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墻面面磚施工方案
墻面面磚施工方案
1、施工準備
1)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白水泥(擦縫用)。
2)礦物顏料:(與釉面磚色澤協調,與白水泥拌和擦縫用)。
3)砂子:中砂。
4)石灰膏:使用時灰膏內不應含有未熟化的顆粒及雜質(如使用石灰粉時要提前一周浸泡透)。
5)面磚:品種、規格、花色按設計規定,并應有產品合格證。釉面磚的吸水率不得大于10%。磚表面平整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楞、掉角和斷裂等缺陷。如遇規格復雜、色差懸殊時,應逐塊量度挑選分類存放使用。
2、作業條件
1)天棚(天花)、墻柱面粉刷抹灰施工完畢。
2)墻柱面暗裝管線、電器盒及門、窗框安裝完畢,并經檢驗合格。
3)墻柱面必須堅實、清潔(無油污、浮漿、殘灰等),影響面磚鋪貼凸出墻柱面部分應鑿平,過于凹陷墻柱面應用1:3水泥砂漿分層抹壓找平(先澆水濕潤后再抹灰)。
4)安裝好的窗臺板及門窗框與墻柱之間縫隙用1:3水泥砂漿堵灌密實;門窗框邊隙之嵌塞材料應由設計確定,鋪貼面磚前應先粘貼好保護膜。
5)大面積施工前,可先做樣板墻和樣板間,并經質量及有關部門檢查符合要求。
3、操作工藝
1)選磚
面磚一般按1mm差距分類選出若干個規格,選好后根據墻柱面積,房間大小分類計劃用料。選磚要求方正、平整,楞角完好。同一規格的面磚力求顏色均勻。
2)基層處理和抹底子灰
a.對光滑表面基層,應先打毛,并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
b.磚墻面基層:提前二天澆水濕潤。
c.抹底子灰。
d.吊垂直,找規矩,貼灰餅(打墩),沖筋(打欄)。吊垂直,找規矩時,應與墻面的窗臺、腰線、陽角立邊等部位面磚貼面排列方法對稱性以及室內地臺塊料鋪貼方正綜合考慮,力求整體完美。
e.將基層澆水濕潤(混凝土基層面尚應用水灰比為0.5內摻801膠的素水泥均勻涂刷),分層分遍用1:2.5水泥砂漿底灰(亦可1:0.5:4水泥石灰砂漿)。第一層宜為5mm厚用鐵抹子(鐵灰匙)均勻抹壓密實;待第一層干至7~8成后即可抹第二層,厚度約為8~10mm,直至與沖筋大至相平,用木杠(壓尺)刮平,再用木抹子(磨板)磋毛壓實,劃成麻面。
3)預排磚塊、彈線
a.預排磚塊應按照設計色樣要求,一個房間一整幅墻柱面貼同一分類規格面磚;在同一墻面,最后只能留一行(排)非整塊面磚,非整塊面磚應排在靠近地面或不顯眼的陰角等位置;磚塊排列一般自陽角開始至陰角停止(收口)和自天棚(天花)開始至樓地面停止(收口)。
b.彈好花色變異分界線及垂直與水平控制線。垂直控制線一般以1m設度為宜,水平控制線一般按5~10排磚間距設度為宜;磚塊從天棚頂往地面排列,至最后一排整磚時應彈置高度控制線;墻裙、踢腳線頂亦應彈置高度控制線。
⑷貼面磚
a.預先將面磚泡水浸透涼干(一般宜隔天泡水涼干備用)。
b.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的面磚,均應自下向上鋪貼。從最下一排磚的下皮位置用釘子裝好靠尺板(室內靠尺板裝在地面向上第一排整磚的下皮位置上;室外靠尺板裝在當天計劃完成的分段或分塊內最下一排磚的下皮位置控制線上),以此承托第一排面磚。
c.澆水將底子灰面濕潤,先貼好第一排(最下一排)磚塊,下皮要緊靠裝好的靠尺板,磚面要求垂直平正,并應用木杠(壓尺)及水平尺,校平磚面及磚上皮。
d.以第一排貼好的磚面為基準,貼上基準點(可利用碎塊面磚),并用垂球(線錘)校正,以控制磚面出墻面尺寸和垂直度。
e.鋪貼應從最低一皮開始,并按基準點接線,逐排由下向上鋪貼。面磚背面應滿涂水泥膏(厚度一般控制在2~3mm內),貼上墻面后用鐵抹子(灰匙)木把手著力敲擊,使面磚粘牢,同時用木杠(壓尺)校平磚面及上皮。每鋪完一排應重新檢查每塊面磚,發現空鼓應及時掀起加漿重新貼好。
f.鋪貼完畢,待粘貼水泥初凝后,用清水將磚面洗干凈,用白水泥漿(彩色面磚應按設計要求用礦物顏料調色)將縫填平,完工后用棉紗、布片將表面試擦干凈至不留殘灰跡為止。
4、質量標準
1)表面:觀察檢查和用小錘輕擊檢查。
合格:基本平整、潔凈、顏色均勻,基本無空鼓現象。
優良:平整、潔凈、色澤一致,無起堿、污痕和顯著的光澤受損處,無空鼓現象。
2)接縫:觀察檢查。
合格:填嵌密實、平直、寬窄一致,顏色無明顯差異。
優良:填嵌密實、平直、寬窄一致,顏色一致,陰陽角處的板壓向正確,非整磚使用部位適宜。
3)套割:觀察或尺量檢查。
合格:突出物周圍的磚套割基本吻合、其縫隙不超過3mm;墻裙、貼臉等突出墻面的厚度基本一致。
優良:用整磚套割吻合、邊緣整齊;墻裙、貼臉等上口平順、突出墻面的厚度一致。
5、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a.空鼓:
基層清理不夠干凈;抹底子灰時基層沒有保持濕潤;面磚鋪貼前沒有事先泡浸或底子灰面沒有保持濕潤;面磚背抹水泥不夠均勻或量不足;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砂漿中含砂量過大,以及粘貼砂漿不飽滿,面磚勾縫不嚴,均可引起空鼓。
b.墻面臟:
主要因為鋪貼完成后,沒有及時將墻面清洗干凈,貼磚用水泥膏粘著磚面,以及擦縫時沒有將多余白水泥漿徹底清潔干凈。此時可先用棉紗稀鹽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清水沖凈即可。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a.使用手提電動機鋸,應接好地線及防漏電保護開關,使用前應先試運轉,檢查合格后才能操作。
b.在黑暗處作業及夜班施工時,應使用36V低壓行燈照明。
3)產品保護
a.門窗框上沾著的砂漿要及時清理干凈。
b.對沾污的墻柱面要及時清理干凈。
c.搬運料具時注意不要碰撞已完成的設備、管線、埋件、門窗框及已完成粉飾面的墻柱面。
篇2:商品房墻面飾面磚工程實測實量操作方法
商品房墻面飾面磚工程實測實量操作方法
基本原則
實測前,根據同一標段內各樓棟進度隨機選取處于裝修中期或后期階段2-4套房作為實測套房。戶數最多的房型為必選。所選2套房的檢測指標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陰陽角方正。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所選2套房需根據可操作性調整檢測數的指標為:接縫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墻面飾面磚工程)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飾面磚墻體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標準:≤3mm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套房內廚房、衛生間、陽臺或露臺的同一面墻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
(2)各墻面頂部或根部4個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別測量1次。2次測量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所選2套房中表面平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6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垂直度(墻面飾面磚工程)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飾面磚墻體垂直的程度。
合格標準:瓷磚墻面≤2.0mm;石材墻面≤3.0mm
測量工具:2米靠尺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套房內廚房、衛生間的同一面墻都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6個實測區。
(2)實測值主要反映飾面磚墻體垂直度,應避開墻頂梁、柱子突出部位。
(3)每一個實測區測量2個點,其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4)所選2套房中垂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6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3、陰陽角方正(墻面飾面磚工程)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飾面磚墻體陰陽角方正程度。
合格標準:≤3mm
測量工具:陰陽角尺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房內廚房、衛生間、陽臺/露臺的每一個陰角或陽角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
(2)一個陰角或陽角實測區,按300MM、1500MM分別測量1次。2次測量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所選2套房不能滿足陰陽角方正的6個實測區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4、接縫高低差(墻面飾面磚工程)
