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綠化環境管理規范
物業作業指導書:綠化環境管理
1、目的
向業主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2、范圍
適用于所接管項目的綠化管理。
3、職責
3.1綠化主管負責綠化質量控制;
3.2綠化班長負責本作業規程的組織實施及監督檢查;
3.4綠化人員依照相關作業指導書進行規范操作。
4、工作程序
4.1綠化環境的日常管理的分類
4.1.1植物的養護;
4.1.2植物的防護。
4.2綠化的養護
4.2.1澆、灌水和排水
4.2.1.1澆、灌水的種類:
a)保活水(在植物種植初期為保證植物成活所澆的定根水,澆水量應以澆透為宜);
b)生長水(在植物生長期所澆的水)。
4.2.1.2澆、灌水的次數和數量的影響因素
a)植物要求的澆、灌水的次數因植物的種類年限和土壤狀況不同而異;
b)植物要求的澆、灌水的數量因植物的大小、氣候、土壤不同而異;
c)植物要求的澆、灌水的次數和數量的具體操作按《植物澆、灌水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4.2.1.3常用的澆、灌水方法為噴灌法,噴灌法一般分為:
a)自動噴灌;
b)人工噴灌。
4.2.1.4澆、灌水的質量要求和注意事項
a)澆灌透和均勻;
b)水必須是無污染的;
c)澆、灌水前必須做到土壤疏松;
d)夏秋季天氣炎熱時中午不能進行澆灌。
4.2.1.5澆灌水的具體操作按《植物澆、灌水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4.2.1.6在地勢低洼處及排水溝阻塞的地方,雨季期間易出現積水現象應做好排水工作,排水方法的一般為地表徑流法。
4.2.2施肥
4.2.2.1施肥目的為滿足植物生長,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植物的抵抗力。
4.2.2.2肥料的種類
a)有機肥;
b)無機肥。
4.2.2.3(喬木)施肥的方法:
a)環狀溝施法;
b)放射狀溝施法;
c)穴施法。
4.2.2.4施肥的注意事項:
a)有機肥要充分腐熟發酵,且濃度宜稀,遵循薄肥勤施原則;化肥必須粉碎成粉狀;
b)施肥后及時澆灌水;
c)要嚴格控制濃度最好是陰天或日落后噴施;
d)注意不影響小區的環境衛生。
4.2.2.5施肥的具體操作應按照《施肥作業指導書》進行規范操作,并填寫《施肥記錄表》。
4.2.3中耕除草(即松土除草)
4.2.3.1中耕在旱季能有保墑的作用,在雨季有增加土壤的透氣的作用;
4.2.3.2除草的原則:除早、除小、除了;
4.2.3.3除草的方法的分類:
a)人工除草;
b)除草劑除草。
4.2.3.4中耕除草的時間:上半年至初秋以前,宜在晴天或雨后2-3天進行;
4.2.3.5中耕除草的要求:
a)中耕除草的深度依據植物的種類、樹齡和季節而定,淺根性樹種宜淺,反之宜深,一般為5-10cm;
b)夏季中耕除草宜淺,秋季宜深。
4.2.4園區植物的修剪
4.2.4.1為了提高園區植物的觀賞價值和保持植物的生長態勢而須定期修剪;
4.2.4.2修剪的功能:
a)培養樹形;
b)調控樹勢;
c)協調比例;
d)改善透光條件;
e)促進開花結果。
4.2.4.3修剪的依據:
a)依據樹種品種特性;
b)依據樹齡樹勢現狀;
c)依據園區植物的功能要求;
d)依據樹木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4.2.4.4修剪的原則:
a)因枝修剪、隨樹做形;
b)滿足功能、合乎要求;
c)以輕為主、輕重結合;
d)均衡樹勢、主從分明;
e)長短結合、全面兼顧。
4.2.4.5整形修剪的程序:一觀察、二修剪、三處理。
4.2.4.6修剪時期
a)休眠修剪:對落葉樹木,從晚秋至第二年早春,而以落葉后2周至發芽前的2周為最佳時段;
b)生長修剪:一般自芽萌動后至落葉前進行;
c)注意事項:對細密枝、干枯枝、重疊枝、交叉枝、徒長枝、病蟲枝的修剪不受季節的限制;雨天不宜修剪。
