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安全檢查管理制度范本
1?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的管理職責、任務與要求、形式與內容、隱患治理、報告和記錄。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動態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職責
2.1各部門、車間負責本單位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2生產部負責公司生產工藝系統等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3設備部負責公司機械設備、鍋爐壓力容器、電氣儀表、建構筑物等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4安保部負責公司消防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5安保部負責公司劇毒、易制毒化學品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6工程部負責公司工程項目建設、防洪防汛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
2.7安保部負責公司總體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并監督檢查各單位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情況。
3、術語與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3.3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4管理內容與方法
4.1任務與要求
4.1.1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環境和生產秩序,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體任務是:發現和查明各種危險及隱患,督促整改;監督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實施;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4.1.2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要堅持領導檢查與群眾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專業檢查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制度化、經常化。
4.1.3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必須建立由公司領導負責和有關職能人員參加的安全檢查組織,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內容和具體計劃,作到邊檢查,邊整改,及時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
4.2形式和內容
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采取日常、定期、專業和不定期等檢查形式。
4.2.1日常檢查分崗位工人檢查和管理人員巡回檢查。生產工人上崗應認真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各級管理人員應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進行檢查。
4.2.2定期安全檢查包括季節性檢查和節日前檢查。
4.2.2.1季節性檢查分別由各專業部門的主管領導組織本系統人員進行,內容主要是對防火、防爆、防洪防汛、防雷、防靜電、防暑降溫、防凍保溫等預防性檢查。
4.2.2.2節日前檢查內容主要是對安全、消防、生產、設備等存在的隱患和設備備機情況進行檢查。
4.2.3專業檢查分別以各主管部門為主,組織有關單位參加。內容主要是對鍋爐、壓力容器、危險物品、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廠房建筑、運輸車輛、安全裝置及防火防爆、防塵防毒進行專業檢查。。
4.2.4不定期檢查應在裝置開、停工前,檢修中,新裝置竣工及試運轉時進行。
4.2.5綜合檢查分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分別由主管領導、車間主任、班組長組織有關部門、車間及班組人員進行,以查領導、查思想、查紀律、查制度、查違章、查隱患為主要內容的檢查。
4.2.6對于各種檢查情況,必須建立相應的臺帳。公司及安保部組織的檢查由安保部填寫《隱患治理臺帳》;車間組織的由車間安全員填寫《隱患治理臺帳》;班組組織的由班組安全員填寫在《班組安全管理手冊》上。
4.3隱患治理
4.3.1在各類檢查中,要按照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認真進行檢查。
4.3.2各級檢查人員,對查出的隱患都要逐項分析研究,對事故隱患按照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進行分級,并落實整改措施。
4.3.3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但有整改條件的一般隱患,應由檢查部門下達《隱患治理整改通知單》,做到“五定、三不推”(即定臨時防護措施、定整改措施、定負責人、定完成期限,定驗收人;班組能整改的不推給車間、車間能整改的不推給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給上級),立即組織限期整改。
4.3.4暫時不能整改的一般隱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應分別納入技措、安措或檢修計劃,限期整改,做到“五落實”(即整改措施、整改資金、完成期限、整改責任、應急預案)。
4.3.5無力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除采取有效措施外,應及時書面向公司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包括:1)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治難易程度分析;3)隱患的治理方案。
4.3.6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5)治理的時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4.3.7各部門、車間是事故隱患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治理所需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
4.3.8各部門、車間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向安保部和有關部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經本單位行政一把手簽字。
4.3.9各級檢查組織和人員都應將檢查出的隱患和整改情況報告上一級主管部門,重大隱患及整改情況應報安保部存檔。對公司及安保部組織檢查出的問題,要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并按公司安全考核細則進行考核。
4.3.10對安全生產不重視,發現安全隱患無故拖延不解決的單位,公司將根據有關規定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限期落實解決,在期限內仍未解決,由此發生事故或影響生產,公司將追究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篇2:商場防火檢查制度
商場防火檢查制度
1.營業小組及其它部門要設立一名防火檢查員,每天進行防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檢查記錄。
2.防火檢查員要認真負責,檢查中不留死角,確保不發生火情。
3.各部門要在經理(主管)帶領下,每月要進行兩次防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把情況向安保部匯報(書面材料)。
4.安保部每月不定期的對各部門進行安全防火檢查,主要檢查放火制度措施是否落實,有無重大火險隱患,有無安全防火檢查記錄,以消防工作為依據,協同各部門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附:《消防安全日查情況表》
填寫說明:
1.按年、月、日各兩位填寫
2.檢查人員簽字
3.檢查情況
4.遺留隱患具體情況
5.安保主管簽字,并簽署意見
篇3:船舶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監督管理工作,明確我局各有關科、室在船舶安全檢查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是海事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局有關科室及各海事處應協調配合,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努力來完成。
第三條局屬各簽證站、點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的要求,對簽證船舶的《安全檢查記錄簿》進行檢查,督促存在缺陷的船舶糾正缺陷和申請復查,在該船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前,不予簽證放行。
第四條船舶發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如船體或船舶航行操縱設備受損嚴重并直接影響航行安全,通航保障科應要求事故船舶接受安全檢查,并通知船舶監督科,安檢結束后安檢人員應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到通保科,并由監督科上報長江海事局監督處進入《船舶黑名單》。
第五條各單位、部門應加強船舶安全檢查以及相關工作的管理,有關船舶安全檢查的工作臺帳記錄應規范,各部門負責人應定期對本部門的船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安檢人員不斷完善安檢工作。
第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