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校園綠化養護標準規范

校園綠化養護標準規范

2024-07-13 閱讀 5707

一、割草

1、草坪割草:一般使用割草機進行。馬尼拉一年2次,9月1日前一次,12月底一次。高羊矛一年10次,每月1次。

質量標準:草的高度保持在15公分以下,割除的草及時清除。

2、一般綠地割草,一年4次,時間與質量要求同上。

3、路邊及角隅割草,一年至少2次以上。5月1日前一次。8月底前一次,國慶節前一次。

二、除草

1、草坪刁草:一年5次。2、3月一次,4、5月一次,6月一次、8月一次,10月一次。

質量:雜草連根刁除,刁除的雜草及時清除,草坪純度保持在90%以上。

2、地被植物(麥冬草)及月季除草,視雜草生長情況決定除草次數和除草方式(削、拔)。

質量:基本控制在無雜草狀態,拔、削除的雜草及時清除。

三、修剪

1、整形樹修剪:一年四次,4月中旬一次,6、7月一次,8、9月一次。

質量:剪下的樹葉及時清除,保持整形的幾何面基本平整,大部分枝條之間長短差不超過2-4cm,枯枝剪除。

2、綠籬修剪,一年四次。4月中旬一次,5、6月一次、8月一次,9月后一次。

質量:剪下的枝葉及時清除,保持籬面基本平整,大部分枝長短差不超過2-4cm,枯枝剪除,夾于綠籬間雜樹及時清除。

3、灌木修剪:一年一次。夏季開花的于冬季進行,春季開花的于花后進行。蠟梅、梅花、桃花、垂絲海棠、紅葉李、紫荊等必須每年一次。

4、行道樹抹芽(指懸鈴木行道樹),一年2一3次。

質量:去除四米以下不必要的半木質化不定芽,抹下的芽及時清除。

5、行道樹修剪,一年一次,按美觀原則,于冬季進行。

6、一般樹木修剪,必須按美觀原則,隨時進行。

四、病蟲防治

1、重陽樹:一年二次。6月底至7月中旬進行。

2、其它行道樹:視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進行。

3、一般樹種:視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進行。

4、其他寄生性植物及病害防治對象應及時清除。草坪銹病,大葉黃楊等灌木都應及時檢查及時防治。

質量:噴灑藥劑時做到均勻細致。事后要檢查,對效果不好的要重新噴藥,同一樹種病蟲株害率控制在5%以下,死亡率在1%以下。

五、新種樹木養護

1、學校綠地新種樹木養護,第一次澆透水后,以后澆水及其他養護歸花房管理。無特殊原因成活率在95%以上。

2、地被植物養護,無特殊原因成活率(面積比)在95%以上,沒有面積超過lm2以上的成塊草皮死亡。

3、調整補缺新種樹木養護:沒有特殊原因成活率在90%以上。

六、清除枯枝死樹

凡清理下的枯枝死樹必須放到指定地點,并堆放整齊。

1、喬木的清除枯枝工作:高大行道樹的清潔工作及時進行,不得掛樹一周以上。

2、灌木綠籬的清除枯枝工作,應隨時進行,不得超過一周以上。

3、死樹:一經發現隨時清除。

七、抗旱

使用消防水必須先請示校保衛處,經同意后方可使用。

1、種植已超過一年以上的樹種保存率在99%以上。

2、種后不到一年的新種樹木,成活率在95%以上。

八、抗臺扶正

1、由于各種原因,行道樹或其它喬木樹干傾斜度超過10%以上的必須予以扶正。確實難以扶正的,要加以支撐防止加重傾斜。

2、在臺風來臨之前,及時做好抗臺準備工作,對易倒伏的樹木予以支撐保護,己被臺風傾倒的樹木,在12天內予以扶正。

九、施肥

1、一般樹木施肥,在冬季之前施肥一次,開溝施肥,施后覆土。肥料以學校現有化糞池中濃度適中的人糞為主,每株2一4勺。

2、低矮花灌木花壇施肥:一年二次。秋季修剪后重施基肥一次,春季花前一次。

3、地被植物施肥:一年二次,草坪可在下雨之前以化肥為主撤肥,時間在3、5月與10月。天晴施肥必須隨后噴水,以防肥傷。

校園物業青山分公司花壇養護質量標準

1、草花花壇有四季更替計劃。花壇種植圖案美觀,密度合理,時間適宜。

2、及時松土施肥、澆水、治蟲,保證植株健旺,花朵鮮艷。

3、花壇四周及花壇整潔,無明顯雜物。雜草及時清除。

4、及時去除殘花、枯枝。整形樹及時修剪,保持美觀。

5、保證“五一”、“十一”及學校校慶期間花壇花卉盛開。

篇2:園林綠化養護標準規范

園林綠化養護標準

一、養護職責

1、承包養護期限內,我公司按照園林綠化養護操作規程及園林綠化養護質量標準,合理組織,精心養護,并派出專業的園藝師組織指導安排管護工作,并根據各個季節天氣及植物生長情況靈活派出不少于3位有經驗的工人,保質保量完成養護管理任務。

二、養護內容

1、管理程序:包括淋水、開窩培土、修剪、施肥、除草、修剪抹芽、病蟲害防治、扶正、補苗(苗木費另計)等整套過程。

2、管理工具:

A、花剪、長剪、高空剪、鏟草機、剪草機B、噴霧器、桶、斗車、竹箕

C、鏟、鋤、鋸子、電鋸、梯子D、燃料、維修費

E、有機肥、復合肥、氮肥、鱗肥、鉀肥F、各種農藥

3、養護內容:

A、喬木:每年施有機肥料一次,每株施餅肥0.25千克,追肥一次,每棵施復合肥、混尿素0.1千克,采用穴施、及噴灑、水肥等,然后用土覆蓋,淋水透徹,水滲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時防治病蟲害,保持樹木自然生長狀態,無須造型修剪,及時剪除黃枝、病蟲枝、蔭蔽徒長枝及阻礙車輛通行的下垂枝,及時清理干凈修剪物。每周清除樹根周圍雜草一次,確保無雜草。

