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銷售員薪酬制度范例

銷售員薪酬制度范例

2024-07-14 閱讀 7584

一個企業利潤的獲得離不開優秀的銷售人員,所以往往銷售人員被認為是企業的“金山”,如何將這座“金山”堆積的越來越高呢如何來促進銷售員工作的積極性呢那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學的薪酬制度,以下為某企業銷售員薪酬制度本,請閱覽:

一、底薪提成制:不同需要,不同選擇

我國企業銷售人員現行的薪酬形式一般是基本工資加提成,但如何對工資和提成進行組合高工資低提成,還是高提成低工資

兩種企業薪酬制度各有利弊,要視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知名度較高,管理體制趨于成熟,客戶群相對穩定的企業,其銷售額更大程度上是來自于公司整體規劃和推廣投入,采用高工資低提成,或年薪制,更有利于企業維護和鞏固現有的市場渠道和客戶關系,保持企業內部穩定,有利于企業平穩發展。反之,如果一個企業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依賴銷售員工不斷拜訪客戶以開拓市場,或是產品性質決定其需要不斷開拓新的客戶源,保持與客戶的密切聯系,利用低工資高提成的薪酬制度更能刺激銷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二、獎勵薪酬制:放大薪酬效應

銷售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銷售員工在工作中相對要遇到更多的挫折,因此容易感到沮喪,并喪失信心。合理的薪酬獎勵是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力創佳績的法寶。多數貿易類企業對營銷人員采取“底薪+提成+獎金”的薪酬結構,即每月800元~1000元基本工資;營業額提成則在5%以內,常見的有2%,或4%如樓盤銷售。

雖然銷售員工的薪酬制度依其工作性質及公司制度而各不相同,維持一定的水準卻是必要的。銷售人員會通過比較,考慮在目前公司中的收入是否合理;同時也會與公司其他工作人員來比較,決定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因此當公司判定推銷人員工資水準時,應考慮目前就業市場上的絕對工資及相對工資的因素,并根據員工本身的資歷、經驗能力及工作內容的差異,決定其工資水平。

三、個性薪酬制:拉近距離、注重提攜

對于一般的銷售人員制定薪酬比較好辦,問題是對于銷售管理人員及新手如何定薪不太好辦。這需要根據銷售人員的類別制定個性化薪酬。

對于銷售經理一般采取年薪制辦法。一般來說,貿易公司市場部經理年薪最低也在10萬元以上,營銷總監至少為20萬元,民營it企業銷售總監的年薪則高達30萬元以上,而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經理年薪更是高達50萬元以上。

對于銷售新手,可實行“瓜分制”的薪酬制度,保障其一定工資水準的同時,也充分體現競爭體制。所謂“瓜分制”,就是企業將全體新進銷售人員視作一個整體,確定其收入之和,每個員工的收入則按貢獻大小占總貢獻的比例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個人月薪=總工資×(個人月貢獻/全體月貢獻)。在這個計算公式中,如要將底薪導入,則可以進一步將“瓜分制”和“混合制”結合,按如下公式進行計算:個人月薪=固定工資部分+(總工資-總固定工資)×(個人月貢獻/全體月貢獻)。這樣,不僅拉近了新增員工的收入距離,保障其生活供應,同時也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可以增加其職業歸屬感和進取心。

四、指標工資制:員工行為與企業需要

傳統的營銷人員工資管理制度往往是基薪加銷售提成,使得營銷人員往往對“做生意”比“做市場”更感興趣。那么,如何使工資制度既起到激勵營銷人員的積極作用,又在工資總額不變的情況下,使員工的行為符合企業的總體發展需要一種新的銷售人員工資管理制度--指標工資制□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設計出來的。