4.2.4.7修剪的方法
a)疏枝法(把無用的枝條自分生處剪去稱為"疏枝",減少樹冠內枝條數量的修剪方法);
b)短截法(剪去1年生長枝先端的一部分,保留基部枝端的修剪方法);
c)鋸截大枝法;
d)回縮法(對2年以上的多年生長枝進行的短截);
e)抹芽法(樹木發芽后至展葉前,徒長后適時將樹干上無用的芽抹去);
f)除萌法(將樹木主枝基部或大枝傷口附近經常長出的無用嫩枝剪除);
g)摘心法(對新梢進行輕度短截);
h)扭梢法(對直立較旺的新梢,在其未木質化以前,用手握住枝條基部3cm左右處,輕輕扭轉180度,使其皮層與木枝部稍有裂痕,并呈傾斜或水平狀態,倒向空隙處,以緩和生長);
i)屈枝法(在生長季節,將新梢或新枝彎曲成近于水平或下垂的姿勢,或按造型上的需要折成一定的形狀,然后用棕絲或金屬絲綁扎固定其形狀的技術措施,稱為"屈枝");
j)刻傷法(在芽或枝的上方或下方將枝條切深達木質部的橫傷,以切斷韌皮部的輸導組織,阻礙養分通過的技術措施,稱為"刻傷")。
4.2.4.8草坪的修剪
a)修剪原則:遵循1/3原則[即剪掉
部分不能超過葉片自然高度(即未剪前的高度)的
1/3];
b)修剪的頻次要求:一般每月1次,生長旺季每星期1次;
c)修剪后的高度要求:離地5-10厘米;
d)修剪的質量要求:修剪后整體效果平整,無明顯起伏和漏剪,剪口平齊;無明顯交錯痕跡;現場清理干凈,無遺漏草、雜物。
4.2.4.9修剪的具體操作按《修剪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4.3植物的防護
4.3.1園區植物病蟲害防治
4.3.1.1病蟲害防治的原則:預防為主,"治早、治小、治了"為原則。
4.3.1.2園區植物常見蟲害分類:
a)地下害蟲:地老虎等;
b)食葉蟲害:毛蟲等;
c)吸汁蟲害:蚜蟲等;
d)蛀干蟲害:食心蟲等。
4.3.1.3園區植物的病害的分類:
a)傳染性病害;
b)非傳染性病害。
4.3.1.4蟲害病害的防治方法:
a)化學防治法(利用化學藥劑來防治病害);
b)生物防治法(根據自然界生物平衡的原理和微生物之間的相互拮抗作用,用一種或幾種自然存在的或引進的拮抗生物來控制病原物種群的發展或改變原病原物與寄主的關系,從而控制病害的發生和危害的一種生物防治方法);
c)人工防治法;
d)物理防治法。
4.3.1.5病害蟲害防治的具體操作按《病蟲害防治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并填寫《病蟲害防治登記表》。
4.3.2園區植物的保護
4.3.2.1對修剪和其他原因發生的傷害必須加以治療和保護,保護方法有:
a)傷口治療:用鋒利的小刀把受傷的部分去掉,然后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最后用牛糞石灰泥或涂白劑進行傷口保護。
b)支撐保護;
c)圍隔保護;
d)巡視看護;
e)洗塵防污;
f)苗木補栽、草坪補種。
4.4綠化管護周期原則:
4.4.1綠化管護要遵循園區植物的生長規律進行養護管理;
4.4.2綠化管護要結合氣候天氣等實際情況進行養護管理;
4.4.3綠化管護工作的開展按每月工作計劃進行。
4.5藥品的管理
4.5.1農藥的申報、審核、購買、入庫、出庫、領用按《采購控制程序》《庫房管理程序》進行操作;
4.5.2農藥的配置由綠化班長或具體實施人負責,在配置過程中受班長的監查;
4.5.3農藥的施用全過程受班長的監查,并填寫《病蟲害防治登記表》。
4.6機具的管理
4.6.1在機具的使用過程中受班長的督導并按機具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并填寫《機具使用登記表》。
4.6.2機具的維保應參照機具說明,機具每使用一次維保一次,另外由部門組織委托廠家每半年維保一次。
4.7常見問題的處理
4.7.1巡視或操作出現輕微問題,綠化班長在30分鐘內提出方案并組織實施,并填寫《綠化巡視表》。
4.7.2巡視或操作出現重要問題,綠化班長應立即向主管匯報,由主管提出方案并由班長組織實施,班長填寫《綠化巡視表》。
