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辦法

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6943

對于國家的相關規定大家有了解過嗎?以下是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大家可以認真閱讀,學習國家的法律知識!

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范企業名稱,保護企業名稱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企業名稱的使用及企業名稱的登記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企業名稱是指企業用以區別其他企業或組織的標志。

第三條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核準設立登記或名稱變更登記的同時,取得名稱權。

企業名稱權歸企業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本省實行著名字號制度,對著名字號實行保護。著名字號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組織認定。

第五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企業名稱的登記及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糾正自己或者下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已登記的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企業名稱。

第二章企業名稱的構成

第六條企業名稱由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字號、行業(經營特點)、組織形式依法組成,法律、法規和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企業名稱中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是指企業所在地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第八條企業名稱中的字號應當由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

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不得用作字號。

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不得與著名字號相同,也不得與冠以同一行政區劃名稱或者地名的同行業的企業名稱中的字號相同。

第九條企業名稱中的行業應當反映其經營業務。企業主要經營業務跨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在企業名稱中可以反映所從事的主要行業,或者使用概括性詞語反映經營業務。

第十條使用概括性詞語反映或者不反映所從事的行業的企業名稱,其字號不得與冠以同一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企業字號相同。

第十一條企業名稱中為反映經營特點,可以在字號和行業詞語之間使用國家(地區)或者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

第十二條集團名稱由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字號、行業及“集團”字樣依次組成。

集團規模較大,并且核心企業經營業務跨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集體名稱可以不反映行業特征。

第十三條企業集團核心企業名稱應當由集團名稱和企業組織形式組成。

集團成員企業的名稱可以使用集團字號;符合冠以集體所冠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條件的,可以使用集團名稱,但必須同時使用本企業字號。

第十四條企業名稱應當使用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時使用本地區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十五條企業名稱不得含有另一企業的名稱,也不應明示或者暗示有超越其經營范圍的業務。

第十六條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違背社會公共道德的;

(三)不符合民族、宗教習俗的;

(四)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

(五)可能對公眾造成誤解的;

(六)可能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七)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禁止的。

第十七條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名稱、文字、字母、數字:

(一)國際組織名稱;

(二)政黨、宗教組織名稱;

(三)國家機關、政黨機關、軍隊、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名稱;

(四)外國文字,漢語拼音字母,數字(不含漢字數字)。

第三章企業名稱的登記

第十八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核準冠用湖北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企業名稱。

市、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核準冠以本級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企業名稱。

第十九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在企業名稱中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一)字號著名的;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

(三)外商投資企業;

(四)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可以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其他企業。

第二十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可以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其他企業,必須是注冊資本(金)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并且在全省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企業名稱經核準登記后不滿兩年的,不得申請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第二十一條企業名稱依申請在先原則核準。

第二十二條設立企業或變更企業名稱,應當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企業或變更企業名稱必須報經審批或者企業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報經審批項目的,應當在報送審批前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并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的企業名稱報送審批。

第二十三條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應當由全體出資人或者開辦企業共同委托的代理人或者指定的代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

(二)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書面證明;

(三)代表或代理人的法人資格或身份證明;

(四)全體出資人的法人資格或者身份證明;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股東投資的,還須提交投資各方的共同協議書。

第二十四條公司以及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企業申請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應直接向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名稱預先核準。

第二十五條已設立的企業依照本規定申請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應向登記管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名稱變更登記,經登記管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審查后,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

企業申請時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書;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企業基本情況介紹;

(四)有關證書、文件的復印件;

(五)其他有關文件。

企業登記管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呈報材料包括:

(一)企業申請材料;

(二)受理機關的審查報告;

(三)其他文件。

第二十六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自收到本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所列文件之日起10日內,對申請核準的企業名稱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經核準的,發給《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或《企業名稱核準通知書》;駁回的,發給《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