指標工資是遵循人的期望理論并與企業利益如何有效結合而設計的。由于不同的銷售人員對努力和成績、成績和報酬之間的關系或許有不同的認識,所以指標工資制就是詳細說明這些成績指標并把它傳達給銷售人員,把企業的目標(并不是簡單、唯一的銷售額)和營銷人員報酬聯系起來。進一步講,指標工資制就是企業首先對每一個銷售人員崗位的所有工作分解成一系列具體指標,并依其對本企業的相對價設定一個工資總額。然后,根據每個指標在該崗位上的權重把崗位工資總額分解到每個指標上,銷售人員要為了完成這些指標而積極努力工作以便于滿足自己的需要。最后,月底對該崗位的占有者就各項指標進行考核,實現了哪一項指標,該項指標被賦予的工資額就成為該崗位銷售人員有效的工資數額;哪一項指標未能實現,則從已給定的崗位工資總額中減去該項指標被賦予的工資數額。將全部實現的各項數額加總,即得出該崗位銷售人員當月的工資總額。

更多的薪酬制度資料請閱覽: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薪酬制度意義重大

篇2:網絡銷售員職責定義

什么是網絡銷售員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網絡銷售員的具體定義,以下由[制度職責大全]為大家提供詳細的網絡銷售員的定義,供參考。

【定義】

網絡銷售員是指以網絡為平臺,通過網絡的途徑進行各類產品銷售的服務人員。

【拓展】

網絡銷售包括內容較多,主要是指以網絡進行各類實物的銷售,比如在貿易網站上發布供求信息,用QQ、MSN等網絡通訊工具與客戶溝通促成生意。

還有一種是網絡虛擬產品銷售,比如賣域名、郵箱、網站、網絡廣告(百度競價、GOOGLE推廣)等,因為網絡產品的特性及區域性,銷售起來都是用電話的方式進行開拓和維系,也就是電話銷售。

網絡銷售和電話銷售的本質區別是,網絡銷售以網絡為平臺銷售產品,含有較廣的覆蓋面。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推廣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慢慢重視網絡渠道的銷售。

不過目前用人單位招的網絡銷售大部分是指用電話銷售網絡產品,當然,要銷售網絡產品就一定會接觸網絡銷售,因為一些公司就是“教”企業怎么做網絡銷售的。

至于網站的推廣形式那就非常多了,有搜索引擎營銷、博客營銷、郵件營銷、論壇營銷等等,要根據不同網站有針對性的進行推廣。

篇3:銷售員工作職責要求

一個銷售員如果有以下的五大毛病,個人覺得如果不改變,他們在這條銷售之路上基本就算到頭了。

1.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

有膽有識,能夠快速融入團隊,達成目標當然是好事情。但有些銷售人員入行不久,或干脆沒有任務經驗,跑到客戶那里一通胡侃,暈頭轉向,漏洞百出,還很不以為然。客戶就跟我說,你們這位小伙子是不是小學畢業或沒畢業,抑或是喝醉了酒。口氣很大,沒什么他擺不平、搞不定的。

有一次,一起去拜訪一個客戶,同去的業務員為了表現自己在行業的“專家”地位,當著客戶的面,直接說“死對頭”怎么厲害,諸如,當年我在那如何做的,怎么風光,是怎么讓競爭對手誠服的等等。客戶當場翻臉,十分不爽。事后,客戶說:那個人那么厲害還用得著到這來?

想想看,客戶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20余年,他會不知道這些常識?不要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都精通。有時候要看場合,重要的是:對客戶要有起碼的尊重,否則,你是什么“磚家”也沒用。

上面說到的這一條,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一條,體現尊重才會有合作的條件和繼續的機會,相比現在的這幾個人也會有所思了吧。要不,真無可救藥矣。

2.沒有道德底線和是非觀念

什么都無所謂,草草了事,“完成”任務為最高原則,進而連“任務”都不想完成。甚至還要想盡辦法聯合客戶對公司進行欺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不足以描述這樣的人。更有甚者,連“鐘”也不愿意撞,能混過去就混過去。

只要領導沒有關注,便渾水摸魚,能拖就拖;“客戶算什么?你一個月給了多少錢給我?我很累,天天加班,做成這樣已經不錯了”。反正都是理由,不容辯駁。

有時候,我在想,這樣的人,怎么能夠在如此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的?社會在進步,我真搞不明白,幾年前筆者在市場上拼命工作,才會有一點小小成績;幾年后,這幾個人就等著天上掉餡餅,即使沒有撿到“餡餅”,臉都不紅一下。我就納悶,難道我變成土老帽了,跟不上時代和形勢的發展了?