4.7.3巡視或操作出現重大問題,主管及時向管理處主任報告并提出方案由其實施,填寫《綠化巡視表》。
4.8服務規范
綠化人員應嚴格遵守公司有關服務規范方面的制度及《員工手冊》;
4.9巡視檢查
4.9.1主管每日不少于1次對園區綠化的情況進行檢查,并填寫《綠化巡視表》。
4.9.2檢查的內容
a)操作規范;
b)園區綠化狀況;
c)服務禮儀。
4.9.3綠化班長每天不少于兩次對園區綠化進行巡視,并填寫《綠化巡視表》。
4.9.4資料的整理:相關的記錄每月由綠化班長收集,主管整理并存放于檔案柜中。
4.9.5本作業規程及相關作業指導書作為綠化人員的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
5、相關文件
《員工手冊》
《采購控制程序》
《庫房管理程序》
6、相關記錄
zz/BG7.5.1-LH-01《機具使用登記表》
zz/BG7.5.1-LH-02《病蟲害防治登記表》
zz/BG7.5.1-LH-03《施肥記錄表》
zz/BG7.5.1-LH-04《綠化巡視表》
附加說明:
本文件起草人:
本文件修改人:
本文件審核人:
本文件批準人:
篇2:寫字樓綠化管理規范
寫字樓綠化管理
寫字樓如適當擺放綠化盆裁,使整個辦地方增添綠色的自然環境、生機、絢麗的色彩,可使客戶感受怡然、舒適的綠色世界,增加辦公環境清新的氣氛。
1、與綠化公司的關系與協調工作
一般綠化工作均外判由綠化管理公司負責,而雙方的協調關系:
(1)經雙方簽合同后,由綠化公司養護、更換工作,要制定"綠化工作計劃"及"綠化檢查標準",作為審核及監督的依據。
(2)物業助理每天按要求標準進行檢查,有不合格的通知綠化公司進行返工或更換。
(3)物業主管對綠化工作進行不定期抽查,對綠化養護進行評估,每月發出有關"整改通知書",要求綠化公司整改,同時報公司總經理評閱,使大廈的綠化工作有效進行。
2、寫字樓綠化的類型與管理要求;
為改善寫字樓的辦公環境,利用寫字樓大廈的范圍內進行綠化工作,以增加大廈的形象與美感,寫字樓通常的綠化包括:
(1)地面綠化:以同一品種花卉集中培育,不能亂擺亂放,可依盆裁大小、高矮、長勢的優劣分別放置,并采用不同的措施進行料理。經常保持花草潔凈美觀,常更換或補裁,做好綠地環境衛生清理雜物。
(2)室內綠化:在室內空間:大堂、過道、樓梯、會議室及衛生間適當放置綠化及協調好租戶室內的綠化,定期清潔、掃塵、淋水等,花卉擺放要合理適當,構圖合理。
(3)空間綠化:包括屋頂綠化、平臺綠化及墻面綠化。利用屋項、庭院開辟花園,布置花草、樹木、建筑設施等,加大寫字樓的綠化面積,增添寫字樓的美感及色彩。其次利用平臺之面積大,通風良好、陽光充沛、種植及養育花卉植物是較理想的場地,更以攀綠植物,造成五彩繽紛的墻面綠化,增加大廈的色彩外,亦帶給大廈客戶有一個美麗的綠色世界。
3、寫字樓綠化工作的檢查標準
物業管理公司制定"綠化檢查標準",作為監督檢查寫字樓綠化工作的依據。其主要標準是:
(1)擺設。
注意綠化花草、盆景、盆栽擺設、陳列是否妥當,并及時進行養護、更換。
(2)剪裁(除草,修剪草坪、花灌木、喬木)。
1).室內外盆栽、喬灌木是否及時剪裁處理,使其造型整齊美觀,枯黃枝葉是否及時剪除,保持青綠和生機,修剪下的枯葉要即刻清除。
2).草坪有無雜草、雜花,若有要及時拔除,注意草坪、草地是否整齊。
(3)澆水。
有無適時或定時澆水,綠化植物是否干枯,對流到地面或設施上的水要及時抹干,保持周圍環境整潔、干凈,并防止造成設施的腐蝕和霉壞。
(4)施肥。
施放有異味的肥料是否在非辦公時間內進行,并以花泥覆蓋,不得裸露,以免影響周圍環境。
(5)殺蟲。
對室內公共場所綠化噴殺蟲藥,是否在非辦公時間內進行,使用高效低毒農藥時是否做好防護工作。在室外噴藥后4小時內下雨是否天晴后重噴。
(6)去塵。
檢查花池、花基、花盆、綠化帶是否有煙頭、紙屑等雜物,有無定期用濕軟布、巾對植物莖葉進行除塵。
(7)補缺(補植花灌木、喬木、草坪)。
如有枯死現象,要及時進行更換,如所更換的品種不同,是否有書面報告物業部審批。
4、寫字樓的綠化放置
寫字樓的綠化布置,以適用、經濟、美觀及大方為原則,要與環境協調,統一效果,合理布局!
