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職業病防治措施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冶法》的要求,職業病防治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職業病有產生性粉塵與塵肺、工業毒物與職業中毒、物理性職業危害及所致職業病等三大類。針對公路橋梁施工的特點,項目將生產性粉塵、瀝青混凝土攤鋪作業、噪音及高溫高濕條件下的作業列為重點防治對象,力爭將各種職業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水泥、粉煤灰、石灰及瀝青是項目工程施工用得較多的材料,在運輸、裝卸、使用過程中處于開放狀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揚塵、有毒有害氣體,人體吸入過多的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會引起全身中毒性、局部剌激性、變態反應性、致癌性、塵肺等職業危害,其中以塵肺最為嚴重。針對上述職業危害,各單位、項目在組織施工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水泥用量大,應盡量使用罐裝,攪拌進料時應使噴淋裝置有效,石灰篩分、粉煤灰拌合過程中應盡量避開大風以減少揚塵量。
2)水泥、石灰、粉煤渣存料場(庫)選址及瀝青拌和作業地點應盡置安排在居民區、生活區、學校等的下風向,防止粉塵、有毒性氣體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3)制訂和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4)對從事與水泥拌和有關作業的員工要進行崗前防塵、防毒知識教育和培訓,讓他們認識到會引起的職業危害,從思想上加以重視。
5)要配備足夠數量的、合格的防塵、防毒口罩等勞保用品,教會員工正確使用,并在作業過程中加強監督檢查.
6)項目部要組織與粉塵、混凝土拌和有關作業的員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做妤記錄。對在定期檢查中發現與所從事工作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員工,應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
7)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衛生標準,定期檢測作業環境中粉塵、有毒性氣體的濃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噪聲是工程施工中的另一個危害因素,許多機械設備如發電機、空壓機、風鉆、攪拌站、裝載機等在作業過程中,都會產生強噪聲,噪聲對人體的危害首先是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糸統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產生不同程庋的危害。針對上述職業危害,項目部在組織施工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根據施工特點,合理組織施工,夜間22∶00點至早晨6點不安排作業(野外無人居住的除外),不能避免時,應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安民告示。
2)空壓機、發電機、電鋸、風鉆等強噪聲設備,在施工平面布置時,合理迭擇位置,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合理的安排作業時間,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
3)在定期體檢中,對處于噪聲作業中的人員要重點進行聽力檢查,對聽力下降嚴重的員工,要調離原工作崗位,妥善安置。
4)操作人員應對設備、機械進行定期保養,及時維護,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5)對處于噪聲作業的人員,要配備耳塞等防護用品,并教會他們正確使用,并在作業過程中加以監督檢查。
6)改造聲源、降低噪聲。通過技術革新,把發聲物體改造為不發聲或發小聲的物體是根本措施。
7)對超過噪聲限值的機械設備,應申請及時淘汰。
三、異常氣候條件引起的職業病列入國家職業病目錄的有以下三種:中署;減壓病(急性減壓病發生在潛水作業后),高原病(高原低氧環境下的一種特發性疾病)。針對上述職業危害,各項目部應當做到:
l)根據氣候特點,舍理安排施工時間,做到早開工、晚收工,避開氣溫最高的正午時間。合理調配人員,嚴禁長時間連續作業。
2)項目部購買防暑降溫物品,藥品、飲品,及時分發到員工手上,不得以現金代替防暑降溫物品。
3)組織員工進行有關高溫作業安全知識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
4)員工有脫水、中暑等情況發生時,要及時搶救,不得延誤。
5)水下作業要選派身體健康、經驗豐富的人員,同時安排專人進行監護并保持岸上與水下人員的聯絡。
6)對于從事高原作業的員工,要選派身體健康的人員,配備必要的醫護人員和設備,并加強定期健康檢查。
篇2:建工公司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
建工集團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
目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為了預防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實現公司所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特制定本措施。
適用范圍
公司所屬各項目部從事接觸粉塵、電氣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溫、油漆作業等有毒有害作業均應執行本辦法。
職業病危害種類
根據企業經營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本公司的職業危害為三大類:
1.生產性粉塵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業過程中,材料的搬運使用。建筑物的拆除,均會產生大量的礦物性粉塵,長期吸入這樣的粉塵可發生矽肺病。
