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2024-07-14 閱讀 7096

一、應急避險演練目的

為檢驗應急預案和應急準備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事故發生時安全避險,減少及避免生命財產損失,制定本方案。

二、應急避險演練原則

結合實際,合理定位;著眼實戰、講求實效;精心組織、確保安全;統籌規劃、厲行節約。

三、應急避險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二)應急小組

1、現場指揮組:

組長:

成員:職責:負責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應急避險救援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礦調度室,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職責:

(1)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的通訊聯絡工作;傳達指揮部對搶險救援的決定、命令,并負責督促落實。

(2)調度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相關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3)參與制定救災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了解其執行情況和相關信息,及時為領導小組提供決策依據。

(4)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等工作。

2、應急救護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具體負責實施現場搶險指揮組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措施。

3、專家技術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

參與現場搶險救援,了解現場信息,組織制定搶險救援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搶險救援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為搶險救援指揮部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4、物資保證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后各種搶險救援物資的調撥供應。

5、醫療保證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醫療救護指揮以及救援醫護人員的集結調配;受傷人員的分類搶救;危重傷員的護送轉院;特殊情況下對傷員組織專家會診。

6、警戒保衛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周邊地區的警戒保衛;事故現場的保護;事故發生后的人員疏散、戒嚴和維護秩序。協調指揮事故發生后對周邊道路的交通疏導。協助指揮辦公室在事故追查過程中對現場的勘查和取證。

7、通訊及交通保障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指揮和救援人員的車輛保證;各種通訊設備和信號的靈敏使用和正確發送。

8、人力資源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后各專業組和專業救援隊伍人員集結、調配。

9、財力保證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后各項搶險救援所需資金的籌措和調撥。

10、善后處理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處理事故發生后的善后處理工作。

四、應急避險演練時間:2010年×月×日上午9:00-11:00

五、應急避險演練地點:戊-230**采面

六、演練工作程序(1)2010年×月×日上午9:00,現場工作人員×××在戊-230**采面機巷電話處向調度室開始匯報出現突水。

(2)值班調度員接報后,問清簡要情況后,立即通知當天礦值班長,由值班長向應急避險領導小組組長匯報是否啟動應急救援方案,并確定報警和救援級別。同時立即通知受影響單位人員把所有開關打零位閉鎖,所有人員在當班負責人的指揮下,按照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后,由當班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停電、撤人、警戒等情況。

(3)按照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指揮長的指令,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調度員按照應急救援預案人員通知程序,通知礦井水災事故救援領導小組,立即到調度室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同時匯報集團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4)礦井水災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到達調度室后,根據指揮長的命令,副指揮長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組組成指揮辦公室和各個應急小組,各組組長向副指揮長報告人、財、物準備等情況,指揮部研究部署救援方案,各工作組按照指揮部命令開展救援工作,并把方案及救援進展情況及時匯報總指揮。同時安排救護隊、地測隊、通風區、開拓科等相關人員趕赴現場查看災情、組織救災。

(5)通知地測隊、通風區、檢查科、開拓區(科)、機電科、機電一隊到調度室協助指揮搶險,并立即安排有關技術人員監測水量水壓、瓦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的積聚情況、通風狀況及供電影響情況。現場盯崗人員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突水的性質、位置、發生的范圍和影響程度、水量大小,然后根據避災路線安全撤離。

(6)通知所有受影響的施工單位領導到調度室待命,通知監測隊利用人員定位系統和工資科考勤室核對井下受災范圍內的受災人數。

(7)通知安檢科在戊三采區各個入口設置警戒,對進入該區域人員進行控制。

(8)通知運輸一隊等單位做好搶險人員及傷員的運輸工作。

(9)通知戊三采區變電所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在接到調度室通知撤離后方可沿避災路線撤離。

(10)確認避災路線:

戊-230**采面及風巷人員:戊-23090風巷→戊三軌道下山→戊三車場→戊三大巷→丁戊組石門→主斜井大皮帶→地面。

戊-230**機巷人員:視水情大小進行避災,水量較小時,人員迅速通過采面到達風巷避災,否則按以下避災路線避災。戊-230**機巷→戊三皮帶下山→戊三進風眼→戊三大巷→丁戊組石門→主斜井大皮帶→地面。

(11)清點當班受威脅地區所有人員及升井情況。

(12)所有涉及到機電、通風、安全、調度、后勤等與搶險救災相關單位及人員要堅守崗位,做好搶險救災的準備,隨時投入搶險救災隊伍中。

(13)調度室通知相關技術員在現場繼續觀測水情變化。監測人員隨時向調度室報告水量情況。

(14)調度室在接到匯報并確認水災得到控制后,下達搶險排水命令。總指揮命令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結束,并及時匯報集團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七、評估與總結

演練結束后,由領導小組組織對演練過程進行評估和總結,查找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補充完善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篇2:X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1總則

1.1應急救援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檢驗《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技術性和科學性,查找出《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修正完善《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以進一步提高《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檢查應對礦井突發水災事故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礦井水災事故的應急準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鍛煉應急指揮機構、指揮人員的指揮能力;鍛煉職工的應急救援逃生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教。通過開展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普及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知識,提高全體職工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1.2應急救援演練原則

(1)結合實際,合理定位。根據現有資源條件,結合應急管理的工作實際,確定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形式為實戰演練.演練規模:9101工作面處應急處置演練,施工隊組當班隊長各2人作報警演練,調度室調度員2人作接警演練;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8人作應急集結和指揮演練。

(2)著眼實戰,講求實效。以提高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能力、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為著眼點。重視對應急救援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考核,總結推廣好經驗,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3)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科學設計演練方案,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制定并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

(4)統籌規劃,厲行節約。充分利用礦井現有資源,努力提高應急演練效益。

2應急救援演練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呂繼保

副組長:李滿林

成員:楊俊剛劉海軍?張曉東?張占元?李博文?郝永豐馮光明?王永青

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全過程的組織領導,審批決定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重大事項。在應急救總指援演練實施階段,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分別擔任應急救援演練總指揮、副總指揮。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應在《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的應急領導機構或指揮機構領導下組織開展。成立由礦領導組成的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

3應急救援演練準備

3.1制定應急救援演練計劃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計劃由技術部編寫,經礦領導審查后報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批準。

3.2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由技術部編寫完畢,經技術部部長審查同意,提交評審,并上報礦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之后,報公司審核批準,經批準之后實施演練。

?3.2.1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目標

報警功能:班隊長報警迅速準確。

處警功能:調度員接警及時、記錄詳細準確、信息核實、傳達信息迅速準確,并符合《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程序。

(3)集結:應急救援指揮所有成員和各專業組接到電話后,5分鐘趕到救援指揮部集結。

(4)應急指揮:指揮人員決策果斷,符合《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相關內容。

(5)現場處置:人員物資配備充足并及時到位,處理人員必須選擇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

3.2.2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情景與實施步驟

(1)應急演練場景敘述

場景1:采區

9101工作面是模擬礦井水災事故的現場,場景中主要設備、設施(模擬道具),電話準備齊全。?

主要事件:9101工作面正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透水現象,造成礦井水淹工作面事故。班隊長立即使用已準備好的電話,向調度室報警并根據水勢判斷立即撤人。

事件發生時間:2013年6月23日早9點

演練時間:2013年6月23日早9點05分

1、發生透水事故后立即將所有人員從迎頭撤至安全地點。

2、當班班隊長(及其他發現透水人員)及時趕到就近安全地點的電話旁向礦安全生產調度、區調度匯報。

3、區調度室接到匯報后,及時電話通知井下透水點往下采區系統內受水患威脅的人員按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

