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道路應急處置操作流程規范

道路應急處置操作流程規范

2024-07-13 閱讀 4677

一、?安全預警操作流程

高速公路施工作業和事故現場處置,都需要安全預警。做好安全預警工作,可以有效地預防事故的擴散和二次事故的發生,也能確保在高速公路上維修作業人員的安全,為此,特制定本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接到安全預警通知后,立即將安全預警的地點、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封道要求等信息通知巡查人員,并將預警工作實施信息上報監控分中心。

2、在安全預警信息通知到位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通過情報板等設備進行現場交通控制。如預警地段位于有配套交通誘導設施的隧道內,則應立即更改隧道入口情報板內容為“封閉行(超)車道減速行駛”,更改隧道內車道指示器工作模式,同時更改可變限速標志的規定限速,并且開啟預警地段的所有隧道照明系統。有視頻監控的路段,將預警地段實時畫面切換到主監視器并上傳監控分中心。

3、時刻注意搜集預警地段交通信息,發現突發事件及時通知現場人員進行相應處置,同時,與預警現場人員保持聯系,待預警撤除,及時更改交通控制模式。并做好詳細記錄和臺賬。

(二)?巡查人員安全預警操作流程

1、接到安全預警通知后,合理調配人員、車輛、封道設施,做到忙而不亂。

2、出發前,由班長向其他人員做封道要求的簡單說明,穿戴安全防護裝備,帶足封道設備,開啟警笛警燈和車載情報板快速趕赴現場。

3、從預警地點后方1600米處開始放置警示牌,在距離預警地點1200米處放置限速80公里標志牌,距離預警點800位置放置警示牌,在距離預警點600米位置放置限速60公里標志牌,在距離預警點400米放置封道警示牌,在預警地點直線可視距離150米位置放置導向牌,并且設置禁止駛入標志牌,從距離預警點250米的路肩開始每間隔5米放置橡皮樁至中央分道線作為上游過渡斷,最后沿中央分道線每間隔15米放一個橡皮樁至預警點。

4、布樁完成后,車輛返回至橡皮樁放置起點位置,停靠在硬路肩上,并且更改車載情報板顯示內容為“前方行(超)車道封閉,減速慢行”,以警示后方車輛。

5、預警結束,撤除封道設施,然后通知監控室,要求更改交通誘導模式。

6、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操作流程

隧道所對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置,重點是準確掌握事故信息,及時進行先期處置,并做好下情上報、上情下達工作。根據這些特點,制定本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接到或自主發現道路交通事故情況后,立即將事故信息通知巡查人員,并且上報監控分中心。如果該路段有監控設備,馬上將畫面切換到主監視器,并上傳分中心。如果是重特大事故,則需通知所內其他人員,做好隨時出警準備。

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更改來車方向的交通信號燈、可變情報板、可變限速標志,對事故路段的交通進行誘導控制。備有廣播系統的路段,利用廣播進行呼叫,提醒駕駛員開始報警燈向后方車輛發出警告信號,如在夜間或隧道內應提醒開啟示寬燈和尾燈,并引導司乘人員迅速轉移到路肩上或者緊急停車帶內,提醒駕駛員在肇事車的后方150米處設置“故障車警告標志牌”(隨車的三角牌),以引起后續車輛的注意。

3、每隔15分鐘向現場巡查人員了解事故處置進展情況,根據巡查人員反饋的事故現場信息,做進一步的處理(如照明燈、風機、交通誘導設施的控制),并及時將事故現場反饋的信息上報監控分中心。

4、事故處置完畢后,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1、發現或接到事故報警信息后,立即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快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設置。

2、到達事故現場后,視事故現場車輛通行情況選擇半幅封道或全幅封道,如果全幅封道必須確保硬路肩暢通,以便救援車輛駛入。

3、如果事故位于隧道內,則應立即開啟所有隧道照明設備,再對現場進行查看,如果事故輕微,車輛可以行駛的,建議事故雙方將車輛開出隧道,以免造成二次道路交通事故,如果事故較嚴重則做好事故現場交通控制,等待交警、路政等專業人員到場處理。

4、在救援部門到達后,巡查人員應協助進行事故現場處置。同時,在監控室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保持通信暢通,確保事故處置信息及時上傳。

5、待事故處置完畢及時通知監控室并撤離現場。

6、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三、?隧道事故救援操作流程

隧道事故發生后,容易引發堵車,救援通道狹小,相比普通路段救援難度更大。根據這些特點,制定本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從監控畫面發現或接到報警(包括指揮中心指令),立即對現場進行確認,并把監控畫面上傳分中心。