2.焊接作業生產的金屬煙霧危害:在焊接作業時可產生多種有害煙霧物質,如電氣焊時使用錳焊條,除可以產生錳塵外,還可以產生錳煙、氟化物,臭氧氣及一氧化碳,長期吸入可導致電氣工人塵肺及慢性中毒。
3.生產性噪聲和局部震動危害:建筑行業施工中使用的機械工具如鉆孔機、電鋸、震搗器及一些動力機械都可以生產較強的噪聲和局部的震動,長期接觸噪聲可損害職工的聽力,嚴重時可造成噪聲性耳聾,長期接觸震動能損害手的功能,嚴重時可導致局部震動病。
一般要求
1.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要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皮膚病、眼結膜病、外傷及過敏瓜者不得從事有毒有害作業。
2.對可能存在毒物危害的現場按規定采取防護措施。作業場所保持良好通風,可采取自然通風和局部機械強制通風。
3.施工現場有大量粉塵作業時,應配備有效的降塵設施和設備,對施工地點和施工機械進行降塵處理。
4.按規定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5.凡有職業性接觸毒物的作業場所,必須采取措施控制毒物濃度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當作業場所有害毒物的濃度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時,應立即停止工傷并報告上級處理。
作業場所防治措施
1.油漆涂料作業防護措施
(1)油漆配料時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減少連續工作時間;
(2)在通風不良的車間、地下室、管道和容器內進行油漆、涂料作業時,應根據場地大小,設置抽風機排隊有害氣體,防止急性中毒。
(3)噴漆作業的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在施工作業中要正確佩帶防毒口罩。密閉窨內進行防水、噴漆作業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護用具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至通風處。
(4)在地下室、池槽、管道和容器內進行有害或刺激性較大的涂料作業時,除應使用防護用品外,還應采取人員輪換間歇作業、通風換氣等措施。
(5)以無毒、低毒防銹代替含鉛的紅丹防銹漆,必須使用含鉛的防銹漆,宜采用涂刷的方式并加強通風和防護措施。
2.焊接作業防護措施
(1)焊接作業場所應通風良好,可視情況在焊接作業點裝設局部排煙裝置,采取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換氣措施。
(2)分散焊接點可設置移動式錳煙除塵器,集中焊接場所可采用機械抽風系統。
(3)流動頻繁、每次作業時間較短的焊接工傷,焊接應選擇上風方向進行,以減少錳煙塵危害。
(4)在容器內施焊時,容器應有進、出風口,設通風設備,焊接時必須有人在場監護。
(5)在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保持良好通風和有人監護,且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
3.施工現場粉塵防護措施
(1)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設備要設置除塵裝置。
(2)長期在高密粉塵環境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佩戴防護口罩、發帽及其他必需的個人防護用品,防止吸入有毒灰塵。
(3)產生大量粉塵的場所施工時,應采取不斷噴水泊措施盡量降低粉塵的濃度。
(4)運垃圾時必須用水噴灑后,方可用提升機或封閉專用垃圾袋運輸,嚴禁從窗口傾倒垃圾。細散顆粒材料的裝卸運輸必須要遮蓋。
4.施工現場噪音防護措施
(1)進行噪聲較大的施工作業時,施工人員要正確佩戴防護耳罩,并減少噪聲工況下的作業時間。
(2)施工現場的噪音應控制在90dB以內。
(3)采取消間措施,裝設消間器。采取吸音措施,采用吸音材料和結構,吸收和降低噪音。
(4)采用隔音措施,把發音的物體和場所封閉起來。
(5)采用隔振措施,用一些內耗損、內磨擦力大的材料涂在金屬薄板上,減少其輻射噪音的能量。
(6)定期進行體檢。結果告之本人,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
個人防護措施
1.基本要求
(1)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并應按照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
(2)到定點經營單位或生產企業購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購買的勞動防護用品須經本單位的安全技術部門驗收。
(3)為勞動者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單位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4)教育本單位勞動者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從事多種作業的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
凡是從事多種作業或在多種勞動環境中作業的人員,應按其主要作業的工種和勞動環境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如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在從事其他作業或是在其他勞動環境中確實不能適用的,應另配備或借用所需的其他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期限可適當延長。
3.安全帶使用期限
安全帶使用兩年后,應按批量購入情況抽檢一次。若合格,該批安全帶可繼續使用。對抽試過的樣帶,必須更換安全繩后才能繼續使用。使用頻繁的繩,要經常做外觀檢查。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換成新繩。帶子的使用期為3-5年。
4.防靜電鞋和防靜電工作服注意事項
(1)GB12014-89《防靜電工作服》中規定:穿用防靜電服時必須與GB4385中規定的防靜電鞋配套穿用。
(2)由于多次洗滌,防靜電工作服的防靜電性能會有所降低,所以環境溫度高、勞動強度大、洗滌次數頻繁的企業制定的使用期限應適當短一次。
(3)防靜電鞋的穿用過程中,一般不超過200小時應進行電阻測試一次,如不合格不可繼續使用。
