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費管理規定辦法
醫藥費管理規定是我國一項規章制度,大家了解過這些規章制度嗎?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醫藥費管理規定,一起看看吧!
醫療管理規定【1】
據北京市政府68號令《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及國家測繪局測人函[2003]32號轉發衛辦保健發[2003]14號文件精神的要求,為保障職工基本醫療,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除離休人員外,中心其他職工必須參加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按《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執行。
第二條:離休人員醫療費用:
1、離休人員應在指定的醫院(復興醫院)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中心按100%報銷(超標準部分及自費部分自行承擔)。
2、為方便離休人員就醫,可在家庭住址附近選擇一所公立醫院就醫,以治療一般病癥及急癥,住院治療仍須到指定醫院。
如病情需要轉診,應由指定醫院按規定開具轉診證明。
除急診和按規定轉診外,在非指定醫院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承擔。
第三條:年滿50周歲副局級以上干部為“醫療照顧人員”,按照衛辦保健發[2003]14號文件精神,補充醫療部分由商業保險公司審核在限額內按100%報銷。
第四條:除離休人員和享受“醫療照顧人員”,中心其他職工補充醫療部分由商業保險公司審核在限額內按90%報銷。
第五條:計劃生育費用:
符合計劃生育要求的已婚女職工,在妊娠、分娩期間及采取長效節育措施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由單位報銷。
第六條:因工負傷發生的醫療費用首先由社保中心和保險公司報銷,剩余部分由中心報銷。
第七條:職工子女的醫療費用:
1、需參加子女(18周歲以下)醫療統籌的職工,每年年初到人事處一次性辦理統籌醫療的登記手續并交統籌金,每位職工60元。
2、職工子女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45%,雙職工90%,每位職工的每位子女年最高報銷限額為2000元。
3、職工子女就醫范圍為北京市公立醫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報銷參照北京市公費醫療管理文件執行。
4、醫藥費憑處方(劃價單)、治療明細單、收據或對方單位分割單及處方復印件等明細材料報銷。
5、報銷時間為每年12月(個人保存好醫藥費的各種材料)。
第八條:醫療費審核、報銷程序:
1、中心職工、離退休人員及子女門診、住院就醫一律由個人現金支付,待結算后將就醫的有關明細材料交行政處審核,按規定報銷。
2、報銷醫療費一次現金在1000元以下的,由財務處處長審批;1000元以上的由財務處審核,中心主管財務領導審批。
3、海淀區醫保中心和保險公司報銷返回的個人醫療費用由財務處負責通知本人到財務處領取。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原《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醫療管理暫行辦法》即時廢止。
第十條:本辦法由人事處負責解釋。
軍人及其家屬醫療費用管理規定【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軍隊醫療費用管理,合理使用衛生資源,保障軍人及其家屬健康權益,根據《軍隊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軍人,是指中華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官、義務兵、學員以及軍隊管理的離休、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
本規定所稱軍人家屬,是指軍人的配偶、子女及經組織批準隨軍供養的父母。
第三條軍人及其家屬按照規定的醫療體系就醫,在合理醫療范圍內,軍人享受免費醫療;符合規定條件的軍人家屬享受優惠醫療,本規定另有規定的,按照規定執行。
第四條按照規定開支的軍人及其家屬的醫療費用,在衛生事業費中列支。
各單位應當加強衛生事業費的管理,嚴格執行醫療費用管理的有關規定,不得截留或者挪用。
第五條軍隊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醫療經費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示醫療收費標準,接受監督和檢查。
凡收費項目,軍隊醫療機構必須給患者開具明細清單。