B、灌木、綠籬、袋苗: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復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施后三小時內淋水一次,每天淋水1次(雨天除外),水滲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時防治病蟲害,修剪成圓形、方行或錐行的,每周小修一次,每月大修一次,剪口平滑、美觀,及時清除修剪物,及時剪除枯枝、病蟲枝,及時補種老、病死植株,每周清除雜草一次。

C、草本類: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復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施后三小時內淋水一次,每天淋水1次(雨天除外),水滲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時防治病蟲害,每周剪除殘花一次、清除雜草一次,及時剪除枯枝、黃枝。

D、臺灣草: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復合肥10千克,施肥均勻、淋水透徹,水滲透深度5厘米以上,及時防治病蟲,及時補種萎死殘缺部分,覆蓋率達98%以上,每月修剪1-2次。

E、室內陰生植物:每天澆水一次,每3天抹葉片塵埃一次,保持植物生長旺盛,葉色墨綠光亮,盆身潔凈。

三、養護質量標準

一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好。生長超過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平均生長量待以后調查確定)。

(2)葉子健壯:①葉色正常,葉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條件下不黃葉,不焦葉

不卷葉、不落葉,葉上無蟲尿蟲網灰塵;②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5%,以下同)。

(3)枝、干健壯:①無明顯枯枝、死權、枝條粗壯,過冬前新梢木質化;②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干上100平方厘米1頭活蟲以下(包括1頭,以下同),較細的枝條每尺長的一段上在5頭活蟲以下(包括5頭,以下同);株數都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④樹冠完整:分支點合適,主側枝分布均稱和數量適宜、內膛不亂、通風透光。

(4)措施好:按一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基本無缺株。

(6)草坪覆蓋率應基本達到100%;草坪內雜草控制在10%以內;生長茂盛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6次以上,冷地型15次以上;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合理,樹形美觀,能及時很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沫等)重點地區路段能做到隨產隨清,其它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綠地整潔,無磚石瓦塊、筐和塑料袋等廢棄物,并做到經常保潔。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完整,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明顯的人為損壞,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樹樹干上無釘栓刻畫的現象,樹下距樹干2米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圈欄等影響樹木養護管理和生長的現象,2米以內如有,則應有保護措施。

二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比較充分,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正常。生長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

(2)葉子正常:①葉色、大小、薄厚正常;②較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2%以下;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10%以下。

