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雨季臨時排水總體施工方案范本

雨季臨時排水總體施工方案范本

2024-07-13 閱讀 2138

1雨季臨時排水總體方案

本工程施工現場排水嚴格遵循雨污分流原則、污水集中處理原則和防洪排澇原則,按水體收集→處理→排放的總體思路,自然排水系統與強制排水系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設置。

1.1隴海主線莆田西路以東排水方案

該施工區域的原雨水系統部分已遭破壞,雨季來臨前查看檢查井部位,采用水泵抽排的方法,將隴海路主線匯水抽排至圃田西路雨水系統,在現場派專人看護保證排水不受影響。

1.2G107輔道主線排水方案

G107輔道主線箱梁基本完成,雨季期間匯水主要來自橋面排水,排水以自排方式匯入隴海鐵路線下通涵洞,最后由隴海泵站統一抽排處理,部分低洼路面及承臺基坑部位采用配備的水泵抽排,保證雨季施工期間度汛要求。

1.3隴海主線G107輔道以西

因此部位已進入地面道路施工階段,該區域屬于低開挖區段,開挖后地面高程遠遠低于兩側,排水主要采用橋下集水坑匯水,水泵抽排至107輔道地面道路以自流方式匯入隴海鐵路線下通涵洞,最后由隴海泵站統一抽排處理,保證雨季施工期間度汛要求。

1.4隴海鐵路以北、G107輔道以西龍須溝排水方案

龍須溝原屬明渠排水,現因橋梁施工東西方向階段,該區域擬采取開挖排水明溝的方式,將此處積水引排至107輔道地面以自流方式匯入隴海鐵路線下通涵洞,最后由隴海泵站統一抽排處理,保證雨季施工期間度汛要求。

2排水系統的日常管理

現場排水系統由專人負責進行管理,管理人員要經常檢查排水系統,一旦發現排水系統有損壞和堵塞情況,保證排水系統的正常排放。強制性排水用的污水泵由物資部材料庫管員負責保管,并檢查運轉情況,一旦現場需要,即可投入工作。我方將全面負責處理好現場排水,并接受各方的監督和指導,確保施工中的養護水、泥漿水、雨水等不經沉淀不得排入市政管網,確保雨季現場排水通暢,采取一切措施減少水體污染。

3排水系統的劃分及處理方法

3.1場內雨、污水排水

按照規劃,現有雨水、污水等管線在修建路基時作廢棄處理,因此我部雨季施工時可結合現有雨水、污水等管線、同時采用明排的方法對雨季施工區域進行排水。

(1)規劃和設計排水設施,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設計坡比開挖排水溝。

(2)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廢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溝。

(3)因施工現場橋梁施工已進入尾工階段正在進行地面道路施工,場內排水時要防止雨水長時間浸泡路基和沖刷基礎。

(4)若施工現場臨近高地或基坑,應在高地的邊緣或基坑頂挖好截水埂或截水溝,防止洪水集中沖刷。

(5)雨期指定專人負責,隨時巡查并及時疏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3.2生活區雨、污水排水

生活區污水排放主要考慮食堂、洗手池、衛生間的污水排放。食堂的污水排放,經隔油池后,通過管道排入化糞池。工人廁所及職工衛生間的污水,排入化糞池,沉淀后經專用排污管排至市政污水井或外運處理。化糞池的清潔采用專用便車外運至指定地點進行處理。

4雨季施工排水注意事項

(1)合理采取防雨防洪措施,確保工程質量,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2)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做好現場防雨排水準備工作。

(3)做好臨時排水總體規劃,阻止場外水流入現場和場內排水不暢。

(4)現場排水按照“防排結合”的原則,現場地形坡度不小于1%。

(5)本工程地下水位較深,一次開挖不考慮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措施。基坑四周擋土,以防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基坑。

(6)一切機械設備應設置在地勢較高,防潮防雨的地方,要搭放防雨棚,機械設備的電源線路必須絕緣良好,有完善的保護接地。

(7)建筑物四周設置排水溝,廁所及現場生活用水預埋排水管道,統一排入城市規劃的排水系統或做外運處理。

篇2:通風防塵照明排水及消防應急管理制度

(一)通風、防塵安全要點及制度

1.隧道施工時的通風,應設專人管理。保證每人每分鐘得到l.5~3m的新鮮空氣;隧道內的空氣成分每月至少取樣分析一次,對有毒有害氣體每月至少監測一次,風速、含塵量每月至少檢測一次。隧道作業人員必須戴防塵防毒面罩方可作業施工。

