴張,并迅速取出觸電者口腔內妨礙呼吸的異物,以免堵塞呼吸道。做口對口呼吸時,應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使鼻孔朝上,如舌根下陷,應把它拉出來,以利呼吸道暢通。2)胸外心臟擠壓法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使胸外心臟擠壓時,應使觸電者平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在觸電者胸骨中段叩擊1~2次,如無發應再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擠壓應持續4~6?h,直至病人清醒或出現尸斑為止,不要輕易放棄搶救。當然應盡快請醫生到場搶救。4.如果觸電人受外傷,可先用無菌生理鹽水和溫水洗傷,再用干凈繃帶或布類包扎,然后送醫院處理。如傷口出血,則應設法止血。通常方法是:將出血肢體高高舉起,或用干凈紗布扎緊止血等,同時急請醫生處理。(二)火災事故1.火災急救1)施工現場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燒的物質等基本情況,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同時組織撤離和撲救。2)再消防部門達到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如切斷電源,撤離火場內的人員和周圍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貴重物品,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器具。3)救火人員應注意自我保護,使用滅后器材救火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因烈火、濃煙熏烤而受到傷害。4)必須穿越濃煙逃走時,應盡量使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或濕布捂住口鼻,或貼近地面爬行。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5)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6)在撲救的同時要注意周圍情況,防止中毒、坍塌、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第二次事故的發生。7)在滅火后,應保護火災現場,以便事后調查起火的原因。2.燒傷人員現場救治1)傷員身上燒著的衣服一時難以脫下時,可讓傷員躺在地上滾動,或灑水撲滅火焰。如附近有河溝或水池,可讓傷員跳入水中。如為肢體燒傷則可把肢體直接浸入冷水中滅火和降溫,以保護身體組織免受灼傷的傷害。2)用清潔包布覆蓋燒傷面做簡單包扎,避免創面污染。3)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4)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轉送醫院救治,轉送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呼吸、脈搏、血壓等的變化。(三)嚴重創傷出血傷員救治1.止血1)當肢體受傷出血時,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2)當肢體動脈創傷止血時,一般的止血包扎達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這時,救先抬高肢體,使靜脈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創傷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彈性止血帶,在止血帶與皮膚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以免扎緊止血帶時損傷局部皮膚。止血帶必須扎緊,要加壓扎緊到切實將該處動脈壓閉。同時記錄上止血帶的具體時間,爭取在上止血帶后2小時以內盡快將傷員轉送到醫院救治。要注意過長時間地使用止血帶,肢體會因嚴重缺血而壞死。2.包扎、固定1)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既可以保護創口預防感染,又可減少出血幫助止血。2)在肢體骨折時,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二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3)在房屋倒塌、圬陷落中,一般受傷人員均表現為肢體受壓在解除肢體壓迫后,應馬上用彈性繃帶繞傷肢,以免發生組織腫脹。這種情況下的傷肢就不應該抬高,不應該局部按摩,不應該施行熱敷,不應該繼續活動。3.搬運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救。不正確的搬運,可導致繼發性的創傷,加重病痛,甚至威脅生命。搬運傷員要點:1)肢體受傷有骨折時,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防止骨折端因搬運振動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繼發損傷附近的血管神經,使創傷加重。2)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飽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0左右,及時止血、包扎固定傷肢以減少創傷疼痛,盡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3)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盡量避免振蕩。4)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疑有脊椎受傷可能時,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因為這樣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屈曲或過分伸展,致使已受傷了的脊椎移位,甚至斷裂造成截癱,導致死亡。(四)中毒事故1.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中毒事故,均應設法盡快使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2.救護人員在將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的急救時,應注意自身的保護,在有毒有害氣體發生場所,應視情況,采取加強通風或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腰系安全繩,并有場外人控制、應急,如有條件的要使用防毒面具。3.在施工現場因接觸瀝青、外摻劑、添加劑、化學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時,應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溫水清洗污染的皮膚、頭發以及指甲等,對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適宜的溶劑進行清洗。吸入毒物中毒人員盡可能送往有高壓氧艙的醫院救治。4.在施工現場食物中毒時,對一般神志清楚者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Ml,用壓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物體為止。對催吐無效或神志不清者,則送往醫院救治。5.在施工現場如已發現心跳、呼吸不規則或停止呼吸、心跳的時間不長,則應把中毒人員移至空氣新鮮處,立即進行口對口(口對鼻)呼吸法和體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五)中暑后搶救夏季,在工地上勞動或工作最容易發生中暑,輕者全身疲乏無力,頭暈、頭疼,煩悶、口渴、惡心、心慌;重者可能突然暈倒或昏迷不醒。遇到這種情況應馬上進行急救,讓病人平躺,并放在陰涼通風處,松解衣扣和腰帶,慢慢地給患者喝一些涼開(茶)水、淡鹽水或西瓜汁等,也可給病人服用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氣片(水)等消暑片。病重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治療。(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征兆一氧化碳(CO)是無色、無味、無刺激性,從感觀上難以鑒別的氣體。在生活中含碳化合物燃燒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氣體,大量吸入一氧化碳氣體可發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現:最初的癥狀,可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乏力、嗜睡等,醫學上稱為輕度中毒,此時如能及時脫離中毒環境,吸入新鮮空氣,癥狀可迅速緩解。反映遲鈍,除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乏力、嗜睡外,可出現面色潮紅,口唇呈櫻紅色,脈搏增快,昏迷,瞳孔對光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遲鈍,呼吸、血壓可發生改變。醫學上稱為中度中毒,此時如能及時搶救,亦可恢復。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防治措施:1)作業人員上崗前應進行體檢,在崗期間每年體檢一次。凡查出各種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器質性疾病,器質性心血管疾病,應禁止或脫離野外作業。2)加強宿舍防煤氣中毒措施的落實與檢查。3)如果發生輕度中毒,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到達通風處,松開衣領,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4)發生中度、重度中毒者及時送往醫院。(七)電光性眼炎急救措施長時間不戴防護眼睛看電焊弧光,眼睛會被電弧光中強烈的紫外線所刺激,從而發生電光性眼炎,即平常所說的電弧光"打"了眼睛。

