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會堂平頂粉刷吊頂施工方案

會堂平頂粉刷吊頂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4437

會堂平頂粉刷、吊頂施工方案

本工程中采用多種吊頂及粉刷方法及材料,本節僅就主要施工內容作一般闡述。

1平頂粉刷

(1)施工流程

基層清理→砂漿分層抹平→紙筋灰面→乳膠漆一底兩度(2)施工準備

1)抹灰部分的主體結構均已檢查合格,預留的管道已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2)抹灰用的腳手架應先搭好,架子要離開墻面200~250mm。

3)將混凝土墻等表面凸出部分鑿平。對蜂窩、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鑿到實處,用1:2.5水泥砂漿分層補平。把外露鋼筋頭和鋼絲頭等清除掉。

4)頂棚粉刷應在抹灰前一天澆水濕透,對于混凝土板底進行鑿毛處理。

(3)操作工藝

1)基層處理:清除頂棚的灰塵、污垢、堿膜、砂漿塊等附著物,要灑水潤濕。對于光滑的混凝土頂棚,可采用頂棚鑿毛或用噴、掃的方法將1:1的水泥砂漿分散均勻地噴射到頂棚上(水泥砂漿中宜摻入水泥量10%的SN型界面結合劑拌均勻后使用),待結硬后才進行底層抹灰作業,以增強底層灰與頂棚的附著力。

2)套方、吊直,做灰餅(打墩),抹底導層灰前必須先找好規矩,即四角規方,橫線找平,立線吊直,屬于中級和高級抹灰時,可先用托線板檢查頂棚平整、垂直程度,并控制頂棚的平整度。

3)抹底層灰:在頂棚濕潤的情況下抹底層灰,對混凝土頂棚表面宜先刷掃水泥砂交一遍,隨刷隨抹底層灰。底層灰厚度約12mm,壓尺刮平找直,用木磨板磨平。底層灰抹完磨平后,應全面檢查其平整義,發現問題要及時修補(或返工)處理。

4)面層抹紙筋灰:待底層灰達到七成干后(即用手按不軟但有指印時),即可抹紙筋灰罩面層(如間隔時間過長,中層灰過干時,應掃水濕潤)。紙筋灰罩面層厚度不得大于3mm,抹灰時要壓實抹平。待灰漿稍干"收身"時(即經過灰匙磨壓而灰漿層不會變成糊狀),要及時壓實壓光,并可視灰漿干濕程度用灰匙蘸水抹壓、溜光,使面層更為細膩光滑。紙筋灰罩面層要粘結牢固,不得有匙痕、氣泡、紙粒和接縫不平等現象,與墻邊或梁邊相交的陰角應成一條直線。

5)乳膠漆飾面一底兩度,每度間隔時間不小于4h。

2礦棉板吊平頂

(1)施工方法

1)安裝吊環和吊桿。在鋼筋混凝土板內預留Φ6鐵環雙向吊點。Φ8鋼筋吊桿伸進吊環,連接處點焊。

2)固定吊桿和吊鉤。吊桿下端螺絲桿與吊鉤連接,在吊鉤連接孔的上下各用一只螺栓擰牢,待龍骨的標高和平整度校正確后,將該螺帽擰緊,并使吊桿下端螺絲桿伸出吊鉤連接孔20mm左右,以防平頂在使用過程中受振搗時下螺帽脫落。

3)安裝大龍骨。將大龍骨壓入吊鉤內,其北面和開口面要間隔,與吊鉤內側面相貼緊,大龍骨之間連接靠專用接插件,相鄰大龍骨的接頭要錯開50cm以上。

4)安裝中、小龍骨。按照中、小龍骨布置圖,從中央向兩邊依次分別用中、小龍骨掛件,將中、小龍骨吊掛在大龍骨上、中、小龍骨的接頭采用專用的中、小龍骨接插件連接。對于橫撐龍骨采用支托件與中龍骨和縱向小龍骨連接。

