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花園洋房樓地面施工方法
花園洋房樓地面施工方法
一地磚樓地面
1施工流程
彈線→地磚浸水、晾干→制作灰餅、沖筋→刷素水泥漿→擦縫、清理
2施工要點:
(1)鋪貼前彈出+50cm標高水平墨線,各開間中心十字線及花樣品種分格線。
(2)地磚在進行鋪貼的前一天應浸透、晾干備用。
(3)根據水平線制作灰餅,用靠尺推出沖筋。
(4)地基澆水濕潤后,刷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
(5)根據沖筋的厚度,用1:3干硬性水泥砂漿鋪抹結合層,水泥砂漿以手握面團,不泌水為準。結合層用靠尺及木蟹壓平打實。抹鋪結合層應在基層保持濕潤且已刷水泥漿未風干時。
(6)對照中心十字線在結合層面上彈出地磚控制線,靠墻的一行應與墻距離一致,控制線間距一般為每5塊地磚一條。
(7)根據控制線先鋪貼左右靠邊基準行的地磚,以后根據基準行由內而外掛線逐行鋪貼。用4mm厚水泥膠結合層涂滿地磚背面,對準掛線及縫子,將地磚鋪貼上,用小木錘著力敲至平正。水泥膠結合層按水泥:108膠:水=1:0.1:0.2的重量比配制,擠出的水泥膠要及時清干凈。
(8)在粘貼地磚的水泥膠凝固后,用白水泥摻顏料調制成地磚色嵌縫,最后用鋸末和棉絲將表面擦凈。
(9)在彈地磚控制線時盡量避免出現小半塊及至小于5cm的小鑲條,凡有坡水要求的必須做好泛水找坡,不得產生積水現象。
二細石砼樓面
1材料要求
⑴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32.5級。
⑵骨料:細骨料宜用中砂或粗砂,也可兩者混合使用,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其料徑應不大于15mm和面層厚度的
2/3。含泥量小于2%。
⑶水:自來水。
2基層處理
⑴基層必須粗糙、潔凈、潮濕。
⑵在四周墻上彈出一道水平線,然后做好標筋。
3操作方法
(1)混凝土澆搗時,一定要使表面按墻周圍水平線和中間水平標志找平,用2m刮尺刮平,再用滾筒壓實,將水泥漿擠出。
面積較大、混凝土較厚的地面應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如果混凝土振搗后表面局部缺漿,可在表面略加適量的1:2水泥砂漿進行抹平壓光,但不允許撒干水泥。做到隨搗隨抹,盡量不加水泥砂漿。
(2)面層必須留施工縫時,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1.2Mpa后再繼續澆筑混凝土和進行隨搗隨抹。
(3)混凝土澆搗完后,要再用2m刮尺刮平,將局部缺漿處均勻鋪撒1:1.5干灰砂一層,厚約5mm,待干灰砂吸水濕透后用刮尺平,隨即用木抹子按先里后外的順序第二遍壓光。
(4)第3遍壓光應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常溫下一般不應超過3-5h,抹子上去以下留痕跡為宜。抹壓時要用力,將抹子紋痕抹平壓光。如壓不光,可用軟毛刷沾上少許抹壓
4養護:
在細石混凝土面層鋪設后1d內,可用鋸末屑、砂或其他覆蓋,灑水濕潤,并在常溫下進行養護,一般不少于7d,使用權其在濕潤的情況下硬化。養護期間,禁止上人走動或進行其他操作活動,以免損傷面層。
三防止空鼓、開裂、起砂等質量通病工藝措施:
1地面空鼓
1)施工準備:
(1)認真熟悉圖紙、洽商,編好工藝流程,妥善安排工期搭接;
(2)準備施工工具和檢測儀器;
(3)用3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4)用中、粗砂且含泥量不大于3%;
(5)施工人員經培訓,做好技術交底,掌握操作要領,把住關鍵工作;
(6)做好配合工種施工順序安排,工序穿插合理。
2)操作工藝:
(1)基層處理:修補、清理、去油污、找泛水。
(2)檢查+50cm線(或+100mm),彈出地面上標高線。
(3)基層提前一天潤濕,刷復合水泥漿一遍,貼灰餅,沖筋。
(4)鋪水泥砂漿前,先刷10%的107膠復合水泥漿一遍。
(5)立即鋪1:2.5水泥砂漿,用3m大杠刮平,木抹子拍實搓平,吸水后用鐵抹子溜平,分格縫用劈縫溜子溜壓光。
