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供電與照明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一、供電電壓和供電方式1、供電電壓①、洞內采用6~10KV高壓供電。各級供電電壓:②、動力:高壓6KV,低壓380V或660V;③、照明:洞內工作面和各類洞室檢修用的手提行燈及豎井梯子間等照明采用36V,其余均為220V。2、供電方式①、進出口工區由地面變電站的6~10KV母線出電纜供電。②、每一斜井底設中央變電站一座,由地面變電站6~10KV母線出電纜供電,電纜線路應不少于兩回,并接于不同的母線段。③、對洞內鑿巖臺車采用移動式變電站(車)供電,每隔250~300m移動一次。抽水機和通風機等一般宜采用固定式配屬變壓器供電。3、低壓配電系統①、洞內低壓配電系統原則上應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制供電。但是對于進出口工區,由施工單位制訂出相應的安全措施后,亦可采用中性點接地的三相四線制供電;而斜井工區則必須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制供電。②、由于隧道施工對照明質量要求不高,一般可采用動力、照明共用變壓器供電;只有斜井內,因無220V電壓,才采用380/220V的變壓器專供220V的照明用電。二、隧道施工照明1、?正洞①、成洞和開挖成型地段,可選用220V、400W或220V、250W高壓鈉燈。安裝距離,每隔60m或40m安裝一盞。安裝高度與起拱線齊。要求每盞燈安裝開關一個。②、開挖工作面和需要移動照明的局部地方,可選用36V的白熾燈或36V的礦用溴鎢燈。2、?斜井①?、斜井井筒照明,可選用220V、110W高壓鈉燈。沿邊墻每隔25m安裝一盞,高度以不影響工作和人身安全為原則,可因地制宜確定。②?、開挖工作面和需要移動照明的局部地方,可選用36V的白熾燈或36V的礦用溴鎢燈。③?、井下中央變電站,可選用220V的熒光燈。④?、井下中央變電站和斜井井筒及豎井井筒應設事故照明。三、隧道供電有關安全規定1、一般規定①、每一斜井應有兩回電源線路,當任一回路因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全部一類負荷。②、井下中央變電站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當任一回路停止供電時,其余回路應能擔負全部一類負荷。提升人員的豎井絞車和井下主排水泵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供電線路應來自不同的變壓器或母線段。以上兩種回路上不得分接任何負荷。③、井下配電變壓器禁止中性點接地。禁止由地面上中性點接地的變壓器或發電機直接向井下供電。④、洞內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或電線)。⑤、操作洞內電氣設備,必須遵守下列規定。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電氣設備必須裝設遮欄,遮欄高度不低于1.7m。洞內高壓停送電應實行操作票制度。低壓停送電應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停送電制度。2、機電設備洞室①井下中央變電站和腰泵站變(配)電所洞室。⑴洞室必須確保無落石可能,不得滲水,地面標高應比出口處井底面高出0.5m。⑵洞室內應設置滅火器和砂箱,并在出口通道處設置向外開的鐵門。⑶當變配電所與水泵房相毗鄰時,兩洞室間應設置帶門的隔墻,各自應有一個單獨的出口;獨立設置的變(配)電所洞室,當長度超過10m時,應在洞室的兩端各設一個出口。(4)裝有帶油的電氣設備洞室,禁止設集油坑。洞室內各項設備同墻壁之間,應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項設備相互之間,應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如果不需要從兩側或后面進行檢修的設備,可不留通道.井下變配電所高壓開關柜按單列布置時,其正面維護通道寬度宜≥1.5m;按雙列布置時,其正面維護通道寬度宜≥2.0m。洞室入口處應懸掛“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牌,洞室內有高壓電氣設備時,入口處和室內都應在明顯地點加掛“高壓危險”牌。②、洞室其他變配電點可利用隧道避人洞或避車洞作為機電設備洞室,但需設置防護遮欄,遮欄高度不低于1.7m并懸掛“高壓危險”牌。3、電氣設備的保護①、繼電保護⑴洞內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高壓側,應有短路、過負荷保護和無壓釋放保護;其余配電點上引出的饋電線上,則必須裝設短路和過負荷保護或至少應裝設短路保護;低壓電動機應具備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保護。⑵手持式用電設備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⑶直接向洞內供電的饋電線上,嚴禁裝設自動重合閘。手動合閘時,必須先同洞內聯系。②、防雷保護向洞內供電的地面變電站高壓母線上有架空進(出)線時,應在洞內有高壓電動機的變(配)電所母線上裝設磁吹式避雷器和電容器。③、保護接地⑴36V以上的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等,都必須有保護接地。⑵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都應同主接地極相連接以形成一個總接地網。