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會管理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社區自治組織的作用,切實加強社區居委會的建設,規范社區居委會的管理,充分調動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工作積極和創造性,努力打造一支精干、務實、廉政、高效的社區居委會隊伍,推進社區居委會工作的組織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崗位責任制
1、認真負責,嚴于律己,工作務實,勤政為民,牢固樹立服務的思想,當好社區居民的帶頭人。
2、遵紀守法,依法行政,克己奉公,恪守職業道德,始終把居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成居民辦事處交辦的各項工作。
3、作風正派,辦事公道,聯系群眾,接受監督,堅持原則,妥善處理好各種矛盾,問題和糾紛。
4、加強實踐鍛煉,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政策,業務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5、熱愛居委會工作,樹立大局意識,提倡協作精神,自覺維護本居委會的整體利益及班子團結。人人有崗位,個個有責任。
6、在工作中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堅持“五字”工作(勤、精、細、快、準)。接待居民辦理居民事務時,要熱情大方,耐心細致,不急不躁,講求效率。遇到重大問題及時向居民辦事處報告。
二、考勤制度
1必須嚴格考勤,居委會人員的出勤、缺勤,由每天值班人員負責記載。
2全體工作人員上班期間,嚴格遵守上下班制度,無故不得遲到或早退。每天負責考勤的工作人員認真進行登記,遲到或早退人員必須向居委會負責人說明原因,否則視為曠工。
三、會議制度
傳達居民辦事處文件和上級組織的會議精神,有關指導性意見,落實居委會的各項任務等,各種會議均要做好會議記錄。
四、文明辦公制度
1、接待居民要有禮貌,做到“四聲”:來有應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支持配合有謝聲。
2、禁“四難”: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
3、全體成員在上班時間內,衣著要干凈整潔,做到行動莊重,舉止大方,語言文明,不高聲喧嘩,盡量不影響他人辦公。
4、堅持杜絕庸、懶、散行為。上班時間內,不準打牌、玩電腦游戲、上街購物等,不做與工作不相干的事情。
5、居委會成員內部之間要團結,定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維護居委會班子的和諧穩定。做到個人服從組織,處處以大局為重,齊心合力做好工作。
五、居務公開制度
社區居委會要將工作職責、成員分工、辦公時間、服務項目、辦事程序,通過圖板、宣傳欄,向居民公開,便于居民服務并接受監督。
六、保潔制度
辦公室衛生每天打掃一次。全體成員在每天上班前打掃。每月大清掃一次。每天專門有一人負責全天的保潔。保證室內無雜亂臟物。做到文件、書刊擺放整潔,玻璃明亮,地面干凈。
七、安全制度
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防火、防電、防盜。下班時關好門窗、電源、水源。
八、學習制度
1、堅持上班前半小時的學習,堅持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提高政治敏銳性,提高政治鑒別力。培養自己的工作作風。要按時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學習。工作中虛心向同事學習工作崗位的各項業務技術。細心地做好各項工作,學習上級領導和同事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在工作中加以創新運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實踐。
2、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做好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針對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學習和討論,做好學習筆記,寫好學習心得。
九、以上制度作為年度先進工作者考評標準。
篇2:社區居委會職責
篇一: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社區居民遵紀守法,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凈化社區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籌備和召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向社區成員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執行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的決定、決議,執行《社區自治章程》。
三、組織引導社區居民開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科學教育、青少年教育、職業培訓等,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和教育活動。教育居民尊老愛幼、扶困助殘、擁軍優屬、團結互助、養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營造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加強居民的歸屬感和社區的凝聚力。
四、做好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包括志愿者服務等),開展以勞動就業為重點的社會事務性服務,為社區特殊群體提供社會福利性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
五、協助維護社會治安,配合做好“兩勞”釋放人員及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假釋、保外就醫人員的幫教和常住、暫住人員的登記管理工作,維護本社區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
六、調節民間糾紛,做好疏導工作;防止矛盾激化,促進居民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七、協助城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與居民利益相關的公共、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
八、管理社區居委會的財產,根據自愿原則,籌集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所需的經費。
九、依法培育和發展社區服務民間組織,協助政府部門加強對社區民間組織的指導與幫助。積極培育和發展社區志愿者服務組織,壯大志愿者隊伍,知道開展服務活動。
篇二: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
社區居委會是黨領導下的依法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和履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社區居委會具有以下基本職責: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教育公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愛護公共財產,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
二、動員和組織社區居委會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發展社區文化、教育事業,普及科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三、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發展本社區的公益事業,管理和維護本社區集體資產。
四、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興辦社區的福利事業,指導、管理社區養老、助殘等社區服務機構。
五、做好社區內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與服務。
六、向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構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的建議。
七、組織社區居民,對城市基層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機構的各項任務進行民主評議、民主監督。
八、協助城市基層人民政府開展各項工作。
篇三: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
2、執行居民會議的決定、決議。
3、管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里益事業,發展便民利民生產、生活服務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活動。
4、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教育居民樹立移風易俗、尊老愛幼、幫殘助弱、扶貧濟困、團結互助的新風尚,引導居民建立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
5、調解民間糾紛,促進家庭和睦及鄰里團結。
6、協助有關部門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
7、協助人民政府做好青少年教育、勞改釋放和勞教解除人員的幫教、計劃生育、公共衛生、優撫救濟等項工作。
8、向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篇四: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社區居民遵紀守法,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凈化社區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組織引導社區居民開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科學教育、青少年教育、職業培訓等,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和教育活動。教育居民尊老愛幼、扶困助殘、擁軍優屬、團結互助、養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營造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加強居民的歸屬感和社區的凝聚力。
三、協助上級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與居民利益相關的公共事務、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協助街道辦事處做好社區內失業人員及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與服務工作。
四、積極開展與駐區單位的共駐共建工作,做好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包括志愿者服務等),開展以勞動就業為重點的社會事務性服務,為社區特殊群體提供社會福利性服務,切實為社區內弱勢群體排憂解難。
五、協助維護社會治安,配合做好“兩勞”釋放人員及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假釋、保外就醫人員的幫教和常住、暫住人員的登記管理工作,維護本社區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
