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棧橋: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安全技術交底:
一、危險源及可能導致的事故:
1、危險源、危險因素:溺水、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坍塌、機械傷害、起重傷害、違反操作規程操作、疲勞作業等。
2、如不注意有可能發生相應事故。
在高空作業和水上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類型主要有:施工人員高處墜落造成的傷害事故,人員落水造成的淹溺傷害事故,垂直交叉作業造成的物體打擊事故,臨時用電防護不當造成的觸電事故。
二、應對措施和操作規程要點:
(一)水上施工安全措施:
⑴水上作業開工前應報告當地港航監督部門。
⑵施工所使用的船只應經船檢部門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期間按規定應設置臨時碼頭、航行標志及救護、消防等設施。
⑶船只在航行前,應檢查各部位的機械與設施是否良好,不得帶病作業。
⑷應掌握和及時了解當地的氣象和水文情況,遇有大風天氣應檢查和加固船只的錨纜等設施。遇有雨、霧天,視線不清時,船只應顯示規定的信號,必要時應停止航行或作業。
⑸定位船及作業錨碇后,應在涉及航域范圍內設置警示標志。拋錨時,錨鏈滾滑附近不得站人。
⑹船只靠岸后(或在兩船間倒運貨物時)應搭設跳板、扶手或安全網,經踏試穩定牢置,方可上下人或裝卸貨物。
⑺裝船時嚴禁超載、偏載,必要時應回配重,調整平衡,卸船時應分層均勻卸運。
⑻打樁船、起重船施工前應了解作業區域的水深、流速、河床地質等有關情況,為船舶行駛,拋錨、定位做好安全準備工作。
⑼拋錨、就位應保持船體穩定。如用兩艘船體連結時,必須連接牢固,穩定可靠。
⑽使用輪胎或履帶吊車在船上打樁、起重作業時,船體應按施工要求進行加固,并在吊車輪胎(或履帶)下加鋪墊板。
⑾牽引或在旁側拖帶作業船時,嚴禁超載,牽引(或拖帶)用的鋼絲繩必須連結牢固。
⑿交通船應按規定的載人數量渡運,嚴禁超員強渡,船上應配有救生設備。船行中途遇有陣風、雨時,乘船人員不得走動或站立。
⒀水上作業平臺交通船上必須備有救生圈,水上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救生衣。
⒁水上施工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用對講機、口哨及指揮旗等指揮。
⒂隨時注意來往船只,保證既不影響航道通行,又不耽誤正常的施工作業。施工區域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間開警示燈。
(二)起重吊裝安全作業措施:
①吊裝作業派專人指揮,參加吊裝的人員要掌握作業的安全要求。一切人員都不準在起吊和運行的吊機下站立,吊裝作業區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
②吊裝作業前必須嚴格檢查起重設備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進行試吊。
③各種起重機具不得超負荷使用。
④鋼絲繩安全系數須大于
1.2,斷絲超過15%者必須更換,鋼絲繩及卡子要勤檢查、勤保養。凡發現鋼絲繩有扭結、變形、斷絲、磨損、腐蝕等現象達到破損限度時,必須及時更換。
(三)電氣焊工安全措施:
⑴電焊工操作施工安全
①電焊工須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證過期未年審的不準作業。
②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要有觸電保護器,電源的拆裝應由電工完成。
③電焊機要設置單獨的開關,開關應在防雨的開關箱內。
④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要戴手套,在潮濕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
⑤雷雨時,應停止露天施焊作業。
⑥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火器材。
⑦焊點下方未設接焊時不準施焊作業。
⑧作業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現場。
⑵氧炔割焊操作施工安全
①氣焊工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證過期未年審的不準施焊作業。
②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器材。
③乙炔氣瓶必須裝減壓閥和防回裝置,乙炔氣瓶與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m,嚴禁平放、曝曬、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禁用明火。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④氣瓶的購運,儲存和領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⑤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⑥作業結束,應將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著火危險方可離開。