第二十七條預先核準或者呈報核準的企業名稱保留期為6個月。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正當理由在6個月內未能完成企業設立登記或變更登記的,在保留期屆滿前,可以申請延長保留期,延長的保留期不得超過6個月。

第二十八條企業名稱在保留期內未進行設立登記的,不得申請名稱變更登記。

第二十九條下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依照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的《企業名稱核準通知書》對申請企業的名稱予以變更登記。

第三十條企業營業執照注銷或變更企業名稱的,原企業名稱自注銷或變更之日起1年內不得申請使用;企業營業執照被吊銷的,原企業名稱自被吊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申請使用。

第四章企業名稱的使用

第三十一條預先核準或呈報核準的企業名稱在保留期內,不得用于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轉讓。

第三十二條企業應當在住所標明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企業名稱。

從事商業、公共飲食、服務等行業的企業名稱牌匾可適當簡化,但應報登記主管機關備案。

第三十三條企業的印章、銀行帳戶、產品標識、產品包裝、信函以及有關法律文書、合同等文件中使用的企業名稱,必須與其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相同。

第三十四條使用企業名稱,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二)引起公眾誤認;

(三)仿冒他人名稱;

(四)其他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的。

第三十五條企業名稱可以依法轉讓。企業名稱轉讓后,應當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企業名稱只能轉讓給一戶企業;企業名稱轉讓后,轉讓方不得使用已轉讓的企業名稱。

第五章分支機構

第三十六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應當冠以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

第三十七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可以使用反映該分支機構行業特點的字樣。

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超越其所從屬企業的經營范圍。

第三十八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可以使用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但分支機構與其所從屬企業不在同一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應當使用分支機構所在地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第三十九條企業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可以與其所從屬的企業不一致,但公司以外的企業法人設立的分支機構不得使用“分公司”組織形式。

第四十條企業變更名稱,應當自企業名稱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辦理其分支機構的名稱變更登記。

第六章罰則

第四十一條企業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改正,可以并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使用企業名稱不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的;

(二)企業名稱變更登記后,未在規定期限內變更其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名稱的;

(三)未在住所標明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企業名稱;

(四)企業名稱牌匾簡化未在名稱登記主管機關備案的;

(五)企業印章、銀行帳戶、產品標識、產品包裝、信函以及有關合同等文件中使用的企業名稱與其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不相同的。

第四十二條企業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改正,并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一)使用未經核準的企業名稱的,責令停止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或者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并處;

(二)使用預先核準或者雖經核準但未予以變更登記的企業名稱從事經營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撤銷已核準的企業名稱,予以警告或者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假冒他人名稱的,沒收非法所得,并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四)非法轉讓企業名稱的,沒收非法所得,并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五)提交虛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取得企業名稱核準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撤銷已核準的企業名稱,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本規定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省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上海市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2】

(2005年6月16日上海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名稱的登記注冊管理,保護企業名稱所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企業名稱的登記注冊以及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三條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冠有市級行政區劃名的企業名稱的核準;縣工商分局負責冠有該縣行政區劃名的企業名稱的核準。(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縣工商分局,以下統稱“登記機關”。)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委托各工商分局辦理各自轄區內企業名稱申請的受理和初審。

第四條企業名稱由行政區劃、字號、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組成。

在企業名稱中表述所屬行業或者經營特點,應當根據其主營業務,依照國家行業分類標準劃分的類別進行表述。

企業跨行業經營的,可以在其名稱中不表述所屬行業或者經營特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條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應當便于識別,不得與已在登記機關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

本條第一款所稱企業名稱近似,是指申請人申請的企業名稱與已在登記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存在下列情形:

(一)企業名稱均含行業表述,字號相同,行業表述文字相同,但組織形式不同的;

(二)企業名稱均含行業表述,字號相同,行業表述文字不同但含義相同的;

(三)企業名稱均含行業表述,字號的字音相同且字形相似,行業表述文字相同或者含義相同的;