⑶下列地點應設局部接地極: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洞室;每個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每個低壓配電點;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接線盒。④、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測得的接地電阻值,宜不超過2Ω,如果條件困難時,允許放寬到4Ω。每一移動設備至總接地網或最近接地極之間的接地線的電阻,不應超過1Ω。4、電氣設備的維護和修理①、電氣設備的檢修、維護、修理和調整工作,必須由專職的或臨時指派的電氣維修工進行,高壓設備的修理和調整工作,應實行工作票制度。②、洞內電氣設備的檢修,必須停電,驗電確認無電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并三相短路,然后將電氣設備閉鎖好,掛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之后,由兩人以上執行,其中級別較高的一人,應為監護人。③、電氣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維護。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檢查整定每季一次。⑴?主要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檢查每月一次。但是,當連續停用48h以上時,在使用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定。⑵?新安裝的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和接地電阻的測定,投入運行前進行。⑶?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應由當班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外表檢查。④油斷路器經三次切斷短路故障后,其絕緣油應加試一次電壓耐壓試驗,并檢查有無游離碳。5、電纜的選用①、電纜實際敷設地點的水平差,應同電纜規定的允許敷設的水平差適應。②、固定敷設的高壓電纜應采用鋼絲(鋼帶)鎧裝電纜。③、移動變(配)電站和手持式電氣設備應采用專用橡套電纜。④、固定敷設的低壓電纜應采用鎧裝電纜或橡膠電纜。⑤、低壓電纜不宜采用鋁芯,開挖面禁止采用鋁芯。6、電纜的敷設⑴、電纜必須懸掛。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中,電纜應用吊鉤懸掛;在豎井井筒內,電纜應用夾子、卡箍或其它夾持裝置進行敷設。夾持裝置應能承擔電纜重量,并不應損壞電纜。⑵、正洞和平導或斜井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弛度,電纜、接線盒及終端盒在敷設和運行中,都不應承受較大的拉力。如果未襯砌地段長度超過300m時,則在該段敷設的電纜應預留6~10m的富裕長度,以便通過模板臺車。⑶、電纜的懸掛高度:正洞宜不低于2.5m;斜井及平導應盡量高掛,但距頂部的距離應不小于0.15m。并使電纜在有礦車掉道時不致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致落到軌道或運輸機上。⑷?、電纜懸掛點的距離: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內不應超過3m,在豎井井筒內不應超過6m。⑸?、電纜同膠皮風管等易燃物品應分掛在洞內兩側。電纜如果同風管、水管在洞內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⑹?、洞內的電話和信號電纜,應同電力電纜分掛在洞內的兩側。如果受條件限制,在豎井內,宜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5m的地方;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內,應敷設在電力電纜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⑺?、由地面發、變電站送往洞內變(配)電所的兩條10KV電源電纜,若敷設在洞內同一側時,其間距離應大于0.3m,其余的電力電纜敷設在洞內同一側時,高、低電纜間的距離應大于0.1m;相同電壓等級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05m。⑻?、豎井井筒內所用的電纜,中間不應有接頭。如果因井筒太深需設接頭時,應將接頭設在中間水平橫洞內,并預留8~10m的富裕量,以便維護、檢修。⑼?、不同類型的電纜之間不應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⑽?、相同類型電纜之間可以直接連接,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紙絕緣電纜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高壓紙絕緣電纜接線盒必須灌注絕緣充填物。橡膠電纜連接(包括已損壞的橡膠電纜的修補)必須使用硫化熱補或同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熱補或冷補后的橡膠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塑料電纜的連接,其連接處的機械強度以及電氣、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應符合該型電纜的技術標準的要求。