(6)待踩上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壓第二遍。(7)終凝前壓第三遍,將抹紋壓平、壓實、壓光。(8)12小時后開始普護不少于15天。
3)預控措施:
(1)嚴格處理底層(墊層或基層):
①認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漿膜以及其它污物,并沖洗干凈。如底層表面過于光滑,則應鑿毛。門口處磚層過高時應予剔鑿。
②控制基層平整度,用2m直尺檢查,其凹凸度不應大于10mm,以保證面層厚度均勻一致,防止厚薄懸殊過大,造成凝結硬化時收縮不均而產生裂縫、空鼓。
③面層施工前1~2d,應對基層認真進行澆水濕潤,使基層具有清潔、濕潤、粗糙的表面。
(2)注意結合層施工質量:
①素水泥漿結合層在調漿后應均勻涂刷,不宜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澆水的掃漿方法。素水泥漿水灰比以0.4~0.5為宜。
②刷素水泥漿應與鋪設面層緊密配合,嚴格做到隨刷隨鋪。鋪設面層時,如果素水泥漿已風干硬結,則應鏟去后重新涂刷。
2地面開裂
1)施工準備:
(1)認真熟悉圖紙、洽商,編好工藝流程,妥善安排工期搭接。
(2)準備施工工具和檢測儀器。
(3)用3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4)用中、粗砂且含泥量不大于3%。
(5)施工人員經培訓,做好技術交底,掌握操作要領,把住關鍵工作。
(6)做好配合工種施工順序安排,工序穿插合理。
2)操作工藝:
(1)基層處理:修補、清理、去油污、找泛水。
(2)檢查+50cm線(或+100mm),彈出地面上標高線。
(3)基層提前一天潤濕,刷復合水泥漿一遍,貼灰餅,沖筋。
(4)鋪水泥砂漿前,先刷10%的107膠復合水泥漿一遍。
(5)立即鋪1:2.5水泥砂漿,用3m大杠刮平,木抹子拍實搓平,吸水后用鐵抹子溜平,分格縫用劈縫溜子溜壓光。
(6)待踩上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壓第二遍。(7)終凝前壓第三遍,將抹紋壓平、壓實、壓光。(8)12小時后開始普護不少于15天。
3)預控措施:
(1)重視原材料質量。用于水泥砂漿地面的原材料,其質量要求同"地面起砂"預防措施的相應部分。
(2)保證墊層厚度和配合比的準確性,振搗要密實,表面要平整,接槎要嚴密。混凝土墊層和水泥爐渣(或水泥石灰爐渣)墊層的最小厚度不應小于60mm;三合土墊層和灰土墊層的最小厚度不應小于100mm。
(3)面層的水泥拌合物應嚴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砂漿的稠度不應大于3.5cm;混凝土坍落度不應大于3cm。表面壓光時,不宜撒干水泥面。如因水分大難以壓光,可適量撒一些1:1干拌水泥砂拌合物,撒布應均勻,待吸水后,先用木抹均勻搓打一遍,然后再用鐵抹壓光。
(4)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用濕砂或濕草袋覆蓋養護,防止產生早期收縮裂縫。刮風天施工水泥地面時,應遮擋門窗,避免直接受風吹,防止因表面水分迅速蒸發而產生收縮裂縫。
(5)回填土應夯填密實,如地面以下回填土較深時,還應注意做好房屋四周的地面排水,以免雨水灌入造成室內回填土沉陷。
(6)水泥砂漿面層鋪設前,應認真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盡量使面層的鋪設厚度厚薄一致,墊層或預制樓板表面高低不平時,應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先找平。松動的地溝蓋板應墊實,預制樓板板縫嵌得不實的應作翻修處理。如因局部需要埋設管道或鐵件而影響面層厚度時,則管道或鐵件頂面至地面上表面的最小距離一般不小于10mm,并須設防裂鋼絲網片,當L大于400小時,宜用鋼絲(板)網。
(7)面積較大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樓地面,應從墊層開始設置變形縫。室內一般設置縱、橫向縮縫,其間距和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8)結構設計上應盡量避免基礎沉降量過大,特別要避免不均勻沉降。預制構件應有足夠的剛度,避免撓度過大。