第二章軍人一般醫療費用管理
第六條軍人在軍隊醫療機構診治,符合合理診療范圍和用藥范圍規定的,享受免費醫療。
合理診療范圍包括一般診療項目、特殊醫療項目和大病醫療統籌病種;其中一般診療項目是指除按照規定由個人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見附件)以及特殊醫療項目和大病醫療統籌病種外,軍隊醫療機構實施的所有診療項目。
搶救治療因戰、因公負傷軍人,不受前款規定范圍的限制。
因搶救急危重癥軍人,超出合理用藥范圍,經醫療機構批準的,給予免費;未經批準的,費用自理。
軍人醫療確需的檢查、治療,包括使用合資、貸款和其他自籌經費購買的醫療設備以及研究開發的新技術、新療法,除按附件規定由個人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外,一律不得收費。
第七條軍人在軍隊基層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從本人所在單位(以下簡稱本單位)衛生事業費中開支。
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和軍隊管理的離休、退休干部在基層門診的醫療費用實行記帳管理;醫療費用超出人員醫療經費標準的部分,在合理醫療范圍內的,在本單位衛生事業費中統籌解決。
第八條軍人在軍隊醫院(不含師、旅醫院或者相當醫療機構,下同)、療養院發生的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由總后勤部在經費總額內按照門診人次和住院天數核定,按照標準供應;不足部分由醫院、療養院用按照規定留用的醫療有償服務收入彌補。
對擔負特殊保障任務的醫院、療養院,適當增加核撥經費的數額。
第九條軍人在軍隊醫療機構的醫療消耗,按照當地物價部門規定的醫療價格記帳,并按照規定統計和上報。
第十條軍人外出期間患急性傷病,憑軍人身份證明就近到軍隊醫療機構診治,享受免費醫療。
附近無軍隊醫療機構的,可以就近到地方醫療機構診治;確需住院的,應當在一周內與本單位連續,病情穩定后,轉體系醫院或者本單位指定的軍隊其他醫療機構診治。
在地方醫療機構診治期間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墊付,憑診斷證明、收費單據回本單位審核報銷。
病情穩定可以轉院而患者堅持不轉的,醫療費用由患者自理。
第十一條軍人外出工作、學習、進修,不能在本人體系醫院就醫的,憑軍人身份證明就近到軍隊醫院診治,享受免費醫療。
附近無軍隊醫院的,可以就近到地方醫療機構診治,醫療費用由個人墊付,憑診斷證明、收費單據回本單位審核報銷。
軍人集體外出執行任務一個月以上,應當接轉醫療關系。
第十二條軍人按照規定進行的體檢和在體系醫院進行的婚前體檢,享受免費。
女軍人在體系醫院或者憑軍人身份證明到配偶、父母、公婆所在地的軍隊醫院分娩,本人和新生兒享受免費醫療。
第十三條患疑難病的軍人需要跨醫療體系診治的,按照下列轉診程序辦理,享受免費醫療:
(一)在戰區內的,經體系醫院介紹;特殊情況,經軍區聯勤部衛生部介紹;
(二)跨戰區的,經所在戰區的總醫院提出轉診意見、所在軍區聯勤部衛生部介紹;
(三)在北京地區的,經所在大單位總醫院提出轉診意見、大單位衛生部門介紹;
(四)經總后勤部衛生部介紹。
未按照前款規定轉診,經患者所在單位批準的,其醫療費用由批準單位報銷;未經批準的,由患者自理。
第十四條經軍隊醫療機構批準,軍人到地方醫療機構診治或者購藥的,憑相關診斷證明、藥品處方、費用明細清單和收費票據,由批準的軍隊醫療機構按照規定審核報銷;未經批準的,費用自理。
第十五條軍隊管理的離休、退休干部,經本人所在大單位干部部門批準,不轉供給關系到外地與配偶或者子女一起生活,需要在居住地軍隊醫療機構就醫,在本戰區內的,由本人所在大單位衛生部門批準;跨戰區的,由本人所在大單位衛生部門和居住地所在大單位衛生部門批準;跨大單位到北京地區總后勤部所屬醫院的,由總后勤部衛生部批準。
按照前款規定經過批準,并將本人原單位衛生事業費人員基本標準轉交就醫單位的,享受免費醫療。
第十六條已移交政府安置、仍隨配偶在軍隊干休所居住、由干休所代管的軍隊離休、退休干部,將本人在地方的全年醫療經費轉交給代管單位的,在軍隊醫療機構就醫,享受免費醫療。
第十七條軍隊重點保健對象和享受醫療費用實報實銷的離休干部的醫療費用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章軍人家屬一般醫療費用管理
第十八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軍人家屬,在軍隊醫療機構就醫,享受優惠醫療:
(一)經組織批準隨軍,戶口在軍人駐地的無工作、無收入(以下簡稱“雙無”)配偶;
(二)夫妻雙方均為軍人(以下簡稱“雙軍人”)的未滿18周歲的子女和經組織批準隨軍的未滿18周歲的子女;
(三)符合隨軍條件未隨軍,且沒有領取醫療補助費的“雙無”配偶和未滿18周歲的子女;
(四)經師級以上單位批準,在總部確定的邊遠艱苦地區與軍人共同生活的“雙無”配偶和未滿18周歲的子女;
(五)不符合隨軍條件,隨軍人共同生活,且戶口在部隊駐地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的“雙無”配偶和未滿18周歲的子女;