2.隧道施工必須采用機械通風,在進入隧道150m以后須以設計能量全速通風。

無論通風機運轉與否,嚴禁人員在風管的進出口附近停留,通風機停止運轉時,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風軟管行走和在軟管旁停留,不得將任何物品堆放在通風管或管口上。壓入式通風管的送風口距掌子面不超過15m,排風式風管吸風口不超過5m。

3.施工時宜采用濕式鑿巖機鉆孔,用水炮泥進行水封爆破以及濕噴混凝土等有利于減少粉塵濃度的施工工藝;在鑿巖和裝碴工作面上應做好防塵工作,放炮前后應進行噴霧與灑水,出碴前應用水淋透渣堆和噴濕巖壁;在吹入式的出風口,宜放置噴霧器。

(二)照明、排水安全要點及制度

1.隧道內的照明燈光應保證亮度充足、均勻、不閃爍,應根據開挖斷面的大小,工作面的位置選用不同高度的照明;潮濕及滲、漏水隧道中的電燈應使用防水燈口。

2.隧道內各部照明電器為:開挖、支撐及襯砌作業地段為12~36V;成洞地段為ll0~220V;手提作業燈為12~36V.

3.隧道內用電線路,應使用防潮絕緣導線,并按規定高度用磁瓶懸掛牢固,不得將電線掛在鐵釘及其他鐵件上,不許捆扎在一起,使用的電纜線應懸掛在高處,嚴禁拖在地面上受車輛碾壓。

4.隧道內的用電線路和照明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檢修管理,在檢修電器和照明設備時應切斷電源。

5.在有地下水排出的隧道,排水設施必須完善,必須挖鑿排水溝,當下坡開挖時應根據涌水量的大小,設置大于20%涌水量的抽水機具排出。抽水機械的安裝地點在導坑的一側或另開偏洞安裝,并用柵欄與隧道隔離;抽水設備宜采用電力機械,不得在隧道內使用內燃抽水機,抽水機械應有一定的備用臺數。

6.隧道開挖中預計要穿過涌水地層時,宜采用超前鉆孔探水,查清含水層厚度、巖性、水量、水壓等,為防涌水提供依據;如發現工作面有大量涌水時,要立即令工人停止作業,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三)防火、防瓦斯安全要點

1.隧道施工各洞內機電硐室、料庫、皮帶運輸機等處均應設置有效而數量足夠的消防器材,每隔一段距離設置應急燈,并設明顯標志,定期檢查,補充和更換,不得挪作他用;洞內及各硐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變壓器及易燃物品,清洗風動工具時應在專用洞室內,并設置向外開的防火門。

2.洞口20m范圍內的雜草必須清除,火源距洞口至少30m以外,庫房20m范圍內嚴禁煙火,洞內嚴禁明火作業及取暖。

3.隧道施工發現瓦斯時,應加強通風,瓦斯防治主要是消除瓦斯超限和積聚,斷絕一切可能引燃瓦期爆炸的火源;有瓦斯的隧道、每個洞內必須設專職瓦斯檢查員,一般情況下,每小時檢測一次,并將檢測結果寫入記錄簿,檢測瓦斯的檢定器應每季度校對一次。

4.隧道內嚴禁使用油燈、電石燈、汽燈等有火焰的燈光照明,任何人員進入隧道必須接受檢查,嚴禁將火柴、打火機以及其他可自燃的物品帶入洞內,施工人員必須具有防止瓦斯爆炸方面的安全知識。