(9)使用上應防止局部地面集中堆荷過大。
(10)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面層中摻用外加劑時,嚴格按規定控制摻用量,并加強養護。
3地面起砂
1)施工準備:
(1)認真熟悉圖紙、洽商,編好工藝流程,妥善安排工期搭接。
(2)準備施工工具和檢測儀器。
(3)用3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4)用中、粗砂且含泥量不大于3%。
(5)施工人員經培訓,做好技術交底,掌握操作要領,把住關鍵工作。
(6)做好配合工種施工順序安排,工序穿插合理。
2)操作工藝:
(1)基層處理:修補、清理、去油污、找泛水。
(2)檢查+50cm線(或+100mm),彈出地面上標高線。
(3)基層提前一天潤濕,刷復合水泥漿一遍,貼灰餅,沖筋。
(4)鋪水泥砂漿前,先刷10%的107膠復合水泥漿一遍。
(5)立即鋪1:2.5水泥砂漿,用3m大杠刮平,木抹子拍實搓平,吸水后用鐵抹子溜平,分格縫用劈縫溜子溜壓光。
(6)待踩上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壓第二遍。(7)終凝前壓第三遍,將抹紋壓平、壓實、壓光。(8)12小時后開始普護不少于15天。
3)預控措施:
(1)嚴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層的水泥砂漿的稠度不應大于3.5cm(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計),用混凝土和豆石混凝土鋪設地面時的坍落度不應大于3cm。事前墊層要充分濕潤,涂刷水泥漿要均勻,沖筋間距不宜太大,最好控制在1.2m左右,隨鋪灰隨用短杠刮平。混凝土面層宜用平板振搗器振實,豆石混凝土宜用滾子滾壓,或用木抹子拍打,使表面泛漿,以保證面層的強度和密實度。
(2)掌握好面層的壓光時間。水泥地面的壓光一般不應少于三遍。第一遍應在面層鋪設后隨即進行。先用木抹子均勻搓打一遍,使面層材料均勻、緊密,抹壓平整,以表面不出現水層為宜。第二遍壓光應在水泥初凝后、終凝前完成(一般以上人時有輕微腳印但又不明顯下陷為宜),將表面壓實、壓平整。第三遍壓光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閉塞細毛孔,進一步將表面壓實、壓光滑(時間應掌握在上人不出現腳印或有不明顯的腳印為宜),但切忌在水泥終凝后壓光。
(3)水泥地面壓光后,應視氣溫情況,一般在一晝夜后進行灑水養護,或用草簾、鋸末覆蓋后灑水養護。有條件的可用黃泥或石灰膏在門口做坎后進行蓄水養護。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水泥地面,連續養護的時間不應少于7晝夜;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的水泥地面,連續養護的時間不應少于10晝夜。
(4)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過早。水泥地面應盡量安排在墻面、天花的粉刷等裝飾工程完工后進行,避免對面層產生污染和損壞。如必須安排在其它裝飾工程之前施工,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如鋪設蘆席、草簾、油氈等,并應確保7-10晝夜的養護期。嚴禁在已做好的水泥地面上拌合砂漿,或傾倒砂漿于水泥地面上。
(5)在低溫條件下抹水泥地面,應防止早期受凍。抹地面前,應將門窗玻璃安裝好,或增加供暖設備,以保證施工環境溫度在+5℃以上。采用爐火烤火時,應設有煙囪,有組織的向室外排放煙氣。溫度不宜過高,并應保持室內有一定的濕度。
(6)水泥宜采用早期強度較高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不應低于325號,安定性要好。過期結塊或受潮結塊的水泥不得使用。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應大于3%。用于面層的豆石和碎石粒徑不應大于15mm,也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