5.電絕緣鞋、絕緣手套的使用期限注意事項
電絕緣鞋包括:電絕緣皮鞋、布面膠鞋、膠面膠鞋、塑料鞋四大類。公司將根據勞動強度、作業環境不同,合理制定使用期限。但要注意以下幾條:
一個貯存,自出廠日超過18個月,須逐只進行電性能預防性檢驗;二是凡幫底有腐蝕破損之處,不能再作電絕緣鞋穿用;三是使用中每6個月至少進行一次電性能測試如不合格不可繼續使用。
絕緣手套的使用期限,公司將根據使用頻繁度作出規定,但必須要求第一次使用之前進行吹氣自檢,每半年至少做一次電性能測試,如不合格不可繼續使用。
6.護聽器配備時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防噪聲頭盔防噪聲效果最好,不但能隔阻氣傳導噪聲,還能減輕骨傳導噪聲對耳內的操作應使用于強噪聲環境,耳罩的防噪聲性能次之,而耳塞的防噴發效果最差,在1000-2000HZ頻段一般聲衰減值只有10-20dB。
7.“三寶”(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使用要求
(1)安全網安全使用要求
a)網的檢查內容包括:網內不得存留建筑垃圾,網下不能堆積物品,網身不能出現嚴重變形和磨損,以及是否會受化學品與酸、堿煙霧的污染及電焊火花的燒灼等。
b)支撐架不得出現嚴重變形和磨損,其連接部位不得有松脫現象。網與網之間及網與支撐架之間的連接點亦不允許出現松脫。所有綁拉的繩都不能使其受嚴重的磨損或有變形。
c)網內的墜落物要經常清理,保持網體潔凈。還要避免大量焊接或其他火星落入網內,并避免高溫或蒸汽環境當網體受到化學品的污染或網強嵌入粗砂粒或其他可能引起磨損的異物時,即須進行清洗,洗后使其自然干燥。
d)安全網在搬運中不可使用鐵鉤或帶尖刺的工具,以防損傷網繩。網體要存放在倉庫或專用場所,并將其分類、分批存放在架子上,不允許隨意亂堆。對倉庫要求具備通風、遮光、隔熱、防潮、避免化學物品的侵蝕等條件。在存放過程中,亦要求對網體作定期檢驗,發現問題,立即處理,以確保安全。
(2)安全帽安全使用要求
a)凡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都必須佩戴安全帽。作業中不得將安全帽脫下,擱置一旁,或當坐墊使用。
b)國家標準中規定佩戴安全帽的高度,為帽箍底邊至人頭頂端(以試驗時木質人頭模型作代表)的垂直距離為80-90
篇3:工程項目部職業病防治措施(7)
工程項目部職業病防治措施(七)
一、職業衛生設施的配置
1、為公司辦公室和現場項目部辦公室、宿舍、食堂配置通風換氣裝置,如換氣扇。
2、為消除粉塵危害和有毒物質,配置除塵設備和防毒設施。
3、為防止輻射、熱危害配置隔墊,防暑降溫設施。
4、為改善勞動條件,配置各種墊板。
5、配置對原材料和加工材料消毒的設施。
6、配置減輕噪音的減震設施。
二、輔助設施的配置
1、為職工提供純凈水設施或開水設施。
2、為從事高溫作業或接觸粉塵、有害化學物質或毒物的作業人員,配置專用的淋浴設備或沖洗設備。
3、配置更衣室、存衣箱,配置工作服洗滌、干燥、消毒的設備。
4、配置女衛生室及洗滌設備,以及食物加熱設備。
5、為從事高溫作業等特殊工種修建倒班休息室,并對其定期進行體檢。
三、有毒有害物品管理規定
1.使用
1.1使用前應檢查有毒有害物品標識是否齊全、清晰正確,在有效期內。使用有毒有害物品時,嚴格遵守該物品的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條款、安全注意事項。
1.2剩余的有毒有害物品,嚴禁隨意傾倒于地面或下水道中,應存放在指定的容器中,及時回收。
1.3使用后的酸、堿等液體,應采取中和、稀釋等措施,符合標準要求后,再按規定排放。
2.防護措施
2.1根據有毒有害物品的種類、性質、作業環境等實際情況,考慮采取下列防護措施:
A.戴防毒面具;
B.戴防腐蝕手套;
C.穿防腐蝕鞋子;
D.戴防護眼鏡。
2.2對新建工程試車階段以及生產廠的改擴建工程、搶修工程施工中因生產工藝原因潛在的有毒有害物品介質進行分析測量,合格后方能施工,施工時,應派專人監護,并視監視結果決定是否繼續施工。
2.3焊接或隔熱防腐場所,屬于下列環境者,應采取強制通風,設專人監護,連續作業時間不宜過長,應采取輪流作業方式:
A.球罐內;
B.容器內及大口徑管道內;
C.其他密閉的構件及建筑物內;
D.超過4臺焊機的集中焊棚內。
2.4對經常在有毒有害環境作業人員要進行定期體檢。
四、施工現場化學危險品管理規程
1.目的
明確化學危險品的管理要求,確保化學危險品在貯存、搬運和使用中的安全,預防事故的發生。
2.適用范圍
施工現場貯存、搬運和使用的所有化學危險品。
3.職責
3.1材料科采購員負責化學危險品的采購。
3.2工地倉管員負責化學危險品的倉庫管理。
3.3項目部負責化學危險品的現場保管、運輸和使用,以及發生意外時的應急處理。
4.1界定和分類
化學危險品由材料科根據采購產品的特性進行界定,施工項目常用的化學危險品按用途分為油漆類、涂料類、溶劑/清洗劑類和膠類四種:
●油漆類:各類油漆等;
●涂料類:乳膠漆、防水涂料等;
●溶劑/清洗劑:鹽酸、酒精、松節水及天那水等;
●膠類:膠水、萬能膠、白乳膠、大力膠、502膠、玻璃膠、結構膠、耐侯膠等。
當施工項目需性增化學危險品種類時,應及時報告安全設備部和ISO9001辦,以及時修改相應管理文件和制度,以確保其受控。
4.2采購和搬運
化學危險品由采購員按正常的采購程序進行采購,但要注意以下事項:
●按生產計劃控制采購量,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用多少買多少,盡量少貯存化學危險品;
●采購時應要求供方提供安全技術資料,并提供符合運輸和裝卸安全的服務,按化學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操作使用;
●入庫驗收時,一定要檢查包裝是否完整,瓶底是否密封,如發現有泄漏時,應立即換裝符合要求的包裝,必要時可以退貨。
化學危險品搬運時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撞、翻倒和損壞包裝,嚴禁重拋、撞擊。
4.3貯存
化學危險品在倉庫貯存時應設專區或專柜存放;在施工現場應有專房存放,其貯存場地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應保持通風良好;
●應分類放置和標識;
●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化學危險品貯存場地,貯存場地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貯存場地應按要求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并在顯要位置(如大門上)張貼防火和危險品的標識。
4.4使用
化學危險品在使用時,應有專人領用、管理和調配。調配應在指定的地方進行,使用前應清理場地,原理火源,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
