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病防治計劃方案

職業病防治計劃方案

2024-07-14 閱讀 1070

(一)從源頭上控制職業病的危害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委托具有評價資質的單位進行職業病危害與評價,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與評價報告,經過衛生審查批準。

(二)如實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按照衛生部發布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存在或者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如實向所在地縣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申報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產生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危害的防護、應急救援設施。

(三)規范用工管理

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簽訂勞動合同時,在合同中載明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以及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

(四)嚴格材料和設備管理

優先采用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不隱瞞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中的職業危害;當使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或有毒有害材料時,要有警示標識和中文說明。

(五)工作場所符合職業衛生要求

(六)切實履行危害告知義務

勞動合同上載明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危害后果以及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

按規定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如實告知勞動者作業場所檢測和職業健康體檢結果。

(七)加強作業職業防護

職業病防護設施配備應合理、有效。

按標準為勞動者配備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個體防護用品:

1.制定個體職業病防護用品計劃,并組織實施;

2.對發放的個體職業病防護用品登記記錄;

3.及時維護、定期檢測個體職業病防護設備;定期維護、檢測應急救援設施。

(八)如實履行事故報告

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立即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如實報告。

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的現場調查和取證工作,如實提供證據或資料。

篇2:主管礦主的職業病防治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建立三級職業衛生管理網絡,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科室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企業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玉一嚴肅處理。

7、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篇3: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單位、各生產單位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二、本制度規定從礦領導到各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礦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三、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單位和責任人。

各單位和人員的職責

(一)、礦長的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本礦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礦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單位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親自參加礦內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和分析。

6、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礦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在礦長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規定,在本礦中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1、組織制訂(修改)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督促執行。

2、根據本礦機構設置,明確各單位、人員職責。

3、制訂礦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4、直接領導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

5、組織對本礦干部、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

6、經常檢查本礦各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7、經常聽取各工區、職工關于職業衛生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8、對礦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單位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9、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三)、礦技術單位的職責

1、編制礦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措施等,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四)、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職責

1、協助領導小組推動礦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收集整理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單位切實按期執行。

2、配合培訓中心牽頭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收集整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報表。

5、匯總整理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情況,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9、審批個人防護用品。

10、督促職工嚴格按操作規程生產,確保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1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迅速上報,并與礦內醫院配合及時組織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