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危險因素識別避險措施
1、基坑開挖降水對周邊影響
危險因素:項目周邊現存有廠房及居民小區距離約為10m-15m之間,項目基坑為大面積整體開挖,降水范圍影響廣,降水幅度大,時間長(約為6-7月),影響了土體內應力變化,基坑周圍即形成降水漏斗曲線,在此范圍內建(構)筑物就產生了附加變形。例如不均勻沉降、墻體傾斜、裂縫、管道破裂及基坑滑等。
避險措施:為保證周邊環境不受損害,將危險因素降到最低,基坑開挖降水前,要求變形觀測單位對原有建筑物及道路管線的提供沉降監測方案,在基坑開挖和降水施工過程中運用變形觀測的數據、來控制和調節基坑土開挖和降水的部位、數量和速度,回彈與沉降相抵消的辦法控制建筑物的變形;在施工現場設立統一指揮機構,將土建施工、基坑降水和變形觀測的施工進度進行統一協調,相互調節和平衡。
2、噪聲、粉塵對周圍環境影響
危險因素:項目周邊為居民小區,施工期間噪聲影響隨著施工進度(及不同的施工投入)而有所不同,運輸車輛的行駛和施工設備的運轉對居民的影響明顯;主要粉塵源分析:土方開挖期間大風煙塵,現場堆放粉狀材料,樓層高處隨意倒垃圾揚塵等。
避險措施:合理選用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和先進的施工技術,進入現場施工車輛限制車速和鳴笛措施,對挖掘機和鉆孔機等高噪聲設備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夜間禁止高噪聲擾民作業;現場主要道路采用15-20cm砼硬化處理,料具場地采用10cm厚砼硬化,其余場地用石屑覆蓋或綠化防止大風揚塵,工地出入口設置輪胎沖水設備保證車輪不帶泥沙出場,對運土車輛覆蓋帆布,確保不污染道路,現場施工材料及時灑水覆蓋,施工道路和施工場地定時灑水和安排人員清掃。
3、高空墜落和坍塌事故
危險因素:項目工程施工高處作業工作量大,作業環境復雜多變,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多工種交叉作業危險因素多,極易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發生倒(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多數是由于結構失穩所致,腳手架、模板支架、起重設備結構設計不合理或計算錯誤;專項施工方案,未經專家評審論證,施工現場管理松弛,各項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施工隊伍素質差,不執行法規、標準,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思想上存在盲目性、冒險性、隨意性,現場作業環境不良,安全防護設施缺乏。
避免措施:高處作業應嚴格執行安全防護措施,在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業,減少作業人員的不安全因素,加強安全管理消除管理缺陷完善各項安全設施為高處作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預防倒(坍)塌事故,認真參與審查工程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含計算書),提出修改意見,履行審批與監督實施職責,督促施工單位認真做好技術安全培訓教育工作,嚴格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根據政府與建設單位的授權,監督參與工程的有關各方,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質量安全法規、規范、標準與規定,深入工地做好質量安全監理工作,嚴格質量安全報驗與檢驗、簽證制度,不經檢驗合格,不準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篇2:某學校緊急避險逃生演練活動預案
學校緊急避險逃生演練活動預案
一.活動目的
