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保用品使用和注意事項

勞保用品使用和注意事項

2024-07-14 閱讀 1544

安全帽的防護作用:

防止物體打擊傷害

防止高處墜落傷害頭部

防止機械性損傷

防止污染毛發傷害

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項:

要有下頦帶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與碰掉;

熱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沖洗,不得用熱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氣片上、火爐上烘烤,以防帽體變形;

安全帽使用超過規定限值,或者受過較嚴重的沖擊后,雖然肉眼看不到裂紋,也應予以更換。一般塑料安全帽使用期限為三年;

佩戴安全帽前,應檢查各配件有無損壞,裝配是否牢固,帽襯調節部分是否卡緊,繩帶是否系緊等,確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防護眼鏡和面罩的作用:

防止異物進入眼睛

防止化學性物品的傷害

防止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傷害

防止微波、激光和電離輻射的傷害

防護眼鏡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項:

選用的護目鏡要選用經產品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產品;

護目鏡的寬窄和大小要適合使用者的臉型;

鏡片磨損粗糙、鏡架損壞,會影響操作人員的視力,應及時調換;

護目鏡要專人使用,防止傳染眼病;

焊接護目鏡的濾光片和保護片要按規定作業需要選用和更換;

防止重摔重壓,防止堅硬的物體磨擦鏡片和面罩。

防塵防毒用品的作用:

防止生產性粉塵的危害。由于固體物質的粉碎、篩選等作業會產生粉塵,這些粉塵進入肺組織可引起肺組織的纖維化病變,也就是塵肺病。使用防塵防毒用品將會防止、減少塵肺病的發生。

防止生產過程中有害化學物質的傷害。生產過程中的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侵入人體會引起職業性中毒。使用防塵防毒用品將會防止、減少職業性中毒的發生。

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使用注意事項:

選用產品其材質不應對人體有害,不應對皮膚產生刺激和過敏影響。

佩戴方便,與臉部要吻合。

自吸過濾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前必須弄清作業環境中的毒物性質、濃度和空氣中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業環境條件以前,絕對禁止使用。當毒氣濃度大于規定使用范圍或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時,不能使用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直接式防毒面具規定耐受毒氣體積濃度大于0.5%,應改用導管式。

使用前應檢查部件和結合部的氣密性,若發生漏氣應查明原因。例如,面罩選擇不合適或佩戴不正確;橡膠主體有破損;濾毒罐(盒)破裂;面罩的部件連接松動等等。面具保持良好的氣密狀態才能使用。

自吸過濾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項:

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導氣管有無堵塞或破損,金屬部件有無生銹、變形、橡膠有否老化。螺紋接頭有無生銹、變形、連接是否緊密。檢查濾毒罐表面有無破裂、壓傷、螺紋是否完好,罐蓋、罐底活塞是否齊全,罐蓋內有無墊片,用力搖動時有無響聲。檢查面具袋內緊固濾毒罐的帶、扣是否齊全和完好。

整套防毒面具連接后的氣密性檢查。在檢查完各部件以后,對整體防毒面具氣密性的檢查很重要。簡易檢查方法是:打開橡膠底塞吸氣,此時如沒有空氣進入,則證明連接正確,如有漏氣,則應檢查各部位連接正確與否。

自吸過濾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項:

正確選用面罩的規格。在使用時,應使罩體邊緣與臉部緊貼,眼窗中心位置應選在眼睛正前方下1cm左右。

應根據勞動強度和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濃度選用不同類型的防毒面具。如低濃度的作業環境可選用小型濾毒罐的防毒面具。

應嚴格遵守濾毒罐的有效時間。在使用過程必須記錄濾毒罐使用過的時間、毒物性質、濃度等。若記錄卡片上累計使用時間達到濾毒罐規定的時間,應立即停止使用。

自吸過濾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過程中嚴禁隨意擰開濾毒罐(盒)的蓋子,并防止水或其它液體進入罐(盒)中。

防毒呼吸面具的眼窗鏡片,應防劃痕磨擦,保持視物清晰。

防毒呼吸用品應專人使用和保管,使用后應清洗,消毒。在清洗和消毒時,應注意溫度,不可使橡膠等部件因受溫度影響而發生質變受損。

供氣式防毒呼吸用品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使用前應檢查各部件是否齊全和完好,有無破損生銹、連接部位是否漏氣等。