(四)企業名稱均不含行業表述,字號相同,但組織形式不同的;

(五)企業名稱均不含行業表述,字號的字音相同且字形相似的。

第六條企業名稱中的字號,應當由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

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

(一)違*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的;

(二)足以使公眾對其資產關系、從事行業等產生誤解的;

(三)易與其他法人、組織名稱混淆,使公眾產生誤解的;

(四)其他可能使公眾產生誤解的。

第七條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除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規定第五條、第六條禁止的情形外,登記機關應當予以核準。

第八條申請企業名稱登記,申請人應當提交由發起人或者全體投資人簽署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

發起人或者投資人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辦理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的,還應當提交發起人或者全體投資人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證明以及代表或者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第九條登記機關或者接受登記機關委托辦理企業名稱申請受理和初審的工商分局,對申請人提出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形分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申請人按照登記機關的要求已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或者有權更正人已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中的錯誤的,應當決定予以受理。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決定不予受理,并當場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通過郵寄、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交申請的,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第十條對受理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除需要對申請材料進行核實,或者按照本規定需要舉行聽證的情況外,登記機關應當當場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對接受委托初審的各工商分局受理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需要對申請材料進行核實的,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

通過郵寄、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予以受理申請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的,登記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

登記機關對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作出核準決定的,應當出具《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作出駁回決定的,應當出具《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并告知申請人理由及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十一條企業變更名稱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登記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申請,應當依據本規定以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有關企業名稱登記的規定,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

第十二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應當冠以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

企業分支機構應當在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變更登記核準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辦理分支機構名稱的變更登記;企業分支機構變更名稱的,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分支機構名稱變更登記。

第十三條核準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保留期屆滿后尚未用于企業設立登記的,該名稱自動失效。

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判決企業停止使用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并向登記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的,登記機關應當通知該企業在三個月內申請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第十五條登記機關對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作出決定之前,利害關系人認為申請人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與其已經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并提出聽證申請的,登記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登記機關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專家、學者和公眾代表參與聽證。

第十六條企業未按照本規定第十四條申請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的,登記機關可以對該企業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規定的其他行為,《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按照其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本市個體工商戶的名稱登記,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篇2: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辦法

對于國家的相關規定大家有了解過嗎?以下是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大家可以認真閱讀,學習國家的法律知識!

個體戶名稱管理規定【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范企業名稱,保護企業名稱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企業名稱的使用及企業名稱的登記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企業名稱是指企業用以區別其他企業或組織的標志。

第三條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核準設立登記或名稱變更登記的同時,取得名稱權。

企業名稱權歸企業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本省實行著名字號制度,對著名字號實行保護。著名字號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組織認定。

第五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企業名稱的登記及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糾正自己或者下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已登記的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企業名稱。

第二章企業名稱的構成

第六條企業名稱由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字號、行業(經營特點)、組織形式依法組成,法律、法規和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企業名稱中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是指企業所在地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第八條企業名稱中的字號應當由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

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不得用作字號。

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不得與著名字號相同,也不得與冠以同一行政區劃名稱或者地名的同行業的企業名稱中的字號相同。

第九條企業名稱中的行業應當反映其經營業務。企業主要經營業務跨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在企業名稱中可以反映所從事的主要行業,或者使用概括性詞語反映經營業務。

第十條使用概括性詞語反映或者不反映所從事的行業的企業名稱,其字號不得與冠以同一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企業字號相同。

第十一條企業名稱中為反映經營特點,可以在字號和行業詞語之間使用國家(地區)或者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

第十二條集團名稱由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字號、行業及“集團”字樣依次組成。

集團規模較大,并且核心企業經營業務跨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集體名稱可以不反映行業特征。

第十三條企業集團核心企業名稱應當由集團名稱和企業組織形式組成。

集團成員企業的名稱可以使用集團字號;符合冠以集體所冠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條件的,可以使用集團名稱,但必須同時使用本企業字號。