參見表1和表2。⑾、電纜芯線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同電氣設備進行連接。⑿、固定敷設的電纜不應遭淋水或滴水。嚴禁在電纜上懸掛任何物件。盤圈或盤8字型的電纜不應帶電。⒀、電纜敷設的環境溫度及電纜或鋼管的彎曲半徑等應滿足表3的要求。7、電纜的預防性試驗①、高壓電纜安裝前,應進行工頻耐壓試驗,試驗按廠家要求進行。若無廠家規定,可參照表4進行。②、高壓電纜敷設后,應進行直流耐壓試驗,試驗按廠家要求進行。若無廠家規定,可參照表4進行。③、電纜在工頻耐壓試驗前和安裝后及每次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定,其值應不小于表4中規定的數值。8、電纜的維護①、電纜應定期進行巡查,巡查的主要內容:電纜外護層是否有放電燒損情況;電纜及終端是否有漏油情況;終端瓷套是否清潔、接地線有無松動斷股現象;電纜掛鉤、夾子、卡箍等有無松動或銹爛現象。每周巡查1~2次。②、電纜溫度檢查每月至少1次,測量電纜溫度應在負荷最大時進行。其值不應超過表3中規定的數值。③、用配電盤電流表或鉗型電流表在有代表性的時間里測定負荷電流,其值不超過允許載流量。④、電纜金屬護層的接地線應同洞內接地網的主接地極相連接,接地電阻應每季測1次,其值應不大于4Ω。⑤、在噴混凝土時,應對電纜進行遮護,避免混凝土沾在電纜上。表1?交聯聚乙烯電纜和護套的性能材料種類抗拉強度(kg/cm2)≥斷裂伸長率(%)≥熱老化條件老化系數溫度(℃)時間(h)k1k2交聯聚乙烯120350121±1168>0.8>0.8聚氯乙烯150280110±248>0.8表2?聚氯乙烯電纜絕緣和護套的性能類別抗拉強度(kg/cm2)≥斷裂伸長率(%)≥熱老化條件老化系數k2≥溫度(℃)時間(h)絕緣.7護套.7表3?敷設電纜時注意事項項目類別水平差≤m線芯長期工作溫度≤℃敷設時不須加熱的溫度≥℃電纜彎曲半徑與電纜外徑之比應≥鋼管彎曲半與鋼管內徑之比應≥油浸紙絕緣鎧裝電纜156501510滴干絕緣統鉛包電力電纜1006501510油浸紙絕緣不滴流電力電纜不限80101510橡膠絕緣電力電纜不限65-71010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不限6501010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不限9001010礦用橡套軟電力電纜不限6566塑料和橡皮絕緣控制電纜不限651010表4?6~10KV電力電纜主要技術性能類別項目油浸紙絕緣鉛包電力電纜油浸紙絕緣鉛包不滴流電力電纜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20℃時絕緣電阻MΩ/km安裝前工頻耐壓試驗電壓(KV)161611(15)11(15)時間(min)1010510敷設后直流耐壓試驗電壓(KV)363615(25)15(25)時間(min)10101515注:括弧內的數值只適用于10KV電壓等級。
篇2:隧道供電相關安全規定
一、一般規定1、每一斜、豎井應有兩回電源線路,當任一回路因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全部一類負荷。2、中央變電站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當任一回路停止供電時,其余回路應能擔負全部一類負荷。提升人員的豎井絞車和井下主排水泵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供電線路應來自不同的變壓器或母線段。以上兩種回路上不得分接任何負荷。3、洞內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或電線)。4、操作洞內電氣設備,必須遵守下列規定。⑴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⑵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5、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電氣設備必須裝設遮欄,遮欄高度不低于1.7m。6、洞內高壓停送電應實行操作票制度。低壓停送電應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停送電制度。二、漏電保護1、兩級漏電保護和兩道防線兩級漏電保護和兩道防線包括兩個內容,即:一是設置兩級漏電保護系統,二是專用保護零線PE的實施,二者組合形成了施工現場的防觸電的兩道防線。⑴兩級漏電保護是指在整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中,總配電箱中必須裝設漏電開關,所有開關箱中也必須裝設漏電開關。⑵保護零線(PE)的實施是臨時用電的第二道安全防線。在隧道施工用電工程中,采用TN-S系統,是在工作零線(N)以外又增加了一條保護零線(PE),是十分必要的。當三相火線用電量不均勻時,工作零線N就容易帶電,而PE線始終不帶電,那么隨著PE線在施工現場的敷設和漏電保護器的使用,就形成一個覆蓋整個施工現場防止人身(間接接觸)觸電的安全保護系統。因此TN-S接地接零保護系統與兩級漏電保護系統一起稱之為防觸電保護系統的兩道防線。2、漏電保護器選擇⑴隧道內如果有水,所使用的漏電保護器應采用防濺型產品,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⑵隧道內如果無水,可采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的漏電保護器。