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綠化管理內容標準
園區綠化管理內容及標準
綠化是園區內不可缺少的部分,關系到整個園區的形象,也是測定環境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故擬訂以下管理方案:
?管理內容
綠化養護:綠化工應做到管理日常化、養護科學化。
1、根據氣候,給花木適量澆水。
2、根據花木長勢,給花木適量施肥,適當松土。
3、及時清除雜草、枯枝,春秋兩季定期修剪花木,對遭受損壞的花木及時扶正、整修或補苗。
4、制定預防措施,防治病蟲害。
5、做好惡劣天氣花草樹木的保護工作。
6、定期修剪草坪,使其生長茂盛,平整美觀。
?管理標準
1、及時養護,保持綠化的正常生長。
2、保持公共綠地整潔。
3、喬、灌、草等保存率95%以上,大喬木保有率98%以上。
4、新建綠地中,植物成活率95%以上。
?綠化養護規程
(一)灌溉與排水
1、栽植的樹木應根據天氣,立地條件和樹種的抗旱能力,進行適量的灌溉,保持土壤中的有效水分。
2、綠地中已栽植成活的樹木,在久旱或立地條件較差、土壤十分干燥時,應及時采取灌溉措施。
3、灌溉時間:夏季灌溉宜在早晚進行。冬季灌溉應在中午進行。灌溉要一次澆透,尤其是春夏兩季。
4、暴雨后要注意排水,新栽樹木周圍的積水尤其要排出。對于地下水位較高苗木,應采取有效排水措施。
5、灌溉用水不能采用有害污水。灌溉時,要注意保護木根部的土壤不被沖刷。
(二)中耕除草
1、各類綠地中影響植物景觀的直立性雜草必須清除對影響樹木生長的各類野生藤蔓,應及進清除。
2、樹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中耕深度為10-20厘米,以不影響根系生長為限。
(三)施肥
1、施肥的肥料種類以復合肥為主,施肥的時間宜在清晨和傍晚。
2、施肥量應根據樹種、生長期、土壤等情況決定。
3、施肥可采用溝施和葉面噴施等方法,溝施時應先在樹木周圍挖好施肥環溝,其直徑與樹冠相適應,深度應在根系密集層以上,寬度約為25-30厘米。施肥后,應將環溝填平。
4、草坪中的樹林可采用穴施法施肥。
5、樹木青壯年期及觀花果類植物,可適當增加施肥量。
(四)樹木修剪
1、樹木通過修剪穩定樹型、調節生長、適合景觀的需要。養護中修剪以自然樹型為主。可根據樹木的生長發育特點,將樹冠修剪、整理,使形成和保持一定的形狀。
2、樹木應根據不同生長習性采取不同的整形措施對。
3、樹木的修剪程度應根據主、側枝間的生長習性、樹齡及樹種的特性而定。整形時應采取“強主枝重剪、弱主枝輕剪”的原則;調節樹勢時應采用“強主枝輕剪、弱主枝重剪”的原則。
4、樹木修剪的時間根據植物的特征而定。春、夏季開花的植物可在花后修剪;秋季開花和一般的樹木應在休眠期修剪;畏寒植物一般在春季修剪。
5、花灌木的修剪,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有利于花枝的均勻分布。
6、修剪時,切口平整。剪口應在芽背,呈45度斜口。對于過粗大的枝條應采用分段截枝法,避免撕裂。
(五)地被和草坪養護
1、地被在未覆蓋地面時期,應及時除去雜草,中耕。中耕時不得損傷的地被植物的根系。
2、天氣干旱、地面干燥時,要適時、適量的進行澆水。早春發芽時節可進行普遍施肥,肥料以復合肥為主。
3、木本地被植物萌發能力較強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定量的修剪。
4、草本及宿根、球根地被植物萌發能力較強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定量的分栽。
5、草坪中的雜草應及時去除,單純型草坪純潔度大于95%,除草方式可采用人工除草、機械除草、化學除草等方式。雜草高度控制在15厘米以內清除;草坪內沒有已開花的雜草。
6、草坪在生長季節,適時進行修剪,草的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
7、灌水樹堰高度不低于10厘米,樹堰直徑。
8、每天需做好旱情記錄及工作記錄。
篇2:校區物業綠化管理考核標準
校區物業項目綠化管理考核標準
一、核內容
1.整形造型:
(1)喬木剪下重枝、內生枝、溢木造型;
(2)地被草保持4~8厘米。
2.施肥:均分無重無漏。
3.澆水:100%均勻。
4.除雜草:純度90%以上。
5.補缺:
(1)保證人均綠化0.5平方米以上;
(2)綠地率37.5%以上。
(3)綠化覆蓋率98%以上。
6.殺蟲:清秀成蔭、鮮花飄香。
7.保潔:保潔率達97%以上。
二、考核標準
1、綠化主管巡視抽查一至二次;
2、每周由管理主管抽查一至二次;
3、每日評比一次,每半年管理處評比一次。
三、獎懲
1、內容扣5分以下,由管理處發足承包金;
2、考核內容扣分10分以上,扣發承包金20%;
3、考核內容單項零分,扣發承包金50%;
4、連續兩個月不合格者解除承包合同,并扣發一個月承包金。
篇3:樣板房綠化管理工作標準
樣板房綠化管理標準
1、綠化外觀管理:
a)每天應全面巡查一次,并做好相關記錄及后續跟進工作,及時清理盆面及盆底雜物、植株枯枝黃葉等;
b)對于枯黃面積過1/3以上葉片應整片剪除,枯黃面積達成1/3以下者,應用剪刀順著葉形將枯黃部分剪除,注意保留葉形,不可一刀切過;
c)要求每周用清水噴洗一次葉面,噴后應注意抹干地面的水,注意不能將墻紙及其他家具淋濕;
d)每月應清一次套缸/盆及花槽底的多余水分及雜物。
2、淋水
室內花木淋水量根據花木所處環境決定淋水量,原產于熱帶地區的植物應放于光線強的地方。空調出風口等位置的花木一般需水量大,視具體植物決定澆水量及次數。
3、綠化管理質量標準:
a)植株豐滿健壯、葉面干凈光亮;
b)無明顯病斑、蟲口,植株上無明顯蟲害;
c)沒有枯黃葉;
d)盆面沒有雜物,花缸、花槽底無積水雜物;
e)植物無缺水干旱現象。
4、應該撤出的殘花標準:
a)時花單盆開殘率在2/3以上;
b)觀葉植物觀賞葉片少于正常植株的1/2以上;
c)植株有較嚴重枯黃或生長不良,影響美觀;
d)植株有較嚴重病蟲害;
e)植物不適應所擺放的環境產生落葉等癥狀;
f)根據實際情況要求撤出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