(六)1949年9月30日前參加革命、轉業到異地工作,現已辦理離休手續、返回到軍隊一方長期居住的軍人配偶,在地方就醫確有困難,本人要求在附近軍隊醫療機構就醫,經軍隊一方所在大單位衛生部門批準,并將本人在地方的全年醫療經費轉交軍隊基層醫療機構的;
(七)經組織批準隨軍,已滿18周歲,經指定醫院鑒定確實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或者仍在中學(含中專)就讀,經師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批準子女;
(八)雙軍人在異地寄養、并要求在寄養地附近軍隊醫療機構就醫,經就醫機構審核確認,符合第(二)項、第(七)項規定條件的子女;
(九)經師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批準隨軍供養的父母。
第十九條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由團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會同軍務、干部、財務部門審核確認,衛生部門負責為其辦理優惠醫療證件。
符合第十八條規定條件的軍人家屬,本人不愿意辦理優惠醫療或者居住地附近無軍隊醫療機構的,按照有關規定發給醫療補助費。
第二十條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在軍隊醫療機構就醫,按照當地物價部門規定的醫療價格計費,免收掛號費、床位費以及取暖費、降溫費、保潔費,門診費由個人負擔20%,住院費由個人負擔10%。
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得,經接診醫療機構審核后,其個人負擔的費用可以視情減免。
第二十一條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官調到軍隊其他單位,其隨軍家屬未隨遷,符合優惠醫療條件的,可以繼續在原單位享受優惠醫療。
第二十二條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就醫,除按照第二十條的規定交費外,執行軍人一般醫療費用管理規定。
第二十三條下列軍人家屬在軍隊醫療機構就醫,享受免費醫療:
(一)1949年9月30日前入伍、在1955年前后復員,現仍為隨軍家屬的女同志;
(二)已故離休干部的“雙無”配偶和隨軍并領取遺屬定期生活補助費的犧牲、病故軍人的配偶和子女;
(三)隨軍居住在西藏自治區和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的“雙無”家屬;
(四)1949年9月30日前參加革命工作,后經組織批準隨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和軍隊管理的離休、退休干部的“雙無”配偶。
第二十四條臨時來隊的“雙無”軍人家屬,在規定的探親期間患急癥,憑團級以上單位軍務、干部和衛生部門證明,在軍人的體系醫療機構就醫,享受優惠醫療。
第四章大病醫療統籌費用管理
第二十五條對軍人和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患大病出院后,后續治療發生的合理醫療費用給予統籌補助。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所稱的大病,是指在規定病種范圍內的單一病種。
大病病種的范圍包括:惡性腫瘤、慢性腎功能不全、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肝硬化、類風濕病、糖尿病(有合并癥)、高血壓病(Ш期)、慢性精神病、腦血管意外、嚴重外傷后遺癥。
腎臟移植術后用藥列入大病病種范圍。
第二十七條軍人和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患大病,由軍人所在團級以上單位填報《大病醫療統籌補助申請表》(見表一),并附相關證明、票據、費用清單等材料,逐級審核上報至大單位財務部門、衛生部門。
經大單位財務部門、衛生部門審核后,由財務部門核撥到患者所在單位。
大單位衛生部門填寫《大病醫療統籌補助申請匯總表》(見表二),連同有關材料逐年報總后勤部衛生部備案。
符合第二十一條規定情形的軍人家屬患大病,申請大病醫療統籌補助的,由軍人原單位按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二十八條大病醫療統籌補助經費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各大單位制定,報總后勤部備案。
第五章特殊醫療項目費用管理
第二十九條軍隊醫療機構對軍人和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實施規定范圍內的特殊醫療項目,給予免費。
