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管工: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規定
(1)新工人必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作業前應檢查機具、繩索,確認安全方可使用,作業時必須按照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作業,服從指揮,協調配合。
(3)作業時必須根據作業要求,佩戴防護用品,并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得擅自動用各種機電設備。
(4)頂管作業必須執行交接班制度;上下工作坑必須走安全梯,安全梯應固定在支撐上,并設置扶手或護圈。嚴禁運輸料斗乘人。
(5)作業面遇不明構筑物(管道)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報告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經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6)因故停頂后恢復頂進前,必須對支撐、平臺、支架、電氣設備、吊索具進行檢查,并對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含量進行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7)作業中必須明確聯絡信號及報警方法;非機電人員不得從事機械、電氣作業。
(8)作業中傳遞工具、材料必須輕拿輕放,穩妥傳遞,嚴禁從坑上向下或者從坑下向上拋扔。
(9)在頂管作業過程中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保護地下管線和構筑物,作業人員不得踩踏被保護的地下管線和構筑物。
2.運管、下管
(1)人工自管垛向下放管時,必須先檢查底層管的擋掩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放管時前方不得有人,放管速度應緩慢。直徑大于600mm的管子不宜人工放管。
(2)槽邊碼放管子時,管子不得平行于溝槽,管端與槽邊的距離不應小于2m,碼放高度不宜超過2m,并擋掩牢固;槽邊放置管子的場地應堅實平整,不得在有坍塌危險的槽邊放置管子。
(3)自墻邊向外推管時,必須在管子靠墻一側進行牢固擋掩,推管人不得站在管子與墻之間。
(4)裝運管子時,繩必須系牢,并擋掩牢固。卸車前,必須確認管子無滾坍危險后方可松繩卸管。
(5)人工推運混凝土管應設專人指揮,運輸道路應平整堅實。推行速度不得超過人的行走速度。上坡道應指定專人備掩木,下坡道應用大繩控制速度,兩管之間應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管子轉向時,作業人員不得站在管子的前方或貼靠兩側。
(6)下管作業必須統一指揮。下管前必須檢查起重設備、卡環、鋼絲繩、吊鉤、支架、平臺等,確認安全后方可下管。
(7)吊運管子時,吊管的索具不得直接捆綁在管子上,應用可塑性材料襯墊。
(8)下管前應先在平臺上試吊,確認安全后方可下管。
(9)下管時嚴禁管子下方有人。從活動平臺下管時,應將管子吊起,穩定后開啟活動平臺檢視坑底,確認安全后方可緩慢吊下。管至坑底30cm~50cm時,作業人員方可靠近管子進行穩管作業。作業過程中,嚴禁手扶鋼絲繩。
(10)管子就位支穩后方可摘鉤。作業人員避開吊索具后方可提升吊具。關閉活動平臺后,坑下人員方可作業。
3.頂進
(1)頂進前應檢查液壓系統、頂鐵、后背、導軌、支撐等,確認安全后方可頂進。
(2)按照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安裝頂鐵。頂鐵必須保持中心受壓,受力均勻。頂鐵之間、頂鐵與后背之間必須墊實。
(3)頂進前挖土人員必須在管內,并在頂進中觀察管前情況。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頂鎬作業人員暫停處理。
(4)頂進中發現塌方、后背變形、頂鐵扭翹、頂力突變等情況,必須立即停頂,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5)頂進作業中,頂鎬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挖土人員的指揮。頂進中,頂鐵上及頂鐵兩側不得有人。
(6)穿越鐵路地段時,必須與鐵路管理人員密切配合,遵守鐵路管理單位對頂進的規定,列車通過時嚴禁頂進作業。
4.注漿
(1)制漿和注漿前,應檢查空氣壓縮機、壓漿罐、注漿泵的壓力表、安全閥及管路等狀況,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注漿前應封堵掌子面與管道間空隙,加固頂進入口處的工作坑壁,并安裝注漿管嘴。
(2)作業時,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的程序操作并控制壓力,補漿必須由工作坑向頂進方向依次推進;必須設專人指揮,明確聯絡信號及人員分工,作業人員協調配合。