社會和人都需要信仰,做銷售也是一樣的,不要讓你的底線“崩潰”。要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就算有陰影,那也證明還有陽光的存在。底線崩潰的時候就是失去動力和方向的時候,年年輕輕的,何必要放棄美好,墜入“深淵”呢?!

3.事事斤斤計較,睚眥必報

“這個事情不是我做的,我已經做完了,要不,叫他們來我們一起做。反正只要能夠逃脫或者能夠不做就最好了;上次(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的加班費給我少算了半小時,車費少了一元錢;市場劃分不好,誰誰做的少了,錢還多一些”。

你會經常被這樣的問題搞的焦頭爛額的。

每一次都會因為這樣的問題跟你吵,跟其他團隊成員爭論。搞的整個公司就是欠他一個人似的。而且還要到處跟人說公司怎么不好,團隊怎么苛責他,似乎他受到了“慘絕人寰”的不公待遇。

斤斤計較的人或許有這樣的經歷,我不說公司就不知道,說了就會爭取很多好處。其實這樣是他們想得太多了,有些時候,為了市場去獲取資源無可厚非,但為了一己之私斤斤計較,要這要那,沒有那個領導是傻子。

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高效的完成任務,是銷售人員必備的素質。如果一件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不吃虧,不讓別人占便宜,將做不好任務事情。我一直的觀點是:年輕的時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將來進行的投資,你不為任何人在做事,就為你自己。不管相不相信,終究會發現,原來那時我少積累了那么多的資源。

4.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唯恐天下不亂

“誰誰誰,又跟誰吵架了,誰又被公司扣錢,開除了;那個小張又在背后說你壞話了”。不斷制造矛盾和摩擦,混淆視聽,其實是內心的陰暗和不自信。

制造“流言蜚語”是某些人的“致命”武器。向總部或分部的領導打小報告,說些基本不是事實、模棱兩可、捕風捉影的話,以此來打擊某個團隊成員和引起混亂。

還有就是,表面說得很好,滔滔不絕,但背后偷工減料,弄虛作假。舉了例子,南京市場的某業務人員,當著團隊成員及領導的面,信誓旦旦,一定做好轄區的工作。但職業的敏感,總覺得他的報表每周雷同,筆者走訪了那個轄區的部分終端,似乎他都不熟,報表基本是零時填寫,選點抽查,全部印證。

更可氣的是,他居然會串通個別能力偏弱、沒有主見的人,說:看看,領導每天都在說你,就是針對你的,你再不說話,他更欺負你。

其實,你所說的只是就事論事或想幫助他而已。

出現混亂是他最愿意看到的,因為他可以渾水摸魚,可以在一團糟糕的情況下胡搞瞎混、得過且過,這是這樣的人最真實的寫照。

最后的結果當然會叫他走人,不由分說,當然他會發信息、打電話來“講道理”,甚至威脅你,但對于這樣的人,絕對不要客氣,也不要懼怕。

5.凡事先反對,毫無合作精神

“我是做得最好的,這個事情就是這樣,不能改,誰說也不行”,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凡事提出不同意見,他都認為是針對他個人或人格的。

沒有合作精神的人,是團隊最大的破壞因素,這可能是由于性格原因抑或是成長經歷造成的。王永慶所說的那四類人中,都是可以改變的,而沒有合作精神的人,將使你的團隊崩潰,永遠無法復原。

以前見過這樣一個人,他說他在很多著名企業里做過,還列舉了成功案例,當我叫他們幾個人一起介紹一下自己,他說,讓他們先說,等下他單獨說。我對他說,單獨就不用了,要不,現在就說。

之后,他沒說幾句就走了。可能他認為自己很獨特,看不上其他人,不屑于與其他人在一個同等“平臺”上對話,但筆者覺得,如果連最起碼的對人的尊重和對人的認同感、合作誠意都沒有了,那我可以堅信,即使再優秀的人,此人也將很難與他人同進退,更不要說什么共患難了。

相關職位搜索有:銷售人員的“失敗學”銷售新手備具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