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路基工程強夯:施工技術交底

路基工程強夯: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9319

單位:第1頁共4頁主送單位強夯施工隊編號技-04-13工程名稱路基工程強夯施工日期2004年6月23日一、施工依據及標準1、見附件: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編制的《國道220線**段備土路段強夯處理說明》;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032-94);3、《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6-93);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71-98);5、《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JTJ077-95);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7、業主、監理要求等。以上的施工規范由施工隊自行獲取,并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和要求。二、質量控制要求(1)開夯前檢查夯錘落距,確保單點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2)進行單點夯擊試驗施工,確定并驗證強夯施工參數。(3)詳細記錄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及每擊夯沉量。(4)強夯施工中在每遍夯擊前,對夯擊點放線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及時糾正。夯點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及時用填料將坑底整平。(5)施工過程中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夯坑周圍隆起量等。(6)進行高真空降排水方案的實施時,要確保降排水符合技術要求,抽水排至遠離影響區的排水溝內。(7)在施工過程中對各項參數和施工情況進行記錄。做好施工中的檢測和記錄工作,夯錘對準夯點為之后,測量錘定高程,落錘后再次測量。(8)地表及夯坑內不得積水。雨季施工,做好地表水的排疏,凡夯坑中有積水時,均需及時排除,防止積水浸泡土體,影響下道工序的施工。三、強(重)夯施工中的安全規定及保證措施(1)開夯前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施工教育,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2)施工中經常性對夯錘、脫鉤裝置、吊車臂桿及起重索具等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設立專職安全員,專門負責檢查、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對起重機司機進行專門教育,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同時為起重機加防護裝置,確保司機和設備安全。(4)地基處理區域相鄰較近的周邊地帶存在的已建工程設施,包括道路、排水明溝、過水管涵及管線,施工前應首先做好現場調查,劃定保護項目和保護范圍,登記造冊,并進行標識,通知有關單位,安排專人負責。(5)強(重)夯施工時,會對地基及周圍產生一定的振動,一般夯擊地基振動頻率為2—12Hz,大多數3—5Hz,夯機點宜距現有建筑物15M,一般允許振動速度50mm/s,離鋼筋砼15m以上,影響較小。但要注意觀測場地周圍已有建筑的狀態,當建筑設備不能承受強夯所產生的震動影響時,必須采取防震隔震措施。(6)對于強夯區域周邊有地下管線或永久性排水溝需要保護時,可在夯點與建筑物之間開挖隔振溝隔振,深度要超過建筑物基礎深,其位置宜設在靠強夯場地的一側,并由足夠的長度,或把強夯場地包圍起來。強夯施工順序從防震溝處的夯點開始向中部進行。(7)強夯施工中,開夯前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施工教育,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經常性對夯錘、脫鉤裝置、吊車臂桿及起重索具等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設立專職安全員,專門負責檢查、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對起重機司機進行專門教育,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同時為起重機加防護裝置,確保司機和設備安全。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全部戴安全帽。以夯坑為中心,大于20m(8)范圍劃定安全線,夯擊過程中,除起重機司機外,所有人員均應退到安全線以外。(9)為防止振動及土體側向變形對構筑物的擠壓破,當有需要保護的道路、排水明溝、過水管涵及管線時,在施工段兩側挖深1米,寬30CM的防震溝。(10)為防止強夯時濺起或崩起土料、石塊,可在強夯區邊緣設防護網、防護柵欄等措施,或對需保護結構物采用覆蓋措施等。四、施工注意事項1、鑒于本工程強夯施工位于老220線兩側,交通流量大,因此必須做好安全工作:(1)現場每一夯區設專職安全員至少一名,佩戴袖標,指揮夯機作業及疏導、警戒交通車輛。(2)與老路之間拉設安全警戒線,標設置完備的安全、行車等標識牌,并對標識牌進行有效的防護和看管,如有丟失,由各施工隊負責。(3)強夯前及施工中,對夯區的水管、電纜等管線進行調查,禁止破壞既有線桿、房屋等附著物和地下管線,如有破壞,施工隊自行負責。(4)橫跨老路高壓線處要注意施工安全,嚴防觸電,如有發生,施工隊自行負責。(5)服從項目部有關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和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安全指示。2、由于本工程強夯施工正值雨季,因此需要做好有關防雨、防水、防汛等工作,務必高度重視:(1)雨后必須及時排水,強(重)夯作業區內不得有積水,嚴禁夯坑內有積水。雨后應采取夯區內挖小排水溝、引水至外側的積水坑或大積水溝內,采用水泵外抽至不影響強夯區外的排水溝內,可用密閉的輸水管把水排至較遠處(強夯區外不小于50m)。(2)現場設有專門的排水人員,雨后1.5小時內,若發現還未進行排水工作或排水不徹底,項目部將視具體情況進行500—1500元的罰款。(3)夯擊作業前,做好天氣預報的收集工作,保證雨前夯點及時推平,以利于排水工作。(4)夯點測量布設,要有防止雨后備沖沒的措施,項目部只負責交設控制點,指導夯點布設,若發生夯點二次布設,必須經項目部測量站進行復核。同時施工隊負責二次測量布點的工作,項目部有權對發生由于夯點未保存好隊施工隊進行300—800元的罰款。(5)現場設有大面積苫布、水泵、小型發電機、輸水管等防雨、防水和排水等設備,對這些設備不全或未有的,項目部有權進行強制購買,費用由施工隊負責,撥付時予以扣除。(6)必須保證雨季的強夯施工質量,符合技術要求,嚴禁強行施工,如有發生,施工隊責任自負,同時項目部有權提出任何懲罰。3、其他:(1)此技術交底為質量控制和管理要求的相關規定,不作為調整合同單價的依據,不作為增加任何技術措施費用的依據。計量計價和工程款的撥付等等按簽訂的施工合同進行。(2)服從項目部人員的指揮、技術指導,對于不聽指揮或施工蠻干者,項目部隊施工隊有權給予1000—2000元的罰款。(3)每強夯施工隊必須指定現場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及有關的測量及記錄、指揮員、安全員等人員,強夯作業時,現場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必須在位,需要離崗時必須指定臨時負責人員并報項目部主管領導同意,項目部發現一人次這些人員不在位的罰款300—800元。(4)必須按項目部技術要求進行施工,服從項目部技術人員的指導。(5)服從項目部有關管理辦法的規定。編制:復核:簽收:日期:

篇2:強夯機的安全操作規程(5)

強夯機的安全操作規程5

(1)擔任強夯作業的主機,應按照強夯等級的要求經過計算選用。用履帶式起重機作主機的,應執行履帶式起重機的有關規定。

(2)夯機的作業場地應平整,門架底座與夯機著地部位應保持水平,當下沉超過100mm時,應重新墊高。

(3)強夯機械的門架、橫梁、脫鉤器等主要結構和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質量,應經過嚴格檢查,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不得使用。

(4)夯機在工作狀態時,起重臂仰角應置于70°。

(5)梯形門架支腿不得前后錯位,門架支腿在未支穩墊實前,不得提錘。

(6)變換夯位后,應重新檢查門架支腿,確認穩固可靠,然后再將錘提升100~300mm,檢查整機的穩定性,確認可靠后,方可作業。

(7)夯錘下落后,在吊鉤尚未降至夯錘吊環附近前,操作人員不得提前下坑掛鉤。從坑中提錘時,嚴禁掛鉤人員站在錘上隨錘提升。

(8)當夯錘留有相應的通氣孔在作業中出現堵塞現象時,應隨時清理。但嚴禁在錘下進行清理。

(9)當夯坑內有積水或因粘土產生的錘底吸附力增大時,應采取措施排除,不得強行提錘。

(10)轉移夯點時,夯錘應由輔機協助轉移,門架隨夯機移動前,支腿離地面高度不得超過500mm。

(11)作業后,應將夯錘下降,放實在地面上。在非作業時嚴禁將錘懸掛在空中。

篇3:強夯機械安全操作技術交底

強夯機械安全操作規程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設備名稱:強夯機械

作業內容:

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擔任強夯作業的主機,應按照強夯等級的要求經過計算選用。用履帶式起重機作主機的應執行JGJ33-20**第4.2節規定。

2.夯機的作業場地應平整,門架底座與夯機著地部位應保持水平,當下沉超過100mm時,應重新墊高。

3.強夯機械的門架、橫梁、脫鉤器等主要結構和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質量,應經過嚴格檢查,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不得使用。

4.夯機在工作狀態時,起重臂仰角應置于70°。

5.梯形門架支腿不得前后錯位,門架支腿在未支穩墊實前,不得提錘。

6.變換夯位后,應重新檢查門架支腿,確認穩固可靠,然后再將錘提升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