(3)作業中應及時清理遺灑的漿液,并運至指定地點妥善處理;檢修作業前,必須停機、卸壓、切斷電源。
5.掏挖、運輸土方
(1)挖土人員應在管內進行掏挖作業,每次掏挖量:砂質土20cm,粘性土50cm。嚴禁超挖;管徑大于2000mm時,人工掏挖應采取臺階法作業。
(2)作業時發現土體穩定性較差、有坍塌先兆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
作業時作業人員遇呼吸異常,有異味或發生流砂、滲水、塌方等情況,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管外,立即報告上級。
(3)穿越鐵路、河流、公路、構筑物等地段,管前掏挖量必須符合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列車通過頂進段鐵路時嚴禁掏挖作業。
(4)頂進長度超過60m時應采取強制通風措施。管內照明線路及其他設備必須緊靠管壁裝設。
(5)卷揚機牽引小車運行時,管內嚴禁人員進出。嚴禁人員乘小車進出或上下。
(6)垂直運輸時,作業人員應檢查土車的四個吊點,并將四個吊鉤掛好。吊鉤必須有防脫鉤裝置。坑底人員撤至安全地帶后方可起吊土車,并用長繩控制,土車在平臺落穩后方可摘鉤。
(7)用卷揚機水平牽引運輸土車時,卷揚機操作人員必須服從挖土人員的指揮。
(8)必須經常檢查吊索具、地錨、制動裝置,確認安全。坑內、管內的照明電壓不得高于24V,潮濕時應用12V。
6.平臺、立架、工作棚
(1)安裝平臺作業時應按照安全技術的要求選用材料。主梁不得直接放置在坑壁土體上,支承結構應符合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平臺方木應滿鋪,梁、方木必須固定,平臺防護欄不得低于1m。作業人員出入口應設不低于1.2m的護身欄;立架安裝完成后,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頂管坑應設工作棚。工作棚應覆蓋至工作坑防汛埂以外。
(3)利用四腳架吊運的工作坑必須設活動平臺,活動平臺必須設定位鎖固裝置。活動平臺就位后必須立即鎖固;支架的底腳必須固定在梁上,支架的橫拉桿不得少于四道。
(4)拆除作業應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進行。拆除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自上而下進行,工作坑內不得有人。平臺上不得有非作業人員。
7.中繼頂壓站
(1)安裝中繼頂壓站設備時必須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分工明確,協調配合。
(2)每班啟動機械設備前,應檢查電氣、液壓系統和管路,確認連接正確、無漏電、無滲漏油后,方可進行頂進作業。
(3)頂進作業時,必須設專人協調指揮主頂壓站與中繼頂壓站的頂進作業,并統一聯系信號。
(4)頂進中作業人員不得在中繼頂壓站內操作和停留,且不得在安裝油路的一側操作。
(5)中繼頂壓站開始頂進時,千斤頂應與前后管道連接牢固,工作坑主頂壓站與管道應處于緊密頂緊狀態。
(6)中繼頂壓站每一循環頂進完成后,工作坑主頂壓站開始下一個循環頂進前,中繼頂壓站千斤頂必須卸壓,使其處于自由回程狀態。工作坑主頂壓站每一循環頂進的長度不得大于緊前中繼頂壓站千斤頂的行程。
(7)頂進作業時,中繼頂壓站及緊前中繼頂壓站必須安排專人監視千斤頂頂出和回縮的終端位置,其量不得超過安全技術交底要求的控制值。
(8)多級中繼頂壓站作業時,前中繼頂壓站的一個行程完全頂完后,千斤頂必須卸壓處于自由回程狀態,后中繼頂壓站方可開始頂進。
(9)作業中應及時清理遺灑的油料和雜物,并運至指定地點;嚴禁帶電、帶壓進行設備檢修作業。
(10)拆除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設備前必須卸除油壓,切斷電源,拆除導向鋼套的鋼筒時,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的規定程序進行。
2)應有專人指揮,自上而下拆除。傳接、搬運拆除的設備、部件時,作業人員應精神集中,協調配合。
3)管徑大于1800mm時,應支搭操作平臺。
4)空擋設計為推攏結構時,設備拆除及空擋推攏應在2h內完成。
8.工作坑
(1)拆除工作坑支撐作業時,無關人員不得在坑內。
(2)開挖工作坑土方前應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線、人防等構筑物的情況,按要求坑探,掌握管線、構筑物的具體位置。作業中應避開管線和構筑物。在現況電力、通訊電纜2m范圍內和現況燃氣、熱力、給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開挖工作坑時,必須在主管單位人員的監護下采取人工開挖。
