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大檢查管理辦法典型要求

安全大檢查管理辦法典型要求

2024-07-14 閱讀 1230

一、管理辦法

l、安全大檢查工作是安全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有效的反事故措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全中心上下必須高度重視。每一次安全大檢查必須精心組織,中心領導要親自掛帥和帶隊檢查,安全辦公室、生產運行部、工會、財勞、及各服務部要派人參加,要充分發揮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在安全大檢查中的監督檢查作用。

2、中心每年4月份定期開展春季安全大檢查,每年11月份定期開展冬季安全大檢查。?“春查”、?“冬查”的程序和內容按照《春季安全大檢查典型要求》和《冬季安全大檢查典型要求》的各項規定執行。

3、除“春查”、?“冬查”外,中心還將根據季節特點上級電力公司臨時要求開展“夏季安全大檢查”和安全專項大檢查等、

4、全中心性的安全大檢查工作由中心統一組織布置。根據《安全生產工作規定》要求要預先編制檢查提綱或“安全檢查表”,檢查內容以查領導、查思想、查管理、查規程制度、查隱患為主。在此之前,中心所屬各單位、各部門要首先組織好內部自查工作,要制定有本部門的檢查計劃、檢查內容和檢查要求以及時間人員安排等。各級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做到親自參加計劃布置,親自帶隊檢查,親自組織總結整改工作。

5、安全大檢查要貫徹“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對查出的問題要立即整改。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應制定整改計劃,指定專人限期解決。對查出的重大及以上隱患,中心有關部門要互相配合,盡快解決,對影響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問題要制定應急措施。

6、中心、各單位、各部門都要建立專門的安全大檢查記錄文檔,用于存放安檢的有關記錄資料,并作為原始檔案備查。

7、各種安全大檢查活動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

(1)?計劃:檢查重點內容、程序及時間安排、檢查要求、組織領導及考核辦法;

?(2)?總結:檢查過程簡述、查出哪些問題、解決哪些問題。查出多少設備缺陷及違章現象,已處理了多少,要列出整改計劃、防范措施及今后的工作重點。

8、安全大檢查要逐步結合安全性評價進行。

二、春季安全大檢查典型要求

l?春季安全大檢查的安排

?(1)春季安全大檢查(以下簡稱春查)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動員發動階段、自查階段、復查驗收階段、總結整改階段。

?(2)動員發動階段:安全辦公室擬定出我中心“春查”的重點內容、檢查范圍、檢查要求、時間安排、組織領導等“春查”計劃。經中心領導審核批準后,下發至各單位、各部門、進行發動布置。

?(3)自查階段:各部門根據中心“春查”計劃列出本部門自查提綱和自查檢查表,由設備主人或站長、班長按檢查表的要求,逐項進行檢查,并填表檢查結果。

?(4)復查驗收階段:自查結束后,將自查結果報部門復查,部門復查合格后,提出復查總結和整改措施計劃,報請中心“春查”小組組織驗收檢查。

?(5)總結整改階段:中心對各部門的“春查”工作抽查驗收合格,由安全辦公室提“春查”總結,整改措施計劃。重大整改項目應列入中心年度大修、技改計劃,以便安排資金整改。

2“春查’’工作提綱

?2.1查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1)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健全,落實到位情況如何,是否有檢查考核辦

法,由誰檢查考試,評價如何。

?(2)?各部門、是否制定了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和保證實現目標的具

體措施,措施是否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3)?本部門年度“兩措”計劃的物資、勞力是否已落實,是否編制了實施計劃。

?(4)?部門安全第一責任人落實安全職責到位情況:是否親自批閱上級重要安全文件事故通報、是否做到每月主持召開一次本部門安全情況分析會,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每月是否按規定經常深入生產現場、班組檢查工作,是否主持本部門事故或障礙分析會。

?(5)?其他領導、專責工程師及安全員是否認真履行安全職責,監督到位情況如何。

?(6)?各班組安全員是否設置健全。

?(7)?班組是否做到每周過一次安全日活動;部門對班組安全日活動內容有無布置和要求;部門領導、專責安全員能否按規定參加班組安全活動;是否做到在安全活動后一月內檢查班組安全活動記錄,簽署評價語,提出要求。

?2.2?查季節性反事故措施

?(1)防雷設施

A變電站、輸電線路、直接雷擊防護設備應完善。

B避雷器,保護間隙,防諧振過電壓裝置等過電壓防護設備應正常投入運行。

C防雷裝置接地線引下線連接可靠,截面符合要求,接地電阻按規定試驗周期檢測合格。?