(3)枝、干正常:①無明顯枯枝、死權;②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干100平方厘米2頭活蟲以下,較細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10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4%以下;④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樹冠通風透光。

(4)措施:按二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缺株在l%以下。

(6)草坪覆蓋率達95%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2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二次以上,冷地型10次以上;基本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樹形美觀,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綠地內無明顯的廢棄物,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進行突擊清理。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基本完整,基本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較重的人為損壞。對輕微或偶爾發生難以控制的人為損壞,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樹樹干無明顯地釘栓刻畫現象,樹下距樹2米以內無影響樹木養護管理的堆物堆料、搭棚、圈欄等。

三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基本充分,植物配置一般,裸露土地不明顯。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基本正常。

(2)葉子基本正常:①葉色基本正常;②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10%以下;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20%以下

(3)枝、干基本正常:①無明顯枯枝、死杈:③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10%以下;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干上100平方厘米3頭活蟲以下,較細的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15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6%以下;④90%以上的樹冠基本完整,有綠化效果。

(4)措施:按三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缺株在3%以下。

(6)草坪覆蓋率達90%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3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每年修剪暖地型草1次以上,冷地型草6次以上。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明顯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主要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其他地區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突擊清理綠地內的廢棄物。

5、欄桿、園路和井蓋等園林設施比較完整,能進行維護和油飾。

6、對人為破壞能及時進行處理。綠地內無堆物堆料、搭棚侵占等,行道樹樹干上釘栓刻畫現象較少,樹下無堆放石灰等對樹木有燒傷、毒害的物質,無搭棚設攤、圍墻圈占樹等。

四、綠地養護標準

一級綠地:

1.植物配置合理。喬、灌、花、草搭配適當,能突出小區特色;綠化充分,無裸露土地。

2.樹木生長健狀,生長超過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樹冠完整、美觀,修剪適當,主側枝分布勻稱,內膛不亂,通風透光,無死樹和枯枝死權;在正常條件下,不黃葉、不焦葉、不卷葉、不落葉;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5%以下;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介殼蟲為害不明顯;樹木缺株在2%以下;樹木無釘栓、捆綁現象。

3.綠籬生長健壯,葉色正常,修剪造型美觀,無死株和干枯枝,有蟲株率在2%以下;草坪覆蓋率達到95%以上,修剪及時整齊美觀,葉色正常,無雜草;宿根花卉管理及時,花期長,花色正,無明顯缺株。

4.綠地整潔,無雜樹,無堆物堆料、搭棚、侵占等現象;設施完好,無人為損壞,對違法行為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綠化生產垃圾及時清運。

5.按一級養護技術措施要求認真地進行養護。

二級綠地:

l.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喬灌花草齊全。綠化較充分,基本無裸露土地。

2.樹木生長正常,生長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樹冠基本完整,內膛不亂,通風透光,修剪及時,無死樹和明顯枯枝死杈;在正常條件下,無明顯

黃葉、焦葉、卷葉、落葉;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10%以下;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2%以下;介殼蟲為害較輕;樹木缺株在4%以下;樹木基本無釘栓、捆綁現象。

3.綠籬生長造型正常,葉色正常,修剪及時,基本無死株和干死枝,有蟲株率在10%以下;草坪覆蓋率達到90%以上,修剪及時,葉色正常,無明顯雜草;宿根花卉管理基本及時,花期正常,缺株率在5%以下。

4.綠地整潔,無雜樹,無堆物堆料、搭棚、侵占等現象;設施基本完好,無明顯人為損壞,對違法行為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綠化生產垃圾能及時清運。

5.按二級養護技術措施要求認真地進行養護。

三級綠地:

l.植物搭配一般,綠化基本充分,無明顯裸露土地。

2.樹木生長基本正常,無死樹和明顯枯枝死權;在正常條件下,無嚴重黃葉、焦葉、卷葉;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20%以下;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10%以下;介殼蟲為害一般;樹木缺株在6%以下;樹木無明顯的釘栓、捆綁現象。

