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生產部員工薪酬管理制度

X生產部員工薪酬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6687

不同部門的員工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下面是企業管理網為大家提供的生產部員工薪酬管理制度,僅供參考。

員工薪酬管理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目的

本制度指在建立適合公司成長與發展的工資報酬體系和工資報酬政策,規范工資報酬管理,構筑公司特色的價值分配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實現集團的可持續成長與發展。

第二條基本原則

工資報酬制度的設計與運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1、業績導向原則把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確定工資報酬的直接依據,員工工資的增長與業績考核的結果直接掛鉤。鼓勵員工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為公司做出持續貢獻的同時,享受人事待遇上的好處。

2、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公司不在價值分配上搞平均主義,工資報酬必須向為公司持續創造價值的員工傾斜,向公司的關鍵職位傾斜,對員工所創造的業績予以合理的回報。

3、可持續發展原則工資報酬的確定必須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相適應,必須與集團的整體利益的提高相適應。通過工資報酬來吸引人才,留住關鍵人才,激活人力資源,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條分配比例

公司將依據企業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確定工資、獎金和福利等經濟報酬的內部動態比例。在員工收入中,工資與獎金的比例原則上應保持在6:4。

公司依據不同職位的性質和績效考核的特點,靈活地確定不同的工資結構。

對于業績可直接定量衡量的職位,采用“固定工資+績效工資+獎金”的工資結構。

對于業績不能直接定量衡量的職位,采用“固定工資+獎金”的工資結構。

第四條管理體制

為了保證人力資源政策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公司實行集中統一的工資報酬管理體制。人力資源部為工資報酬管理的提出者和組織實施者,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地執行公司的工資報酬政策。

二、薪酬等級

第五條薪酬等級確定

員工薪酬等級的確定依據是職位等級,即各類職位對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相對價值”,職位等級越高,相對價值越大,薪酬等級越高。

員工職位等級劃分及晉升基本條件:

序號崗位類別職位

等級學歷要求工作經驗職級晉升崗位晉升

1操作員1級初中以上0.5年以下半年績效平均80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達到本崗位最高級

綜合能力評估平均85分以上

22級0.5年半年績效平均85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33級1.5年半年績效平均90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44級2年半年績效平均95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5組長1級初中以上1年半年績效平均85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達到本崗位最高級

綜合能力評估平均85分以上

62級2年半年績效平均90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73級3年半年績效平均95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8班長1級初中以上2年半年績效平均85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達到本崗位最高級

綜合能力評估平均85分以上

92級3年半年績效平均90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103級4年半年績效平均95分

達到職級技能標準

第六條新員工薪酬的核定

新進員工(含應屆畢業生)試用期結束后,其薪酬等級的確定程序為:首先確定其職位類別,然后按照職位評價標準確定其薪酬,最后根據其能力、經驗和學歷等要素確定其最終工資。

應屆畢業生一般根據其最終學歷(學位)確定初始職位等級和薪酬等級。非應屆畢業生進入公司時,主要根據其應聘職位的性質的工作經驗,在制度規定的等級,以協商的方式決定其薪資。

第七條薪酬的調整

1、員工工資每年年末調整一次。

2、工資調整與同期績效考核結果直接掛鉤,即績效考核檔次直接決定薪酬等級的提高與降低。

3、員工工資的調整程序是,根據本年度績效考核的結果,確定其薪酬的升降;進而確定其新的薪酬,即新的工資水平。

第八條職位薪酬調整

員工當年的職位等級變動后,其薪酬等級做相應調整,具體方法為:

1、當個人的年度績效考核結果為A時,晉升職位時可以優先選擇。

2、當個人的績效考核結果連續三個月均為E時,可以降低職位等級及降低其薪酬等級。

第九條工資結構

1、對于業績可直接定量衡量的職位,其“固定工資+績效工資+年底獎金”的工資結構中,薪酬的60%為固定工資,按月支付。其余40%為績效工資,次月由績效考核結果支付系數確定的支付額,年獎金由董事會根據本年度的經營情況及職位年度考核結果進行按比例發放。

績效考核結果轉化成績效工資支付系數,當考核結果分數在不達標值以下,或發生重大生產、質量、安全事故,考核成績為0分。

績效考核結果與支付系數的關系如下:

表二考核結果與支付系數

個人考核

績效級別ABCDE

績效工資

支付系數(Y)1.210.80.40

績效薪資的計算公式:

個人績效工資=績效薪資基數*Y

2、生產崗位薪酬分配方法,詳細如下:

領班指標考核細則(詳見崗位KPA-KPI)

月固定工資:(元)考核指標生產產值目標達成率

1級2000生產計劃及時完成率

2級2200設備故障次數

3級2500生產費用控制

月績效工資:1500元生產能耗控制

員工流失率

生產現場管理評分

考核結果與系數(Y)對照表:A:90分~100分B:80分~90分

C:70分~80分D:60分~70分

E:60分以下

本崗位工資總額=固定工資+績效工資*Y

工資上限:4300元工資下限:2500元元

組長指標考核細則(詳見崗位KPA-KPI)

