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S小學管理規定

S小學管理規定

2024-07-13 閱讀 8352

在學校我們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管理規定,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學校教學管理制度【1】

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實現教師高水平,教學高質量,辦學有特色,就必須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實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動,特制定學校教研活動制度:

1、學期初,教務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訂學校的教研計劃,學科教研組要制訂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

要求具體詳實,切實可行、嚴禁形式化、任務性、應付檢查。

2、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兩周定時活動一次。

按照活動計劃研究材料,討論新課程標準,說課做課評課,試卷分析,研究科研課題,教學經驗交流等等。

杜絕走過場、熬時間,要落實到實處。

有詳細活動記錄。

3、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

幫助新老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4、“四課活動”經?;?。

每學期每位教師做一次匯報課,每學科搞一次研究課,學校組織一次優質課評選,組織一次觀摩課。

力爭每學期都能涌現出新的教學能手。

5、同年級同學科要堅持集體備課(詳細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分析重點難點,切磋教學方法,探討雙基訓練和能力培養。

6、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務處報告工作,反饋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7、學期末,教研組和教導處要寫好教研工作總結,教師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和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存入學校業務檔案。

教導處要整理編輯論文集交流或推薦到報刊、出版社發表。

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小學門衛管理制度【2】

一、管理學生、教師進出校門

1、在校上課期間,門衛一律不準私自放學生出校門。

2、學生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出學校,必須憑班主任或有關部門批條,經門衛人員驗證后方可離校。

3、嚴禁學生、教師翻越圍墻入校。

4、工作期間,本校教師一律不得隨意出入校門,如有急事或公務需外出,應按學校請假、考勤制度辦理請假手續,在門衛做好登記后方可出門,門衛不得私自為不請假教師開門。

二、管理外來人員、車輛進出校門

1、外來人員來訪,門衛人員要問清事由,及時與有關人員聯絡核實,并憑有效證件填好來客登記表。

2、外來人員進入學校,門衛應要求其必須遵守學校有關規章制度,保證學校教學有序進行;

3、學生家長到校聯系工作或了解學生情況要在傳達室內等候,無特殊情況不得進入學校內,以免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4、凡是教師請家長到校落實工作的,應出示家校聯系或電話聯系,確認屬實后,做好登記后,才能進入校園,但要做到接待熱情。

5、外來機動車輛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學校,任何車輛應到規定位置停放;門衛有權疏通校門口的車輛,嚴禁車輛堵塞校門口。

三、值班職責

1、學校門衛設二人(值周教師),分白班和夜班輪流值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交班時要做好交班記錄。

2、門衛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值班職責,堅持文明團結,禮貌待人,不得擅離職守,做個人私事。

3、按時開關校門,學生集中上、下學時間或前后10分鐘開大門,其余時間關閉大門。

4、搞好值班室衛生,要長期保持干凈。

5、要認真核對書報雜志,準時送入各辦公室。

6、夜間值班人員要及時與白班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并做到至少一小時巡邏一次,要到校園各處巡察,檢查門窗關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制止,并緊急向學校匯報或及時報警,確保安全。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及時報警。

匪警:110火警:119交通警:112急救中心:120

7、學校門衛人員負責執行以上所有規定及周邊安全防范工作,發現各種不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制止和處理,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領導。

小學生管理制度【3】

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完善教育制度,對學生違反制度,遵循教育批評、懲罰、改正的原則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特制定制度如下:

1、凡無故曠課,經教育不改,曠課達到2天,給予警告處分;達到4天給予嚴重警告處分;達到1周者,給予記過處分。

2、連續4次遲到算一次曠課;連續曠課達2周,以上者給予記大過處分,同時按學籍管理規定改為試讀生;累計曠課達3周,給予留校察看處分,因曠課達到4周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3、違反課堂規則,破壞課堂紀律,造成教學難以進行者,停課教育并請家長,經教育仍不改正者,給與相應處分。