(1)大堂(前廳)的綠化:包括入口、休息區、樓梯、公共衛生間等。大堂以大盆或中型的觀葉植物為主,如棕竹、龜背竹、蘇鐵、巴西鐵、橡皮樹、風尾葵等,在春秋季節可放茶花、杜鵑、菊花類品種。
(2)走廊、過道的綠化,以普通型的大盆或中盆的觀葉植物為主,如散尾葵、發財樹、針葵、棕竹等。
(3)會議廳的綠化、布置應力求高貴、典雅、美觀、大方,四周可放置大型和中型的觀葉植物,如萬年青、變葉木、巴西鐵等、桌上可放瓶插花,加以點綴。
(4)辦公室的綠化、布置要突出舒適、清靜、高雅,窗臺上選用小蘭草、君子蘭、文竹、富貴竹、垂盆草等植物。
上述綠化布置,以不同地方選擇不同特性的花木來擺設,所需水分、空氣、光照及溫度均有不同,故要合理布置和選擇。
5、寫字樓節日裝飾的方式:
(1)燈光。樓宇輪廓燈、外墻節日閃爍燈飾、泛光照明、節日滿天星彩燈、節日燈籠、廣告霓虹燈等,它們能很好地展現現代都市夜色風采并烘托出濃郁節日氣氛。
(2)噴泉。高級綜合大廈里的噴泉在節日期間應延長開放時間。時下噴泉種類繁多,有音樂噴泉、時鐘噴泉、水幕簾噴泉、字幕噴泉。若配有環形瀑布、旋轉水幕、花籃水狀等造型,輔以雕塑、布景、燈光、綠化,必顯得流光溢彩、引人入勝。
(3)門飾。可在主要入口、大堂、沿街玻璃門窗上進行裝飾、點綴布置,入戶大門、電梯大堂貼上對聯,玻璃上噴上字畫,恰當為止。
(4)植物盆景。可擺設金桔、鐵樹等各色植物或盆景,配合原有大面積綠化以增添節日景象。
(5)鮮花。可在室內點綴擺設各種插花、花籃;室外可用五彩繽紛、姹紫嫣紅的盆栽鮮花進行拼字拼圖。
(6)拼搭裝飾臺。裝飾物可以是兒童喜愛的寵物或卡通形象等,也可以是簡單的節日彩飾、雕塑或彩獅、龍鳳之類。
(7)音像。在物業區域設置閉路音響、音像、播放渲染節日氣氛的音樂或其他內容。
(8)彩條、橫條、彩旗、彩球。利用彩條、橫幅、彩旗或彩球可襯托出熱烈節日氣氛,同時也是商業推廣的有效手段。良好的節日裝飾,會把物業點綴得異常光彩,同時更使人們盡情享受濃郁的節日氣氛的同時,增添物業管理工作的成就感。
篇3:廠區綠化養護管理規范標準
廠區綠化養護管理規范和標準
(一)養護管理規范
1、灌溉與排水
(1)應有完整的灌溉與排水系統。
(2)根據不同樹種和不同立地條件進行適期、適量的灌溉,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3)在久旱或立地條件較差,土壤干旱的環境中應及時進行灌溉,對水分和空氣溫度要求較高的樹種,須在清晨或傍晚進行灌溉,有的還應適當地進行葉面噴霧。
(4)灌溉前應先松土。夏季灌溉宜早、晚進行,冬季灌溉選在中午進行。灌溉要一次澆透,尤其是春、夏季節。
(5)樹木周圍暴雨后積水應排除,珍貴樹木周圍積水尤應盡速排除。
2、中耕除草
(1)喬木、灌木下的大型野草必須鏟除特別對樹木危害嚴重的各類藤蔓等。
(2)樹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結的土壤,在蒸騰旺季須每月松土一次。
(3)中耕除草應選在晴朗或初晴天氣,土壤不過分潮濕的時候進行。中耕深度以不影響根系生長為限。
3、施肥
(1)樹木休眠期和栽植前,需施基肥。樹木生長期施追肥,可以按照植株的生長勢進行。
"注":花灌木應在花前、花后進行。
(2)施肥量應根據樹種、樹齡、生長期和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狀等條件而定。一般喬木胸徑在15cm以下的,每3cm胸徑應施堆肥1.0Kg,胸徑在15cm以上的,每3cm胸徑施堆肥1.0-2.0Kg。
樹木青壯年期欲擴大樹冠及觀花,觀果植物,應適當增加施肥量。
(3)喬木和灌木均應先挖好施肥環溝,其外徑應與樹木的冠幅相適應,深度和寬高均為25-30cm。
(4)施用的肥料種類應視樹種、生長期及觀賞等不同要求而定。早期欲擴大冠幅,宜施氮肥,觀花觀果樹種應增施磷、鉀肥。注意應用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技術,并逐步推廣應用復合肥料。
(5)有機肥應腐熟后施用。施肥宜在晴天;除根外追肥,肥料不得觸及樹葉。