篇3:施工排水降水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1安全監理規定1.1施工單位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和現場環境狀況,對排降水進行施工設計,選擇排降水方法并制訂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1.2對臨近建(構)筑物的排降水方案必須進行安全論證,確認能保證建(構)筑物、道路和地下設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穩定,方可進行排降水施工。1.3現場施工排水,宜排入已建排水管道內。排水口宜設在遠離建(構)筑物的低洼地點并應保證排水暢通。1.4施工排水不得在溝槽、基坑外漫流回滲,危及邊坡穩定。1.5施工降水期間,應設專人對臨近建(構)筑物、道路的沉降與變位進行監測,遇異常征兆,必須立即分析原因,采取防護、控制措施。1.6施工現場應備有充足的排降水設備,并宜設備用電源。1.7采用輕型井點、管井井點降水時,應進行降水檢驗,確認降水效果符合要求。降水后,通過觀測井水位觀測,確認水位符合施工設計規定,方可開挖溝槽或基坑。1.8施工期間施工排降水應連續進行,不得間斷。構筑物、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未具備抗浮條件時,不得停止排降水。1.9排降水機械設備的電氣接線、拆卸、維護必須由電工操作,嚴禁非電工操作。1.10排降水結束后,集水井、管井和井點孔應及時填實,恢復地原貌或達到設計要求。2.2地表水排除安全控制要求2.1施工現場水域周圍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2.2進入水深超過1.2m水域作業時,必須選派熟悉水性的人員,并應采取防止發生溺水事故的措施。2.3離心式水泵吸水口應設網罩,且距動水位不得小于50㎝;潛水泵泵體距動水位不得小于50cm。嚴禁潛水泵陷入污泥中運行。?2.4離心泵運轉中嚴禁人員從機上越過。2.5潛水泵運轉中30m水域內,人、畜不得入內。2.6離心泵和潛水泵安裝和使用應遵守有關安全規定。3排水井排水安全控制要求3.1采用明溝排水,不得擾動地基,并應保證溝槽、基坑邊坡的穩定。3.2排水井應在溝槽、基坑土方開挖至地下水位以下前建成。3.3排水溝應隨溝槽基坑的開挖及時超前開挖,其深度不宜小于30cm,并保持排水通暢。3.4排水溝開挖過程中,遇土質不良,應采取護坡技術措施,保持排水溝和溝槽、基坑的邊坡穩定。3.5采用明溝排水,排水井宜布置在管道和構筑物基礎的范圍以外,并不得擾動地基。當構筑物基坑面積較大或基坑底部呈倒錐形時,可在基坑范圍內設置,但應使排水井井筒與基礎緊密連接,并在終止排水時,便于采取封堵的安全措施。3.6修建排水井應遵守下列規定:(1)排水井應設安全梯。(2)排水井井底高程,應保證水泵吸水口距動水位以下不小于50cm。(3)排水井處于細砂、粉砂等砂土層時,井底應采取過濾或封閉措施。(4)排水井應根據土質、井深情況對井壁采取支護措施。(5)排水井進水口處土質不穩定時,應采取支護措施。(6)安裝預制井筒時,井內嚴禁有人。3.7排水井內掏挖土方應遵守下列規定:(1)井內環境惡劣時,人工掏挖應輪換作業,每次下井時間不宜大于1h;掏挖作業時,井上應設專人監護。(2)上、下排水井應走安全梯。(3)掏挖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土壁和支護的變形、穩定情況,發現土壁有坍塌征兆和支護位移、井筒裂縫和歪斜現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撤至地面安全地帶,待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4)在孔口lm范圍內不得堆土(泥)。4輕型井點降水安全控制要求4.1高壓水沖孔成型應遵守下列規定:(1)嚴禁在架空線路下方及其附近進行沖孔作業;在電力架空線路一側沖孔時,起重機、挖掘機、樁工機械(含吊物、載物)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電力架空線路電壓(KV)11~1520~4060~100220距離(m)垂直方向1.53456水平方向11.5246(2)沖孔時應設專人指揮,并劃定作業區。非操作人員不得人內。(3)沖孔水壓應從0.2MPa開始,逐步調試至控制壓力值。沖孔過程中,不得超過控制壓力,且不宜大于1.0MPa。(4)現場應設泥水沉淀池,沖孔排出的泥水,不得任意漫流。(5)作業中,嚴禁高壓水槍對向人、設備、建(構)筑物。(6)吊管時,吊點位置應正確,吊索栓系必須牢固,保持吊裝穩定;吊管下方禁止有人。4.2井點管、干管、機、泵接頭安裝應嚴密。真空度應滿足降水要求;濾管的頂部高程應在設計動水位以下且不得小于50㎝。4.3降水過程中,應按技術要求觀測其真空度和井水位,發現異常應及時采取技術措施,保持正常降水。4.4多層井點拆除,必須自底層開始逐層向上進行。當拆除下層井點時,上層井點不得中斷抽水。5管井井點降水安全控制要求5.1管井井點成孔后,應及時安裝井管。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及時安裝時,必須安設圍擋、防護欄桿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5.2井管安裝時,吊點位置應正確,吊繩必須拴系牢固,并用控制繩保持井管平衡。5.3管井井口必須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cm。井口必須封閉,并設安全標志。當環境限制不允許井口高出地面時,井口應設在防護井內;防護井井蓋應與地面同高;防護井必須蓋牢。5.4向井管內吊裝水泵時,應對準井管,嚴禁用電纜做吊繩。5.5使用潛水泵電纜不得與井壁或其他尖利物摩擦遭受損傷。5.6使用深井泵應遵守下列規定:(1)深井泵抽水的含砂量應低于0.01%。(2)水泵的1~2級葉輪應浸入動水位1m以下。6砂井降水安全控制要求砂井中濾料回填后,道路范圍內的砂井上端,應恢復原道路結構;道路以外的砂井上端應夯填厚度不小于50㎝的非滲透性材料,并與地面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