指標說明:該指標反映墻面兩塊飾面磚接縫處相對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觀感質量。
合格標準:≤0.5mm
測量工具:鋼尺或其他輔助工具(平直且剛度大)、鋼塞片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該指標宜在裝修收尾階段測量。每一套房內廚房、衛生間、陽臺或露臺的墻面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6個實測區
(2)在每一飾面磚墻面,目測選取2條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飾面磚接縫。用鋼尺或其他輔助工具緊靠相鄰兩飾面磚跨過接縫,用0.5MM鋼塞片插入鋼尺與飾面磚之間的縫隙。如能插入,則該測量點不合格;反之則該測量點合格。2條接縫高低差的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為數據統計方便和提高實測效率,不合格點均按0.7MM記錄,合格點均按0.3MM記錄。
(4)所選2套房不能滿足接縫高低差的6個實測區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5、裂縫/空鼓(墻面飾面磚工程)
指標說明:反映戶內廚房、衛生間等墻面飾面磚工程裂縫/空鼓的程度。
合格標準:飾面磚墻面無裂縫、空鼓
測量工具:目測、空鼓錘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所選戶型內有飾面磚墻面的廚房、衛生間等每一自然間作為1個實測區。所選套房內所有墻體全檢。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1個實測區的實測值作為1個實測合格率計算點。所選2套房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測量方法:實測時,需完成貼磚工程。通過目測檢查裂縫,空鼓錘敲擊檢查空鼓。
(3)數據記錄:所選同一實測區只要發現有1條裂縫或通過空鼓錘敲擊發現有1處空鼓就可以認為該實測區的1個實測點不合格。反之,則該實測區1個實測點為合格。不合格點均按“1”記錄,合格點均按“0”記錄
篇3:廚房衛生間墻面貼面磚工程技術交底
一.工程名稱:
二.分部工程:裝飾裝修(面磚)
三.分項工程名稱:廚房、衛生間墻面貼面磚工程
四.交底內容:
1、所用材料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并應按規定作試驗。
2、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按照建筑物各部位的具體做法和工程量,事先挑選出顏色一致、同規格的面磚,分別堆放并保管好。
3、預留孔洞及排水管等應處理完畢,門窗框、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漿將縫隙塞嚴實。鋁合金門窗框邊縫所用嵌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塞堵密實,并事先粘貼好保護膜。
4、施工前應先做樣板,樣板完成后,必須經質監部門、監理,甲方、施工單位共同認定。方可組織班組按樣板要求施工。
5、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抹底子灰→彈控制線→貼面磚→擦縫
6、基層處理:抹灰前墻面必須清掃干凈,檢查窗臺窗套和腰線等處,對損壞和松動的部分要處理好,然后澆水潤濕墻面。
7、吊垂直,找規矩,貼灰餅,沖筋。
8、抹底子灰:底子灰一般分二次操作,第一次抹薄薄的一層,用抹子壓實,水泥砂漿的配合比為1:3,并摻水泥重20%的107膠,第二次用相同配合比的砂漿按沖筋線抹平,用短杠刮平,低凹處事先填平補齊,最后用木抹子搓出庥面。底子灰抹完后,隔天澆水養護。
9、彈控制線:貼面磚前應放出施工大樣,根據具體高度彈出若干條水平控制線,在彈水平線時,應計算面磚的塊數,::使兩線之間保持整磚數。可根據設計與面磚的品種、規格定出縫子寬度,但要注意同一墻面不得有一排以上的非整磚,并應將其鑲貼在較隱蔽的部位。一般上部應用整磚。
10、面磚應挑送,使其顏色協調一致,表面平整,潔凈,陽角應割角,套割應吻合,邊緣應整齊,縫隙均勻,無空鼓現象。
11、允許偏差:(mm)
表面平整:2
立面垂直:2
陽角方正:2
接縫平直:2
接縫高低差:0.5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