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土石圍堰填筑施工方案
1、概述
目前,工程右岸岸坡水上部分開挖以及右岸導流明渠開挖正在進行,按照今年汛后下基坑,年底實現閉氣目標,汛后工期將十分緊張,工程強度高,來年工程安全度汛形勢嚴峻。從工程全局考慮,若充分利用今年初的枯水時段,在低水位從右岸提前填筑一期臨時土石圍堰縱向段,將右岸料源在圍堰左側進行儲備,并采取適當防護措施,汛后有利于一期臨時土石圍堰施工,將會極大的降低后期工程的強度,為主體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2、主要工程量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枯水期一期臨時土石圍堰基礎高程在EL.215.0m以上,基本露出水面,在不占用導流明渠過流斷面的前提下,采用導流明渠疏浚的土石方順水流方向從右向左進行分層填筑一期臨時圍堰縱向段,并在一期圍堰左側形成備料區,將右岸料源儲存在圍堰左側。最后在迎水面采用塊石進行護面,并將頂部壓實。土石方填筑及儲備總量約20萬m3。
3.施工時段
計劃施工時段2009年2月4日開始施工,2009年4月30日前結束。
4、施工布置
4.1、施工供電
利用右岸邊坡、導流明渠開挖及支護工程現有供電系統引入。
4.2、施工供水
直接取用漢江江水。
4.3、施工供風
利用右岸邊坡、導流明渠開挖及支護工程現有供風系統。
4.4、施工道路布置
利用右岸已有施工道路做為主干線,從右岸向一期臨時土石圍堰縱向段修筑一條頂部寬度為10m、兩側坡比均為1:1.5的臨時施工道路,以滿足料源運輸需要。一期臨時土石圍堰填筑及備料規劃施工平面布置見附圖HJ*Y-LJ-02-WY-01。
5、施工措施
由導流明渠Ⅱ區從右岸向一期臨時土石圍堰縱向段修筑一條的臨時道路,將縱向圍堰分成上下游兩個區進行填筑,其中上游區長度145m,寬度40m,頂部高程為EL.224m,下游區長度265m,寬度40m,頂部高程為EL.224m。圍堰填筑完成后,在汛前從左向右拆除臨時施工道路。
首先經臨時道路向下游進行一期臨時土石圍堰縱向段填筑及儲備,將明渠Ⅱ區下游部位,Ⅲ區的土石方從上向下,從右向左分層進行填筑及儲備,全部填筑到EL.224m。利用反鏟、推土機等設備將頂部面層反復壓實,最后將迎水面采用邊坡開挖的塊石進行適當護面。
其次經臨時道路向上游進行一期臨時土石圍堰縱向段填筑,將導流明渠Ⅰ區、Ⅱ區上游部分的土石方從下向上,從右向左進行分層填筑及儲備,全部填筑到EL.224m。利用反鏟、推土機等設備將頂部面層反復壓實,最后將上游和左側迎水面采用邊坡開挖的塊石進行護面。
靠近一期臨時圍堰范圍內填筑時,為防止填筑的石碴中較大粒徑的塊石沖入一期臨時圍堰軸線區,采取推土機、反鏟或人工進行移除,并換填砂礫石料。并在一期臨時圍堰填筑時在右側預留一定的距離。
6、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6.1.施工質量技術措施
⑴采用先進科學的測繪技術,用長期從事工程測量的技術人員,組成一支整體優勢強的專業隊伍,確保按要求滿足邊線及輪廓尺寸。
⑵施工前,做好備料區域填筑施工技術交底。
⑶備料料源粒徑級配滿足設計要求。合理安排開挖施工程序,進行動態調整,保證料源的質量滿足圍堰填筑的要求。
⑷配備足夠的運渣、推渣設備,加強施工人員系統業務培訓,熟練掌握施工技術,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施工。
⑸嚴格按設計要求填筑。
⑹在滿足填筑進度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全斷面均衡上升,相鄰臺階應控制高差。
6.2、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⑴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和保證措施,嚴格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意識和技術培訓,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先、預防為主、管理從嚴”的原則,做好安全事故的超前防范工作,做到措施具體、落實到位、獎罰分明。
⑵圍堰每一填筑工作面汽車倒土距堰頭距離控制在5~10m,確保施工車輛人員安全。
⑶現場道路平整、堅實,保持暢通,施工現場危險地點均設置標識牌認真作好施工道路的規范布置,盡量減少高坡度道路和彎道,道路最大縱坡控制在10%以內。加強對車輛的維修保養,加強對駕駛人員的安全行車和職業道德教育,以保證車輛行車安全。
⑷施工人員不得盲目指揮,要嚴格按作業指導程序作業。
⑸對大型挖掘、運輸設備,組成專門班子加強管理,備足設備配件,經常性檢查、檢測機況、車況和安全裝置,定期維護、保養與檢修,消除事故隱患,并加強對現場操作人員及施工作業人員的管理,嚴禁違規作業,建立完善的作業的信號通訊系統,加強各類作業信號聯絡。
⑹按照現場有關規定設立“安全色標”,工地上將安全色標掛在醒目的位置;設置交通警示牌,加強現場交通管理;設置信號、報警系統,確保安全施工。
⑺施工區設置足夠的照明系統,晚上施工照明要充分,要有電工值班。
⑻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全員教育和培訓,特殊工種,需經過安全培訓取得安全作業證后方可上崗,所有工人上崗前進行安全操作考試和考核,。把安全生產納入計劃管理目標,當施工進度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堅持施工進度服從安全生產。