?電光性眼炎的主要癥狀是眼睛磨痛、流淚、怕光。從眼睛被電弧光照射到出現癥狀,大約要經過2-10個小時。電光性眼炎如果繼發感染,而造成角膜潰瘍,好后也會有角膜薄翳而影響視力。

?萬一發生電光性眼炎,可到醫院就醫,用4%奴夫卡因藥水點眼,癥狀會和有快緩解。但是,電光性眼炎的發病多數在夜間、在家里出現,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可減輕痛苦。1.急救措施如下所述

1)發生了電光性眼炎后,其簡便的應急措施是用煮過而又冷卻的人奶或鮮牛奶點眼,也能止痛。

?2)使用方法是,開始幾分鐘點一次,而后,隨著癥狀的減輕,點人奶或牛奶的時間可適當地延長。

?3)還可用毛巾浸冷水敷眼,閉目休息。

?2.注意事項

?1)經過應急處理后,除了休息外,還要注意減少光的刺激,并盡量減少眼球轉動和磨擦。一般經過一、二天即可痊愈。

?2)非電焊工作業人員盡量不要觀看電焊工人進行操作,否則極易患電光性眼炎。

3)從事電焊工作的工人,禁忌不戴防護眼鏡進行電焊操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事故。(八)電焊工塵肺1.征兆電焊工塵肺是從事電焊的工人長期大量吸入電焊煙塵所引起的一種塵肺。主要表現:早期可無癥狀或部分病人可有食欲不振、惡心、腹脹等消化道癥狀。有輕度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等癥狀以及咳嗽咽干等呼吸道刺激癥狀。還可出現氣喘、呼吸困難、咳嗽、咯痰、咯血等癥狀,早期無明顯體征,呼吸音減低等,進一步發展可出現肺實變體征,以及心肺功能不全體征,如心悸、呼吸困難、水腫等。2.電焊工塵肺預防措施:

1)改善勞動環境,采取濕式作業,降低粉塵濃度,減少粉塵損害。2)加強工作環境通風除塵,對個人加強勞動保護。3)加強營養及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4)定期檢查身體,做到早發現、早期治療,并早期脫離治病環境。

篇2:就地澆注上部結構施工:安全作業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全椒縣十譚產業園唐莊路橋梁技術交底單位安徽新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交底項目就地澆注上部結構施工安全作業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內容:

1、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就地澆筑時,應先搭設好腳手架、作業平臺、護欄及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施。2、作業前,對機具設備及其拼裝狀態、防護設施等進行檢查,主要機具應經過試運轉。對施工工藝及技術復雜的工程制定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安全操作細則等,應進行技術交底和培訓。3、在支架上澆筑混凝土應對支架進行預壓試驗,以檢驗支架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消除非彈性變形。對簡支梁、連續梁、懸臂梁的澆筑順序,應嚴格按設計和有關規范施工。施工中應隨時檢查支架和橫板,發現異常狀況應及時采取措施。4、就地澆筑的各類上部結構,有關“高處作業”、“水上作業”等要求,應按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術規程中有關規定執行。交底:復核:接收:

篇3:上部結構混凝土:安全技術交底

一、離地2M以上澆搗過梁、小平臺等不得站在搭頭上操作,如無可靠安全設施時,必須戴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方可作業。

二、泵車送料時,平臺上不準過量堆放砼,嚴防平臺超載而坍塌傷人,樓層指揮必須與泵車操作者協調一致。

三、使用振動機應事先檢查電源線路是否良好,機械運轉是否正常,移動振動機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或銳利物上拖拉。防止拉破或割斷而造成電事故,使用振動機時必須戴好絕緣手套,防止漏電。

四、夜間澆搗混凝土時,必須燈光充足,絕對禁止作業人員酒后上班。

五、各單體瓦工帶班人必須到場,指揮混凝土澆筑全過程。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