月固定工資(元)考核指標

生產產值目標達成率

1級生產計劃及時完成率

2級設備故障次數

3級生產費用控制

月績效工資:元生產物料損耗達成率

員工流失率

生產現場管理評分

考核結果與系數(Y)對照表:A:90分~100分B:80分~90分

C:70分~80分D:60分~70分

E:60分以下

本崗位工資總額=

工資上限:元工資下限:元

操作工指標考核細則(詳見崗位KPA-KPI)

月固定工資:(元)考核指標產量達成率

1級任務安排完成率

2級工藝違規次數

3級產品疵點數

4級勞動及工作紀律

月績效工資:元現場6S管理

考核結果與系數(Y)對照表:A:90分~100分B:80分~90分

C:70分~80分D:60分~70分

E:60分以下

本崗位工資總額=

工資上限:元工資下限:元

3、對于業績不能直接定量衡量的職位,采用“固定工資+獎金”的工資結構。

第十條考核方式及時間

1、操作工的考核由組長根據其每日工作情況,記錄在《操作工績效考核表中》于次月5日前匯總,經領班核實得出績效分數,報部門主管;

2、組長、領班在次月3日,提交本月的《績效考核表》,詳細填寫本月計劃完成情況,根據實際完成數據,完成自評得分。部門主管在5日前,給下級進行上級評分,得出綜合得分;

3、績效分數作為被考核者當月的考核結果,財務部根據考核結果,核算其本月工資;

第十一條工資扣減

員工因私、曠工、病假、缺勤及其他管理規定的工資扣減依照公司的有關規定處理,但扣減額的核算必須以新的薪酬為基數。

第十二條工資支付

員工工資的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遵照公司的原有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附則

1、本制度的解釋說明權屬人力資源部。

2、本制度的未盡事宜經授權后,由人力資源部補充。

3、本制度的最終決定、修改和廢除權屬公司董事長。

4、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對公司薪酬制度的建議

篇2:生產部變壓器室管理規定

一、目的:

規范我司變壓器室的管理,保障整個廠用電系統的安全運行,以確保安全、穩定生產。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變壓器室運行管理。

三、內容:

1、遵守供電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變壓器運行規程》進行管理,杜絕違章和不安全行為。

2、未經電控班班長或部門主管的許可,非電控班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3、當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悉各類配電設備狀況、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4、經常檢查變壓器室的通風、照明及安全防火裝置是否正常。

5、保持變壓器室門嚴密無損壞現象,變壓器高低壓側用明顯標識區別,以示警告。

6、變壓器室每日巡檢至少五次,其中白班三次、中班一次、夜班一次,時間分別為0:00、8:00、10:00、14:00、16:00,在下列情況下應對變壓器進行特殊巡視檢查,增加巡視檢查次數:

a、經過檢修的變壓器在投運72h內;

b、有嚴重缺陷時;

c、氣象突變(如雷雨、風暴等)時;

d、雷雨季節特別是雷雨后;

e、高溫季節、高峰負載期間。

7、檢查室內排氣扇工作正常,照明良好。

8、觀察變壓器運行中室內有無異常氣味和變壓器運行有無異常聲響。

9、察看變壓器上的電子顯示儀表指示溫度是否正常。

10、經常保持變壓器室地面及設備的、外表清潔無塵。

11、做好防水、防鼠工作,注意隨手關閉好變壓器室門,謹防老鼠等動物竄入變壓器室而發生意外,以免造成停電事故。

12、嚴禁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帶進變壓器室;室內嚴禁吸煙。工作人員必須熟練使用消防器材。

13、室內空調運行正常,室內溫度良好。

14、每天巡視設備的運行情況,如實填寫巡檢記錄,發現設備異常及時匯報當值值長和上級領導。

15、值班員應認真作好值班記錄和巡查記錄,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

生產部

2009年3月10日

篇3:生產部值長崗位安全職責

1.對上級和公司下發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通報,指令等,認真進行學習,并督促本值人員認真貫徹落實。

2.按時到達現場,仔細閱讀值班記錄,了解和掌握生產設備的運行、檢修、備用狀態,以及全公司負荷調度安排情況,并對主要崗位、主要設備進行巡視檢查。交班時主動匯報設備運行情況、注意事項;接班召集各崗位人員開碰頭會,聽取有關生產情況匯報,布置本值所要求完成的任務、安全注意事項。

3.掌握“兩措”、“兩檢”等重大安全活動進度情況,督促有關專業和班組適時做好預防季節性事故的檢修和試驗工作。

4.配合有關部門、專業搞好事故搶修的組織協調工作,及時了解事故經過、主要原因、處理結果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5.經常了解主要設備運行情況,計劃檢修進展情況,重大缺陷和薄弱環節處理情況,并按規定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匯報。對各種違章現象及時制止、考核。

6.正確調度,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參加現場重大操作的監督指導工作和定期的反事故演習,保證安全生產。

7.參加事故或經濟損失的調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監督落實。

8.嚴禁盲目決定設備帶病、超出力運行或讓員工違章,冒險作業而沒有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嚴禁違反規程規定,越權指揮運行操作和事故處理,嚴禁不執行緊停規定而層層請示延誤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