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員行為規范模板
1、員工必須穿著統一制服,儀容端正,持牌上崗;
2、員工應按規定,準時上下班,不得遲到、早退和無故曠工;
3、上下班不得委托他人簽到、偽造或更改出勤記錄;
4、遇見住戶面帶微笑,主動打招呼;
5、工作期間不在住戶別墅周圍東張西望;
6、不能觸摸、毀壞、拿走住戶堆放在室外的物品;
7、員工不能隨意踩踏業主家平臺;
8、員工不許采摘業主和園區果樹上的果實(桃、梨、楊梅、石榴、柚子等);
9、與人和睦相處,不得爭吵、打架和鬧事,如有情況及時上報處理;
10、不得侮辱(包括爭執)、刁難業主,或向業主索要任何錢款禮物;
11、對業主提出的任何服務要求,如無法識別,及時上報予以解決;
12、遇業主對服務質量口頭抱怨或投訴,應及時上報;
13、如撿到失物應馬上交給上級,及時按規定程序處理;
14、工作期間員工不可在住戶、業主家周圍大聲喧嘩、交談;午間休息、就餐不可坐在業主家門口,一律在管理處區域休息、就餐;
15、員工工作期間不可竄崗聊天,不可擅離工作崗位,工作嚴格服從上級領導的指揮和調派,不可私自違反工作流程;
16、非指定時間和區域不準抽煙、吃零食;
17、不得在上班時間離開工作崗位去撿礦泉水瓶、易拉罐、木板等垃圾用于牟利;
18、不經過物業允許,員工不得私自拔掉園區內死亡樹木;
19、愛惜設施設備,發現有任何損害及時匯報,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20、下班后收攏所有綠化工具和用品,不得遺留在小區內;
21、飲用水按物業/或公司規定執行;
22、發現異常情況/或安全隱患應立即上報;
23、常用語:
“您好、你早、早上好、下午、晚上好、很抱歉、對不起、再見、謝謝,不用謝”等
24、稱呼用語:
一般稱呼“先生、女士、小姐、太太、小朋友、阿姨、經理、主管、領班、師傅”等。
篇2:公司安全生產行為規范(3)
公司安全生產行為規范(三)
1總則
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提高本公司員工及所有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及安全文化素質,規范安全生產行為,消除各種違章違紀現象及事故隱患,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及所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促進企業的生產與發展,特制定本行為規范。要求每一位員工及作業人員認真學習,嚴格遵照執行。
2行為規范要求
2.1凡在公司區域內從事生產作業及相關輔助、管理工作的人員,都必須自覺接受三級安全教育,認真學習、執行黨和國家、上級公司、各級勞動部門及公司頒發的各項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和制度,不斷增強安全意識,增長安全技術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實現“三不傷害”(詳見附錄)要求,保證每個人員的安全健康及生產的順利進行。
2.2公司區域內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時刻保持“安全第一”思想,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2.3進入生產區域作業,必須嚴格遵守“三戴一不戴”,并按規定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做好自我保護,如:女工長發和留海不得露出防護帽,割、焊工、機加工不得戴紗手套作業;電工、焊工、機加工等作業人員進入崗位嚴禁佩戴各種金屬飾品及非金屬掛件;在公司區域內不準赤腳、赤膊,進入生產現場不準穿涼鞋、拖鞋、高跟鞋、裙子等。
2.4作業前,首先須清點自己所帶的工具設備數量并確保完好;作業時,應集中思想,嚴禁嬉戲打鬧和串崗、離崗、睡崗;作業結束,要做到工完料清、場地凈,并仔細清點個人工具設備用品是否按數收回,嚴防遺落在產品關鍵要害部位。
2.5必須注意識別公司區域內各種安全標志。
2.6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持有政府勞動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才能獨立操作。未經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須在有證人員帶領下工作,并持有公司安環保衛部頒發的《實習操作證》,嚴禁違章無證操作。
