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辦公樓內墻面磚:施工方法

辦公樓內墻面磚:施工方法

2024-07-13 閱讀 1177

辦公樓內墻面磚施工方法

1施工工藝:

1.1基層處理:墻面清理、吊垂直、沖筋,混凝土表面須經過"毛化處理",然后用1:3水泥砂漿打底灰,表面找平,用抹子搓平。

1.2選磚試排:粘貼前應有專人對瓷磚進行挑選,對外形歪斜、缺棱、掉角、翹棱、裂縫、顏色不均勻的應剔除。不同規格的磚要分別堆放。瓷磚粘貼前應提前一天浸泡2~3h,取出后陰干待用。根據房間大小進行排磚,把不成整塊的瓷磚留在陰角,并不得小于1/3,并按排磚方案要求在底灰上彈豎向分格線。

1.3粘貼:鑲貼面磚從陽角開始,由下往上進行,鋪貼用1:2水泥砂漿(體積比),貼于墻面的面磚應用力按壓,并用鏟刀木柄輕請敲擊,使面磚緊密粘于墻面,再用靠尺按標志塊將其校正平直,鋪貼完完整行后,再用長靠尺橫向校正一次。貼磚時門窗上下左右壓邊一定要相等,壓5mm。如墻面留有孔洞,應將面磚按孔洞尺寸與位置用鉛筆劃好,然后將面磚用切磚刀裁切,不得用非整磚隨意拼湊鑲貼。

1.4擦縫:勾縫采用白水泥,勾縫應壓實壓光,勾完縫后表面用棉紗擦洗干凈。

2質量標準

磚縫順直、無大偏差、無錯縫;磚顏色一致,無明顯差別,無破磚及掉角現象;排磚合理、美觀;水泥擦逢密實。

墻面瓷磚允許偏差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

1立面垂直2用2米托線板檢查

2表面平整2用2米靠尺和塞尺檢查

3陽角方正2用20公分方尺和塞尺檢查

4接縫高低0.5用鋼板短尺和塞尺檢查

5墻裙上口平直2用5米小線和尺量檢查

篇2:內墻釉面磚濕貼法施工措施

內墻釉面磚傳統鑲貼方法的缺點是工期長、易空鼓、難平整、縫隙不順直、浪費釉面磚同砂漿。

一、濕貼法的特點

1、確保粘貼質量

底子灰是濕的,結合層的水分不易立即被底子灰吸收,可操作時間長,操作時如發現在縫隙不均,容易調整。表面平整容易達到規范的要求,基本上消除了墻面不平,縫隙不直的質量通病。

2、節約材料

濕法結合層厚度不大于3mm,減少了水泥和砂子的用量。濕法作業最大的特點是不出現空鼓,因而減少了材料和人工的浪費。

3、提高工效

濕法施工一步到位,連續施工,減少了工序,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縮短了工期。

二、施工準備

1、立好門窗,并加以保護。

2、與墻面有關的各種管線、設備和埋件已安裝完畢。

3、將有色差的釉面磚分別堆放,挑出有明顯缺陷的釉面磚。然后分別進行釉面磚長、寬尺寸的檢查,分出大、中、小三種類型分別堆放。采用強度等級32.5普通硅酸鹽水泥、天然中砂,砂子的含泥量不大于3%且過篩。

4、應備手提式電動切割機、灰桶、靠尺、刮杠、尺板,小線、鉗子、廢無齒鋸片、笤帚等。

三、施工操作

1、基層處理

對結構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進行剔平或用1:3水泥砂漿找平,提前澆水濕潤,按常規方法沖筋,貼餅。

2、抹底子灰

底子灰一般采用1:3水泥砂漿打底,完成后檢查其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陽角方正和陰角順直。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修補。

3、彈線及墊底尺

根據墻面尺寸找規矩,彈垂直和水平控制線,豎線間距一般為1m左右。根據計算好的最下一皮磚的下口標高墊好底尺,作為第一皮磚下口的標高。

4、鑲貼釉面磚

當底子灰初凝即可貼釉面磚。釉面磚在水中浸泡2h以上,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將同一尺寸,顏色相同的釉面磚用于同一房間或墻面,以保證接縫均勻一致,根據水平位置及垂直豎向標志掛線鑲貼。用刮刀將素水泥漿在釉面磚背后均勻抹平,厚度控制在2~3mm,隨即在墻上鑲貼,并用刮刀木把累輕輕敲擊釉面磚,使灰漿擠滿,由下而上依次鑲貼,施工時應注意面磚邊角下的灰漿要飽滿。在同一墻面上的橫豎排列,不應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或陰角處,鑲貼時如遇有突出的燈具,管線,衛生設備的支撐等,應用整磚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磚拼湊鑲貼。

5、嵌縫

用與釉面磚相同顏色的水泥漿將磚縫處抹平,再用棉紗去余漿,擦至縫隙清晰、深淺一致為止。

篇3:安居住宅樓內墻面磚施工方法

安居住宅樓內墻面磚施工方法

1、操作工藝:基層處理--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抹底層砂漿--彈線分格--排磚--浸磚--鑲貼面磚--面磚勾縫、擦縫--交工清理、維修

2、基層處理:首先將突出的混凝土和磚表面踢平,砼表面刷一層界面劑,用笤帚將界面劑甩到墻上,甩點要均勻,直到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由較高的強度為止(用手掰不動),加砌塊墻面,抹灰前一天,應用膠皮管自上而下進行澆水濕潤,抹灰前再澆水一次。

3、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從頂層開始用大線墜吊鐵絲找垂直,然后根據面磚的規格、尺寸分層設點、做灰餅,橫線依室外+500mm線為準,豎線依四周大角為基準線控制,應全部為整磚,每層打底時以次灰餅為基準點進行沖筋,使底層灰做到垂直平整,同時要找好窗臺,腰線的坡度。

4、抹底層砂漿:先用木抹子抹一層底層砂漿5mm為宜,等到六七成干時,即可抹第二遍水泥砂漿8~12mm為宜,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隔天澆水養護。

5、彈線分格:等到基層灰六七成干時,即可進行分段、分格掛線,同時進行面層貼標準點,已控制面層出墻尺寸、垂直、平整。

6、排磚:根據樣板墻、墻面尺寸進行橫豎向排磚,以保證面磚縫隙橫豎均勻,保證大墻面、墻垛排整磚,在同一墻面上的橫豎排列,均不得出現一行以上的非整磚出現,非整磚應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間墻、陰角處,同時應注意一致和對稱,如有突出的部位或洞口應用整磚套割,不得用非整磚隨意拼湊。

7、浸磚:釉面磚鑲貼前,首先要將面磚清理干凈,放入凈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取出后,表面晾干、擦凈方可使用。

8、鑲貼面磚:鑲貼應自上而下進行,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的面磚,均要自上而下鑲貼,從最下一層磚的位置穩好靠尺,以次拖住第一層磚,在面磚上口拉水平通線,作為鑲貼標準。在面磚背面用1:2:3水泥砂漿摻107膠鑲貼,砂漿厚度為4~5mm,貼上后用灰產柄輕輕敲打,使之附線,再進行調整縫隙,并用靠尺檢查其平整度、垂直度。

9、陰角部位必須留縫,防止陰角部位瞎縫。陽角部位必須兩塊面磚割出450坡角進行對角,割角后嚴禁出現缺楞、掉釉等現象。

10、面磚擦縫:面磚擦縫時,用1:1水泥摻入107膠,先擦水平縫再勾豎縫,縫擦完后用棉紗擦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