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培訓:病蟲害識別防治
綠化培訓: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
1、常見蟲害:蚜蟲、螨蟲、介殼蟲等。
常見病害:白粉病、青枯病、黑斑病等。
2、識別與防治
A、白粉病的識別:發生在葉片和嫩枝上,開始時葉片有白色小點,以葉正面為多,小點向四周擴散,形成圓形不規則的霉層,霉層互相連片覆蓋全葉。發生旺季為3-8月。如管理不當,四季均會發生,白粉病的防治:注意透光,避免栽植過密,早期病葉可以摘除。發病期可噴50%退茵特800-1000倍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劑,50%膠體硫50-100溶液,連續三次均有較好效果。
B、黑斑病的識別:葉片被害初期,出現褐色小點,后擴展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班,直徑5-10mm染褐色至黑色,嚴重時病斑可互相連接成大斑,葉片變黑,脫落或枝死,四季均有發生。黑斑病的防治:加強管理,施肥時注意氮、磷、鉀適當搭配,使植株健壯發育,防止植株徒長,注意栽培品種的選育,對染病的,并且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較低的品種,應考慮淘汰。栽培處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澆水適當,避免過濕,定期噴藥保護,噴藥前摘除病葉,雨后還要用清水噴洗下層葉背泥土,藥劑可選用75%百茵清可濕粉劑5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幾天較好。
C、青枯病的識別:本病是因細菌侵染植株根,莖引起的維管病害,幼苗感染后,植株根莖變褐腐爛,以致倒伏,生長盛期植株感染后,通常地上部分葉片突然失水干枯下垂,根部就腐爛,最后整株枯死,用刀橫切根和莖,可見乳白色或黃褐色的細菌沾液溢出。青枯病的防治:發病期可噴0.2%高錳酸鉀溶液或者100-200H農用鏈霉素、土霉素,并適當增施鉀肥,用10PPM的硼酸液進行外追肥,可提高病株的抗病力。
D、蚜蟲的識別:蚜蟲屬同翅目,蚜科昆蟲,分布廣,種類也很多,為花木的主要害蟲,該蟲以其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體的汁液,植株被害部分生長緩慢,葉片卷曲、畸形,嚴重者脫落,花蕾被害則不能正常發育,甚至脫落,該蟲在危害過種中還能傳播病毒,排泄大量蜜露,誘發煤煙病,使植株枝、葉呈現一層污黑覆蓋物,影響光合作用,并大大降低植株的觀賞價值,在本地區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為蚜蟲的發生盛期,為害最大,大量成蟲密集在嫩梢、花蕾和葉背為害,對植株造成大量損失。蚜蟲的防治:清潔綠化地及花圃園地,除雜草,減少蚜蟲棲身場所,以消滅越冬蟲源,秋末噴射40%樂果300倍液以做保護。當蚜蟲發生時,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進行二、三次,可選用40%氧化樂果或40%樂果2000倍液,或者50%殺螟松1000倍液,8%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如盆花則可在根部埋上3%呋喃丹粒劑5克,深度為2cm左右,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E、蚧殼蟲的識別:蚧殼蟲種類多,分布廣,屬同翅昆蟲,此蟲以刺吸式口器在主植物上取液,使葉片出現許多黃斑,長勢衰弱,嚴重時引起落葉,蚧殼蟲的防治:在一齡若蟲期噴射40%氧化樂果及25%亞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盆栽也可埋呋喃丹。對生長過密,蟲害嚴重的枝葉適當修剪,以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來源,增強植株的抗害能力。
F、螨蟲的識別:屬蜘蛛綱螨目,種類甚多,分布廣,繁殖迅速,為害很大,多在葉片反面出現,致使葉片反面產生油漬狀的紫褐色的斑塊,葉片無光澤,嚴重時葉片萎黃、脫落,樹勢衰退。螨類的孳生猖獗為害很大。主要受溫度和降雨量少的影響,氣溫24о-30оC,天氣悶熱的情況下,為其發生,發育的適宜條件:多雨潮濕的環境不利于其發生和發展,冬季嚴寒可使越冬雌蟲大量死亡,蟲口基數減少,若冬季和早春溫暖、干旱,則越多基數增大,在適宜條件下,翌年會孳生猖獗為害。蟥蟲的防治:越冬期間清除易被為害花卉周圍的雜草,并及時堆放漚腐,或者噴藥,以壓低越多蟲源。藥劑方治可用5%敵敵畏1000倍液,或用20%適螨丹可濕粉劑1000倍液等噴殺。
篇2:公路綠化工程成品保護苗木后期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公路綠化工程成品保護、苗木后期管理及植物病蟲害防治
(1)目的
該工程的質量目標為國優。為了能使該工程項目質量滿足合同要求,達到《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優良等級。維護企業形象,爭創文明施工工地,提高經濟效益,特制定此成品保護措施。
(2)措施
1、苗木的后期管理及養護要從以下8個方面入手:
a、夏秋季節加強對植物內雜草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拔草與除草劑滅草相結合的措施。
b、及時對樹木進行修剪。
c、及時對灌木、樹木進行澆水。
d、每季節對灌木、樹木進行追肥一次。
e、及時對灌木、喬木進行病蟲害防治。
f、防范人為的破壞和牲畜的踐踏、啃咬。
g、對枯死、損壞或丟失的樹木花草及時補種。
h、對綠化區內進行衛生保潔及表土進行保護。
2、病蟲害防治主要從一下3個方面著手:
a、采用的種苗必須經植物檢疫部門檢疫合格,且是抗病蟲害強的優質品種。
b、對花灌木、喬木及時進行噴灑農藥,把苗木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c、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樣化來保護和增殖天敵,抑制病蟲危害。
篇3:某公路綠化病蟲害預防治措施
公路綠化病蟲害預防治措施
1.指導方針:
①"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應根據各種樹木的生長特性進行病蟲害防治。
②防病藥物應定期噴灑,以預防為主;防蟲藥物則應根據蟲情發生情況及時噴灑,治早治小治了。
2.防治次數:木本植物每年防治次數不少于7次,即從4月至10月每月一次。草本植物年防治不低于5次。
3.病蟲害防治質量標準:
①對多發常見的植物病害一定要提前噴藥預防;
②農藥的配制一定要由經過技術培訓的專業人員負責;
③12月份結合修剪清除越冬蟲卵、蟲囊和病蟲害枯枝枯葉,集中銷毀;
④病蟲危害率小于2%;
⑤生長季節不得出現大面積的萎蔫、枯萎或黃葉;
⑥木本植物不得有蛀干性害蟲越冬;
⑦草坪不得出現密集的斑禿性死亡;同一處空白段面積不得大于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