2.7任何人不準觸弄與本工種、本崗位工作無關的開關按鈕,不得擅自動用與本職無關的機電設備和專用器材。停電、停車進行拆修設備時,必須在合閘處、操作處掛貼禁動標志,必要時應派專人監管;檢修完畢,應立即解除禁動標志。公司動力站房、要害部門崗位人員必須持有安環保衛部和人力資源部頒發的上崗證件,嚴禁非崗位人員、無證人員擅自進入要害部門、動力站房。
2.8公司區域內主要道路、生產區域通道必須保持暢通,嚴禁擅自占用;公司內車輛限速15公里/小時;機動車與自行車都必須靠右行駛,行人盡量靠右行走或走人行道;自行車不準載人、不準在車間內穿行,進出公司大門必須下車推行;機動車、自行車必須統一整齊地停放在規定的地方。
2.9作業區內行走,必須看清上下左右環境,遵守標牌提示,注意聲光警戒信號;不準雙手插入衣褲袋;登高必須雙手扶梯攀登,所帶物品必須緊扎牢固,防止脫落傷人;上下船只必須走浮橋或由專人架設的跳板(跳板下應掛好安全網),碼頭與船傍嚴禁跳越。
2.10明火作業嚴格遵守“明火十不燒”的規定。嚴禁用割炬、焊炬等生產作業工具照明、取暖。嚴禁用氧氣作通風、降溫或身體吹塵。不準在非指定地點吸煙,嚴禁亂扔煙蒂。
2.11起重作業必須遵守“起重十不吊”的規定,不得在吊運物體下站立、行走。指揮人員必須佩帶明顯標志。鋼絲索具嚴禁在糙物、銳物上托拽、摩擦、敲砸。
2.12二人以上多人協同操作,必須由班組長指定有操作經驗的專人負責、統一指揮。
2.13任何人不準擅自拆除各種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和應急設施。因生產臨時需要拆卸移位時,現場必須有專人監護或設置警示標志,作業完畢后,拆卸人應立即將其恢復原樣。
2.14在狹小艙室及容器內工作時必須加強通風,并實行雙人監護制,防止窒息、中暑、觸電等事故的發生。非作業時間嚴禁將帶有易燃助燃和CO2氣體氣源的工具皮帶擱置在艙室內。嚴禁用帶壓的動能風管口對人。
2.15所有生產人員上崗作業前和上班時間嚴禁喝酒。
2.16嚴禁在船塢內、碼頭邊的水中游泳或擅自捕撈。嚴禁向水域及陰溝下水道中傾倒垃圾、廢油、污染物。嚴禁在廠區內(包括作業區)、產品上隨地大小便、隨意傾倒污染物。
冬季嚴禁用電燈泡、電爐取暖。因生產或工作需要使用明火爐、電加熱器的,必須經安全部門許可。
2.17備案。嚴禁用汽油、柴油、香蕉水等油類及易燃易爆物品引火。
2.18如遇發生重大事故或險肇事故,在場人員要及時報警、保護現場、組織搶救,并立即向領導及安全部門報告。
2.19任何人員都有責任對違反安全規范、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及時加以制止,發現事故隱患、事故苗子必須立即向有關領導報告。
2.20任何人未經辦公室批準不得擅自帶領外來人員在作業現場參觀;經批準并帶領參觀的人員,必須負責檢查落實對參觀者的安全穿戴要求,告知安全保護要則,并對其安全負責。
3其他
3.1本行為規范自頒發之日起試行。
3.2本行為規范解釋權屬安環部、辦公室。試行中如有問題,請及時提出,以便協調、修改、補充、完善。
篇3:電機車司機安全行為規范
(1)電機車司機必須按信號指令行車,在開車前必須發出開車信號。機車運行中嚴禁將頭或身體探出車外。嚴禁司機在車外開車。嚴禁不松閘開車。
(2)接班后,電機車司機必須對機車的各種保護進行檢查、試驗;機車的閘、燈、鈴、連接裝置和撒砂裝置,任何一項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時,都不得使用該機車。
(3)電機車司機必須帶手套,穿耐壓靴子,帶瓦斯便攜報警儀。方向手把處于零位,方可接通電源。
(4)電機車司機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嚴禁在機車行駛中或尚未停穩前離開司機室。暫時離開崗位時,必須切斷電源,將控制器手把轉至零位,控制器手把取下保管好,扳緊車閘,不得關閉車燈。
(5)嚴禁使用打倒車的方法制動電機車。
(6)正常運行時,機車必須在列車前端拉車,調車及處理事故時須頂車必須有可靠措施。
(7)機車在接近風門、巷道口、硐室口、彎道、道岔、坡度較大或噪聲大處、機車會車前以及前面有人或視線內有障礙物時,都必須減速,并發出警號。
(8)機車通過施工區段時,必須服從現場施工人員的指揮,準許行駛時方可慢行通過。
(9)需司機扳道岔時,必須停穩機車、剎緊車閘、下車扳動道岔,嚴禁在車上扳動道岔,嚴禁擠岔強行通過。
(10)列車出現故障或發生不正常現象時,都必須減速停車;有發生事故危險或接到緊急停車信號時,都必須立即緊急停車。
(11)途中因故障停車后,必須向調度匯報。在設有閉塞信號的區段,必須在機車(列車)前后設置防護后,方可檢查機車。但不準對蓄電池機車的電氣設備打井檢修。
(12)平巷人車必須在指定地點停車,必須等乘車人員下、下完后,方可警鈴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