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園區(qū)植物移植方法規(guī)范

園區(qū)植物移植方法規(guī)范

2024-07-13 閱讀 6016

園區(qū)植物移植方法

1.0目的:加大株間距離,擴大植物營養(yǎng)面積。

2.0移植方法:

綠化設計時的行間距離是按綠化苗設計的,隨著植物生長,株間距已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發(fā)展,這時要根據(jù)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移植。

2.1地栽移植:

2.1.1移栽時間應在植物水分蒸騰量最低時進行為宜。因為移栽必定傷害根部,會造成植株萎縮而影響成活率,一般都在無風的陰雨天移植最為理想。天氣炎熱時必須在傍晚日照較低時進行移植,效果比較好。

2.1.2確定移植苗后,在移植前要提前灌水。起苗時,應盡量保證樹木根系少受損害。常綠植物要帶土球移植,土球直徑為根基直徑的4-5倍,高約為2-3倍。落葉植物可根據(jù)植物生長態(tài)勢決定是否帶土球,但要適當修枝剪根。

2.1.3起苗時用草繩把枝條扎緊,縮小樹冠徑。為防止土球散碎,應用草繩把土球捆緊。較小的落葉樹苗,可以用蘸泥漿的辦法來保持根部濕度。

2.1.4栽植坑肯要提前挖好,根據(jù)樹根土球大小挖掘。挖穴的表土和底土應分別堆放,以便栽植覆土時先放表土,后放底土。回填一部分土后,將移植樹苗放入割開外包草繩,排放好卷曲或纏繞苗根后覆土踏實。

2.1.5為了保證樹木水分的需要,第一次澆水時一定要灌透,一般在降雨后移植會更好。

2.2盆栽移植:

2.2.1脫去花盆,將土壤外部舊根刮去一部分,用剪刀將盆邊的老根、枯根及曲根全部剪除。

2.2.2剪除后進行分株,盆底填入少許營養(yǎng)土后,將分株好的植株植入中央,四周填營養(yǎng)土,稍稍鎮(zhèn)壓即可。

2.2.3移栽后必須保持濕潤。因移栽后植物根部受傷,吸水量少,灌水過多時易造成根部傷口腐爛,待新根長出后再逐漸增加灌水量。

3.0植物移栽后要搭配合理,保證成活率。

篇2:園區(qū)植物移植方法規(guī)范

園區(qū)植物移植方法

1.0目的:加大株間距離,擴大植物營養(yǎng)面積。

2.0移植方法:

綠化設計時的行間距離是按綠化苗設計的,隨著植物生長,株間距已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發(fā)展,這時要根據(jù)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移植。

2.1地栽移植:

2.1.1移栽時間應在植物水分蒸騰量最低時進行為宜。因為移栽必定傷害根部,會造成植株萎縮而影響成活率,一般都在無風的陰雨天移植最為理想。天氣炎熱時必須在傍晚日照較低時進行移植,效果比較好。

2.1.2確定移植苗后,在移植前要提前灌水。起苗時,應盡量保證樹木根系少受損害。常綠植物要帶土球移植,土球直徑為根基直徑的4-5倍,高約為2-3倍。落葉植物可根據(jù)植物生長態(tài)勢決定是否帶土球,但要適當修枝剪根。

2.1.3起苗時用草繩把枝條扎緊,縮小樹冠徑。為防止土球散碎,應用草繩把土球捆緊。較小的落葉樹苗,可以用蘸泥漿的辦法來保持根部濕度。

2.1.4栽植坑肯要提前挖好,根據(jù)樹根土球大小挖掘。挖穴的表土和底土應分別堆放,以便栽植覆土時先放表土,后放底土。回填一部分土后,將移植樹苗放入割開外包草繩,排放好卷曲或纏繞苗根后覆土踏實。

2.1.5為了保證樹木水分的需要,第一次澆水時一定要灌透,一般在降雨后移植會更好。

2.2盆栽移植:

2.2.1脫去花盆,將土壤外部舊根刮去一部分,用剪刀將盆邊的老根、枯根及曲根全部剪除。

2.2.2剪除后進行分株,盆底填入少許營養(yǎng)土后,將分株好的植株植入中央,四周填營養(yǎng)土,稍稍鎮(zhèn)壓即可。

2.2.3移栽后必須保持濕潤。因移栽后植物根部受傷,吸水量少,灌水過多時易造成根部傷口腐爛,待新根長出后再逐漸增加灌水量。

3.0植物移栽后要搭配合理,保證成活率。

篇3:綠化種植方案大樹移植措施

綠化種植方案之大樹移植措施

(一)、大樹移植

Ⅰ、移植準備

1、選樹

根據(jù)設計要求和招標文件精神,選擇符合規(guī)格的苗木。選擇主干通直,樹冠勻稱,造型美觀、根系發(fā)達的樹木,觀察是否已切根、移植、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樹形姿態(tài)優(yōu)美、生長旺盛。