4、礦安全生產調度接到匯報后,立即通知有關單位將井下受水患威脅的人員撤到安全地點,通知機電科將井下排水泵房的水泵開啟排水,并通知各有關單位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5、各單位接到礦安全生產調度室通知后立即準備各種救援物資和組織人員搶險。

場景2:調度室(應急指揮部)

調度室是模擬的應急演練指揮現場,場景中主要設備、設施(模擬道具),調度室指揮臺、調度電話2臺。

參加人員:調度員2人、應急救援指揮部8人、評估員1人、控制人員1人。

主要事件:①接警功能;②傳達信息:按《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程序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成員和各專業組到應急救援指揮部集結;③指揮長根據上報的事故下達命令;④傳達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的命令,施工隊長立即組織專業人員趕赴現場,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經行事故搶險和處理工作;⑤收集現場處理的信息。

事件發生起止時間:2013年6月23日上午9:00-10:35。

演練起止時間:2013年6月23日上午9:05-10:35。

3.2.3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評估標準與評估方法評估標準。

報警:①報警及時。發生事故后1分鐘內向調度室匯報。②報警內容詳細準確,包括時間、地點、事故性質、影響范圍。

接警、處警:①調度員接到報警電話后,詳細詢問報警內容,認真聆聽。②詳細準確記錄報警內容,并進行復述核實。③調度員接警后1人迅速協商并分工,按《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程序,通知指揮長、副指揮長、成員和各專業組到指揮部(調度室)集結。④傳達指揮部指令和接聽現場匯報及時,并做出詳細記錄。

集結:應急救援指揮部所有成員和各專業組接到電話后,5分鐘趕到救援指揮部集結。

應急指揮:指揮人員決策果斷,符合《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相關內容。

根據本次演練功能的設計,評估方法采取逐項定性判定的方法,評估員依據評估表中的項目對應急演練的情況逐項定性井下評估。?

3.2.4應急救援演練方案評審

礦井大范圍應急救援演練方案技術部編制完好后,有評估對指定的應急救援演練方案進行評審,確保應急救援演練方案可行性,以確保應急救援演練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3.3應急救援演練動員與培訓。

3.3.1應急救援演練培訓。

由職工安全教育部門制定專項應急救援演練培訓計劃和教學大綱,定期對職工進行應急救援演練培訓。

(1)對所有參演人員進行:應急基本知識、演練基本概念、演練現場規則、應急預案、應急技能及個體防護裝備使用方面的培訓。

(2)參演單位在應急救援演練前的一周內,組織本單位所有參演人員學習《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達到人人熟知應急預案、人人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怎么部署、安排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明確各小組及成員的職責和工作范圍。各單位應各司其職,卻保應急救援演練準時演練。

3.4應急救援演練保障

3.4.1人員保障

演練參與人員一般包括演練領導小組、演練總指揮、控制人員、評估人員、保障人員、參演人員等。在演練的準備過程中,演練組織機關和參與單位必須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并合理安排工作,保證相關人員參與演練活動時間。

3.4.2經費保障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所需經費,由應急救援演練經費預算中列支,財務部門按照需要及時撥付。

3.4.3物資器材保障

(1)信息材料:《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紙質文件、演示文檔、各種圖表、礦井通風系統平面圖等。

(2)物資準備:主要有紙質、記錄本、筆等辦公用品及調度用電話機等。

3.4.4通信保障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開始前,有機電隊井上下調度通訊系統、線路及調度電話機,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維護,以確保,通訊系統暢通。

3.4.5安全保障

(1)演練組織部門要高度重視應急救援演練組織和實施過程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并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措施,根據需要為演練人員配備個體防護裝備。

(2)提前一天向全礦職工發布公告,告示演練內容、時間、地點和組織部門,避免引起職工誤解和恐慌。

(3)應急救援演練出現意外情況時,演練總指揮與其他領導小組成員會商后可提前中止演練。

4應急救援演練實施

4.1應急救援演練啟動

由演練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演練開始并啟動演練活動。

4.2應急救援演練的執行

4.2.1應急救援演練指揮與行動

(1)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總指揮呂繼保對演練過程進行控制。

(2)按照《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要求,應急指揮機構指揮各參加演練隊伍和人員,開展對模擬礦井水災事故的應急處置行動,完成各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

