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冠乙醇管道安裝安全施工方案
一、安全方針及目標
1、全體施工人員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組織全體員工學習各工種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提高全員“安全施工”的質量意識。做好施工項目的安全建設工作,完善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實現本工程安全生產無事故的目標。
2、安全目標:
(1)杜絕工傷事故發生。
(2)降低事故頻率。
(3)杜絕火災、交通、機械等一般事故;
二、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目標:
1、施工安全保證體系:
公司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并確定安全生產目標,施工項目建立“安全責任制”,現場項目經理為本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施工生產中要全面貫徹落實有關法規、標準及公司安全監督檢查、安全檢查和安全資料的整理。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將安全目標進行分解,并制定“責任目標考核規定”,由項目經理主持安全活動,定期檢查。由安全檢查員具體負責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中安全無重大事故,杜絕一般事故。
各專業班組要制定和嚴格執行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必須滿足《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的有關規定,否則,堅決不得施工。
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安全生產責任制
1.1、項目管理人員均應負一定的安全責任,本著“誰施工,誰負責”,安全生產同步的原則,各項制度須經總工程師批準,以企業文件形式頒布執行。
1.2、項目部按照以上制度和安全責任目標進行分解,將責任落實到人,細找到班組。
四、安全教育制度: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現場施工人員進場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現場“安全交底制度”,進場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訓。新入場人員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1、臨時工、新工人入廠要進行全面的三級安全教育(三級教育為:公司安全教育;部門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
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點、安全要求和企業、項目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勢教育);
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制度教育;
③、安全知識教育;
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1.2、部門教育有:
①、施工項目情況和現場安全文明管理要求教育;
②、本項目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教育;
③、持證上崗和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要求教育;
④、安全生產標準和管理制度教育;
⑤、防火、防觸電、防中毒、防事故教育;
⑥、項目施工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項教育;
1.3、班組教育有:
①、本班組的施工情況和安全要求教育;
②、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責任制教育;
③、易發生事故點和有毒有害地方教育;
④、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和保管要求教育;
⑤、應急、排險、自我保護要求和技能教育。
2、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教育;
2.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2.2、2米以上的高處,懸空作業、無安全設施的,必須戴好安全帶,扣好保險鉤。
2.3、高處作業時不準往上或往下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2.4、各種電動機械設備必須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裝置,方能開動使用。
2.5、無操作證人員,嚴禁使用機電設備(不含手持電動工具)。
3、各操作崗位安全教育;
崗位教育包括經理(項目經理)教育、施工技術管理負責人員教育、安全管理負責人教育、安全員教育、勞務隊管理人員教育、其他人員的教育。
五、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1、現場各種用電機械,電氣線路要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應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規定。漏電保護裝置應符合規定,配電箱應上鎖,并有防雨措施及安全標識。專職安全員應組織電工、機械工經常定期檢查其完好程度。
2、現場應有消防、保衛安全標志,制定防火制度,設有消防栓或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嚴格執行現場使用明火審批制度。
3、現場臨時用電嚴格按本方案“現場臨時用電設計和安全用電措施”執行。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干線應采用電纜埋地敷設,絕緣導線穿鋼管或塑料管埋地敷設,并采用三相五線制。
4、各種機械要有專人管理與操作,定期檢修,保持完好,非機械工嚴禁開動機械。
5、任何人不得在2米以上向下或向上亂扔器材、垃圾、工具等;砌體工不得向外砍磚。
6、所有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遵守安全紀律,如“九不準”:不準在井架上行走,不準在井架下停留,不準吊欄久停空中等,安全宣傳教育,做到人人皆知,人人遵守。
六、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總配電箱應設短路、過負荷保護裝置和漏電保護器。配電箱上各配電線路應編號,并作用途標記。電器至開關箱距離不超過3米,分箱至開關箱不超過30米。線路維修時,應懸掛停電標志牌,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
2、配電箱和開關箱應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鐵板厚度應大于1.5mm,配電箱和開關箱應安裝牢固,便于操作和維修,配電器的進線口、出線口宜設在箱的下口,配電箱內的導線應絕緣良好、排列整齊、固定牢固、導線端頭應采用螺栓連接或壓接。
3、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若合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二臺及二臺以上的用電設備。
4、配電箱應裝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配電箱、開關箱周圍應有足夠二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防礙操作、維修的物品。
5、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固定的支架上。