5)安裝防潮礦棉板,將防潮礦棉板找起就位,向已鋪好的防潮礦棉板推緊,經仔細檢查,認真調整,使拼縫橫平豎直和緊密且板面平整后,用自攻螺絲槍將自攻螺絲釘擰送入防潮礦棉板和輕鋼龍骨。螺釘釘帽端面與防潮礦棉板面平。

(2)質量控制

1)根據設在墻上的平頂標高控制線,在整間平頂范圍內拉統長模線,檢查大龍骨的標高和起拱度。

2)拉統長模線檢查和調正中、小龍骨,使每根龍骨都順直。

3石膏板吊頂:

(1)施工步驟及技術要求

1)各種管道、管線已安裝調試完成,中型輕鋼涂塑龍骨已安裝完畢,并對龍骨水平度吊頂間距、節點固定、起拱高度等檢查符合要求。

2)安裝石膏板前,應在龍骨下口拉通線,以控制罩面板安裝時縫隙的順直。

3)罩面板安裝用暗式系列企口咬接安裝法,采用T16-40輕型鋼暗式系龍骨。安裝板材時要注意龍骨與帶企口板材的配套,以及企口的互相咬接和圖案的拼接。安裝時用力要輕,以防板材折損。石膏板固定時,板與板間應留出3mm左右間隙,然后用石膏膩子補平,并在拼板處貼一層穿孔接縫紙。

4)其他如采用U形輕鋼龍骨,裝飾石膏板可用鍍鋅自攻螺釘瑟龍骨固定,固定時要求釘頭嵌入石膏板約0.5~1mm,釘眼用膩子找平,并且用與石膏板顏色相同的色漿膩子刷色一遍,固定螺釘可用GB847或GB845十字沉頭自攻螺釘(5mm×25mm,5mm×35mm)。

5)上板時帶紗手套,注意保持板面清潔。

4鋼板網頂棚抹灰

(1)施工條件

本工程采用大面積的鋼板網吊頂抹灰工藝,基體要求按設計圖紙用干燥的木材或鋼材作骨桿和吊桿,建議網格尺寸不大于400mm×400mm,且剛度和穩定性符合要求。鋪釘鋼絲網要求整體平整,適當起拱,并拉平、拉緊,鋼板網接縫設在頂棚擱柵上且相互搭接5cm以上。

(2)施工方法

由于大面積廳堂抹灰厚度增加,且對裝修要求較嚴,需在抹灰前在鋼板網上掛吊麻根束,先將小束麻根,按縱橫間距30~40cm綁在網眼下,兩端纖維垂直向下,以便在打底的三遍砂漿抹灰過程中,梳理呈放射狀,并分二遍均勻抹埋進底層砂漿內。

將基體表面清掃干凈并濕潤,然后用1:1:6水泥麻根灰砂漿抹壓第一遍灰,厚度約3mm,應將砂漿壓入網眼內,形成轉腳達到結合牢固。隨即抹第二遍灰,厚度約5mm(均勻抹埋第一次長麻根),待第二遍灰約六、七成干,再抹第三遍打平層灰(均勻抹埋第二次長麻根),厚度約3~5mm,要求刮平壓實。

最后抹面層紙筋灰:待找平層有六、七成干時,用紙筋灰抹罩面層,厚度紙2mm,用灰抹抹干壓光。

(3)注意事項

1)大面積抹灰時應按實驗室配合比拌制砂漿,注意控制砂漿內水泥比例,抹灰完成后做適當養護。

2)鋼板網頂棚大小龍骨間距不能過大,避免由于鋼板網彈性較大,抹灰后易發生撓曲,使各抹灰層之間產生剪力而導致空鼓、開裂。

3)注意頂棚的平整,防止由于部位位置灰層過厚造成開裂。

篇2:內粉刷施工技術細則

1.內粉刷施工工藝:

1.1廚房、衛生間墻面:20mm厚1:2.5防水水泥砂漿分兩糙槎毛平整→8厚1:2.5水泥砂漿搓毛粉面。

1.2公共部分墻面:12mm厚1:1:6混合砂漿打底糙平→5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漿粉面壓實抹光→乳膠漆(設計定品牌)兩度。