⑼建立起有效的安全保障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網絡,配備滿足工程安全監察需要的專職安全人員。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并保證有效實施。同時,根據工程特點和不同施工階段,提出不同的安全重點和要求。若發生事故,嚴格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
7.資源配置
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見表1。
投入本工程勞動力計劃見表2。
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表1
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小松挖掘機PC200臺11m32卡特挖掘機CAT320B臺11.2m33卡特挖掘機CAT33OB臺11.6m34日立挖掘機日立230臺11m35卡特挖掘機CAT336D臺11.9m36推土機TY220臺1162KW7裝載機ZL50臺18自卸汽車15~20T輛109油罐車SGZ5141GJY輛18T10發電機W-0.36/8臺230KW投入本工程勞動力計劃表表2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司機人202裝載機司機人23液壓鏟司機人104推土機司機人25機械工人126測量工人47水電工人68其它技工人3011普工人3012技術質檢人員人613專職安全員人214管理人員人6合計人130
篇2:飲水安全工程土石方填筑施工方法規程
飲水安全工程土石方填筑施工方法
1.工程施工圖紙所示的土石回填工程的施工。其工作內容包括:土石方料物平衡、運輸;各種填筑材料的填筑、碾壓和接縫處理;排水設施和護坡以及各項工作內容的質量檢查和驗收等。
2.用于土石方填筑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分別按技術條款有關規定施工。
○1應按施工圖紙和監理人指示,完成以上的全部工作。
○2應結合本工程料場的統一規劃,保證填筑工程供料的連續和均衡。
3.土石方填筑施工措施計劃
在土石方填筑工程開工前7天,應按施工圖紙要求和監理人指示,提供一份包括下列內容的施工措施計劃,報送監理人審批。
(1)施工布置圖;
(2)土石方填筑程序和方法;
(3)施工進度計劃;
(4)質量與安全保證措施。
4.土石方填筑工程完工后,進行完工驗收提交以下完工資料:
(1)土石方填筑工程完工平面和剖面圖;
(2)各土石方填筑體的材料填筑質量施工質量的檢驗成果;
(3)質量事故處理記錄;
(4)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記錄。
土料開采
(1)應按監理人批準的料場開采范圍、開采方式和深度進行土料的開采。
(2)開采土料前的準備工作
①按選定的開采區劃定料場界線,并埋設明顯的界標;
②開挖好料場周圍的截、排水溝,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
填筑料運輸
1、填筑料應采用自卸式汽車運輸,因施工需要而改用其他方式運輸時,應經過論證,并提交措施計劃報送監理人批準.
2、運輸土料的車輛應相對固定,并經常保持車廂、輪胎的清潔,防止殘留在車廂和輪胎上的泥土帶入清潔的料源及填筑區。
3、土料運輸應與料場開采、裝料和卸料、鋪料等工序持續和連貫進行,以免周轉過多而導致含水量的過大變化。
不合格的土料,一律不得采用。
土方填筑前的準備
1、應按監理人的指示,完成土石方填筑部位的基礎清理和排水工作。
2、填筑部位的全部基礎處理工作,應按施工圖紙要求施工完畢。
3、填筑部位的基礎,應由監理人驗收合格后,才能開始填筑。
土石方填筑工程和質量檢查和驗收
土石方填筑前,應會同監理人進行以下各項目的質量檢查和驗收:
(1)填筑前用于計量的地形平、剖面測量資料的復核檢查;
(2)填筑前按本章有關規定進行基礎面清理質量的檢查和驗收。
施工期的質量檢查和驗收
1、施工過程中會同監理人定期進行各項土石方填筑材料的質量檢查和檢驗。
2、完工驗收,土石方填筑工程全部完工后,向監理人申請完工驗收,并提交完工驗收資料。
篇3:土石方填筑工程施工方法
土石方填筑工程的施工方法
1.說明
工作內容:土石方物料平衡;現場生產性石料開采、爆破和碾壓試驗;壩料開采、加工和運輸;各種壩料(含反濾層、墊層、過渡層等)的填筑、碾壓和接縫處理;排水設施和護坡以及各項工作內容的質量檢查和驗收等。
土石壩填筑工程開工前,應將施工措施計劃、現場生產性試驗計劃報送給監理人審批;應將填筑區基礎開挖驗收后實測的平、剖面地形實測資料報送監理人。土石方填筑工程完工后,應為監理人提交完工驗收資料。
2.現場生產性試驗
土石方填筑工程開工前,應根據監理人的指示,在選定的料場開采區開挖壩料,進行與實際施工條件相仿的各項現場生產性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填筑施工參數。
(1)防滲墻土料的開采、混合和碾壓試驗
a、用于防滲墻的土料,應進行開采、混合(對風化土,除去土壤中的有機土層外,應將表層土壤與深層碎塊狀風化巖石混合,對人工摻和料,應將黏土與砂礫石混合)、裝料、運輸、卸料和碾壓試驗,并還需進行含水量調整試驗。
b、填筑所用的各種土料均應進行開采方式、開采機械和開采效果的試驗。
c、風化土料和人工摻和礫質土的混合及裝、運、卸試驗,應進行混合方式、混合及裝運機械,混合效果(土石混合的均勻性)以及含水量變化規律等試驗。
d、土料碾壓試驗應進行鋪土方式、鋪土厚度、碾壓機械的類型及重量、碾壓遍數、填筑含水量、碾壓前的礫石含量(對風化土料)、壓實土的干密度、滲透系數、壓縮系數和抗剪強度等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