不認真學習,不完成作業累計達到3次,停課教育并請家長;因不完成作業而請家長累計達到3次且屢教不改者,學校請家長陪讀,家校聯合對學生進行教育。

4、違反學校制度,破壞公共財物,造成嚴重后果,除賠償外,給與警告處分;經常打架、罵街且屢教不改者,給與警告處分。

5、不接受教師的正確教育,對教師采取粗暴蠻橫的態度,甚至有漫罵或報復行為的給予嚴重警告處分。

6、小學生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去網吧,一旦違者記大過一次。

7、在社會上有違法行為,被公安機關受審處理的小學生,視情節給予記大過、留校察看直至開除學籍處分。

8、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不能正確處理,而動手打人或發生群毆,學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進教育不改造成一定后果,視情況和態度可分別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處分、視情節惡劣的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9、凡警告3次,嚴重警告2次,記過2次,記一次大過者,改為試讀生,請家長陪讀,與學校攜手共同教育。

10、上述細則作為衡量處分等級是參考在細則中沒有包括的情況而應當處分時,酌情給與相應的處分。

說明:

1、警告:停課教育一天,請家長。

嚴重警告:停課兩天,由學校征求教師意見,在做出處理決定。

2、撤銷警告等處分應在三個月后,本人申請,學校審批即可。

3、對違紀執行數錯并處、再犯從嚴的原則。

篇2:某小學上下學及非教學時段的安全管理規定

為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力度,細化安全管理規程,根據市區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安全管理規定如下:

一、門禁管理:

1、教學工作日每天清晨7:00至下午18:00確保本校學生隨時可以進入校園。

2、校外人員進入校園必須執行通報-驗證-登記制度,并做好詳細的登記。

3、校園監控設施設備要隨時檢查,確保正常使用和有序運行。

4、學生上下學排隊走,校園護衛隊、保安、值日行政、值日教師要保持警惕,隨時注意校門口及周邊安全動態,防止外來人員混入校內,以免發生意外。

5、保安員要嚴格按照學校安排的時間,準時到崗,堅守崗位,持械上崗,定時巡查校園,注意校內安全動態。

二、課間安全管理

1、學生進入校園執行學校的“五走五無”,做操排隊踏步走,進出校門排隊走,上下樓梯靠右走,課室走廊輕輕走,進入校園慢慢走;出口無臟話,衛生無死角,桌椅無刻畫,墻壁無無痕,地面無垃圾。

2、課間十分鐘應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嚴禁劇烈運動,不得在走廊、樓梯、操場追逐打鬧等,禁止在學習區和生活區開展任何體育活動或危險游戲,無教師批準學生課間不準出校門。

3、值日人員課間要加強巡查和處理安全突發事件。

三、上學放學的安全管理

1、值日教師必須提前到校,和值日學生一起在校門口迎接學生的到來,并負責檢查學生佩戴校牌紅領巾情況。放學時學生在任課教師的帶領下排隊并有教師送出校門。

2、四年級(包括四年級)以下的學生上下學接送交接制度,家長不能按時接送的,由專門人員管理等待家長交接。

3、教職工離開辦公室、課室、宿舍或其他公共場所是,要及時關閉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等的電源,防止火災發生。

四、課外活動和課間操安全管理

1、學生課外活動(如每天一小時鍛煉活動、大課間活動等)需要有計劃統籌安排。

2、課外活動要安排專人負責組織管理,活動內容應科學合理,并保障場地、設施、車輛、食品的安全。

3、廣播操由體育教師和各班主任負責組織。

4、早操進退場執行學校的“五走五無”規定。

5、早操和課外活動期間確保校醫室有校醫值班。

篇3:小學學籍管理規定模版

小學學籍管理規定【1】

一、入學

1、新生入學,采取開學時以通告形式將開學通告張貼到街上及學校附近的各村各組,使新生父母或其監護人接到入學通知后,在規定時間內攜帶戶口本送子女或其被監護人到指定學校辦理入學手續。