4、修剪、整形
(1)樹木應通過修剪調整樹形,均衡樹勢,調節樹木通風透光和肥水分配,調整植物群落之間的關系,促使樹木生長茁壯。各類綠地中喬木和灌木的修剪以自然樹形為主。
凡因觀賞要求,可根據樹木生長發育的特性對樹木整形,將樹冠修成一定形狀。
(2)喬木類:主要修除徒長枝、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傷枝以及枯枝和爛頭。
(3)灌木類:灌木修剪應使枝葉茂盛,分布均勻;花灌木修剪,要有利于促進短枝和花芽形成,修剪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進行。
(4)綠籬類:綠籬修剪,應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葉豐滿;也可作整形修剪,特殊造型綠籬應逐步修剪成形。
(5)地被、攀緣類:地被、攀緣植物修剪應促進分枝,加速覆蓋和攀纏的功能;對多年生的攀緣植物要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刪老弱的藤蔓。
(6)修剪時,切口都必須靠節,剪口應在剪口芽的反側呈45度傾斜;剪口要平整,應涂抹園林用的防腐劑。對過于粗壯的大枝應采取分段截枝法,防扯裂,操作時必須保證安全。
(7)休眠期修剪以整形為主,可稍重剪;生長期修剪以調整樹勢為主,宜輕剪。有傷流的樹種應在夏、秋兩季修剪。
5、防風防臺
(1)高大喬木在暴風雨來臨前夕,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對樹木存在根淺、迎風、樹冠龐大、枝葉過密以及立地條件差等實際情況分別采取立支柱、綁扎、加土、扶正、疏枝、打地樁等六項綜合措施。預防工作應在六月下旬以前做好。
a、立支柱:在風暴來臨前夕,應逐株檢查,凡不符合要求的支柱及其扎縛情況應及時改正。
b、綁扎是一項臨時措施,宜采用8號鉛絲或繩索綁扎樹枝,綁扎點應襯墊橡皮,不得損傷樹枝;另一端必須固定;也可多株樹串聯起來再行固定。
c、加土:坑槽內的土壤,出現低洼和積水現象時,必須在風暴來臨前加土,使根頸周圍的土保持饅頭狀。
d、扶正:一般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但對樹身已嚴重傾斜的樹株,應在風暴侵襲前立支柱,綁扎鉛絲等工作,待風暴過后做好扶正工作。
e、疏枝:根據樹木立地條件,生長情況,尤其是和架空線有碰撞可能的枝條以及過密的樹枝,應采用不同程度的疏枝和短截。
f、打地樁:是一項應急措施。主要針對迎風口等樹干基部橫置樹樁,利用人行道邊的側石,將樹樁截成樹干和側石等距離的長度,使樹樁一端頂住樹干基部,一頭頂在側石上。
(2)搶救工作
a、風暴來臨時,應將已倒伏而影響交通的樹木順勢拉到人行道上,并及時修剪樹冠部分枝條。
b、風暴后,應分輕重緩急進行搶救,首先搶救對主干道上妨礙交通的和行將倒伏的植株;對于就地搶救難以成活的樹木,應將樹冠強截后移送苗圃栽種養護。
c、風暴過后應及時拆除有礙交通、觀瞻的加固物。
(3)凡易受凍害的樹木,冬季應采取根際培土,主干包扎等防寒措施。
(4)枝葉積雪時應及時清除;有倒伏危險的樹木應樹立支柱支撐保護。
6、補植樹木
(1)樹木缺株應盡早補植。
a、落葉樹:應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后,發芽以前補植或在秋季落葉以后土壤冰凍以前補植。
b、針葉樹、常綠闊葉樹:應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后,發芽以前補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長后,降霜以前補植。
(2)補植的樹木,應選用原來樹種,規格也應相近似;若改變樹種或規格則須與原來的景觀相協調。補植行道樹種必須與同路段樹種一致。
7、挖除枯樹
(1)對枯死的樹木應及時挖除,并填平土坑。
(2)對生長不良而難以復壯的樹木,也應挖除,換上生長良好的植株。
