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強夯地基作業風險控制措施

強夯地基作業風險控制措施

2024-07-12 閱讀 2222

作業指導書編碼:BDTJ-04序號危害名稱風險種類風險等級監督等級風險控制措施1使用損壞的索具卡環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機長每天開工前檢查查所用索具卡環是否有損壞現象,并在安全員見證下進行試吊、試夯試驗: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作業2人員誤闖作業區域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安全員落實設置足夠數量的警示標語、警示線、警示牌,才允許開工,開工期間應有專人監護作業3使用磨損的鋼絲繩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每天開機前由機長對吊錘機械各部位進行檢查和進行試運行,并填寫檢查記錄4有缺陷的工作地面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對工作地面進行平整,松動部位用壓路機進行壓實,并經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作業5不安全狀態的強夯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加強對機組人員的教育并加強安全檢查,對有違章作業行為的應該馬上停止作業6夯錘時下方有作業人員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夯錘下方15m范圍設置警戒線,開夯前要響警哨,警哨應公示7脫落的夯錘打擊可接受的風險綠色夯錘下方15m范用設置警戒線,夯錘下方禁止站人8坍塌的坑壁坍塌可接受的風險綠色安全員及時檢查坑壁情況并進行圍護措施

篇2:強夯地基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強夯地基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建設單位

分項工程名稱

作業部位

交底部門

交底人

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員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2.凡患有高血壓及視力不清等癥的人員,不得進行機上作業。

3.施工現場應全面規劃,并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其現場道路應平坦、堅實、暢通,交叉點及危險地區,應設明顯標志。

4.各種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具有上崗證書,懂得本機械的構造、性能、操作規程,能維護保養和排除一般故障。

5.駕駛人員及操作者,須領取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駕駛證或操作證后方準開車。禁止其他人員擅自開車或開機。

6.粉化石灰、石灰過篩及使用水泥的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口罩、眼鏡、手套等。

7.電氣設備的電源,應按有關規定架設安裝;電氣設備均須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電阻不大于4Ω,并裝有可靠的觸電保護裝置。

8.使用夯打操作工藝時,嚴禁夯擊電纜線。

9.為減少吊錘機械吊臂在夯錘下落時的晃動及反彈,應專門設置吊臂撐桿系統。每天開機前,必須檢查吊錘機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鋼絲繩有無磨損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0.吊錘機械停穩并對好坑位后方可進行強夯作業,起吊夯錘時速度應均勻,夯錘或掛鉤不得碰吊臂,應在適當位置掛廢汽車外胎加以保護。

11.夯錘起吊后,吊臂和夯錘下15m內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員應遠離夯擊點30m以外。

12.干燥天氣作業,可在夯擊點附近灑水降塵。吊錘機械駕駛室前面宜在不影響視線的前提下設置防護罩。駕駛人員應戴防護眼鏡,預防落錘彈起砂石,擊碎駕駛室玻璃傷害駕駛員眼睛。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

篇3:強夯地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強夯地基工程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分項工程名稱:強夯地基作業內容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員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2.凡患有高血壓及視力不清等癥的人員,不得進行機上作業。

3.施工現場應全面規劃,并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其現場道路應平坦、堅實、暢通,交叉點及危險地區,應設明顯標志。

4.各種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具有上崗證書,懂得本機械的構造、性能、操作規程,能維護保養和排除一般故障。

5.駕駛人員及操作者,須領取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駕駛證或操作證后方準開車。禁止其他人員擅自開車或開機。

6.粉化石灰、石灰過篩及使用水泥的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口罩、眼鏡、手套等。

7.電氣設備的電源,應按有關規定架設安裝;電氣設備均須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電阻不大于4Ω,并裝有可靠的觸電保護裝置。

8.使用夯打操作工藝時,嚴禁夯擊電纜線。

9.為減少吊錘機械吊臂在夯錘下落時的晃動及反彈,應專門設置吊臂撐桿系統。每天開機前,必須檢查吊錘機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鋼線繩有無磨損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0.吊錘機械停穩并對好坑位后方可進行強夯作業,起吊夯錘時速度應均勻,夯錘或掛鉤不得碰吊臂,應在適當位置掛廢汽車外胎加以保護。

11.夯錘起吊后,吊臂和夯錘下15m內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員應遠離夯擊點30m以外。

12.干燥天氣作業,可在夯擊點附近灑水降塵。吊錘機械駕駛室前面宜在不影響視線的前提下設置防護罩。駕駛人員應戴防護眼鏡,預防落錘彈起砂石,擊碎駕駛室玻璃傷害駕駛員眼睛。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