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園林水系管理規程5

小區園林水系管理規程5

2024-07-13 閱讀 5728

小區園林水系管理規程(5)

園林水系統管理主要是對景觀水的殺菌、滅藻處理,確保水質清新。

一、殺菌處理:

一般消毒藥采用滅菌靈高效消毒片。

處理方法:先加入速溶滅菌靈高效消毒片,投加量按每m3水中投加2g;再將緩溶滅菌靈高效消毒片投到出水處,投加量按每m3水中投加100g,完全溶解后再補加。

投放消毒藥時按每次加入量均勻灑入池中,如遇下雨則消毒藥投量應適量增加。

二、滅藻處理:

滅藻藥采用硫酸銅(亦稱膽礬),為藍色結晶或粉末,易溶于水,可殺蟲,滅藻、抗微生物生長。投放量為:每m3水中投放硫酸銅0.5Kg,每月投加兩至三次,或發現小蟲、青苔時應隨時使用。

投放硫酸銅時,應在上次投消毒藥12小時后投加,先將硫酸銅放入桶中溶解后均勻潑灑。投放硫酸銅2小時后方可加消毒藥。

三、沉淀物的處理:

一般采用聚合氯化鋁使水中懸浮物進行沉淀處理,聚合氯化鋁是一種無機高分子物,在其水解過程中伴隨有電化學反應,通過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學過程,除去水中懸浮物及鐵、鎘、氟離子、放射性污染、漂浮物等。其效果是明礬的五倍以上,一般用量為每m3水投加5-10g,投放后最好保持水循環半小時,使水中出現雪花狀后,再靜止6-8小時,待沉淀結束后,才可進行吸污、吸塵。投藥最好選擇在晚上進行。

四、調節PH值

因投加藥物會影響水的PH值,所以應定期監測水的PH值,將水調整至中性,以防對水中金屬部件產生腐蝕。一般水的PH值在7.5-8.0時即為合適。

碳酸鈉(蘇打),白色粉末或細粒,易溶于水,呈堿性,PH值偏低時使用此藥,PH值每升高1度按每1m3水投加15g的劑量;也可使用氫氧化鈉提高PH值,每升高1度按每m3水投放10g的劑量。

鹽酸,強酸性,在PH值達到8.2以上時,可按每1000m3投放5-10Kg的劑量。

五、滅藻與抑藻、殺菌與消毒、PH值調節時,如有循環系統的,應開啟循環系統使所投放藥劑均勻分散于水中;如無循環系統的,應盡量想辦法使其均勻分布在水中。

篇2:給排水系統試運轉調試規范

給排水系統試運轉及調試

工藝流程:

設備單機試運轉→系統聯動試運轉

技術要求:

(1)水泵試運轉,在設計負荷下連續運轉不應少于2h,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運轉中不應有異常振動和聲響,各靜密封處不得泄漏,緊連接部位不應松動;

*滑動軸承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0℃,滾動軸承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5℃;

*動軸封填料的溫升應正常,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得大于35~60m1/h,機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得大于10ml/h;

*電動機的電流和功率不應超過額定值。

(2)消防報警系統聯動試運行應由建設單位組織。消防控制中心各種設備的系統調試,由局部到系統進行,在調試過程當中應遵循《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規范》,深入檢查各部件和設備安裝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在各種設備系統連接與試運轉過程當中,應由有關廠家參加協調,進行統一系統調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詳細的調試記錄。

(3)熱力站調試應由在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生產廠家的共同參與下進行,在調試前應單獨編制調試方案,并作好相應的記錄。

篇3:會館供水系統管理制度

休閑會館供水系統管理制度

1.水箱蓋應上鎖,鑰匙由專人保管,開啟箱蓋應得到主管部門領導的許可。

2.每半年清洗水箱一次,進行水質化驗,保證水質符合國家標準防止二次污染,定期進行水箱清毒工作。

3.對供水管道、節門、水表、水箱、水泵進行經常性維護和定期檢查,確保供水安全,防止跑、冒、滴、漏,杜絕日常生活換水現象,發現閥門消水,水龍頭關不住的情況應及時修理。

4.盡量保障住戶供水的連續性,若需短時停水,應提前通知住戶停水具體時間,以便住戶做好準備,遇到突發性事故導致停水,應用廣播向住戶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