2、更改車道指示器、情報板進行合理交通控制,視情況打開汽通,利用隧道廣播系統和洞內情報板進行誘導指揮,加開基本照明,以便事故救援。

3、立即通知巡查人員赴現場救援。及時了解現場信息,并將信息上報分中心。

4、事故處置完畢后,及時更改交通控制模式為正常通行模式。

5、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1、接到指令后,及時趕赴現場。一人在事故后方隧道口進行截流,同時做好截流后方預警工作。一人進入事故現場,了解(車輛、人員傷亡、道路擁堵、路產損失)情況,及時反饋給監控人員。如遇緊急情況,指揮隧道內人員通過疏散通道逃離現場。

2、協助交警、路政、消防、醫護等其他救援部門進行事故處置、救援。

3、事故處置完畢,具備通行條件后,引導滯留車輛減速通過,并做好預警工作,直至道路通行正常。

4、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四、?隧道內火災處置操作流程

隧道是高速公路的咽喉地段,空間環境狹窄,隧道內發生火災事故后造成的危害和施救難度遠大于地面上,為使隧道火災事故的危害和損失減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從監控畫面發現或收到火災報警器報警、緊急電話報警隧道內發生火災后,立即通過監控設備對現場進行確認,并把監控畫面上傳分中心。

2、準確了解火災發生的信息后,立即將交通事故信息通知巡查人員并上報監控分中心請求相關部門援助。

3、根據事故地點交通情況合理進行交通控制。

4、根據火災情況對照明控制系統及通風控制系統進行合理的操作,原則上遇火災,無論照明現狀如何,應將照明開到最大程度以便救火,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對著火點附近燈具是否進行斷電處理,以免引發更大的火勢。同時把正常通風模式改為事故通風模式,以控制煙霧的擴散速度和范圍。打開事故前方風機為正轉方向(即按行車方向打開),如事故前方無風機,可打開事故后方風機。視情況打開相鄰隧道入口風機按反轉運行,以免煙霧倒灌相鄰隧道。

5、通知值班人員及所長。事故救援結束后,做好詳細記錄及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1、在路上巡邏時發現或接到隧道起火信息后,立即將信息反饋給監控人員并趕赴事故隧道。

2、到達事故隧道后立即對隧道進行交通控制,一名巡查人員即在隧道口設卡封閉全車道,除救援車輛外禁止其他車輛駛入該隧道。

3、設卡攔截完成后,另一名巡查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對滯留在出事隧道里的人員及車輛進行疏散。如火勢較小尚處在起火初始階段,巡查人員在做好交通控制的同時,應立即利用洞內的消防設施進行滅火。

4、在高速交警、消防部門趕到事故現場后,巡查人員應聽從交警、消防部門對事故現場的指揮,協助開展救援工作。

5、現場清理完畢,交警通知解除封道后,巡查人員取消設卡等預警工作,恢復道路正常通行。

6、事故處理完畢后,做好詳細記錄及臺賬。

五、?隧道停電應急處置操作流程

由于各地隧道供配電系統的不同,在具體應對停電的操作上也存在差異,現以有ups和自備發電機組的隧道為例編制本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發現意外停電或接到供電部門的停電通知后,通過情報板等設備發布停電信息,立即通知巡查人員和電工,同時立即與供電部門聯系,收集停電原因、時間等信息,并將信息報所長和分中心。

2、市電與備用電源切換期間,注意收集路況信息,認真觀察隧道內設備的運行狀態。低于半小時的停電,則以ups供電為主,在ups供電時,系統自動切換為固定的照明模式。

3、市電恢復后及時更改情報板信息,并立即上報分中心。

4、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電工、巡查操作流程

1、收到停電信息后,電工立即檢查柴油發電機組情況、水位及柴油儲存量,并進行試運行,若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以確保柴油發電機組可正常工作。

2、超過半小時還未來電,電工則應立即將柴油發電機組投入發電,由發電機向隧道供電。

3、超過24小時的停電,則應立即采購柴油,確保24小時以上長時間的發電需要。

4、在柴油發電機投入運行后,要注意負載不可超過額定功率的80%,電工應每半小時對發電機檢查一次,并做好記錄。

5、當班巡查人員立即到各隧道進口放置“隧道停電,開燈減速”反光標志牌,做好預警工作。

6、將設備運行及供電恢復等信息反饋給監控人員。

7、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六、?隧道口自然災害應急處置操作流程

隧道路段山體較高,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一旦發生,將直接破壞道路,影響交通運輸,甚至引發交通事故。為有效及時處置隧道出入口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結合本路段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流程。普通路段自然災害應急處置參照本流程執行。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隧道所監控人員發現或接到報警,確認是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發生后,立即通知巡查人員并及時在事故后方路段的情報板上發布信息,更改事故后方隧道照明、隧道內車道指示燈,并向分中心和所長報告事故情況。