本規定所稱的特殊醫療項目包括:心臟起搏器植入、心臟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搭橋、人工晶體置換、人工關節置換、血液(腹膜)透析、骨髓移植、腎臟移植、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心血管導管射頻消融治療。
第三十條軍人和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需要實施特殊醫療項目,接診的軍隊醫療機構具備實施條件的,填報《實施特殊醫療項目申情表》(見表三),報大單位衛生部門審批后實施;不具備實施條件的,按照規定的轉診程序辦理。
第三十一條軍隊醫療機構按照第二十九條和第三十條規定實施的特殊醫療項目,由總后勤部的特殊醫療項目的經費總額內給予補助。
第三十二條各大單位衛生部門應當按年度填寫《實施特殊醫療項目匯總表》(見表四),連同《實施特殊醫療項目申請表》,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總后勤部財務部、衛生部審核。
第六章鑲配費用管理
第三十三條軍人因戰致傷牙齒,在軍隊醫療機構鑲牙,享受免費;到地方醫療機構鑲牙的費用,憑診斷證明和收費單據由本單位審核報銷。
軍人因公、因病致傷牙齒,在軍隊醫療機構或者經批準到地方醫療機構鑲牙的費用,憑診斷證明和收費單據由本單位審核報銷。
因病致傷牙齒鑲牙的費用,每顆牙報銷金額不超過20元,全口牙不超過300元。
第三十四條軍人因戰致眼睛傷殘或者影響視力,在軍隊醫療機構配鏡,享受免費;到地方配鏡的費用,憑診斷證明、驗光處方和收費單據由本單位審核報銷。
軍人因公、因病致眼睛傷殘或者影響視力配鏡的費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憑診斷證明、驗光處方和收費單據由本單位審核報銷,其中因病配鏡的報銷金額不超過150元;
(一)300度以上近視
(二)150度以上遠視
(三)75度以上散光
(四)200度以上近視合并100度以上遠視
(五)200度以上近視合并50度以上散光
(六)100度以上遠視合并50度以上散光
(七)150度以上近視合并100度以上遠視和25度以上散光
符合前款規定的人員再次配鏡,費用保銷須間隔三年以上。
第三十五條軍人因戰致傷在軍隊醫療機構裝配助聽器,享受免費;到地方裝配的,其費用憑收費單據由本單位審核報銷。
軍人因公、因病致兩耳聽力在電測聽50分貝以下或者一耳聽力在50分貝以下、另一耳聽力在60分貝以下,憑軍隊體系醫院診斷證明,經所在單位衛生部門批準,裝配助聽器的費用,憑收費單據由批準單位審核報銷,報銷金額不超過200元。
第三十六條軍人因戰致殘,在軍隊醫療機構裝配義肢、病理鞋、走路架、義眼等醫療矯形器,享受免費;到地方裝配的,其費用憑收費單據由所在單位審核報銷。
軍人因公、因病致殘,需要裝配義肢、病理鞋、走路架、義眼等醫療矯形器的,憑體系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經所在單位衛生部門批準后,可以購買和裝配,其費用憑收費單據由批準單位審核報銷。
第三十七條因個人不慎致眼鏡、義齒、助聽器、醫療矯形器損壞的,重新鑲配或者修理的費用自理。
第七章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八條對在醫療費用管理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依照《中華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三十九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的規定,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推諉或者拒絕收治軍隊傷病員的;
(二)違反規定向免費醫療對象收取費用,或者對應當享受優惠醫療的對象不予優惠的;
(三)不執行規定的醫療收費標準,多收費、濫收費,或者拒絕給患者開具收費項目明細清單的;
(四)向軍人和享受優惠醫療的軍人家屬濫開收費藥品的;
(五)按照規定應當支付醫療費用,拒絕支付的;
(六)截留、挪用衛生事業費的;
(七)其他違反本規定、妨害軍人及其家屬醫療費用管理的。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規定所稱軍人家屬無工作,是指軍人家屬未在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就業,也未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曾經就業現已失業的。
軍人家屬無收入,是指軍人家屬除領取國家和軍隊規定的基本生活補貼或者遺屬定期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或者當地人民政府發給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失業保險(障)金外,沒有其他經濟收入的。