E對運行l0一15年以上的變電站、輸電線路桿塔要對接地網進行開挖檢查腐蝕情況,超過標準的要重新敷設。

2.3?防雨措施

a主控室、高壓室、配電房、水泵房、倉庫等是否有漏水、滲水現象,門窗玻璃應完好無損,屋面無雜物。排水槽、落水管應暢通無堵塞。

b高壓室、配電房排風扇、通風孔要有金屬網和防進水措施。

c室外電氣設備的防雨水罩應齊全完好。

d輸電線路桿塔基礎無塌陷和挖土影響桿塔基礎穩定的現象。

e防小動物措施

f進入高壓配電室的電纜孔洞應封堵完好,定期檢查,落實到人并記錄在案。

g排氣孔洞、室外百葉窗及室內鐵絲網是否齊全完好。

h擋鼠板、鼠藥、鼠夾等防鼠工作是否有漏洞。

I線路桿塔鳥巢是否及時清除。

2.4防火措施

a消防設施、器材的配置是否符合“電氣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要求,

消防器材是否按周期進行了試驗或更換。

b?重點防火部位是否明確,并有明顯的標志,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齊全,并公布在明顯位置。

c電纜溝、電纜豎井、電纜隧道的防火措施是否符合反事故措施要求。

2.4?查春季設備檢修的安全準備工作

a“安全、技術、組織三大措施”是否制定并組織有關人員學習、交底和考核。

b安全工器具及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專用安全工器具是否按規定進行了試驗。

c“安規”考試是否進行,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是否經安規考試合格并重新公布。

d設備隱患是否已查清,并制定了相應的防范措施,變電設備、輸配電線路的現場安全標志如雙重名稱、編號、平行同桿架設線路的色標是否齊全、正確,與資料相符。

e應實施的反事故措施和應消除的裝置性違章是否編入了檢修計劃,并限期完成。

f是否組織開展了安全教育,如組織學習,進行事故追憶、學習人身事故防范措施等,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三、冬季安全大檢查典型要求

第一部分:檢查安全管理工作

l、各級、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建立、健全。

2、安全第一責任人或安全分管責任人是否定期主持、參加安全分析會,是否定期布置、檢查安全工作,是否審查重要工作的安全措施。

3、其他領導、專責工程師及安全員是否認真履行安全職責,監督到位情況如何。

4、各班組安全員是否設置健全。

5、班組安全活動是否正常開展,是否結合本部門的事故、障礙、異常及當前工作提出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及時學習上級安全文件,是否有活動記錄。

6、班組人員的安規、運規考試是否全部參加,不及格的是否已補考,是否建立有考試檔案。

7、本部門的事故檔案是否齊全、規范、符合要求。

8、是否建立違章檔案及整改通知與反饋檔案。?.

9、是否有違章曝光欄,是否定期更換曝光內容。

第二部分:檢查設備現場

1、防火防爆

a查消防組織是否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建立并落實,消防設施購置是否符合要求。

b職工是否經過消防安全教育,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的職工占多少比例。

c現場考問消防器材的存放地點(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b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充足、定期試驗(包括消防用沙),存放地點是否合適。

e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嚴格管理,存放場所是否符合要求。

f電纜溝、電纜豎井內是否有雜物、積油及其它易燃物,是否采取了封堵和阻燃處理,措施是否得力。

g油庫及其它存油場所的設備是否按規定滿足防火要求,附近是否出現電火花和靜電起火的可能。

h高壓室的通道門、排氣裝置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i主控室、辦公室、水泵房等場所的防火措施是否齊全,電器設備是否會過負荷。

j辦公樓、生產車間、家屬宿舍樓、公共場所的安全出口、安全樓道是否暢通,過道所堆雜物是否清除。

k材料倉庫、生產車間是否進行消防檢查。

2、防寒防凍

a設備、孔洞封堵是否有檢空。

b變電站、生產、辦公、生活區的房屋是否漏雨,門窗玻璃是否齊全。

c濾油設備是否符合標準,底部是否發現有積水現象,是否已采取措施。

d室外設備的保溫措施(如斷路器操作機構加溫等)是否執行。

e機動車輛的防寒、防滑、水箱防凍等措施是否落實。

f對輸電線路弧垂偏小的線路,是否已經復測并采取措施。

g防寒防凍的措施是否已落實到班組和個人。

h工作班人員的防寒防護用品是否配齊。

3、防污閃

a逐項檢查年度防污閃工作計劃的完成情況。

b變電站的瓷瓶是否按計劃清掃,是否按規定涂硅油或長效涂料。

c用鹽密指導清掃的線路是否定期、定點取樣,測定有無記錄,污穢嚴重地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防小動物