2、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1、巡查人員趕赴現場后,一人在事故后方截流,做好預警工作;一人進入災害現場查看情況,確認有無車輛、人員被埋及道路受損情況。

2、協助高速交警、路政和其他救援部門進行救災。

3、現場救災工作結束,道路開通后,應在事故地點布樁、預警,限制后續車輛慢速通行,并指派專人觀察險情,預防二次事故的發生,直至險情完全排除。

4、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七、?隧道封道照明節能操作流程

針對事故或霧雪天氣等引起的封道,根據工作實際,為節約能源,減少浪費,制定本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接到封道通知后,立即發布封道信息、通知巡查人員。

2、密切監視封道路段及相關隧道內的車流,車流減少為零后,則關閉封道隧道內的基本照明燈,開啟隧道內應急照明燈;防止偷盜事件的發生。

3、收到解除封道的信息后,立即開啟隧道內的比本照明燈和加強燈,將隧道照明恢復正常狀態。

4、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1、接到封道通知后,巡查人員立即趕赴封道點進行封道、分流。

2、封道期間,及時上路了解情況并將信息報監控室。

3、收到解除封道信息后,上路巡查了解情報板信息的發布情況和隧道照明等設備的運行情況。

4、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八、?化學危險品事故應急處置操作流程

危險品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突發交通事故,極易發生危險品的散落和泄漏,造成更大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為了能及時、有效地組織危險品散落、泄露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制定本流程。

發生化學品事故后,報上級指揮機構決定是否啟動《麗水市高速公路化學品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化學品特性以國家化學品事故應急咨詢服務中心的信息為準。國家化學品事故應急服務熱線咨詢電話為0532-。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1、從監控畫面發現或接到緊急電話報警化學危險品事故后,立即對化學品的品名特性進行了解。必要時通過咨詢電話了解化學品特性。有視頻監控的路段,將事故地段實時畫面切換到主監視器并上傳監控分中心。

2、確認化學危險品事故發生的信息屬實后,立即將事故信息通知巡查人員及監控分中心等相關部門。

3、監控人員將事故情況報知相關部門的同時根據出事地點情況進行合理的交通控制,并做好對向車道的交通管控工作。

4、如果事故在隧道內,應根據事故點的路況及化學品特性等信息對照明控制系統及通風系統進行合理的操作。通過語音系統,引導隧道內人員逃離現場。

5、事故處置結束后,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1、在路上巡邏時發現或收到化學危險品事故信息后,立即將信息反饋給監控人員。穿戴防化安全裝備趕赴事故現場。

2、到達事故地點后,首先在事故后方安全地段進行截流,再通過事故車的司乘人員了解化學品特性。根據了解的信息,再進行現場處置。如果事故在隧道內,則立即對隧道進行交通控制,在隧道口設卡封閉全洞并封鎖現場,除救援車輛外禁止其他車輛駛入出事隧道。

3、設卡攔截完成后,一名巡查人員在后方預警并做好交通指揮工作。另一名巡查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救援工作。

4、專業處理人員(消防隊、交警等)到達后,將現場移交給專業處理人員,并繼續協助其工作。

5、現場工作人員將現場清理完畢,交警通知解除封道后,巡查人員取消設卡等預警工作,恢復道路正常通行。

6、事故處置結束后,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九、?臺風應急處置操作流程

臺風對高速公路的營運影響比較大,因此臺風期間所長要24小時值班,加強值班管理,組織做好抗臺前期準備工作。根據抗臺工作的特點,按臺風前,臺風中,臺風后的順序制定本操作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臺風前:

1、及時了解臺風動態,隨時調整情報板信息。視情況通知有關部門加固或拆除各類懸掛物。

2、想分中心上報本路段臺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物資、人力、設備)。

臺風中:

1、發布各路段情報板信息。

2、上報本路段風雨、山洪等災情及設備運行情況。

3、接到相關道路封閉或解除的指令時,快速通知巡查人員。

臺風后:

1、及時發布災后路段的路況和道路通行信息,上報臺風過后的設備設施受損情況。

2、做好詳細的記錄、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臺風前:

1、掌握臺風警報信息,與監控人員保持密切聯系。

2、檢查設備、物資等裝備的儲備及存放情況。

3、加強道路、設備、邊坡的檢查力度。

臺風中:

1、接到臺風來襲信息,對轄區路段進行重點巡查,隨時上報風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2、了解情報板、隧道燈等設備的運行的狀態,發現異常及時上報處理。

3、落實封道及其他工作指令。

臺風后:

1、上路巡查,了解情報板等信息發布的準確性和臺風過后設備、設施的受損情況,及時報監控室。

2、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十、?雪災及冰凍應急處置操作流程

雪災及冰凍對高速公路的營運影響比較大,所長姚24小時值班,加強值班管理,組織做好抗災物資、人員、設備等前期準備工作。根據抗雪抗冰工作的特點,按冰雪前,冰雪中,冰雪后的順序制定本操作流程。

(一)?隧道所監控人員操作流程

冰雪前:

密切關注雪災或冰凍警報信息。向分中心上報本路段冰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物資、人員、設備)。

冰雪中:

1、降雪發生后,及時更改可變情報板內容和限速標志,提醒過往司機注意防滑。

2、當雪災形成或路面出現結冰后,應及時向分中心匯報冰情、雪情。

冰雪后:

及時發布路況和道路通行信息,上報設備設施的受損情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二)?隧道所巡查人員操作流程

冰雪前:

1、掌握雪災及冰凍警報信息。

2、準備好發電設備,保證所有工作用車的車況良好并備足油料,準備好工業鹽、防滑麻袋、掃帚、鐵鍬等物資及工具。

冰雪中:

1、接到雪災或冰凍警報后,立即上路巡查,了解災情和道路狀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出現交通意外事故。

2、路面結冰時,配合交警,統一行動。災情嚴重的路段,采取必要措施(如在路面上撒工業鹽、鋪防滑麻袋等),在做好交通管制的情況下,利用掃帚、鐵鍬等工具鏟除冰雪。

冰雪后:

了解路面狀況和設備運行情況,及時報監控室,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和臺賬。

篇2: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流程

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流程

1、事故發生初期,事故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應急自救措施,同時啟動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現場搶險,防止事故的擴大。物資部、機電隊等部門應盡快恢復被損壞的道路、水電、通信等有關設施,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2、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應急救援小組立即投入運作,組長及各成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隨時將事故搶險情況報告上級。

3、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里搶救受傷人員,這是搶險救援的重中之重。保衛部門應加強事故現場安全保衛、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肇事者等有關人員應采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

4、有重傷人員出現時救援小組應及時提供救護所需藥品,利用現有醫療設施搶救傷員。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呼叫醫療援助。其他相關部門應做好搶救配合工作。

5、事故報告: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或當事人必須用將所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情況報告事故相關監管部門:

①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位置;

②事故類型(火災、倒塌、觸電、爆炸、泄漏、機械傷害等);

③傷亡情況及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評估;

④事故涉及的危險材料性質、數量;

⑤事故發展趨勢,可能影響的范圍,現場人員和附近人口分布;

⑥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

⑦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

⑧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救援搶險的事宜;

⑨事故的報告時間、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電話聯絡方式。

6、事故現場保護: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和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有關安全規定要求,現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參考有關資料、就加強安全防護措施、預防高處墜落事故。

篇3:工程項目勞資糾紛事件應急流程措施

工程項目勞資糾紛事件應急流程及措施

1)本工程勞資糾紛可能來源于分包商對工人工資的拖欠,事件發生的時間可能集中在春節前夕等時期,為杜絕此類事件發生,作為有經驗的總包商我單位會隨時關注分包商支付工人工資情況,一旦發現有拖欠個案發生,我單位將盡快督促分包商付清工人工資,同時敦促所有分包商自查勞資狀況,對個別分包商惡意拖欠工人工資行為,將予以舉報。

2)勞資糾紛事件應急工作流程

*1預案啟動后,相關責任人要以處置重大緊急情況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各部門之間、各單位之間必須服從指揮、協調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項目經理部在獲悉事件發生后,應立即由項目書記牽頭負責事件的調查工作,并耐心的聽取工人的投訴和意見,幫助工人尋求公正的解決,穩定工人情緒,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疏導工人返回工作崗位,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和社會秩序,確保穩定。

*3若發生工人集體*等情況時,項目部必須在5分鐘內向我單位總部高管層領導和業主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事件的單位、人數、性質、時間、地點、原因、經過、社會反映及其他已掌握的情況。

*4當事件協商解決不成,并存在可能誘發暴力破壞活動的趨勢時,應及時建議公安部門依法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和擴大。對無理取鬧、違反治安處罰條例的人員,應建議公安部門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