⑶總配電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大于0.1s,但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與額定漏電動作時間的乘積不應大于30mA·s。3、漏電保護器安裝位置漏電保護器應安裝設在總配電箱、開關箱靠近負荷的一側,且不得用于啟動電氣設備的操作。三、保護零線⑴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⑵保護零線每一處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值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等效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⑶隧道內的所有機電設備(如抽水機、潛水泵、混凝土震搗器、卷揚機、除Ⅲ類以外的所有手持式電動工具等)金屬外殼、金屬配電箱、隔離式變壓器外殼、未使用安全電壓照明的金屬臺架燈架等,均須做保護接零。⑷嚴禁將單獨敷設的工作零線再做重復接地。四、機電設備洞室1、井下中央變電站和腰泵站變(配)電所洞室。⑴洞室必須確保無落石可能,不得滲水,地面標高應比出口處井底面高出0.5m。⑵洞室內應設置滅火器和砂箱,并在出口通道處設置向外開的鐵門。⑶當變配電所與水泵房相毗鄰時,兩洞室間應設置帶門的隔墻,各自應有一個單獨的出口;獨立設置的變(配)電所洞室,當長度超過10m時,應在洞室的兩端各設一個出口。⑷有帶油的電氣設備洞室,禁止設集油坑。⑸室內各項設備同墻壁之間,應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項設備相互之間,應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如果不需要從兩側或后面進行檢修的設備,可不留通道.⑹井下變配電所高壓開關柜按單列布置時,其正面維護通道寬度宜≥1.5m;按雙列布置時,其正面維護通道寬度宜≥2.0m。⑺洞室入口處應懸掛“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牌,洞室內有高壓電氣設備時,入口處和室內都應在明顯地點加掛“高壓危險”牌。2、可利用隧道避人洞或避車洞作為變配電洞室,但需設置防護柵欄,柵欄高度不低于1.7,水平距離不少于1.7~2.0m,當達不時應為屏或密網隔離,并應裝門上鎖且懸掛“高壓危險”警示牌。五、用電設備隧道內的用電設備相對濕度大多長期處于75%以上的潮濕場所,有的反坡隧道作業人員還不得不浸泡在水中作業,且常常氣溫高于30℃的炎熱場所,因而屬于危險場所。1、電動機械的使用⑴潛水泵潛水泵是一種與水密切接觸的機械,因此其使用的主要安全問題是防水、防潮、防漏電。①潛水泵的漏電保護要符合配電系統關于潮濕場所漏電保護的要求。②潛水泵的負荷線應采用防水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電纜護套不得有裂紋和破損,長度不應小于1.5m,且不得承受外力。⑵電焊機的使用電焊機械屬于露天半移動、半固定式用電設備。各種電焊機基本上都是靠電弧、高溫工作的,所以防止電弧引燃易燃易爆物是其使用應注意的首要問題;其次,電焊機空載時其二次側具有50~70V的空載電壓,已超出安全電壓范圍,所以防觸電成為其安全使用的第二個重要問題,除此以外,還須考慮到電焊機常常是在鋼筋網間露天作業的環境條件。為此,其安全使用要求可綜合歸納如下:①電焊機械應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②交流弧焊機變壓器的一次側電源線長度不應大于5m,其電源進線處必須設置防護罩,進線端不得裸露。③發電機式直流電焊機的換向器要經常檢查、清理、維修,以防止可能產生的異常換向電火花。④交流電焊機除應設置一般漏電保護以外,還應配裝二次側觸電保護器。但使用JZ型弧焊機觸電保護器,它可以兼做一次側和二次側觸電保護器。⑤電焊機械的二次線應采用防水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電纜長度不應大于30m,其護套不得破裂,其接頭必須絕緣、防水包扎防護好,不應有裸露帶電部分。電焊機械的二次線地線不得用金屬構件或結構鋼筋代替。⑥使用電焊機械焊接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嚴禁露天冒雨從事電焊作業。⑶在使用移動式的I類設備時,應先確認其金屬外殼或構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帶保護接地極的插座,同時宜裝設漏電保護器,禁止使用無保護線插頭插座。2、電動工具的使用⑴電動工具的分類施工現場使用的電動工具一般都是手持式的,所以稱為手持式電動工具。例如電鉆、沖擊鉆、電錘、射釘槍及手持式電鋸、電刨、切割機、砂輪等。按其絕緣和防觸電性能分可分為三類:①I類工具: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它還包含一個附加的安全預防措施。其方法是將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與已安裝的固定線路中的保護(接地)導線聯接起來,以這樣的方法來使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在基本絕緣損壞的事故中不成為帶電體。②Ⅱ類工具: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它還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預防措施和沒有保護接地或依賴安裝條件的措施。