6、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金屬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箱內電器的不應帶電金屬底座,外殼等必須作保護接零。保護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
7、所有配電箱應標其名稱、用途并作出分路標志門配鎖、配電箱和開關箱由專人負責。
8、施工現場停止作業一小時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斷電上鎖。
9、配電箱、開關箱內不得放置任何雜物,并應經常保持整潔。
10、配電箱必須防雨防塵。配電箱、開關箱內的電器必須可靠完好,不準使用破損,不合格的電器配電箱應按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分級設置,實行二級漏電保護。配電箱、開關箱的進出線不得承受外力,嚴禁與金屬尖銳斷口和強腐蝕介質接觸。
11、單相及二相線路中,零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相同,布線應整齊,相對牢固,在金屬腳手架上應設木橫擔和絕緣子。
12、總配電箱和開關箱中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段保護的功能。
七、現場電氣焊安全安全技術措施
1、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燒"規程操作。
2、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進出級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3、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4、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電石桶、乙炔瓶、木材、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米。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米。
5、乙炔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連接處須用軋頭固定。
6、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軟管接觸。
7、清除焊渣時,面部不應正對焊紋,防止焊渣濺入眼內。
8、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9、注意安全用電,電線不準亂拉,電源線均應架空扎牢。
10、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防火監護。
篇2:化工公司乙醇(酒精)安全技術說明書
化工企業乙醇(酒精)安全技術說明書
乙醇;酒精安全技術說明書第一部分化學品及企業標識化學品中文名:乙醇;化學品英文名:ethylalcohol;化學品俗名:酒精英文名稱:ethanol分子式:C2H6O;CH3CH2OH分子量:46.07企業名稱:--生產企業地址:--郵編:--傳真:--生效
乙醇;酒精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一部分化學品及企業標識
化學品中文名:
乙醇;
化學品英文名:
ethylalcohol;
化學品俗名:
酒精
英文名稱:
ethanol
分子式:
C2H6O;CH3CH2OH
分子量:
46.07
企業名稱:
生產企業地址:
郵編:
傳真:
生效日期:
企業應急電話:
電子郵件地址:
技術說明書編碼:
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主要成分:
√純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濃度(含量):
CASNo.:
乙醇
96%(V/V)
64-17-5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
第3.2類中閃點液體
侵入途徑: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首先引起興奮,隨后抑制。急性中毒主要見于過量飲酒者,職業中毒者少見。輕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現為興奮、欣快、言語增多、顏面潮紅或蒼白、步態不穩、輕度動作不協調、判斷力障礙、語無倫次、眼球震顫,甚至昏睡。重度中毒可出現昏迷、呼吸表淺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環衰竭而死亡。吸入高濃度乙醇蒸氣可出現酒醉感、頭昏、乏力、興奮和輕度的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癥狀,但一般不引起嚴重中毒。慢性中毒長期酗酒者可見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皮膚營養障礙,慢性胃炎,胃潰瘍,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損害,肌病,多發性神經病等。皮膚長期反復接觸乙醇液體,可引起局部干燥、脫屑、皸裂和皮炎。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害。
燃爆危險: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如有不適感,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
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蒸氣比空氣重,沿地面擴散并易積存于低洼處,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有害燃燒產物:
一氧化碳。
滅火方法:
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滅火。
滅火注意事項及措施:
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行動: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蓋,減少蒸發。噴水霧能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噴霧狀水驅散蒸氣、稀釋液體泄漏物。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胺類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7℃,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胺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淚瞼,用流動清水基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暖并休息。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飲足量溫水。
防護措施:工作時穿工作服。工作現場嚴禁吸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酒香。
pH值:
超中性
沸點(℃):
-114.1
熔點(℃):
78.3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8(20℃)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3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
用于制酒工業、有機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劑。
其它理化性質: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
穩定
禁配物:
強氧化劑、酸類、酸酐、堿金屬、胺類。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動物急性毒性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小劑量表現出神經興奮,隨攝入量增加依次出現興奮抑制、運動失調、嗜睡、衰竭、無力、麻醉以至死亡。急性吸入病理損傷主要為呼吸道病變,如肺水腫、肺充血和支氣管肺炎等。