為了能在發生緊急情況需要疏散時,安全有序地組織全校師生進行疏散逃生,預防意外事故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增強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技能,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
1總指揮
2.副總指揮
3.參與人員
三.演練時間、信號、集合地點
1.時間
2.緊急疏散信號:學校統一發放信號,以消防警報為信號,并配合學校廣播統一指揮。
3疏散路線:按照平時*的路線,遵循就近原則,聽從現場指揮。
4疏散順序,教學樓是兩層的,一樓二樓同時疏散,教學樓是三層或三層以上的,一樓三樓五樓先同時疏散,之后二樓六樓再疏散。
5集中地點:學校大操場或升國旗的操場。
四.演練前的準備事項
1.學校要提前一到兩天發出演練的通知和相關要求
2.學校準備校園廣播和無線話筒
3.參加演練的人員要,每個人準備一塊濕毛巾
4.演練時每個樓梯拐角處安排一位老師負責學生的安全
5.演練時,學校最好做一個消防演練的條幅掛在學校門口,以免周圍群眾誤以為學校著火
6.為了保障演練的效果,演練時要用到煙霧彈,模擬火場情景,提高演練質量(煙霧彈的放置方案,由于煙霧彈的擴散能力有限,教學樓是兩層的每個樓梯的底樓各方一個煙霧彈,教學樓是三層或三層以上,每個樓梯在一層和三層各放一個煙霧彈,效果最好)。
五演練的注意事項;
1.學校發生緊急情況需要疏散學生時,班主任及搭班教師立即到達自己班級,指揮學生撤離。班主任老師是該班的最直接負責人,教育學生首先要冷靜,穩定學生情緒,同時指揮學生開啟前后門,有序的組織學生分別從兩扇們迅速撤離。一樓人員就近在教室前后出口處離開教學樓,二樓以上的班級按照指定的路線逃生。
2.每一樓層以及樓梯拐角處的負責老師站在樓梯口旁邊指揮學生,負責引導學生有序撤離,杜絕擁擠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學生離開后才能離開,離開前還要檢查所負責樓層及教室是否有人。
3.學生撤離教室后,要服從學校的統一指揮安排,到學校的操場集中。
4.要求各班在疏散時按指定的路線行走,防止出現無序的局面,所有參加演練的老師要牢記行走的路線,并清楚的告知學生,讓學生明白如何行走
六.演練程序:
1.演練時由消防指導老師講解演練的相關注意事項
2.由消防指導老師統一指揮事先安排好的人員放煙霧彈
3.由消防老師發出演練指令(消防警報加廣播)
4.廣播內容:老師,同學們請注意:學?,F在發生緊急情況,為確保安全,請全體師生按照學校安排的行走路線有序迅速的撤離到操場上,請務必聽從指揮,不要驚慌。
5.學生疏散,學校指定老師負責錄像或拍照
6.學生疏散到操場上,各班檢查人數,整隊
7.消防老師對演練做點評,指出演練的優缺點,并針對性的講解學生需要學習掌握的相關消防,滅火,逃生自救知識。
篇3:安全用電防災避險知識
1.家庭裝修電氣設計要注意哪四點
(1)根據用電設備位置、種類、容量等條件,繪制電氣配置圖。
(2)照明、電源插座、大功率電氣設備應分別設計各自的回路。
(3)插座和浴室燈具回路必須可靠接地,而且應與進入戶內的電源接地系統一致。
(4)配置漏電保護器。
2.人為什么會觸電
人的身體能導電,大地也能導電。如果人的身體碰到帶電物體,在一定電壓下,電流就可能通過人體與大地構成回路,使通過人體的電流達到一定數值,人身觸電就這樣發生了。
3.如何防止發生人身觸電
(1)掌握安全用電常識,不用手接觸帶電體,也不用手拿可以導電的物體去碰帶電體。
(2)安裝用電設備、電線要符合規范。
(3)經常檢查用電設備、電線,有了問題要及時修理。
4.有電線落地,為什么不能跑步離開
帶電電線落地后,有電流流入地面,這時如果人跑步離開,兩腳之間產生跨步電壓,電流從人的一只腳流入,從另一只腳流出,引發跨步電壓觸電,造成人身傷害。正確的離開方式是:迅速背向電線斷落地點,單腳跳離或者雙腳并跳離開。
5.家庭用電有哪三種常見的故障
開路(斷路)。線路中沒有電流通過,電器不能工作。
短路。當電路被極小電阻值的物體直接連接時,負載電壓為零,電源電流極大,造成短路。
漏電。當導線的絕緣能力下降時,將有電流泄漏到周圍導電物體,威脅人身安全。
6.怎樣處理家用電器漏電