(7)采用無砂水泥地面,面層拌合物內不用砂,用粒徑為2~5mm的米石(有的地方稱"瓜米石")拌制,配合比宜采用水泥:米石=1∶2(體積比),稠度亦應控制在3.5cm以內。
篇2:住宅建筑上部結構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樓地面做法詳見設計室內裝修表,要注意的是衛生間、洗手間、開水間、廁所、外走道、陽臺的樓地面均比鄰近房間樓地面低20,并找坡0.5%,坡向地面地漏或泄水孔,其樓地面與墻結合,結合部位上卷120×100素砼,并與樓板一次澆搗,不留施工縫。穿越樓板的管線道應預埋套管,在兩管之間用20厚防水油膏封堵,設備基礎須等設備到貨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地面施工時,注意須留設備基礎位置或等設備基礎施工后再施工地面、墊層和面層。這里主要概述水泥砂漿面層的施工方法及要點。
1、材料要求
(1)水泥:使用32.5級或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所用水泥的安定性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定,不得使用低標號、過期結塊、受潮結塊、活性差的水泥。
(2)砂:用中砂或中、粗混合砂,不得含有機雜物,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操作程序
基層表面處理→規方、找平→鋪設、抹壓→養護
(1)基層表面處理
室內裝飾、管道等施工完畢后,可以對地面基層上的塵土、雜物等清除干凈,如有油漬等更須徹底沖刷,清洗干凈后的基層不宜上人,以免沾上灰土、雜物而形成一層隔離層。
如在現澆砼、水泥砂漿等墊層或找平層上施工水泥砂漿面層時,應待墊層(找平層)抗壓強度≥1.2Mpa后,才能鋪設面層。
基層表面應達到平整、粗糙、干凈、濕潤。
(2)規方、找平
根據室內基準水平線500
篇3:教學樓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中學教學樓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一、水泥砂漿地面:
1、作業條件:
(1)、辦好基層結構驗收手續;
(2)、木框安裝和地面予埋鐵件等項目,均應施工完畢并檢查合格;
(3)、各種立管、孔洞應用豆石砼灌實堵嚴;彈好室內500mm水平線。
2、操作工藝:
清理基層→灑水濕潤→刷素水泥漿結合層→沖筋貼灰餅→鋪灰壓頭遍→鐵抹子壓第二遍→鐵抹子壓第三遍→養護。
3、注意事項:
(1)、根據500mm水平線,小房間在四周做灰餅,大房間增加沖筋工序,沖筋間距1.5m。有地漏的房間要在地漏四周找出不小于5%的坡度,用干硬性砂漿做軟筋,然后立即鋪水泥砂漿。
(2)、在沖筋之間鋪砂漿,配合比(體積比)為水泥:砂=1:2.5,寬度應小于35mm,用木抹子拍實,用短木杠根據兩邊沖筋標高刮平,用木抹子挫平,再用鐵抹子壓頭遍,抹壓時可略撒些1:1干水泥砂子面等吸水后隨即壓光;用木杠檢查平整度,頭遍應抹壓輕一些,盡量使抹子紋淺一些。
(3)、待水泥砂漿開始凝結,人踩上去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抹子壓第二遍,要求不漏壓,把死坑、砂眼壓平。
(4)、等水泥砂漿凝結到人踩上去稍有腳印,抹子抹上去不留抹子紋時即可用鐵抹子壓第三遍。
(5)、地面交活后24~28h開始鋪濕鋸木養護5天。
二、水磨石地面:
1、墊層應掃凈,灑水濕潤,并刷素水泥漿一度,使其結合牢固。
2、鋪前進行找規矩沖筋,間距1m左右,用1:3水泥砂漿打底10~15mm,用木抹搓平并打毛。
3、底子養護12~24h后,按設計圖案縱橫分格彈線,鑲玻璃條,兩側用素水泥穩住,用靠尺板比齊,分格條上平一致,作為鋪設面層的標準,24h后開始鋪設面層。
4、鋪石渣漿前清掃干凈,并刷素水泥漿一度,隨即鋪抹,厚度比嵌條略高1~2mm,石子須分布均勻,表面一平,待七八成干時,用鐵抹子抹壓至嵌條一平。大面積施工采用滾筒滾平壓實,使表面出漿,收水后,再二次滾壓,最后抹平壓光,次日開始澆水養護。
5、磨光用磨光機進行,磨光前應試磨,以石渣不松動為準,磨光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