(四)安全用電措施:
①電力干線采用非裸體電線架設,統一布置電力線路,不準私接亂拉電線。
②電器設備的安全措施:對電器設備的外殼要進行防護性的接地,防護性接零或絕緣,嚴禁帶電移動電焊機等用電設備;派專人負責電器的安全工作;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定期檢修電器設備。
③通過水中的電線要套在橡膠管內,保證良好的防水性。
(五)現場安全管理:
①凡進入現場的人員,服從值班員指揮,遵守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水上施工人員還需穿救生衣,未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腳進入施工現場。
②夜間施工作業時必須具有足夠的照明強度,危險區要懸掛警告標志,作業人員上崗前應經工班長或安全員教育和檢查后才能入崗,任何人員未經安全員批準,不得擅自進入現場。
三、應急措施:
1、如發生安全事故馬上通知上級領導,啟動經理部生產安全應急預案。
2、如有人落水,立即呼救,組織船只、人員進行搶救。
3、如有人受傷,可就地進行急救和包扎、止血;如呼吸停止,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堅持不懈,稍醒后急送醫院。
4、如果有人觸電,要立即關掉電源并通知供電部門斷電,不要隨便操作,避免跨步電壓觸電或形成回路觸電
篇2:支棧橋及鋼護筒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為了確保棧橋及水上施工平臺施工的施工安全,保證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特交底如下:
1、棧橋及施工平臺結構:
棧橋采用兩排鋼管樁基礎,在鋼管樁頂面焊接鋼板及安設20號槽鋼墊梁,一個墩位處鋼管樁施工完成后,立即進行該墩鋼管樁間剪刀撐、平聯、牛腿、樁頂分配梁施工。樁頂分配型鋼并聯焊接時其間距離不應超過5mm,兩根工字鋼之間焊接牢固。樁頂分配梁與貝雷梁之間接觸面必須采用橡膠墊進行支墊,并且保證無貝雷梁與分配梁直接剛性接觸。貝雷片拼裝按組進行,每次拼裝一組貝雷片,每組貝雷片長9m~12m,貝雷片之間用花架連接好,拼裝在后場進行。將拼裝好的貝雷梁通過吊車配合平板車運到施工現場。水中作業面貝雷梁是采用履帶吊在棧橋上進行安裝。
混凝土面板的預制:
A、面板采用C40砼施工,其強度的保證要進行精心養護。
B、面板的結構尺寸應進行嚴格控制,做到四周橫平、豎直;上下水平。
C、預埋件的位置要求準確無誤,特別是吊環部分預埋件應與面板持平或略低,坑槽四周應收抹光滑平整。
混凝土面板的鋪裝:
在施工完成的貝雷片上鋪設1cm厚的橡膠墊片,預制好的鋼筋混凝土面板直接鋪墊與橡膠墊片上。混凝土面板與面板之間采用鋼板進行連搭接焊牢。
棧橋設置高為1.1m的防護欄桿,采用Φ48焊接鋼管焊接在混凝土面板預埋件上,立柱間距1.5m。欄桿采用紅白相間的反光油漆進行涂刷,長度為每段顏色油漆20cm。
面板鋪裝時,要精確定位,兩端對齊,面板之間的連接要焊接牢固。
2、施工技術要求
(1)吊樁
吊樁前應在吊點上定上標記,捆好千斤繩。起吊過程中應保持平穩,防止與其他物件碰撞。樁尖處應用溜繩栓住,由專人負責收放。
(2)插樁
1)樁對位前,應對導向架的垂直情況,進行細致的檢查校正。
2)樁插好后,下放樁錘壓住樁頂,檢查錘、樁帽和樁的中心是否一致;并檢查樁位有無移動及樁的垂直度是否符合下列規定:
A樁位允許偏差不得超過5cm。
B插樁的傾斜度(與正確的比較)不得超過100:1。
(3)錘擊沉樁
1)開錘前,應再次檢查樁錘,樁帽與樁的中心是否一致,如有偏差應改正,當超過5cm時應拔出重插。
2)錘擊沉樁開始時,應采用重錘輕打,使樁在保持垂直度的情況下平穩入土下沉。
3)隨著的入土加深,逐漸加大沖擊能量,直到樁入土達到設計要求。打樁過程中,升降樁錘的鋼絲繩必須保持松弛狀態。
4)沉樁時,樁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停止錘擊,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A貫入度突然發生急劇變化;
B樁身突然發生傾斜、移位;
C樁不下沉,樁錘有嚴重回彈現象;
D樁頂劈裂變形或樁身開列變形。
5)沉樁時,樁帽內的墊塊要經常換,特別是在樁帽傾斜時,應及時更換。
6)沉好的管樁,應立即提錘進行檢查,確認樁身樁身無問題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沉樁應符合以下標準:
沉樁偏差:樁位平面位置:±10cm
樁頂標高:±10cm
樁身垂直度:小于1%
7)沉樁中出現的問題級處理:
A樁貫入度突然減小,或樁不下沉,樁身顫動,樁錘回跳,一般是樁尖遇到孤石等障礙物,可加用射水配合沖開障礙物;
B樁身突然急劇下沉,有時隨著發生傾斜或移位。一般是由于樁身破斷,接頭斷裂或樁尖劈裂。多產生于木樁或鋼筋混凝土樁;
C樁急劇下沉,但發生傾斜或樁位移動,一般是樁尖局部遇到障礙物;或樁的接頭再土中被打壞而錯開;或樁頂和樁錘接觸處不平因而打斜。
(4)打樁施工主要安全注意事項
1)觀察并掌握海水水位變化規律,每天收聽天氣預報,觀察水水位變化,以掌握尺度。
2)打樁船、鐵駁均應有足夠的錨錠設施,以保持打樁船正確對位。船駁不能溜放,嚴禁沖撞已大好的樁。
3)水上打樁既有水上作業,又有高空作業,船上施工人員必須穿好救生衣,上樁架工作時,必須栓好安全帶。船舶上應備有救生設備及救生船,防止溺水事故,要加強安全意識和防范工作。
4)打樁工作應有現場統一調度、統一指揮,樁駁靠打樁船時應聽從打樁船上負責人的調度,以免發生事故。