(3)開挖工作坑土方作業前必須檢查工作坑周圍場地,場地應符合排管、運管、吊運、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4)工作坑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安裝支撐。安裝工作坑支撐時必須設專人指揮。工作坑四壁支撐框架必須牢固,支撐結構必須符合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前方管口可拆卸支撐板必須使用整板。
(5)在挖土、支撐等作業中,不得碰撞已安裝好的支撐件。發現有松動、變形情況,必須及時加固處理。
(6)撤除工作坑時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拆除工作坑支撐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自下而上逐層進行,并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及時回填。在下層完成填土前嚴禁拆除上一層支撐,必要時應設臨時支撐。拆撐確有困難或拆撐后可能影響附近建筑物(構筑物)安全時,應停止拆撐并報告施工技術管理人員。
(7)嚴禁在高壓線下方設工作坑。
篇2:頂管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頂管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分部分項
工程工種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十大紀律。
2.頂管前,應查明頂管沿線地下障礙物和地質水文情況,對管道穿越地段的上部房屋、橋梁等結構物,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3.頂管后座安裝時,如發現背墻面不平或頂進時枕木壓縮不均勻,必須進行調整加固后,方可頂進。
4.吊裝頂鐵或鋼管時,必須有持證的起重指揮和司索人員,嚴禁在吊機臂桿或扒桿的回轉半徑內站立停留或通過,并有專人監護。往工作坑內下管時,應穿保險鋼絲繩,吊點綁扎牢靠,吊鉤應有保險蓋,并緩慢地將管子送入導軌就位,防止滑脫墜落。
5.頂進前,應檢查千斤頂,液壓時動系統及接頭完好無泄漏,壓力表、安全閥正常,電源電動機無漏電,接地牢固,觸電保護器靈敏有效。
6.在長距離頂進過程中,應加強通風,照明應采用36V以下安全電壓。
7.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頓時,應加強聯系,及時通知工具管頭部操作人員停止沖泥出土,防止由于沖吸過多造成塌方。
8.當吸泥蓮蓬堵塞、水力機械失效等原因,需要打開胸板上的清石孔進行處理時,必須采取防止冒頂塌方的安全措施。
9.頂進過程中,不得站在頂鐵兩側操作,以防發生崩鐵傷人的事故。
10.工具管中的糾偏千斤頂,應絕緣良好。操作電動高壓油泵應穿絕緣水鞋和戴手套。
11.管子的頂進或停止,應以工具管頭部發出的信號為準。遇到頂進系統發生故障,應發信號給工具管頭部的操作人員,引起注意。
12.嚴禁帶電檢修頂進機械設備。
13.作業后,應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14.現場補充交底內容: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3:頂管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十大紀律。
2.頂管前,應查明頂管沿線地下障礙物和地質水文情況,對管道穿越地段的上部房屋、橋梁等結構物,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3.頂管后座安裝時,如發現背墻面不平或頂進時枕木壓縮不均勻,必須進行調整加固后,方可頂進。
4.吊裝頂鐵或鋼管時,必須有持證的起重指揮和司索人員,嚴禁在吊機臂桿或扒桿的回轉半徑內站立停留或通過,并有專人監護。往工作坑內下管時,應穿保險鋼絲繩,吊點綁扎牢靠,吊鉤應有保險蓋,并緩慢地將管子送入導軌就位,防止滑脫墜落。
5.頂進前,應檢查千斤頂,液壓時動系統及接頭完好無泄漏,壓力表、安全閥正常,電源電動機無漏電,接地牢固,觸電保護器靈敏有效。
6.在長距離頂進過程中,應加強通風,照明應采用36V以下安全電壓。
7.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頓時,應加強聯系,及時通知工具管頭部操作人員停止沖泥出土,防止由于沖吸過多造成塌方。
8.當吸泥蓮蓬堵塞、水力機械失效等原因,需要打開胸板上的清石孔進行處理時,必須采取防止冒頂塌方的安全措施。
9.頂進過程中,不得站在頂鐵兩側操作,以防發生崩鐵傷人的事故。
10.工具管中的糾偏千斤頂,應絕緣良好。操作電動高壓油泵應穿絕緣水鞋和戴手套。
11.管子的頂進或停止,應以工具管頭部發出的信號為準。遇到頂進系統發生故障,應發信號給工具管頭部的操作人員,引起注意。
12.嚴禁帶電檢修頂進機械設備。
13.作業后,應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14.現場補充交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