1.3戶內墻面:

a)15厚1:1:6混合砂漿打底糙平,要求:基本泛白后再進行下道工序。

b)面層:批白水泥摻801膠水三遍。

c)嚴禁使用含有未熟化顆粒的石灰膏,以免墻體爆灰。

1.4住宅大堂電梯廳墻面:13厚1:3水泥砂漿→刷水泥漿一道→3厚水泥膏結合層→貼拋光磚,白水泥漿擦縫。

1.5水池墻面:20厚1:2水泥砂漿分2糙搓毛平整→6厚1:0.1:2.5水泥石灰膏砂漿結合層→5厚白瓷磚墻面、白水泥擦縫。

2.基層處理:磚石、混凝土和輕質墻體基層表面凹凸太多的部位事先要進行剔平或用1:3水泥砂漿補齊。混凝土墻面用界面處理劑薄薄抹一層(加氣塊用專用界面劑處理),表面砂漿、污垢、油漆等均應事先清除干凈,并提前灑水濕潤。高層住宅不同基層的材料如磚石、砼、輕質砌塊等相接處應鋪設鋼絲網,鋼絲網用間隔200×200木針固定,鋼絲網搭縫寬度從縫邊起每邊不得小于150mm。

3.內粉刷施工要求:

a)為確保墻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粉刷前均應做好灰餅,并且沖好龍筋,由質量員驗收合格后再行粉刷,粉刷時嚴格控制砂漿配合比和抹灰的厚度。

b)內墻陽角、柱及門窗洞口陽角處均做每側50寬、2000高、同粉刷厚1:2水泥砂漿護角及粉刷。

c)白水泥采用裝飾白水泥。

4.踢腳線施工

a)踢腳做法:戶內:10厚1:3水泥砂漿打底掃毛劃出紋道→10厚1:2水泥砂漿高120(具體厚度同墻體粉刷);公共部分15厚1:3水泥砂漿打底→1:1水泥砂漿結合層→耐磨磚,白水泥漿镲縫。

b)抹水泥踢腳線時,前一天應將基層充分灑水濕潤,實施作業時必須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嚴格控制水泥砂漿水灰比(不大于0.55)。稠度應控制在35mm左右,抹灰層過厚應分層操作。踢腳線與地坪采用同一品牌、同一品種、同一標號的水泥。確保踢腳線與地坪色澤一致。

c)內墻抹灰高度應加以控制,不要抹到踢腳板部位上。如在踢腳板部位上有混合砂漿,應認真將其清除干凈,再抹水泥踢腳板面層,以免踢腳板起殼。

d)本工程戶內為暗踢腳線,故在內墻面層施工時應用粘膠帶等物將踢腳線遮蓋隔離,確保踢腳線與墻面分色清晰。踢腳線抹灰前,墻面應彈線,控制其高度和水平度。

5.內墻粉刷各項工序施工前先做樣板,經監理及甲方代表檢查認可,選擇統一樣板后,方可進行全面內粉刷施工。

篇3:室內粉刷抹灰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2、室內抹灰使用的木凳、金屬支架應搭設平穩牢固,腳手架高度不大于2米,架子堆放材料不得過于集中,存放砂漿的灰斗、灰桶等要放穩。

3、搭設腳手不得有蹺頭板,也嚴禁腳手板支在門窗、暖氣水的管道上。

4、操作前應檢查架子、高凳等是否牢固,如發現不安全地方立即作加固等處理,不準用2×8∥、2×4∥木料(2米以上跨度)、鋼模板等作為立人板。

5、攪拌與抹灰時(其在抹頂棚時),注意灰漿濺入眼內。

6、在室內推運輸小車時,特別是在過道中拐彎時要注意小車把擠手;在推小車時不準倒退。

7、嚴禁從窗口向下隨意拋擲東西。

8、井架吊籃起吊或放下時,必須關好井架安全門,頭手不得伸入井架內,待吊籃停穩后,方能進入吊籃內工作。

9、所有作業人員不得酒后作業。

10、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不得隨意吸煙,嚴禁在作業時賭博。

11、作業時不得開玩笑,人人做到“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12、班后進行自檢做到落手清,做好工完場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