2、新生入學后,入班學生都無條件地要定案,定案后學校教導處應立刻批準取得學籍,編列正式學籍號。學生學籍號長期不變,休學一年后一律使用新學籍號。

3、新生入學后,接任的班主任老師要填寫好新生基本情況表和該班學生花名冊,上交學校教務處。

4、學生的學籍卡內容由學校教務處組織相關人員負責填寫,所有欄目要填齊。學籍卡中的填寫要實事求是,要如實反映學生真實情況。學籍卡由教導處保管,學生畢業后,學校應把學籍卡歸檔備查。

二、轉學

1、學生因家長變動工作地區、家庭搬遷(戶籍變更)或有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轉學的,經學生家長(監護人)申請,學校審查后發給轉學證明書,再憑接收學校的“接收證明”,然后由教導處辦理轉學手續,連同本人學籍簿一并轉出。

2、轉入學生須由家長或監護人提出申請,經過教導處考核通過,憑原所在學校的轉學證明方可辦理插班手續,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插入指定班級。

三、休學、復學

1、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準予休學:

(1)因傷病需長期治療,不能堅持學習者;

(2)患傳染性疾病未愈,不適宜集體生活者;

(3)一學期內,請病、事假累計超過十周,跟班學習有困難者。

2、符合休學條件的學生(病休學生須持醫療單位的證明),由學生家長提出申請,經學校審查屬實后,報區教育局批準,準其休學,由學校發給休學證明書。

3、學生休學以一年為限,期滿不能復學的,可申請延長。學生休學期間,學籍仍然保留。學生休學期滿,應按時復學。復學時,應憑休學證明書和有關材料提出申請,經學校審核批準后,即可到校復學,學校原則上安排到原年級的下一年級學習。

4、學生休學期未滿,休學原因消失并具有相關證明的,可向學校提出申請提前復學。經學校審核同意后,可提前復學。復學時,學??梢暺鋵W力程度和個人志愿安排到合適的年級學習。

注意:期中考試后不再辦理休學證明。

四、留級:義務教育原則上不實行留級制度。

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提高新形勢下基礎教育科學管理水平,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律,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國所有由政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和在這些學校就讀的學生(以下簡稱學生)。

第三條學生學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實行分級負責、省級統籌、屬地管理、學校實施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宏觀指導各地學生學籍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建設全國聯網的學生電子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電子學籍系統),制訂相關技術標準和實施辦法。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本行政區域內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制訂本省(區、市)學籍管理實施細則,指導、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內各地和學校學生學籍管理工作;按照國家要求建設電子學籍系統運行環境和學生數據庫,確保正常運行和數據交換;作為學籍主管部門指導其直管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并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

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督促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落實國家和本省(區、市)關于學生學籍管理的各項規定和要求;作為學籍主管部門指導其直管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并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學生學籍管理工作;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督促學校做好學生學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學校負責學籍信息收集、匯總、校驗、上報,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開展日常學籍管理工作,確保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第二章學籍建立

第四條學生初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后,學校應為其采集錄入學籍信息,建立學籍檔案,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申請學籍號。

學籍主管部門應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及時核準學生學籍。

第五條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生成,一人一號,終身不變。學籍號具體生成規則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另行制訂。

逐步推行包含學生學籍信息的免費學生卡。

第六條學校不得以虛假信息建立學生學籍,不得重復建立學籍。學籍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利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查重。

學籍管理實行“籍隨人走”。除普通學校接收特殊學校學生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外,學校不接收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入學。殘疾程度較重、無法進入學校學習的學生,由承擔送教上門的學校建立學籍。

第七條學校應當從學生入學之日起1個月內為其建立學籍檔案。

學生學籍檔案內容包括:

一、學籍基礎信息及信息變動情況;

二、學籍信息證明材料(戶籍證明、轉學申請、休學申請等);