LD50:
大鼠經口LD50(mg/kg):7060小鼠經口LD50(mg/kg):3450兔經口LD50(mg/kg):6300兔經皮LD50(mg/kg):7430
LC50:
大鼠吸入LC50(mg/m3):20000ppm/10H
人吸入LCL0(mg/m3):
刺激性:
亞急性與慢性毒性:大鼠經口10.2g/kg/天,12周,體重下降,脂肪肝。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11pph。顯性致死試驗:小鼠經口1~1.5g/kg/天,2周,陽性。細胞遺傳學分析:人淋巴細胞2.5pph/24h。姐妹染色單體交換:人淋巴細胞500ppm/72h。DNA抑制:人淋巴細胞220mmol/l。微核試驗:狗淋巴細胞,400umol/l。致畸性:猴孕后2-17周經口給予最低中毒劑量(TDL0)32400mg/kg,致中樞神經系統和顱面部(包括鼻、舌)發育畸形。大鼠、小鼠、豚鼠、家畜孕后不同時間經口、靜脈內、腹腔內途徑給予不同劑量,致中樞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肝膽管系統、呼吸系統、顱面部(包括鼻、舌)、眼、耳發育畸形。雄性大鼠交配前30天經口給予240g/kg,致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畸形。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動物致癌性證據有限。其他:小鼠腹腔最低中毒劑量(TDL0):7.5g/kg(孕9天),致畸陽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半數致死濃度LC50:13480mg/l/96h(魚)半數抑制濃度IC50:1450mg/l/72h(藻類)
生物降解性:
BOD5:63%土壤半衰期-高(小時):24土壤半衰期-低(小時):2.6空氣半衰期-高(小時):122空氣半衰期-低(小時):12.2地表水半衰期-高(小時):26地表水半衰期-低(小時):6.5地下水半衰期-高(小時):52地下水半衰期-低(小時):13水相生物降解-好氧-高(小時):26水相生物降解-好氧-低(小時):6.5水相生物降解-厭氧-高(小時):104水相生物降解-厭氧-低(小時):26水相生物降解-二次沉降處理-高(小時):67%
非生物降解性: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高(小時):3.20E+05水中光氧化半衰期-低(小時):8020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高(小時):122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低(小時):12.2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危險廢物廢棄
廢棄處置方法:
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廢棄注意事項:
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32061
UN編號:
1170
包裝類別:
Ⅱ類包裝
包裝標志:
易燃液體
包裝方法:
小開口鋼桶;小開口鋁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
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鋼制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準。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胺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下列法律法規和標準,對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儲存、運輸、裝卸、分類和標志等方面均作了相應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年1月9日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通過);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04年1月7日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通過);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危險化學品名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填表部門
:
誠通msds專題網
填表時間:
數據審核單位:
參考文獻:
修改說明:
其他信息:
篇3:車間空氣中氨乙醇衛生標準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車間空氣中氯乙醇最高容許濃度及監測檢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生產和使用氯乙醇的各類企業。
2衛生要求
車間空氣中氯乙醇最高容許濃度為2mg/m3。
3監測檢驗方法
本標準的監測檢驗方法采用氣相色譜法,見附錄A(補充件)。
4監督執行
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監督本標準的執行。
附錄A
氣相色譜法(補充件)
A.1原理
空氣中氯乙醇經活性炭吸附,以異丙醇、正十四碳烷的二硫化碳溶液解吸。經FFAP色譜柱分離,用氫焰離子化檢測器檢測,以保留時間定性,根據氯乙醇與內標物正十四碳烷峰高比定量。
本法的檢測限為2×10-3*μg/2μL。
A.2儀器
A.2.1活性炭采樣管:長10cm、內徑4mm的玻璃管,內裝活性炭100mg,兩端用少許玻璃棉堵塞,管口用火焰封閉。
A.2.2個體采樣器。
A.2.3微量注射器:5μL。
A.2.4氣相色譜儀、氫焰離子化檢測器。
A.3試劑
A.3.1氯乙醇:化學純,經重蒸餾。
A.3.2標準溶液:用異丙醇作溶劑配成80mg/mL氯乙醇貯備液,冰箱內保存,臨用前稀釋成不同濃度。
A.3.3FFAP色譜固定液。
A.3.4chromosorbW—AW擔體:60-80目。
A.3.5活性炭:色譜純,20—40目。
A.3.6正十四碳烷:色譜純(內標物)。
A.3,7異丙醇:色譜純。
A.3.8二硫化碳:分析純。
A.3.9解吸劑:為含有5%異兩醇、0.05%正十四碳烷的二硫化碳溶液。
A.4采樣
在采樣點將活性炭采樣管兩端鋸開,以0.4L/min流速采氣20L后,套上塑料帽。同時記錄溫度和氣壓,管內活性炭應在7天內轉移到解吸劑中,冰箱保存。
A.5分析步驟
A.5.1色譜條件
a.色譜柱:長2m、內徑4mm不銹鋼校,FFAPcchromosorbW—AW擔體=10:100。柱溫:130C;
b.汽化室溫度:145℃;
c.檢測室溫度:195℃;
d.載氣(氮氣):28mL/min。
A.5.2標準曲線的繪制
取4支2mL具塞比色管,各加100mg活性炭,分別用微量注射器注入0.25,0.50,1.00,4.00μ氯乙醇貯備液,放置過夜(使氯乙醇在活性炭上充分吸附),然后每管加0.5mL解吸劑(上述溶液分別相當于0.04,0.08,0.16,0.64μg/μL的標準溶液)。30min后每個濃度取2μL進樣,重復3次,用保留時間定性,取峰高均值,用氯乙醇與正十四碳烷的濃度比對其蜂高比繪制標準曲線。
A.5.3樣品分析
將采樣管內活性炭移于2mL比色管中,分別加0.5mL解吸劑,以下操作與標準曲線同,根據氯乙醇與正十四碳烷峰高比由標準曲線上查出相龐的濃度比進行氯乙醇定量。
A.6計算
*=C/V0..................................................(A1)
式中:*——空氣中氯乙醇濃度,mg/m3*;
C——為活性炭解吸下的氯乙醇量(等于從標準曲線上查出氯乙醇與正十四碳烷濃度比乘190),μg;
V0——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采樣體積,L。
A.7注意事項
A.7.1對穩定性好的氣相色譜儀,可采用外標法。
A.7.2為避免二硫化碳危害,解吸劑配制與加入均應在通風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