Ⅱ類工具分絕緣外殼II類工具和金屬外殼II類工具,在工具的明顯部位應當標有Ⅱ類結構特殊符號“回”。③Ⅲ類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電流直供電和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其中安全特低電流直供電電源應為“安全隔離變壓器”提供。⑵手持式電動工具的選用①一般場所(空氣濕度小于75%)可選用I類或Ⅱ類手持式電動工具。②在潮濕場所或金屬構架上操作時,必須選用Ⅱ類或由安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嚴禁使用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③狹窄場所(鍋爐、金屬容器、地溝、管道內等)作業時,必須選用由安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④負荷線選擇的要求手持式電動工具的負荷線應采用耐氣候型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并且不得有接頭。⑶手持式電動工具的使用①I類或Ⅱ類手持式電動工具:金屬外殼與PE線的連接點不得少于2處。除塑料外殼Ⅱ類工具外,相關開關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其負荷線插頭應具備專用的保護觸頭。所用插座和插頭在結構上應保持一致,避免導電觸頭和保護觸頭混用。在潮濕場所或金屬構架上,使用Ⅱ類或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的開關箱和控制箱應設置在作業場所外面。②狹窄場所使用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的開關箱和安全隔離變壓器均應設置在狹窄場所外面,并連接PE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操作過程中,應有人在外面監護。③手持式電動工具的負荷線應采用耐氣候型的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并不得有接頭。④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插頭、開關、負荷線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做絕緣檢查和空載檢查,在絕緣合格、空載運轉正常后方可使用。絕緣電阻不應小于下表規定的數值。手持式電動工具絕緣電阻限值測量部位絕緣電阻(MΩ)Ⅰ類Ⅱ類Ⅲ類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271注:絕緣電阻用500V兆歐表測量⑤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3、電氣設備的保護⑴繼電保護①洞內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高壓側,應有短路、過負荷保護和無壓釋放保護;其余配電點上引出的饋電線上,則必須裝設短路和過負荷保護或至少應裝設短路保護;低壓電動機應具備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保護。②手持式用電設備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③接向洞內供電的饋電線上,嚴禁裝設自動重合閘。手動合閘時,必須先同洞內聯系。⑵防雷保護向洞內供電的地面變電站高壓母線上有架空進(出)線時,應在洞內有高壓電動機的變(配)電所母線上裝設磁吹式避雷器和電容器。⑶保護接地①36V以上的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等,都必須有保護接地。②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都應同主接地極相連接以形成一個總接地網。③下列地點應設局部接地極: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洞室;每個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每個低壓配電點;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接線盒。④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測得的接地電阻值,宜不超過2Ω,如果條件困難時,允許放寬到4Ω。每一移動設備至總接地網或最近接地極之間的接地線的電阻,不應超過1Ω。4、電氣設備的維護和修理⑴電氣設備的檢修、維護、修理和調整工作,必須由專職的或臨時指派的電氣維修工進行,高壓設備的修理和調整工作,應實行工作票制度。⑵洞內電氣設備的檢修,必須停電,驗電確認無電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并三相短路,然后將電氣設備閉鎖好,掛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之后,由兩人以上執行,其中級別較高的一人,應為監護人。⑶電氣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維護。①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檢查整定每季一次。