a生產場所小動務經常出入的地方是否放有鼠藥及滅鼠器具。

b擋鼠板及擋鼠網是否完好、齊全,門窗是否及時關閉。

c防小動物孔洞封堵是否定期檢查,責任到人、記錄在案。

5、交通安全

a查各級交通安全組織是否健全,交通安全責任制是否建立并落實。

b駕駛員安全活動是否定期進行,有無記錄。

c今年發生過多少次交通事故,責任交通事故多少起,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d車輛是否做到定期檢查、維護,有無車輛帶病運行現象。

h是否有駕駛員酒后開車、帶病開車、除開車現象,有否防止辦法或考核制度。

6、兩措工作

a兩措有無年計劃、季度計劃、月計劃及其完成情況統計。

b今年兩措工作存在主要問題是什么。

c調整的兩措是否有手續,是否符合要求。

7、查禁違章

7.1?查兩票三制的執行情況

7.1.1?操作中監護人的到位情況。

7.1.2?有無無票工作、無票操作現象,抽查兩票是否合格。

7.1.3?兩票是否經班組、部門、中心逐級審查,有無簽名。

7.1.4?設備巡視是否到位,有無考核標準。

7.1.5?交接班是否按規定進行,有否漏項。

7.2?查設備缺陷制度是否落實,有無缺陷未按規定期限處理的現象。

7.3?有否構成裝置性違章的缺陷未處理,原因是什么,目前還有多少裝置性違章,逐條列出。

7.4?防誤閉鎖裝置還存在什么問題。

7.5?查閱上次安全檢查整改措施落實情況,未消除項目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7.6?查禁違章工作開展情況,查違章記錄和曝光記錄及罰款情況。

7.7?查去年和今年發生的事故、障礙、異常及反措的落實情況。

?第三部分:總結整改

1、“冬查”結束以后,班組、部門、中心自下而上寫出總結報告。

2、“冬查”的目的在于整改,總結報告應包括整改計劃,對查出的管理問題、習慣性違章、缺陷及尚未落實的反措應逐項落實到部門、負責人,限期完成。

3、對于未能按期完成的整改項目,責任部門責任人應書面申述理由并重新制定整改計劃;安全生產辦公室應根據整改計劃,查詢落實情況,對理由不充足、未能按期完成整改工作的要進行責任考核。

篇2:鐵路旅客運輸安全檢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和旅客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和規范鐵路旅客運輸安全檢查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鐵路旅客運輸安全檢查是指鐵路運輸企業在車站、列車對旅客及其隨身攜帶、托運的行李物品進行危險物品檢查的活動。

前款所稱危險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和傳染病病原體及槍支彈藥、管制器具等可能危及生命財產安全的器械、物品。禁止或者限制攜帶物品的種類及其數量由國家鐵路局會同公安部規定并發布。

第三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車站和列車等服務場所內,通過多種方式公告禁止或者限制攜帶物品種類及其數量。

第四條鐵路運輸企業是鐵路旅客運輸安全檢查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國家鐵路局有關規定,組織實施鐵路旅客運輸安全檢查工作,制定安全檢查管理制度,完善作業程序,落實作業標準,保障旅客運輸安全。

第五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鐵路旅客車站和列車配備滿足鐵路運輸安全檢查需要的設備,并根據車站和列車的不同情況,制定并落實安全檢查設備的配備標準,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安全、環保等要求的安全檢查設備,并加強設備維護檢修,保障其性能穩定,運行安全。

第六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鐵路旅客車站和列車配備滿足鐵路運輸安全檢查需要的人員,并加強識別和處置危險物品等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從事安全檢查的人員應當統一著裝,佩戴安全檢查標志,依法履行安全檢查職責,愛惜被檢查的物品。

第七條旅客應當接受并配合鐵路運輸企業的安全檢查工作。拒絕配合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拒絕其進站乘車和托運行李物品。