2、切根、培育須根

在樹根四周挖一圈約40CM的環(huán)溝,深度為60~80CM,樹根斬斷一定要使用鋒利鏟具,使切口光滑,挖好后,用ABD生根水用刷子涂抹于切口處,促進植物傷口愈合,促發(fā)新根,并用拌有有機肥料的松土填入并夯實,然后澆水。

3、選擇栽植時期

時下為苗木生理適應的最佳移植時間,若有幸中標本工程,我單位將立即組織樹木進行移植,同時為確保成活率,要注意選擇陰而無雨或晴而少風的天氣進行。

4、挖掘、包裝

起苗前在樹冠葉面上噴灑P.V.O水分蒸騰抑制劑,可以有效減少葉面水分蒸發(fā),同時不會影響樹木呼吸和光合作用,同時在挖掘時,盡量減少須根的損傷有利于移植后成活。

采用可靠的挖掘包裝方法:先鏟除根部浮土10CM左右,從切根環(huán)狀溝外側稍遠處開挖,至垂直深度80CM處止,然后采用雙層網(wǎng)絡法對土球進行包扎,如遇土壤干旱,則在挖掘數(shù)天前應灌水,以免土球松散。

吊放時,吊機噸位選用30T,確保吊機能力為大樹總重量的5倍以上,鋼絲繩扎結,主繩扎結于泥球中偏下部,輔繩扎結于主干上,輔繩主要起穩(wěn)定作用,使大部分承重落于土球一端。為防止鋼絲繩嵌入土球,可在接觸部位之墊入木板,鋼絲繩扎結部位用輪胎橡皮墊襯,嚴防損傷樹皮,損裂泥球,吊機司機必須服從地面人員的指揮,慎起、緩轉、輕放,嚴禁晃動碰撞。

吊上車后樹冠擱放在預制凹木架上,并用緊鎖器將大樹固定在車上。大樹裝運選在晚上進行,出發(fā)前對葉面噴水并對植株用雨蓬遮蓋,防止水分過量蒸發(fā)。

Ⅱ、運輸

樹木裝進汽車時,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土球靠近司機室,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架或竹架上,用軟繩扎緊,土球下墊一塊木襯墊,然后用木板將土球夾住或用繩子將土球縛緊于車廂兩側。一輛汽車只裝一株樹,在運輸前,應先進行行車道路的調查,了解其路面寬度、路面重量、橫架空線、橋梁及其負荷情況、人流量等等,以免中途遇故障無法通過,行車過程中押運員應站在車廂尾一面檢查運輸途中土球綁扎是否松動、樹冠是否掃地、左右是否影響其它車輛及行人,同時要手持長竿,不時挑開橫架空線,以免發(fā)生危險。

Ⅲ、定植

1、挖穴、土壤處理

樹穴深度比土球深20CM,寬度大60CM,在樹穴中填入約20CM厚的營養(yǎng)土(含有腐熟的有機肥料)保證根系周圍養(yǎng)分充足。

2、修剪

采用疏枝方法,剪去重疊枝、病枝、枯枝、蟲枝、交叉枝并去強留弱,使樹冠層次分明,樹冠勻稱,但注意修剪不能重疊。

3、種植

將大樹輕輕地斜吊放置到早已準備好的種植穴內,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并以人工配合機械,將樹干立起扶正,初步支撐。樹木立起后,要仔細審視樹形和環(huán)境的關系,轉動和調整樹冠的方向,使樹姿和周圍環(huán)境相配合,并應盡量地符合原來的朝向。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繩包或箱板,分層填土分層筑實,把土球全埋入地下。在樹干周圍的地面上,要做出攔水圍堰。最后,要灌一次透水。

(二)、大樹移植施工流程圖

選樹--切根培育須根--選擇栽植時期--挖掘、包裝--裝運--挖穴、土壤處理--平行修剪--種植--支撐綁扎--澆水--地面覆蓋--鉆孔觀察--噴霧防過量蒸騰

虛線為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單實線為移植的技術措施

雙實線為移植后的養(yǎng)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