(3)應急救援演練控制人員必須充分掌握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按要求,熟練發布控制信息,協調參演人員完成各項應急救援演練任務。

(4)參演人員根據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應急救援演練的程序展開應急救援活動,完成各項演練活動。

4.2.2應急救援演練過程控制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中,通過傳遞控制消息來控制演練進程。按照應急救援演練方案發出控制消息,控制人員通過調度電話向參演人員和模擬人員傳遞控制消息。參演人員和模擬人員接收到消息后,按照發生的礦井水災事故時的應急處置程序,或根據應急行動方案,采取相應的應急救援行動。

4.2.3應急救援演練記錄

應急救援演練實施過程中,評估組安排評估人員采用文字分場景記錄演練過程記錄內容主要包括演練實際開始與結束時間、演練過程控制情況、各項演練活動中參演人員的表現,意外情況及處置內容。調度室調度員詳細記錄接警、處警、指令及匯報情況內容。宣傳組宣傳報道人員采用攝像機、照相機及文字方法分場景記錄演練過程、安排評估人員采用文字分場景記錄演練過程。

4.2.4應急救援演練結束與終止

應急救援演練完畢,由應急救援演練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演練結束。演練結束后所有人員停止演練活動,結束演練工作,恢復正常工作。

演練實施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經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決定,由應急救援演練總指揮按照事先規定的程序和指令終止演練;(1)真實突發事件,需要參演人員參與應急處置時,要終止演練,使參演人員迅速回歸其工作崗位,履行應急處置職責;(2)出現特殊和意外情況,短時間內不能妥善處理或解決時,可終止演練。

5應急救援演練評估與總結

5.1應急救援演練評估

應急救援演練評估是在全面分析演練及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比參演人員表現與演練目標要求,對演練活動及其組織過程做出客觀評價,并編寫應急救援演練評估報告的過程。所有應急救援演練活動都應進行演練評估。

應急救援演練評估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演練執行情況、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參演人員的應急行動及處置能力、演練所用設備的適用性、演練目標的實現情況、演練的成本效益分析、對完善預案的建議等。

5.2應急救援演練總結

演練總結可分為現場總結和事后總結。

現場總結。在演練的每個場景結束后,由現場施工單位自行組織總結,之后提供文字稿,在演練結束三天內向技術部上報。

事后總結。在應急救援演練結束后,由技術部根據演練將記錄、演練評估報告、應急預案、現場總結等材料,對應急救援演練進行系統和全面的總結,并形成應急救援演練總結報告。

5.3應急救援演練成果運用

根據演練總結的問題,確定對應的《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由演練指揮部視情況安排《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5.4文件歸檔與備案

應急救援演練組織部門,在應急救援演練結束后應將應急救援演練計劃、應急救援演練方案、應急救援演練評估報告、應急救援演練總結報告等資料歸檔保存。

對于由上級部門布置或參與組織的演練、或者法律、法規、規章要求備案的演練,應急救援演練組織部門應當將相應資料包有關部門備案。

5.5應急演練注意事項

(1)在應急救援演練中,調度室值班員不但要做好信息接收和傳遞、指令傳達,而且要及時做好信息接收,指令傳達等的記錄。

(2)參演各單位及參演人員要從思想上重視,演練中要進入角色。

(3)參演人員在實戰演練中無論干什么,都要沉著冷靜,緊張而有序,防止發生摔傷、扭傷等意外事故。

(4)要有序進行撤離,不要驚慌、不要狂奔亂跑,在現場負責人的帶領下有組織的撤退。撤退時要互相幫助,相互照應。

(5)現場處置指揮人員要做到沉著冷靜、分工明確,現場作業人員要對使用的工具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