第八條鐵路運輸企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檢查旅客及其隨身攜帶或者托運的物品。

對旅客進行人身檢查時,應當依法保障旅客人身權利不受侵害;對女性旅客進行人身檢查,應當由女性安全檢查人員進行。

第九條安全檢查人員發現可疑物品時可以當場開包檢查。開包檢查時,旅客應當在場。

安全檢查人員認為不適合當場開包檢查或者旅客申明不宜公開檢查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移至適當場合檢查。

第十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旅客車站安全管理,為安全檢查提供必要的場地和作業條件,提供專門處置危險物品的場所。

第十一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制定并實施應對客流高峰、惡劣氣象及設備故障等突發情況下的安全檢查應急措施,保證安全檢查通道暢通。

第十二條鐵路運輸企業在旅客進站或托運人托運前查出的危險物品,或旅客攜帶禁止攜帶物品、超過規定數量的限制攜帶物品的,可由旅客或托運人選擇交送行人員帶回或自棄交車站處理。

第十三條對懷疑為危險物品,但受客觀條件限制又無法認定其性質的,旅客或托運人又不能提供該物品性質和可以經旅客列車運輸的證明時,鐵路運輸企業有權拒絕其進站乘車或托運。

第十四條安全檢查中發現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器具、爆炸物品等危險物品,或者旅客聲稱本人隨身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器具、爆炸物品等危險物品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交由公安機關處理,并采取必要的先期處置措施。

第十五條列車上發現的危險物品應當妥善處置,并移交前方停車站。鞭炮、發令紙、摔炮、拉炮等易爆物品應當立即浸濕處理。

第十六條鐵路運輸企業在安全檢查過程中,對擾亂安全檢查工作秩序、妨礙安全檢查人員正常工作的,應當予以制止;不聽勸阻的,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第十七條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維護車站、列車等鐵路場所和鐵路沿線的治安秩序。

旅客違法攜帶、夾帶管制器具或者違法攜帶、托運煙花爆竹、槍支彈藥等危險物品或者其他違禁物品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鐵路監管部門應當對鐵路運輸企業落實旅客運輸安全檢查管理制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第十九條鐵路運輸企業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有關安全檢查管理規定的,鐵路監管部門應當責令改正。

第二十條鐵路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旅客運輸安全檢查情況實施監督檢查、處理投訴舉報時,應當恪盡職守,廉潔自律,秉公執法。對失職、瀆職、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隨旅客列車運輸的包裹的安全檢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篇3:江河過閘船舶安全檢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長江過閘船舶安全檢查活動,保障船舶過閘航行安全和長江三峽及葛洲壩樞紐安全,根據《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長江過閘船舶安全檢查(以下簡稱“過閘安檢”)活動。

第三條?交通運輸部主管過閘安檢工作。

長江航務管理局(以下簡稱“長航局”)負責監督管理過閘安檢。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以下簡稱“三峽局”)負責實施過閘安檢。

長江海事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按職責分工,指導過閘安檢業務工作。

第四條?長江流域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督促港口、碼頭經營人、管理人依照相關法規,加強船舶裝載作業管理,落實水路旅客運輸實名制有關要求,強化旅客安全檢查,消除過閘船舶安全隱患。

第五條?過閘船舶所有人、經營人和管理人應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按照規定建立過閘安全保衛制度或船舶保安計劃,健全安全自查制度,督促過閘船舶加強設備維護保養,開展自查。?

第六條?過閘船舶應于每次過閘前接受過閘安檢。未通過過閘安檢的船舶,不得通過長江三峽船閘、升船機或葛洲壩船閘。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免檢的除外。

第二章?過閘船舶安全自查

第七條?過閘船舶接受過閘安檢前應開展安全自查,及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船舶適航、船員適任、貨物適裝、安保情況正常。

第八條?過閘船舶應自查本船證書、文書、文件是否齊全、有效。

第九條?過閘船舶應自查本船下列設備設施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一)機電設備,主要包括:主機、輔機、操舵裝置等機電設備,應急電源、應急操舵裝置等應急設備。

(二)航行和通信設備,主要包括:甚高頻(VHF)、衛星導航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雷達、羅經、電子航道圖系統等。

(三)消防設施設備,主要包括: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按照相關標準配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水滅火系統等固定消防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是否保持完好有效;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安全制度、操作規程、滅火及應急預案;是否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是否擅自改變船舶防火分區;是否組織防火檢查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四)救生設備,主要包括:救生艇筏、救生器材。