油漆及涂料應指定專人按使用量調配,應盡量避免浪費和泄漏,無用的油漆和涂料渣應作為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單獨存放,定期交政府指定的部門處理。
清洗時,應避免灑漏。廢溶液應裝入密封瓶罐,沉淀后過濾溶液回收利用,沉淀渣按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處理。
做好的涂層應讓其自然干燥,嚴禁用高溫燈具或電爐等烘烤。
4.5應急和防護
項目部應組織化學品泄漏及火災應急救護小組,項目經理是第一負責人,質安小組成員都應是組員。安全設備部編制各類化學危險品的化學危險品安全性能數據表(MSDS),標明其特性、對人體的危害及防護要求等,并規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包括人體誤接觸的處理,滅火方法及泄漏的應急處理等。
4.6監督和檢查及跟蹤
項目部每周例行檢查時,以及工程滾輪部和安全設備部在工地巡查和安全檢查時,都應將化學危險品管理作為一個檢查項目,并記錄在質安大檢查綜合評定表中。發現不符合應通知項目部及施工班組立即進行整改,必要時發出糾正/預防措施要求。
五、化學危險品安全性能數據表
(油漆、天那水、香蕉水、二甲苯、酒精、松節水)
序號項目內容
1特性易燃、易爆的液體,遇明火會燃燒,并有激性氣味。具有揮發性
2健康危害涂料(含天那水、二甲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痹和刺激作用,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操作人員經常發生皮膚干燥、皺裂、皮炎
3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
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清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簾,用流動的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
可就醫,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入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4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現場移至空曠處。滅
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5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毒面具,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發生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或用其構筑圍堤,以防大面積泄漏,再用抹布來擦。并按法規要求交給指定部門處理
6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倉庫溫度不宜超過35℃。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儲存間的開關設在倉外。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注意流速(不可過快)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的損壞
7防護措施呼吸系統
防護應急處理時應佩帶防毒面具
身體防護戴橡膠手套
眼睛防護噴漆時應戴安全防護眼鏡
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鹽酸)
序號項目內容
1主要特性無色或黃色發煙液體,有刺鼻的酸味,溶于堿液,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2健康危害接觸其蒸氣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眼結膜炎,鼻及口腔黏膜有燒灼感,齒齦出血,氣管炎等,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潰瘍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牙齒酸蝕癥及皮膚傷害
3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4滅火方法用堿性物質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撲救
5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其出入。切斷電源。盡可能切斷泄露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發生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或用其構筑圍堤,以防大面積泄漏,再用抹布來檫。并按法規要求交給指定部門處理。小量泄漏:用砂土,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6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良好空間。應與堿類、金屬粉末、鹵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等分開存放。不可混儲混運。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的損壞。分裝和儲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
7防護措施呼吸系統
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帶自吸過濾式放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
身體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眼睛防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
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