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水泥砂漿粉刷施工方法
外墻水泥砂漿粉刷施工方法
(1)對基層的處理
在砌筑磚墻時,墻面盡可能按清水墻面標準施工,做到平整垂直,為飾面工程施工創造良好條件。對于腳手架眼、管洞、管槽等應填充堵嚴。個別凸凹和缺棱掉角部分要先刷一遍1:4的107膠水溶液,然后用1:3水泥砂漿補平,每次修補厚度10mm以內為宜。門窗框塞縫應作為一道工序專人負責,先用1:2或1:3水泥砂漿將縫塞嚴,達到一定強度后,再抹基層,打底2~3d后開始貼磚。
(2)操作程序:陽角找方→設置標筋→分層趕平、修整→表面壓光。
(3)每遍抹灰厚度宜為5~7mm。
(4)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抹灰層,應待前一層抹灰層凝結后,方可涂抹后一層。
篇2:加氣砂輕質砂漿粉刷施工要求
加氣砂輕質砂漿粉刷施工要求
粉煤灰加氣砼因具有容重輕、耐熱、保溫、防火、吸音和易加工等的特性,是一種輕質和耐熱保溫的墻體材料。但如果加氣砼墻體砌筑和墻面抹灰仍采用普通砂漿,就會造成加氣砼墻面抹灰出現空鼓、裂縫、剝落等現象,影響工程的感觀質量,而采用加氣砂輕質砂漿砌筑和粉刷加氣砼墻體,就可以克服上述問題。
(1)使用范圍
加氣砂輕質砂漿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加氣砼墻體的砌筑和抹灰工程。也適用于±0.00以上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粘土磚、砼小型空心砌塊及其他砌塊墻體的砌筑和抹灰。但不得使用于有酸、堿侵蝕的墻體的砌筑和抹灰工程。
(2)材料的主要技術要求
①加氣砂的技術要求
細度模數:用于砌筑砂漿時為3.5~2.5;用于抹灰時為2.5~1.8。
加氣砂干重度在700~800kg/m3左右,不得含有雜質。
符合《建筑材料放射衛生防護標準》(GB6566-86)。
②麻布片的技術要求
使用天然麻皮分成寬2~3MM的麻片織成。
麻布片幅寬15~20CM,孔的大小為10~20MM見方。
麻布片受潮變質者不得使用。
③加氣砂輕質砂漿的技術要求
宜采用325號水泥,石灰膏須充分熟化;宜用不含雜質的潔凈水。
干重度1000~1200kg/m3。
(3)操作工藝要點
①配合比確定
加氣砂輕質砂漿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配確定。
②砂漿配制
加氣砂輕質砂漿應采用重量比,在施工時可折算成體積比。
加氣砂輕質砂漿應在強制式攪拌機內拌和。在攪拌時先投入水泥,石灰膏并加入少量水攪拌成糊狀,然后邊加水,邊加加氣砂拌和均勻達到所需要的稠度。
拌和時間不少于3min。
③加氣砂輕質砂漿用于加氣砼砌筑的輕質砂漿標號應按設計規定,加氣砼塊在使用前如天氣干燥應在隔天進行適量灑水,使砌塊表面浸透深度約2cm左右。加氣塊排列砌筑應符合設計要求及《蒸壓加氣砼應用技術規程》(JGJ17-84)。垂直灰縫宜用灌漿的專用工具或內外臨時夾板灌漿。
④加氣砂輕質砂漿用于加氣砼墻面粉刷工藝
墻面處理:調整安裝質量有問題的門窗框并用砂漿嵌實。凸出墻面過多的砌塊應刨平或鏟平。鏟去過多的浮漿和砂漿,凹進過多的砌塊灰縫及缺角部分用砌體同標號砂漿分層補平,除去墻體表面魚鱗狀粉粒、毛刺、灰塵。墻面灑水濕潤。
操作工藝:做塌餅沖筋→刷107膠水泥漿一道(107膠:水泥:水=1:1:41)→粉底層灰→在砼與墻體接觸處粘貼經浸泡的麻布片→1~2d后抹中層灰→1~2后抹面層灰→養護。
(4)操作注意事項和質量要求
①加氣砼塊有嚴重掉棱缺角,斷裂和外形尺寸偏差過大者不得使用。
②用于砌筑的加氣砂輕質砂漿應按《磚石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3-83)要求制作試塊。
③用于粉刷的加氣砂輕質砂漿墻面質量評定應按《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0-88)進行。
④砌體灰縫飽滿度>80%,水平灰縫厚度不大于15mm,垂直縫寬度不大于20mm。
⑤抹灰墻面濕潤應以表面濕透深度5~8mm為準,一般情況,抹灰前1d噴水兩遍,抹灰前2h再噴一次,不得隨噴隨抹灰。
⑥加氣砂輕質砂漿應隨拌隨用,拌和后3h內用完,當溫度超過30度時2h內用完。
⑦加氣砂輕質砂漿的抹灰層應在潤濕的條件下養護,凝結前防止快干、水沖、撞擊和振動。
⑧麻布片粘貼應緊跟底層抹灰進行,把浸濕的麻布片粘貼在底層灰上,用木蟹邊拍邊搓,以搓出漿為宜。
⑨當外墻面層為混合砂漿時,中層抹灰層可采用1:1:6的水泥石灰混合輕質砂漿,當外墻面層為水泥砂漿時,采用1:1:6(水泥:石灰膏:黃砂)水泥石灰混合砂漿。內墻中間層根據設計要求采用1:1:6的水泥石灰混合輕質砂漿或1:3石灰輕質砂漿。面層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⑩砼柱、梁面的粉刷與墻面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