8、地被植物養護規范
(1)天氣干旱,土壤干燥時要適時、適量進行澆水。早春發芽前要普遍進行施肥,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
(2)發現枯死植物應及時挖除和補植;枯葉殘花要隨時整理清除。
(3)木本地被植物萌發能力強者,應在冬季休眠時進行修剪。應使植株在生長期間,始終保持在高度不超過60cm的低矮狀態。
(4)球根、宿根類地被植物,經3-4年生長后,根部擁擠以至影響其正常發育時,應按不同類型的生理習性進行分析,更新移植。
9、草坪養護規范
(1)草坪中雜草應及時挑除,大型野草更應隨時挑除;雜草過多又無法凈化時,應淘汰重鋪。凡低洼常年積水處,要填土整平或淺溝
排水。空禿地段應及時補植。
(2)草坪在生長季節,應適時進行中耕、加土、鎮壓,保持土壤平整和良好的透氣性。應適時進行剪草,草的高度控制在4-6cm。路邊和樹根邊的草要修剪整齊;剪草前必須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礫、樹枝等雜物。剪草要平整,邊角無遺漏;草屑應及時除凈。
(3)草坪邊上的樹壇、花壇邊緣,應進行切草邊,保持線條清晰。
(4)草坪發芽以前要進行一次施肥;生長季節可按具體情況追施化肥;土壤干燥時,應及時澆水。
(5)草坪萌發期,土壤過濕或板結澆水后應暫停開放。
10、花壇養護規范
(1)花壇換花除了間種以外,栽移前必須要深耕細耙,除盡土中石塊、草屑、殘莖和落葉等雜物并施足基肥。
(2)花壇的防護設施應經常保持清潔完好。
(3)夏季花苗的移栽應在早晨、傍晚或陰天進行。移栽后,應隨即澆透水。移栽后的4-5天內應再進行澆水。澆水時應防止土壤沖到莖、葉上。以后的澆水,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4)在花卉生長盛期,要及時中耕除草,追施肥料,施肥后應立即噴灑清水。
(5)枯萎的花蒂和黃葉要及時剪除,以保持花壇清潔,缺株要及時補栽;凡需摘心的品種,應及時進行。
11、防止污染
(1)廢氣、廢液、廢渣對園林植物的污染,應遵照中央和本市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和條例治理。
(2)綠地內的排污管網和排水管網應保證暢通、有效。
(3)使用化肥、藥劑應合理,不得污染環境。
(4)嚴禁在樹木根際附近堆放廢液、廢渣和傾倒污染物。
(5)各類綠地,嚴禁施用人糞尿。
12、病蟲害防治
(1)維護生態平衡、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防治方針。充分利用園林間植被的多樣化來保護和增殖天敵,抑制病蟲為害。
(2)引進和輸出種苗,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本市有關植物檢疫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
(3)應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制訂長期和短期的防治計劃。
(4)加強綠地中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局部發生嚴重病蟲地區必須即時治理。
(5)嚴禁使用劇毒化學藥劑和有機氯、有機化學農藥。化學農藥應按有關安全操作規定執行。
(二)綠地養護管理標準
1、綠地養護管理的景觀標準
廠區綠地
規定一級廠區綠地
群落結構群落合理完整,層次豐富黃土不裸露,樹木種間株間生長空間與層次處理得當,整體觀賞效果好。
樹木生長樹形完美,枝葉茂盛,季相明顯。針葉樹應保持明顯的頂端優勢。花灌木按時開花結果,整形樹必須按觀賞要求養護成一定形態,地被植物應為四季常綠觀花或觀葉品種。
草坪鋪植草種純,生長茂盛,無空禿。
雜草控制無大型野草、無纏繞性、攀援性雜草。基本無雜草。
環境衛生綠地整潔,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