第十四條企業名稱應當使用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時使用本地區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十五條企業名稱不得含有另一企業的名稱,也不應明示或者暗示有超越其經營范圍的業務。

第十六條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違背社會公共道德的;

(三)不符合民族、宗教習俗的;

(四)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

(五)可能對公眾造成誤解的;

(六)可能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七)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禁止的。

第十七條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名稱、文字、字母、數字:

(一)國際組織名稱;

(二)政黨、宗教組織名稱;

(三)國家機關、政黨機關、軍隊、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名稱;

(四)外國文字,漢語拼音字母,數字(不含漢字數字)。

第三章企業名稱的登記

第十八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核準冠用湖北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企業名稱。

市、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核準冠以本級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企業名稱。

第十九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在企業名稱中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一)字號著名的;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

(三)外商投資企業;

(四)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可以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其他企業。

第二十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可以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其他企業,必須是注冊資本(金)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并且在全省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企業名稱經核準登記后不滿兩年的,不得申請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第二十一條企業名稱依申請在先原則核準。

第二十二條設立企業或變更企業名稱,應當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企業或變更企業名稱必須報經審批或者企業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報經審批項目的,應當在報送審批前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并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的企業名稱報送審批。

第二十三條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應當由全體出資人或者開辦企業共同委托的代理人或者指定的代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

(二)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書面證明;

(三)代表或代理人的法人資格或身份證明;

(四)全體出資人的法人資格或者身份證明;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股東投資的,還須提交投資各方的共同協議書。

第二十四條公司以及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企業申請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應直接向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名稱預先核準。

第二十五條已設立的企業依照本規定申請冠用省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應向登記管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名稱變更登記,經登記管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審查后,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

企業申請時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書;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企業基本情況介紹;

(四)有關證書、文件的復印件;

(五)其他有關文件。

企業登記管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呈報材料包括:

(一)企業申請材料;

(二)受理機關的審查報告;

(三)其他文件。

第二十六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自收到本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所列文件之日起10日內,對申請核準的企業名稱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經核準的,發給《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或《企業名稱核準通知書》;駁回的,發給《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

第二十七條預先核準或者呈報核準的企業名稱保留期為6個月。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正當理由在6個月內未能完成企業設立登記或變更登記的,在保留期屆滿前,可以申請延長保留期,延長的保留期不得超過6個月。

第二十八條企業名稱在保留期內未進行設立登記的,不得申請名稱變更登記。

第二十九條下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依照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的《企業名稱核準通知書》對申請企業的名稱予以變更登記。

第三十條企業營業執照注銷或變更企業名稱的,原企業名稱自注銷或變更之日起1年內不得申請使用;企業營業執照被吊銷的,原企業名稱自被吊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申請使用。

第四章企業名稱的使用

第三十一條預先核準或呈報核準的企業名稱在保留期內,不得用于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轉讓。

第三十二條企業應當在住所標明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企業名稱。

從事商業、公共飲食、服務等行業的企業名稱牌匾可適當簡化,但應報登記主管機關備案。

第三十三條企業的印章、銀行帳戶、產品標識、產品包裝、信函以及有關法律文書、合同等文件中使用的企業名稱,必須與其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相同。

第三十四條使用企業名稱,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二)引起公眾誤認;

(三)仿冒他人名稱;

(四)其他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的。

第三十五條企業名稱可以依法轉讓。企業名稱轉讓后,應當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企業名稱只能轉讓給一戶企業;企業名稱轉讓后,轉讓方不得使用已轉讓的企業名稱。

第五章分支機構

第三十六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應當冠以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

第三十七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可以使用反映該分支機構行業特點的字樣。

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超越其所從屬企業的經營范圍。

第三十八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可以使用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的,但分支機構與其所從屬企業不在同一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應當使用分支機構所在地縣及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者地名。