5)施工用的氧氣、乙炔應按有關規定放臵,放臵發生事故。對電纜、電器設備應妥善保護、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6)水上打樁為聯合作業,各工種要做好互相之間配合工作,協調商量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7)在棧橋鋼管樁附近設臵警戒牌(夜間用燈光顯示),防止船只撞碰鋼管樁。
3、施工安全要求
(1)、水上施工安全措施
①.開工之初,必須向海事、航道部門了解航道情況、通航要求,細化施工方案。臨時封鎖航道前必須提前到航道部門辦理有關的手續,施工現場嚴格按要求設好防護措施,并設防護艇在上下游疏導交通。
②.臨時碼頭、棧橋、水上平臺的搭設,嚴格遵照航道部門的規定,不得破壞河堤、侵入航道。
③.同航道部門協商,劃出專門的施工水域,布設航標,引導船只安全通過水域。施工用的船舶、機械嚴禁侵入航道。
④.積極配合航道部門、港監的例行檢查和指導。水上作業的浮吊、船只必須性能良好,符合航務部門的有關規定。
⑤.水上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救生衣。
⑥.水上施工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用對講機、口哨及指揮旗等指揮。
⑦.隨時注意來往船只,保證既不影響航道通行,又不耽誤正常的施工作業。施工區域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間開警示燈。
(2)、起重吊裝安全作業措施
①.吊裝作業派專人指揮,參加吊裝的人員要掌握作業的安全要求。一切人員都不準在起吊和運行的吊機下站立,吊裝作業區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
②.吊裝作業前必須嚴格檢查起重設備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進行試吊。
③.各種起重機具不得超負荷使用。
④.鋼絲繩安全系數須大于1.2,斷絲超過15%者必須更換,鋼絲繩及卡子要勤檢查、勤保養。凡發現鋼絲繩有扭結、變形、斷絲、磨損、腐蝕等現象達到破損限度時,必須及時更換。
(3)、電氣焊工
嚴格按照電氣焊工操作規程及安全交底施工。
(4)、安全用電措施
①.電力干線采用非裸體電線架設,統一布置電力線路,不準私接亂拉電線。
②.電器設備的安全措施:對電器設備的外殼要進行防護性的接地,防護性接零或絕緣,嚴禁帶電移動電焊機等用電設備;派專人負責電器的安全工作;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定期檢修電器設備。
③.通過水中的電線要套在橡膠管內,保證良好的防水性。
4、現場安全管理
①.凡進入現場的人員,服從值班員指揮,遵守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水上施工人員還需穿救生衣,未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腳進入施工現場。
②.夜間施工作業時必須具有足夠的照明強度,危險區要懸掛警告標志,作業人員上崗前應經工班長或安全員教育和檢查后才能入崗,任何人員未經安全員批準,不得擅自進入現場。
篇3:臨時碼頭棧橋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1、臨時碼頭宜選擇在水域開闊、岸坡穩定、波浪和流速較小、水深適宜、地質條件較好、陸路交通便利的岸段。
2、臨時碼頭宜設置在橋梁、隧道、架空高壓線、水下管線、取水泵房、危險庫房、水產養殖場等區域的下游方向,與其他構筑物的安全距離應符合現行《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JTJ211)和《河岸工程總體設計規范》(JTJ211)的有關規定。
3、臨時碼頭應安裝使用要求和相應的技術規范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并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
4、棧橋和棧橋碼頭應按照使用要求和相應的技術規范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通航水域搭設的棧橋和棧橋碼頭應取得海事和航道管理部門批準,并應按要求設置航行警示標志。
2)棧橋和棧橋碼頭的設計應考慮自重荷載、車輛荷載、波浪力、風力、水流力、船舶系靠力及漂浮物、腐蝕等,并應按施工期可能出現的最不利荷載組合進行驗算。
3)棧橋和棧橋碼頭應設置行車限速、防船舶碰撞、防人員觸電及落水等安全警示標志和救生器材。
4)棧橋上車輛和人員行走區域的面板應滿鋪,并應與下部結構連接牢固,懸臂板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5)棧橋兩側和棧橋碼頭四周應設置高度不低于1.2m的防護欄桿。防護欄桿上桿任何部位應能承受1000N的外力。
6)棧橋行車道兩側宜設置護輪坎。
7)長距離棧橋應設置會車、調頭區域,間隔不宜大于500m.
8)通過棧橋的電纜應絕緣良好,并應固定在棧橋的一側。
9)發生棧橋面或棧橋碼頭面被洪水、潮汛淹沒,或棧橋被船舶撞擊,或樁拄受海水嚴重腐蝕等情況,應重新檢修、復核原構筑物。
10)棧橋應設置滿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設施。
11)棧橋和棧橋碼頭應設專人管理,非施工車輛及人員不得進入,非施工船舶不得靠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