三、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含學業考試信息、體育運動技能與藝術特長、參加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情況等);

四、體質健康測試及健康體檢信息、預防接種信息等;

五、在校期間的獲獎信息;

六、享受資助信息;

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

學籍基礎信息表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訂。

第八條學籍檔案分為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電子檔案納入電子學籍系統管理,紙質檔案由學校學籍管理員負責管理。

逐步推進學籍檔案電子化,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檔案。

第九條學生轉學或在基礎教育階段升學時,學籍檔案應當轉至轉入學?;蛏雽W校,轉出學?;虍厴I學校應保留電子檔案備份,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檔案復印件。學生最后終止學業的學校應當歸檔永久保存學生的學籍檔案,或按相關規定辦理。

學校合并的,其學籍檔案移交并入的學校管理。

學校撤銷的,其學籍檔案移交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單位管理。

第十條如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修改學生基礎信息的,憑《居民戶口簿》或其他證明文件向學校提出申請,并附《居民戶口簿》復印件或其他證明復印件,由學校核準變更學籍信息,并報學籍主管部門核準。

第三章學籍變動管理

第十一條各學段各類學籍變動的具體條件和要求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當地實際統籌制定。

第十二條正常升級學生的學籍信息更新,由電子學籍系統完成。

第十三條學生學籍信息發生變化,學籍進行轉接或學生畢業(結業、肄業)時,學校應及時維護電子學籍系統中的有關信息,并將證明材料歸入學生學籍檔案。學籍主管部門應及時對學生學籍變動信息進行更新。

第十四條學生轉學或升學的,轉入學校應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啟動學籍轉接手續,轉出學校及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予以核辦。

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接。

第十五條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后,轉出學校應及時轉出學籍檔案,并在1個月內辦結。

第十六條學生轉學或升學后,轉入學校應當以收到的學籍檔案為基礎為學生接續檔案。

第十七條特教學校學生轉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殘疾學生轉入特教學校就讀的,其學籍可以轉入新學校,也可保留在原學校。

進入工讀學校就讀的學生,其學籍是否轉入工讀學校,由原學校與學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商定。

第十八條省(區、市)直管學校、設區的市直管學校學生的轉入轉出情況,由學校每學期書面告知所在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

第十九條學生休學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書面申請,學校審核同意后,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報學籍主管部門登記。復學時,學校應及時辦理相關手續。

學生休學期間學校應為其保留學籍。

第二十條學生到境外就讀的,應當憑有效證件到現就讀學校辦理相關手續?;氐骄硟群笕越邮芑A教育的,應接續原來的學籍檔案。

第二十一條學生死亡,學校應當憑相關證明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報學籍主管部門注銷其學籍。

第二十二條學校應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情況依法及時書面上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籍主管部門,在義務教育年限內為其保留學籍,并利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管理。

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輟學的,就讀學校的學籍主管部門應于每學期末將學生學籍檔案轉交其戶籍所在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條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為學籍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配備或指定學籍管理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機制。

對學籍管理員當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并保持相對穩定。各級學籍管理員的基本信息須報送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

第二十四條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每學期復核學生學籍,確保學籍變動手續完備、學生基本信息和學籍變動信息準確。

第二十五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嚴格的保密制度。非經學籍主管部門書面批準,學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嚴防學籍信息外泄和濫用。

第二十六條教育行政部門違反本辦法的規定,由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理。

第二十七條學校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校長和相關人員責任:

一、不為已接收學生建立學籍檔案的;

二、以虛假信息建立學籍或學籍檔案的;

三、不及時把學籍變動信息納入學籍檔案的;

四、不及時報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情況的;

五、接收學生不為其辦理轉學手續的;

六、不按規定為學生轉接學籍檔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學生學籍信息的;

八、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學校的外籍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學籍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制訂或完善實施細則。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更多相關閱讀

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寧夏)

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廣西)

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新疆)

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西藏)

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