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喬木灌木修剪質量標準
一.目的
及時修剪,保證植物的生長和成型,美化環境。
二.運用范圍
麗江花園區內,綠化管轄范圍以內。
三.整形修剪分三種方式:
自然式修剪、人工式修剪、自然式和人工混合式。各種樹木都有一自然樹形,保持樹木原有的自然生長狀態,能體現園林的自然美,稱為自然修剪。
四.按照園林觀賞的需要
將樹冠剪成各種特定的形式,如多層式,螺旋式,半圓式,倒半圓式,單干、雙干、曲干、懸垂,各種亭、臺、樓牌造型和綠門、綠籬等。
五.在樹冠自然式的基礎上加以人工塑造
以符合人們觀賞的需要,如:開心形,頭狀形,叢生形、匍匐式等。
六.落葉樹種
從落葉開始春季萌發前修剪,稱為休眠期修剪或季節修剪;這段時間中樹木生長停滯,樹體內養分大部分回歸根部,修剪后營養損失最小,且傷口不易被細菌感染腐爛,對樹木的生長影響最小。
七.在生長期內進行修剪
稱為生長期修剪或夏季修剪,常綠樹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冬季修剪傷口不易愈合,易受凍害,故一般在夏季修剪。
八.整形修剪的強度
修剪的強度分為重修與輕修剪兩種,多種剪中分為重、中、輕修剪三級。
重修剪又稱為截(適用于大的灌木,闊葉喬木)。
1)輕截一剪去一年主枝條長度的1/5一1/4
2)中截一剪去一年主枝條長度的1/3一1/2
3)重截一剪去一年主枝條長度的3/4一2/3
4)輕修剪又稱為疏(適用于小灌木)
5)輕疏一疏枝占全樹枝條的10%
6)中疏一疏枝占全樹枝條的10%一20%
7)重疏一疏枝占全樹枝條的20%以上
篇2:喬木灌木的整形修剪工作程序標準
喬木、灌木的整形修剪工作程序、標準
1.0范圍
管區綠化區樹木的整形和修剪。
2.0作業程序
簡單概括為"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處理"。
一知:知道不同栽植類型樹木的修剪要點及技術規范要求。
二看:修剪前仔細觀察,剪法做到心中有數。
三剪:剪后的斷枝,因樹修剪的原則,做到合理修剪。
四拿:剪后的斷枝,隨時拿下,集中一起。
五處理:剪下的枝條要及時清運處理,以免引起病蟲害。
3.0標準
3.1造形美觀,形態逼真。
3.2綠籬每年至少修剪4次,造型每年6次,喬木每年1-2次。
3.3九里香、福建茶等綠灌木新長枝不超過15cm,勒杜鵑造型新長枝不超過30cm。
篇3:園區喬木灌木的修剪規程標準
園區喬木、灌木的修剪規程及標準
操作規程
1、保持樹木析有的自然生長狀態,能體現樹木的自然美,稱為自然修剪。
2、根據花木的生長特性和發芽分枝規律,進行花木的修剪造型,如自然開心形、圓柱形、方形、圓頭形、層形或其他物品、動物的形狀。
3、根據不同的花木,耐修剪的程度不同進行輕、中、重三種不同程度的修剪。
輕剪---剪去一年生枝條長度的1/5--1/4。
中剪----剪去一年生枝條長度的1/3--1/2。
重剪----剪去一年生枝條長度的3/4---2/3。
4、及時清除修剪的枝葉。
標準
1、造型美觀,形態逼真。
2、綠籬每年至少要修剪4次,造型每年6次,喬木每年1-2次。
3、九里香、福建茶等綠籬灌木新長枝不超過15厘米,杜鵑造型新長枝不超過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