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病蟲害防治作業指導書
物業綠化病蟲害防治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確保植物病蟲害有效防治。
2、范圍
適用于綠化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3、職責
3.1綠化主管負責病蟲害防治計劃的制定及質量監控;
3.2綠化班長負責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實施;
3.3綠化人員負責按相關規定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4、工作程序
4.1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原則:
4.1.1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
4.1.2病蟲害發生時應及時治療,盡可能防止擴散和蔓延。
4.2危害園區植物的害蟲:
a)地下害蟲:地老虎等;
b)食葉蟲害:毛蟲等;
c)吸汁蟲害:蚜蟲等;
d)蛀干蟲害:食心蟲等。
4.3園區植物的病原菌:
4.3.1真菌性病害:白粉病、銹病等;
4.3.2細菌性病害:清枯病等;
4.4園區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4.4.1減少病蟲害的來源,常用方法如下:
a)清除殘株、病蟲枝、雜草,保持綠化帶清潔;
b)加強日常的養護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
4.4.2選擇化學藥劑防治:殺菌劑、殺蟲劑;
4.5農藥的使用
4.5.1農藥的操作要領:
4.5.1.1準備相關的藥具;
4.5.1.2操作人員必須穿長褲,戴口罩、手套,詳細閱讀標簽說明并做到:
a)清楚農藥的使用對象;
b)清楚農藥的使用劑量;
c)農藥的稀釋倍數;
d)農藥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口;
e)噴完以后,操作人員應洗干凈手臉和噴藥工具,將剩余農藥如數交回庫房。
4.5.2使用農藥的注意事項:
a)農藥均具有毒性應妥善保管;
b)使用農藥的濃度要正確,避免產生藥害;
c)噴施農藥時應多考慮植物的物候期;
d)噴施農藥時要均勻以防出現藥害;
e)噴施除草劑時應全程壓低槍口,以防傷及其他植物;
f)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綠化班長必須參與技術指導;
g)在植物噴施農藥后要定期觀察防治效果;
h)為避免植物產生抗藥性,應交叉使用農藥。
農藥名稱
農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百菌清75%的百菌清可以防治白粉病、霜霉病、黑斑病等多種真菌性病害,其濃度為600~1000倍液噴霧不能和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混用。
多菌靈具有保護性和治療作用,可以防治莖腐病、根腐病、多種葉部病害、白粉病、黑斑病等,其濃度為600~1000倍。不能和銅制劑、堿性藥劑混用。此藥易產生抗藥性。
甲基托布津
具有保護性和治療作用,可以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炭病、褐斑病、黑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其濃度700~1200倍不能和銅制劑、堿性藥劑混用。此藥易產生抗藥性。但不能和多菌靈輪換使用。
代森錳鋅具有保護性的殺菌劑,可以防治銹病、葉斑病、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其濃度為400~600倍液噴霧。不能和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混用。
粉銹靈
內吸性的殺菌劑,具有保護性和治療作用。可以防治銹病、白粉病、葉斑病等病害,25%的可濕粉劑其濃度為2000~3000倍。嚴格控制劑量。
瑞毒霉
具有高效的內吸的殺菌劑,可以防治霜霉病和疫病等。25%的可濕粉劑的使用濃度為500~800倍。此藥易產生抗藥性,一般使用復合制劑。
速撲殺
具有觸殺、胃殺和滲透作用,主要防治蚧殼蟲等。其濃度為1500~2000倍。對核果類植物應錯開花期打藥。
辛硫磷
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的殺蟲劑;主要對地下害蟲地老虎等進行防治。其使用濃度為2000~3000倍。不能和堿性藥劑混用,例如石硫合劑。
尼索螨醇具有觸殺作用;主要防治螨類。使用濃度為1500倍。和其他殺螨劑交替使用,避免產生
氧化樂果
具有殺蟲、殺螨的內吸性的殺蟲劑。使用濃度為1500倍。對梅花、桃花等植物易產生藥害。
5、相關文件
6、質量記錄
zz/BG7.5.1-LH-02《病蟲害防治登記表》
附加說明:
本文件起草人:
本文件修改人:
本文件審核人:
本文件批準人:
篇2:公路綠化工程成品保護苗木后期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公路綠化工程成品保護、苗木后期管理及植物病蟲害防治
(1)目的
該工程的質量目標為國優。為了能使該工程項目質量滿足合同要求,達到《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優良等級。維護企業形象,爭創文明施工工地,提高經濟效益,特制定此成品保護措施。
(2)措施
1、苗木的后期管理及養護要從以下8個方面入手:
a、夏秋季節加強對植物內雜草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拔草與除草劑滅草相結合的措施。
b、及時對樹木進行修剪。
c、及時對灌木、樹木進行澆水。
d、每季節對灌木、樹木進行追肥一次。
e、及時對灌木、喬木進行病蟲害防治。
f、防范人為的破壞和牲畜的踐踏、啃咬。
g、對枯死、損壞或丟失的樹木花草及時補種。
h、對綠化區內進行衛生保潔及表土進行保護。
2、病蟲害防治主要從一下3個方面著手:
a、采用的種苗必須經植物檢疫部門檢疫合格,且是抗病蟲害強的優質品種。
b、對花灌木、喬木及時進行噴灑農藥,把苗木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c、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樣化來保護和增殖天敵,抑制病蟲危害。
篇3:某公路綠化病蟲害預防治措施
公路綠化病蟲害預防治措施
1.指導方針:
①"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應根據各種樹木的生長特性進行病蟲害防治。
②防病藥物應定期噴灑,以預防為主;防蟲藥物則應根據蟲情發生情況及時噴灑,治早治小治了。
2.防治次數:木本植物每年防治次數不少于7次,即從4月至10月每月一次。草本植物年防治不低于5次。
3.病蟲害防治質量標準:
①對多發常見的植物病害一定要提前噴藥預防;
②農藥的配制一定要由經過技術培訓的專業人員負責;
③12月份結合修剪清除越冬蟲卵、蟲囊和病蟲害枯枝枯葉,集中銷毀;
④病蟲危害率小于2%;
⑤生長季節不得出現大面積的萎蔫、枯萎或黃葉;
⑥木本植物不得有蛀干性害蟲越冬;
⑦草坪不得出現密集的斑禿性死亡;同一處空白段面積不得大于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