第三十九條企業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可以與其所從屬的企業不一致,但公司以外的企業法人設立的分支機構不得使用“分公司”組織形式。

第四十條企業變更名稱,應當自企業名稱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辦理其分支機構的名稱變更登記。

第六章罰則

第四十一條企業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改正,可以并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使用企業名稱不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的;

(二)企業名稱變更登記后,未在規定期限內變更其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名稱的;

(三)未在住所標明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企業名稱;

(四)企業名稱牌匾簡化未在名稱登記主管機關備案的;

(五)企業印章、銀行帳戶、產品標識、產品包裝、信函以及有關合同等文件中使用的企業名稱與其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不相同的。

第四十二條企業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改正,并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一)使用未經核準的企業名稱的,責令停止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或者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并處;

(二)使用預先核準或者雖經核準但未予以變更登記的企業名稱從事經營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撤銷已核準的企業名稱,予以警告或者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假冒他人名稱的,沒收非法所得,并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四)非法轉讓企業名稱的,沒收非法所得,并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五)提交虛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取得企業名稱核準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撤銷已核準的企業名稱,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本規定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省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上海市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2】

(2005年6月16日上海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名稱的登記注冊管理,保護企業名稱所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企業名稱的登記注冊以及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三條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冠有市級行政區劃名的企業名稱的核準;縣工商分局負責冠有該縣行政區劃名的企業名稱的核準。(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縣工商分局,以下統稱“登記機關”。)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委托各工商分局辦理各自轄區內企業名稱申請的受理和初審。

第四條企業名稱由行政區劃、字號、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組成。

在企業名稱中表述所屬行業或者經營特點,應當根據其主營業務,依照國家行業分類標準劃分的類別進行表述。

企業跨行業經營的,可以在其名稱中不表述所屬行業或者經營特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條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應當便于識別,不得與已在登記機關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

本條第一款所稱企業名稱近似,是指申請人申請的企業名稱與已在登記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存在下列情形:

(一)企業名稱均含行業表述,字號相同,行業表述文字相同,但組織形式不同的;

(二)企業名稱均含行業表述,字號相同,行業表述文字不同但含義相同的;

(三)企業名稱均含行業表述,字號的字音相同且字形相似,行業表述文字相同或者含義相同的;

(四)企業名稱均不含行業表述,字號相同,但組織形式不同的;

(五)企業名稱均不含行業表述,字號的字音相同且字形相似的。

第六條企業名稱中的字號,應當由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

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

(一)違*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的;

(二)足以使公眾對其資產關系、從事行業等產生誤解的;

(三)易與其他法人、組織名稱混淆,使公眾產生誤解的;

(四)其他可能使公眾產生誤解的。

第七條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除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規定第五條、第六條禁止的情形外,登記機關應當予以核準。

第八條申請企業名稱登記,申請人應當提交由發起人或者全體投資人簽署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

發起人或者投資人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辦理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的,還應當提交發起人或者全體投資人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證明以及代表或者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第九條登記機關或者接受登記機關委托辦理企業名稱申請受理和初審的工商分局,對申請人提出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形分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申請人按照登記機關的要求已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或者有權更正人已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中的錯誤的,應當決定予以受理。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決定不予受理,并當場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通過郵寄、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交申請的,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第十條對受理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除需要對申請材料進行核實,或者按照本規定需要舉行聽證的情況外,登記機關應當當場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對接受委托初審的各工商分局受理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需要對申請材料進行核實的,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

通過郵寄、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予以受理申請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的,登記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

登記機關對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作出核準決定的,應當出具《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作出駁回決定的,應當出具《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并告知申請人理由及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十一條企業變更名稱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登記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申請,應當依據本規定以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有關企業名稱登記的規定,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

第十二條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應當冠以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

企業分支機構應當在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變更登記核準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辦理分支機構名稱的變更登記;企業分支機構變更名稱的,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分支機構名稱變更登記。