六、按照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要求,及時調節、解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矛盾糾紛,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并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反映社區居民的建議和訴求。
七、完成上級政府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篇五: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
(一)社區管理。社區居委會按照規范化、民主化、社會化的原則管理社區事務,逐步實現社區自治。
社區管理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開展法制宣傳和社會教育;
2、處理公共事務,維護居民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
3、調解民間糾紛,維護社區秩序和安全;
4、對社區內其他群眾自治性自治組織、物業管理企業、家政服務機構的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監督;
5、協助做好社區人口普查、計劃生育、社會救助等工作;
6、向有關部門反映居民的要求、意見和建議;
7、管委會及其職能部門授權的其他事務。
(二)社區服務。社區服務堅持社會化、網絡化、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
社區服務內容包括:
1、向社區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務;
2、開展社區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活動;
3、開展醫療、保健、衛生服務;
4、向社區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提供福利性服務;
5、向社區單位提供社會化服務;
6、提供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
7、其他為社區所需要的服務項目。
篇3: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社區居民遵紀守法,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凈化社區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籌備和召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向社區成員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執行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的決定、決議,執行《社區自治章程》。
三、組織引導社區居民開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科學教育、青少年教育、職業培訓等,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和教育活動。教育居民尊老愛幼、扶困助殘、擁軍優屬、團結互助、養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營造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加強居民的歸屬感和社區的凝聚力。
四、做好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包括志愿者服務等),開展以勞動就業為重點的社會事務性服務,為社區特殊群體提供社會福利性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
五、協助維護社會治安,配合做好“兩勞”釋放人員及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假釋、保外就醫人員的幫教和常住、暫住人員的登記管理工作,維護本社區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
六、調節民間糾紛,做好疏導工作;防止矛盾激化,促進居民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七、協助城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與居民利益相關的公共、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
八、管理社區居委會的財產,根據自愿原則,籌集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所需的經費。
九、依法培育和發展社區服務民間組織,協助政府部門加強對社區民間組織的指導與幫助。積極培育和發展社區志愿者服務組織,壯大志愿者隊伍,知道開展服務活動。
社區居委會是黨領導下的依法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和履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社區居委會具有以下基本職責: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教育公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愛護公共財產,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
二、動員和組織社區居委會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發展社區文化、教育事業,普及科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三、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發展本社區的公益事業,管理和維護本社區集體資產。
四、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興辦社區的福利事業,指導、管理社區養老、助殘等社區服務機構。
五、做好社區內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與服務。
六、向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構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的建議。
七、組織社區居民,對城市基層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機構的各項任務進行民主評議、民主監督。
八、協助城市基層人民政府開展各項工作。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
2、執行居民會議的決定、決議。
3、管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里益事業,發展便民利民生產、生活服務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活動。
4、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教育居民樹立移風易俗、尊老愛幼、幫殘助弱、扶貧濟困、團結互助的新風尚,引導居民建立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
5、調解民間糾紛,促進家庭和睦及鄰里團結。
6、協助有關部門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
7、協助人民政府做好青少年教育、勞改釋放和勞教解除人員的幫教、計劃生育、公共衛生、優撫救濟等項工作。
8、向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社區居民遵紀守法,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凈化社區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組織引導社區居民開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科學教育、青少年教育、職業培訓等,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和教育活動。教育居民尊老愛幼、扶困助殘、擁軍優屬、團結互助、養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營造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加強居民的歸屬感和社區的凝聚力。
三、協助上級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與居民利益相關的公共事務、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協助街道辦事處做好社區內失業人員及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與服務工作。
四、積極開展與駐區單位的共駐共建工作,做好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包括志愿者服務等),開展以勞動就業為重點的社會事務性服務,為社區特殊群體提供社會福利性服務,切實為社區內弱勢群體排憂解難。
五、協助維護社會治安,配合做好“兩勞”釋放人員及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假釋、保外就醫人員的幫教和常住、暫住人員的登記管理工作,維護本社區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
六、按照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要求,及時調節、解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矛盾糾紛,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并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反映社區居民的建議和訴求。
七、完成上級政府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一)社區管理。社區居委會按照規范化、民主化、社會化的原則管理社區事務,逐步實現社區自治。
社區管理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開展法制宣傳和社會教育;
2、處理公共事務,維護居民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
3、調解民間糾紛,維護社區秩序和安全;
4、對社區內其他群眾自治性自治組織、物業管理企業、家政服務機構的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監督;
5、協助做好社區人口普查、計劃生育、社會救助等工作;
6、向有關部門反映居民的要求、意見和建議;
7、管委會及其職能部門授權的其他事務。
(二)社區服務。社區服務堅持社會化、網絡化、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
社區服務內容包括:
1、向社區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務;
2、開展社區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活動;
3、開展醫療、保健、衛生服務;
4、向社區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提供福利性服務;
5、向社區單位提供社會化服務;
6、提供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
7、其他為社區所需要的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