②主要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檢查每月一次。但是,當連續停用48h以上時,在使用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定。③安裝的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和接地電阻的測定,投入運行前進行。④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應由當班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外表檢查。⑷油斷路器經三次切斷短路故障后,其絕緣油應加試一次電壓耐壓試驗,并檢查有無游離碳。六、電纜1、電纜的選用⑴電纜實際敷設地點的水平差,應同電纜規定的允許敷設的水平差適應。⑵固定敷設的高壓電纜應采用鋼絲(鋼帶)鎧裝電纜。⑶移動變(配)電站和手持式電氣設備應采用專用橡套電纜。⑷固定敷設的低壓電纜應采用鎧裝電纜或橡膠電纜。⑸低壓電纜不宜采用鋁芯,開挖面禁止采用鋁芯。2、電纜的敷設⑴電纜必須懸掛。①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中,電纜應用吊鉤懸掛。②在豎井井筒內,電纜應用夾子、卡箍或其它夾持裝置進行敷設。夾持裝置應能承擔電纜重量,并不應損壞電纜。⑵正洞和平導或斜井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弛度,電纜、接線盒及終端盒在敷設和運行中,都不應承受較大的拉力。如果未襯砌地段長度超過300m時,則在該段敷設的電纜應預留6~10m的富裕長度,以便通過模板臺車。⑶電纜的懸掛高度:正洞宜不低于2.5m;斜井及平導應盡量高掛,但距頂部的距離應不小于0.15m。并使電纜在有礦車掉道時不致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致落到軌道或運輸機上。⑷電纜懸掛點的距離: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內不應超過3m,在豎井井筒內不應超過6m。⑸電纜同膠皮風管等易燃物品應分掛在洞內兩側。電纜如果同風管、水管在洞內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的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⑹洞內的電話和信號電纜,應同電力電纜分掛在洞內的兩側。如果受條件限制,在豎井內,宜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5m的地方;在正洞和平導或斜井內,應敷設在電力電纜的下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⑺由地面發、變電站送往洞內變(配)電所的兩條10KV電源電纜,若敷設在洞內同一側時,其間距離應大于0.3m,其余的電力電纜敷設在洞內同一側時,高、低電纜間的距離應大于0.1m;相同電壓等級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05m。⑻豎井井筒內所用的電纜,中間不應有接頭。如果因井筒太深需設接頭時,應將接頭設在中間水平橫洞內,并預留8~10m的富裕量,以便維護、檢修。⑼不同類型的電纜之間不應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⑽相同類型電纜之間可以直接連接,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①紙絕緣電纜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高壓紙絕緣電纜接線盒必須灌注絕緣充填物。②橡膠電纜連接(包括已損壞的橡膠電纜的修補)必須使用硫化熱補或同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熱補或冷補后的橡膠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③塑料電纜的連接,其連接處的機械強度以及電氣、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應符合該型電纜的技術標準的要求。⑾電纜芯線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同電氣設備進行連接。⑿固定敷設的電纜不應遭淋水或滴水。嚴禁在電纜上懸掛任何物件。盤圈或盤8字型的電纜不應帶電。⒀電纜敷設的環境溫度及電纜或鋼管的彎曲半徑等應滿足要求。3、電纜的預防性試驗⑴高壓電纜安裝前,應進行工頻耐壓試驗,試驗按廠家要求進行。⑵高壓電纜敷設后,應進行直流耐壓試驗,試驗按廠家要求進行。⑶電纜在工頻耐壓試驗前和安裝后及每次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測定。4、電纜的維護⑴電纜應定期進行巡查,巡查的主要內容:電纜外護層是否有放電燒損情況;電纜及終端是否有漏油情況;終端瓷套是否清潔、接地線有無松動斷股現象;電纜掛鉤、夾子、卡箍等有無松動或銹爛現象。每周巡查1~2次。⑵電纜溫度檢查每月至少1次,測量電纜溫度應在負荷最大時進行。⑶用配電盤電流表或鉗型電流表在有代表性的時間里測定負荷電流,其值不超過允許載流量。⑷電纜金屬護層的接地線應同洞內接地網的主接地極相連接,接地電阻應每季測1次,其值應不大于4Ω。
⑸在噴混凝土時,應對電纜進行遮護,避免混凝土沾在電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