第十三條核準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保留期屆滿后尚未用于企業設立登記的,該名稱自動失效。

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判決企業停止使用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并向登記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的,登記機關應當通知該企業在三個月內申請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第十五條登記機關對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申請作出決定之前,利害關系人認為申請人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與其已經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并提出聽證申請的,登記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登記機關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專家、學者和公眾代表參與聽證。

第十六條企業未按照本規定第十四條申請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的,登記機關可以對該企業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規定的其他行為,《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按照其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本市個體工商戶的名稱登記,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篇3:英語中各月份名稱的由來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英語中各月份名稱的由來

January--1月

在羅馬傳說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護神,生有先后兩副臉,一副回顧過去,一副要眺望未來。人們認為選擇他的名字作為除舊迎新的第一個月月名,很有意義。英語

January,便是由這位守護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變而來的。

February--2月

每年2月初,羅馬人民都要殺牲飲酒,歡慶菲勃盧姆節。這一天,人們常用一種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婦女,以求懷孕生子。這一天,人們還要懺悔自己過去一年的罪過,洗刷自己的靈魂,求得神明的饒恕,使自己成為一個貞潔的人。英語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盧姆節)演變而來。

March-----3月

3月,原是羅馬舊歷法的1月,新年的開始。凱撒大帝改革歷法后,原來的1月變成3月,但羅馬人仍然把3月看做是一年的開始。另外,按照傳統習慣,3月是每年出征遠戰的季節。為了紀念戰神瑪爾斯,人們便把這位戰神的拉丁名字作為3月的月名。英語3月March,便是由這位戰神的名字演變而來的。

April--4月

羅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鮮花初綻的美好季節。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開花的日子)演變而來。

May--5月

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瑪雅,專門司管春天和生命。為了紀念這位女神,羅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這位女神的名字演變而來。

June--6月

羅馬神話中的裘諾,是眾神之王,又是司管生育和保護婦女的神。古羅馬對她十分崇

敬,便把6月奉獻給她,以她的名字--拉丁文Junius來命名6月。英語6月June便由這位女神的名字演變而來。也有學者認為,Junius可能是個代拉丁家族中一個顯赫貴族的姓氏。

July--7月

羅馬統治者朱里斯*凱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羅馬將軍馬克*按東尼建議將凱撒大帝誕生的7月,用凱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這一建議得到了元老院的通過。英語7月July由此演變而來。

August--8月

朱里斯*凱撒死后,由他的甥孫屋大維續任羅馬皇帝。為了和凱撒齊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選定8月。因為他登基后,羅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奧古斯都)的尊號。于是,他決定用這個尊號來命名8月。原來8月比7月少一天,為了和凱撒平起平坐,他又決定從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從此,2月便少了一天。英語8月August便由這位皇帝的拉丁語尊號演變而來。

September--9月

老歷法的7月,正是凱撒大帝改革歷法后的9月,拉丁文Septem是“7”月的意思。雖然歷法改革了,但人們仍襲用舊名稱來稱呼9月。英語9月September,便由此演變而來。

October--10月

英語10月,來自拉丁文Octo,即“8”的意思。它和上面講的9月一樣,歷法改了,稱呼仍然沿用未變。

November--11月

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和凱撒都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羅馬市民和元老院要求當時的羅馬皇帝梯比里烏斯用其名命名11月。但梯比里烏斯沒有同意,他明智地對大家說,如果羅馬每個皇帝都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月份,那么出現了第13個皇帝怎么辦?于是,11月仍然保留著舊稱Novem,即拉丁文“9”的意思。英語11月November便由此演變而來。

December--12月

羅馬皇帝琉西烏斯要把一年中最后一個月用他情婦的Amagonius的名字來命名,但遭但元老院的反對。于是,12月仍然沿用舊名Decem,即拉丁文“10”的意思。英語12月December,便由此演變而來。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