第四十一條大病病種范圍、特殊醫療項目范圍和個人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的調整,由總后勤部衛生部會同總后勤部財務部提出意見,報總后勤部確定。
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經中央軍委批準,1997年6月18日總政治部、總后勤部印發的《軍隊人員及其家屬醫療費用管理規定》即行廢止。
以往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2:第一醫院控制醫藥費用有關規定
第一醫院控制醫藥費用有關規定(2015年修訂)
各科室:
為貫徹上級的規定要求,有效控制我院醫藥費用增長,根據z衛辦【2013】25號及z衛財函【2014】104號文件的精神,結合我院工作實際,經研究修訂有關規定如下:
一、全院出院病人次均費用控制在8925元以下,全院門急診次均費用控制在204.75元以下,根據各科室的具體工作不同,確定不同的控制指標(見附件1,附件2)。
二、出院病人次均醫藥費用及門急診次均費用以科室為單位進行統計。各臨床科室放在重癥醫學科的病人費用歸入各自臨床科室核算。
三、院紀委、醫保科、財務科、醫務部、質控科、藥劑科及計算機管理科等職能部門定期對全院的合理檢查、用藥進行督查,并每月統計各科室的“兩個費用”。
四、科室月份出院病人次均醫藥費用超標,取消科主任當月職務補貼(含獎金系數);住院病人次均醫藥費用超標科室按超標金額3%承擔,科室分攤到各醫療組,醫療組組長可根據本組醫生實際醫療工作情況進行分攤。門急診次均費用超標科室按超標金額的30%承擔,由科室分攤到每個醫生。
五、實行逐月統計、逐月處罰,并在醫院局域網公布。年終進行總核算,“兩個費用”控制水平達標則所扣罰款如數退還。
六、年終“兩個費用”超標的科室、個人,當年度不得評先評優,并列入職稱聘任考核指標。
七、“兩個費用”列入醫院績效考評,扣分標準如下:出院病人次均費用超標3%(含3%)以下的扣0.5分;超標3%-5%(含5%)的扣1分,超標5%-10%(含10%)的扣2分;超標10%-20%(含20%)的扣3分,超標20%以上的扣4分。門急診病人次均費用超標5%(含5%)以下的扣0.5分;超標5%-10%(含10%)扣1分;超標10%-20%(含20%)扣2分;超標20%-50%(含50%)扣3分;超標50%以上的扣5分。
八、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有關規定與本規定有沖突的,以本規定為準。
附件:1、出院病人次均費用控制指標
2、門急診病人次均費用控制指標
莆田市第一醫院
2015年3月4日
附件1
出院病人次均費用控制指標
科室控制指標(元)科室控制指標(元)
產科4700耳鼻喉科6300
婦科5700消化內科6100
兒科(新生兒科)4300心血管內科8900
感染科5300胸心外科11800
骨科14500血液內科7200
呼吸內科8800眼科5300
急診病區3200中醫肛腸科5700
甲狀腺乳腺科6900中醫骨傷科5900
康復醫學科9500中醫科4800
口腔科7400腫瘤內科6900
老年病科7400腫瘤外科一區11000
泌尿外科7800腫瘤外科二區11000
內分泌科5800介入科20000
普外科10000CCU62000
神經內科7400放療科23000
神經外科13000燒傷整形科5800
腎內科5900重癥醫學科86000
附件2
門急診病人次均費用控制指標
科室控制指標(元)科室控制指標(元)
婦產科165耳鼻喉科130
兒科(新生兒科)120
消化內科210感染科250
心血管內科250骨科210
胸心外科220呼吸內科220
血液內科250急診病區250
眼科95甲狀腺乳腺科180
中醫肛腸科90康復醫學科160
中醫骨傷科190口腔科160
中醫科160老年病科250
腫瘤內科220泌尿外科180
腫瘤外科一區220內分泌科220
腫瘤外科二區220普外科160
介入科200神經內科220
燒傷整形科150神經外科220
放療科350腎內科250
皮膚科120
篇3: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辦法
基本情況醫療保險是我國基礎的社會保障政策之一,為我國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那么對于公司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是怎么樣的呢?來看下面:
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1】
(一)、醫療費享受對象:
醫療費享受對象為:**系統內離休干部、退休人員、在職干部職工,辦理提前離崗退養人員。
(二)、醫療費管理原則:
醫療費管理總的原則是:參照國家醫療規定,結合本局實際實行門診費用核定基數,包干使用,逐月發放,節余歸已,超支不補;住院費用確定限額,比例報銷;重大病癥,特殊處理。
醫院是指鎮醫院、縣醫院、縣中醫院。
因公外出和法定假期在外地急診住院的必須電告單位,經批準的可以比照在縣住院的辦法報銷住院醫療費。
1、門診費用:門診是指定的醫院門診。