第十條?過閘船舶應自查船員配備是否滿足船舶最低配員要求,是否人證相符。

第十一條?過閘船舶應自查貨物是否合理配載和有效系固,是否載有禁運貨物。

第十二條?過閘船舶應自查本航次申報的過閘方式、時間、始發港、目的港、船舶尺度、裝載情況等過閘信息是否與實際一致,是否滿足過閘要求。

第十三條?過閘船舶應自查本船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船員是否掌握船舶應變部署表內容。

第十四條?從事客運的過閘船舶還應自查本船是否向旅客宣傳過閘安全及應急逃生注意事項,是否按規定對旅客進行實名制登記;載客100人以上的客船還應自查本船船舶保安計劃執行情況。

第十五條?載運危險貨物的過閘船舶應自查本船危化品裝載是否滿足隔離要求,是否隨船攜帶本航次所載貨物托運單(合同)或貨物清單和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是否按規定配備安全保衛人員,是否有除核定船員和押運人員外的其他人員隨船。

第十六條?船舶過閘安檢前,應按自查辦法第七條至十五條規定的項目,并填寫自查記錄表,經船長簽字隨船備查。

第三章?過閘安檢

第十七條?三峽局應配備與過閘安檢相適應的人員和設備,按照過閘安檢工作程序和安檢項目開展過閘安檢工作。

第十八條?從事過閘船舶安檢的人員(以下簡稱“安檢人員”)應當通過必要的背景調查,接受相應的專業技術培訓。

第十九條?實施過閘安檢時,安檢人員應不少于2人,檢查時應向船方出示工作證件,并全程視頻記錄檢查過程。

第二十條?實施過閘安檢時,船長應指派專業人員配合檢查,如實回答安檢人員提出的問題,按照要求提供相應的文件、文書,操縱和測試船舶設施、設備。

第二十一條?安檢人員應將過閘安檢發現的問題、整改建議及過閘安檢結果書面通知船長。

第二十二條?安檢人員作出過閘船舶未通過過閘安全決定前,應當聽取過閘船舶的對有關問題的陳述和解釋,理由合理的應當予以采信。

第二十三條?安檢合格的船舶,三峽局應安排過閘;安檢合格的客船,應優先安排過閘。

安檢不合格的船舶,應按要求整改,重新申請過閘安檢,復查合格后方可安排過閘。

第二十四條?安檢合格的過閘船舶,在待閘期間船舶適航、貨物裝載、船員配備以及船舶安保等情況發生變化的,應重新申請過閘安檢。

第二十五條?過閘安檢中發現船舶或人員涉嫌違法違規的,三峽局應及時通報長江海事局或長江航運公安局依法調查處理。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六條?長航局應制定過閘安檢工作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對過閘安檢工作開展監督檢查。

第二十七條?三峽局應建立并實施過閘安檢工作管理制度,確保過閘安檢質量和效率。

第二十八條?長航局應公開舉報電話、信箱和電子郵件地址,受理并調查過閘安檢工作中的舉報事件。

第二十九條?過閘船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暫停其12-24個月的船舶過閘遠程申報,并列為失信船舶。

(一)未按本辦法第七條至十五條內容開展安全自查;

(二)不如實填寫安全自查記錄表;

(三)涂改、故意損毀、偽造、變造過閘安檢文書;

(四)提供虛假貨物托運單(合同)或貨物清單、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五)謊報船名、吃水、貨種、主尺度和實載運量等過閘信息;

(六)制造虛假船位信息申報過閘;

(七)安檢合格的過閘船舶,在待閘期間船舶適航、貨物裝載、船員配備以及船舶安保等情況發生變化,未重新申請過閘安檢。

第三十條?安檢人員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的,三峽局應按照有關規定作出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本辦法所稱的過閘船舶,是指擬通過長江三峽船閘、三峽升船機或葛洲壩船閘的各類船舶。

第三十二條?過閘安檢人員及過閘安檢設備配備標準、過閘安檢項目及工作程序、船舶誠信管理規定、過閘船舶自檢記錄表等與過閘安檢相關的制度、標準和文書由長航局制定。

第三十三條?過閘安檢不替代海事管理機構港口國監督檢查、船旗國監督檢查、船舶現場監督和長航公安機關治安消防監督檢查。過閘安檢也不免除船舶、船員及相關方在船舶安全、防污染和保安等方面應履行的法定責任和義務。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年?月?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