使用家用電器時,如果發現有漏電現象,應該馬上停止使用,拔掉電源插頭,認真檢查是否有良好接地、是否按要求使用了三腳插頭。重新使用時要先用試電筆檢查是否還漏電。如果不存在接地線故障,應請專業人員處理或者送修理店。
7.哪四種情況會誘發家用電器著火
(1)電線負載過大,急劇發熱,損壞絕緣,進而導致短路起火。
(2)熱負載的家用電器電源插頭沒有拔出,帶電時間長了,溫度升高、起火。
(3)導線連接不良,接觸不好,造成線間短路,發熱起火。
(4)電器設備有缺陷,沒有及時修理,內部某些元件松動,通電時產生火花,引發火災。
8.怎樣撲救家用電器發生的火災
首先立刻切斷電源,拉閘要帶上絕緣手套,人要離遠些,避免切斷電源時的電弧噴射燒傷臉部。用電工鉗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斷電源時,應將電源的相線、地線一根一根的分別切斷,否則會引起短路,造成更大的災難。
撲救火災時,要關閉門窗,防止風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蓋住火苗。切不可用水和滅火器噴淋電器設備的方法撲救,因為高溫電器突然遇水冷卻會爆炸傷人?;饟錅绾?必須及時打開門窗通氣。
9.如何處置家用漏電開關亂跳
漏電保護器和低壓斷路器組裝在一起,成為家用漏電開關,同時具有過載、短路保護功能。當家用漏電開關跳開后不能合上送電,應檢查保護器的進、出線樁頭和進線電壓,如果都沒有問題,再分別斷開各組出線,檢查是否有內部線路故障,如果各組出線也沒有問題,還是仍然送不上電,就要更換一個新的漏電開關了。
10.如何處置家里裸露的電線
關掉電源總開關,切斷電源,再用絕緣膠帶將電線裸露部分包纏好。
絕不允許用醫用白膠帶或透明膠帶纏繞裸露電線,因為這樣不但不能保證絕緣,而且還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11.夏季使用家用電器的五不要是什么
(1)不要將家用電器放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或不利于散熱的陰暗角落,應該將家用電器放置在空氣流通和通風的環境中。
(2)不要頻繁啟動大功率的電器設備,不要讓電器設備長時間在大電流狀態下工作,炎熱的天氣和長時間過熱會損壞元件。
(3)不要在電壓過高或過低頻繁停電狀況下使用家用電器。
(4)不要讓家用電器上覆蓋過厚的灰塵,要經常清除家用電器內部的積塵。
(5)要注意預防觸電。因為夏季空氣濕度大,降低了電器設備的絕緣性能,加之人體多汗、皮膚電阻變小、身體裸露部分多,觸電的風險增加了。
12.維持正確的家電環境需要注意哪四點
(1)注意高溫,高溫環境會加速家用電器絕緣材料老化。絕緣材料損壞會引起漏電、短路,導致觸電,引發火災。
(2)注意潮濕,不應將洗衣機長期放置在干、濕沒有分開的衛生間內,家用電器上不放盛著液體的容器,附近不擺花盆、魚缸,不用濕布帶電擦洗或用水沖洗電器設備。
(3)注意腐蝕,冰箱、洗衣機等不宜放置在廚房,以免受到煤氣、油煙的侵蝕。
(4)注意安全,要擺放在安全、平穩的地方,不要放置在有震動、易受撞擊的過道處。
13.夏季怎樣防雷
出現雷暴時,盡量呆在室內。此時如果在戶外,要避開小山丘,遠離孤獨的樹木、旗桿、鐵塔、煙囪等,避免長時間呆在曠野、行走、騎車、操作農業機械,不要扛鋤頭等鐵器,不要使用金屬把的雨傘。在野外遇到火球雷時,應立即臥倒,千萬不可跑動。
14.發現觸電,怎樣緊急救護
以較快速度拉閘或拔掉插頭,及時切斷電源。不可用手隨便去拉觸電者的身體,以防連鎖連鎖觸電。
就地用干燥的竹竿、扁擔、木棒撥開或用干燥的繩索拉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電氣用具。救護者也可以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板凳上,或者穿上不帶釘子的膠底鞋,再去拉觸電者的干燥衣服。如果觸電者在高處,要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從高處跌落下來。如果是高壓電源觸電,應及時通知供電部門停電搶救。救護人員應使用符合觸電電源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