3.綠籬生長造型基本正常,葉色基本正常,無明顯的死株和枯死枝,有蟲株率在20%以下;草坪宿根花卉生長基本正常,草坪斑禿和宿根花卉缺株不明顯,基本無明顯的草荒。

4.綠地基本整潔,無明顯的堆物堆料、搭棚、侵占等現象;設施無明顯的破損,無較嚴重人為破壞,對人為損壞和違法行為能及時處理;無綠化生產垃圾。

5.按三級養護技術措施要求認真地進行養護。

凡是參加市級文明小區、優秀管理小區等先進評比的居住小區,必須達到二級以上的養護管理標準。

居住小區綠化養護按三個等級標準

篇3:北京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規范

北京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一、術語和定義

樹冠:樹木主干以上集生枝葉的部分

花蕾期:植物從花芽萌動到開花前的時期

葉芽:形狀較瘦小,先端尖,能發育成枝和葉的芽

花芽:形狀較肥大,略呈圓形,能發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不定芽:在枝條上沒有固定位置,重剪或受刺激后會大量萌發的芽

生長勢:植物的生長強弱。泛指植物生長速度、整齊度、莖葉色澤、植株茁壯程度、分蘗或分枝的繁茂度

行道樹:栽植在道路兩旁,并構成街景的樹木

古樹名木:樹齡達百年以上或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以及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地被植物:指植株低矮(50cm以下),用于覆蓋園林地面的植物

分枝點:喬木主干上開始出現分枝的部位

主干:喬木或非叢生灌木地面上部與分枝點之間部分,上承樹冠,下接根系

主枝:自主干生出,構成樹型骨架的粗壯枝條

側枝:自主枝生出的較小枝條

小側枝:自側枝上生出的較小枝條

春梢:初春至夏初萌發的枝條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對園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澇、修剪、防治病蟲、防寒、支撐、除草、中耕、施肥等技術措施

整形修剪:用剪、鋸、疏、捆、綁、扎等手段,使樹木長成特定形狀的技術措施

冬季修剪: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內進行的修剪

夏季修剪:在夏季植物生長季節進行的修剪

傷流:樹木因修剪或其它創傷,造成傷口處流出大量樹液的現象

短截:在枝條上選留幾個合適的芽后將枝條剪短,達到減少枝條,刺激側芽萌發新梢的目的

回縮:在樹木二年以上生枝條上剪截去一部分枝條的修剪方法

疏枝:將樹木的枝條貼近著生部或地面剪除的修剪方法

摘心、剪梢:將樹木枝條剪去頂尖幼嫩部分的修剪方法

施肥:在植物生長和發育過程中,為補充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基肥:植物種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中以作為底肥的肥料,多為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追肥:植物種植或栽植后,為彌補植物所需各種營養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料。

病蟲害防治:對各種植物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療的過程

人工防治病蟲害:

針對不同病蟲害所采取的人工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餌料誘殺、燈光誘殺、潛所誘殺、熱處理、截止上樹、人工捕捉、挖蛹、摘除卵塊蟲包、刷除蟲卵、刺殺蛀干害蟲以及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摘除病葉病梢、刮除病斑等措施

除草:植物生長期間人工或采用除草劑去除目的植物以外雜草的措施

灌溉:為調節土壤溫度和土壤水分,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澆灌的措施

排澇:排除綠地中多余積水的過程

返青水:為植物正常發芽生長,在土壤化凍后對植物進行的灌溉

凍水: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凍前對植物進行的灌溉

冠下緣線: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樹樹冠底部緣線形成的線條

黃土不露天:利用草坪等地被植物或樹皮等其它材料,對綠地內和樹冠下的裸露土地進行覆蓋,以期達到綠化、美化、抑塵和保墑的目的

分級養護管理:

根據園林綠地所處位置的重要程度和養護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將園林綠地的養護管理分成不同等級。由高到低分為:特級養護管理、一級養護管理、二級養護管理等三個等級

二、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質量標準

1特級養護質量標準

.綠化養護技術措施完善,管理得當,植物配置科學合理,達到黃土不露天

.園林植物

①生長健壯。新建綠地各種植物兩年內達到正常形態

②園林樹木樹冠完整美觀,分枝點合適,枝條粗壯,無枯枝死杈;主側枝分布勻稱、數量適宜、修剪科學合理;內膛不亂,通風透光。花灌木開花及時,株形豐滿,花后修剪及時合理。綠籬、色塊修剪及時,枝葉茂密,整齊一致,整型樹木造型雅觀。行道樹無缺株,綠地內無死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