核定基數標準:離休人員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和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核定基數,
工齡在31年以上的,年人平定補420元,月平定補35元;26年至30年的,年人平定補360元,月平定補30元;21年至25年的,
年人平定補300元,月平定補25元;16年至20年的,年人平定補240元,月平定補20元;11年至15年的,年人平定補180元,月平定補15元;10年(含10年)以下的,年人平定補120元,月平定補10元。
門診費由各單位按月隨工資發放。
2、一般性住院費用:一般性住院費用實行限額比例報銷。
其標準為:離休干部單位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單位報銷75%;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實行限額、比例報銷。
即:工齡在10年(含10年)以下的,按45%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元;工齡在11至15年的,按50%比例報銷,
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1000元;工齡在16至20年的,按5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2000元;工齡在21至25年的,按60%比例報銷,
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3000元;工齡在26年至30年的,按6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4000元;工齡在31年以上的,按70%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0元。
3、重大疾病住院費:重大疾病是指經縣以上醫院確診為癌癥、器官移植、腦管意外導致神志不清、肢體功能障礙等重大疑難病癥。
離休干部據實報銷。
其它人員,住院費超限額部分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審定后單位報銷75%,個人負擔25%。
(三)、具體辦法:
1、***局成立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局醫療費實行管理。
其組成人員由分管機關的局領導為組長,分管計財工作的局領導、分管人教局領導副組長,計財、人教、黨辦、辦公室、征收、管理、稽查等股室(局)負責人為成員。
2、凡需住院治病的離、退休干部職工、在職干部職工(含提前離崗退養人員),必須先提出住院治療申請,經***局醫療管理領導小組領導批準,并在指定醫院住院治療。
不經批準,不予報銷醫療費。
凡住院者,應先由個人墊付醫療費,病愈后憑住院病歷和住院醫療費收據報銷醫療費。
重大疾病可先借款,出院后結算。
3、一般性住院,如需做費用較高的病情檢查(如做CT、核磁共振檢查等),必須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檢查,否則,其檢查費用不予報銷。
4、凡生病住院的干部職工,如需價值較高、或進口高檔的滋補藥品,必須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開藥,否則,其滋補藥費不予報銷。
5、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認定為公傷者,其醫療費用全部由單位報銷。
醫藥費報銷規定【2】
關于局機關職工獨生子女醫藥費發放和報銷的規定
局機關各處室:
經2008年10月6日局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對局機關職工獨生子女醫藥費的發放和報銷作如下規定:
一、局機關正式在編職工(含掛靠、代管單位)18歲以下獨生子女,可以享受發放醫藥費和報銷醫藥費。
二、機關職工18歲以下獨生子女按照原規定,每年發放800元醫藥費,屆時打入職工工資卡。
三、除發放800元醫藥費外,根據職工子女看病花費較大的實際,規定職工18歲以下獨生子女每年可以報銷3000元(含800元)醫藥費。
具體報銷時間為每年上半年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12月份,下半年報銷的需在12月20日之前報銷完畢。
滿足800元藥費單據之后即可報銷,報銷的最高限額是3000元,超過費用由個人承擔。
四、職工獨生子女發生的醫藥費單據,由人事處負責人和機關分管計劃生育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到財務處報銷。
五、報銷醫藥費的規定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執行,職工獨生子女在2008年可以報銷1500元(含800元)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