空氣呼吸器使用的壓縮空氣鋼瓶,絕對不允許用于充氧氣。所用氣瓶應按壓力容器規定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凡已超過有效期的氣瓶,在使用前必須經耐壓試驗合格才能充氣。

供氣式防毒呼吸用品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橡膠制品經過一段時間會自然老化而失彈性影響防毒面具的氣密性。一般說,面罩和導氣管每年應進行更新,呼氣閥每六個月應更換一次。若不經常使用而保管妥善時,面罩和吸氣管可三年更換一次,呼氣閥每年換一次。

呼吸器不用時應裝入箱內,避免陽光照射,溫度不高于40℃。存放位置固定,方便緊急情況時取用。

使用的呼吸器除日常現場檢查外,應每三個月(使用頻繁時,可少于三個月)進行一次檢查。

耳塞、耳罩的作用:

防止機械噪聲的危害。由機械的撞擊、摩擦、固體的振動和轉動而產生的噪聲。

防止空氣動力噪聲的危害。如通風機、空氣壓縮機等產生的噪聲。

防止電磁噪聲的危害。如發電機、變壓器發出的聲音。

耳塞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各種耳塞在佩戴時.要先將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狀態,然后手持耳塞柄,將耳塞帽體部分輕輕推向外耳道內,并盡可能地使耳塞體與耳甲腔相貼合。但不要用勁過猛過急或插得太深,以自我感覺適度為宜。

戴后感到隔聲不良時,可將耳塞稍事緩慢轉動,調整到效果最佳位置為止。如果經反復調整仍然效果不佳時,應考慮改用其他型號規格的耳塞反復試用,以選擇最佳者定型使用。

耳塞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時,應將圓柱體援成錐形體后再塞入耳道,讓塞體自行回彈,充滿耳道。

佩戴硅橡膠自行成型的耳塞,應分清左右塞,不能弄錯;插入耳道時,要稍事轉動放正位置,使之緊貼耳甲腔內。

耳罩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使用耳罩時,應先檢查罩殼有無裂紋和漏氣現象,佩戴時應注意罩殼的方法,順著耳廓的形狀戴好。

將連接弓架放在頭頂適當位置,盡量使耳罩軟墊圈與周圍皮膚相互密合。如不合適時,應稍事移動耳罩或弓架,使調整到合適位置。

耳罩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無論戴用耳罩還是耳塞,均應在進入有噪聲車間前戴好,工作中不得隨意摘下,以免傷害鼓膜。如確需摘下,最好在休息時或離開車間以后,到安靜處所再摘掉耳罩或耳塞。

耳塞或耳罩軟墊用后需用肥皂、清水清洗干凈,涼干后再收藏備用。橡膠制品應防熱變形,同時撒上滑石粉貯存。

防護手套的作用:

防止火與高溫、低溫的傷害。

防止電磁與電離輻射的傷害。

防止電、化學物質的傷害。

防止撞擊、切割、擦傷、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

防護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防護手套的品種很多,根據防護功能來選用。首先應明確防護對象,然后再仔細選用。如耐酸堿手套,有耐強酸(堿)的、有耐低濃度酸(堿),而耐低濃度酸(堿)手套不能用于接觸高濃度酸(堿)。切記勿誤用,以免發生意外。

防水、耐酸堿手套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觀察表面是否有破損,采取簡易辦法是向手套內吹口氣,用手捏緊套口,觀察是否漏氣。漏氣則不能使用。

防護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絕緣手套應定期檢驗電絕緣性能,不符合規定的不能使用。

橡膠、塑料等類防護手套用后應沖洗干凈、涼干,保存時避免高溫,并在制品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連。

操作旋轉機床禁止戴手套作業。

防護鞋的作用:

防止物體砸傷或剌割傷害。如高處墜落物品及鐵釘、銳利的物品散落在地面,這樣就可能引起砸傷或刺傷。

防止高低溫傷害。在冶金等行業,不僅環境氣溫高,而且有強輻射熱,灼烤足部,灼熱的物料噴濺到足面或掉入鞋內引起燒傷。另一方面,冬季在室外施工作業,可能發生凍傷。

防護鞋的作用:

防止酸堿性化學品傷害。在作業過程中接觸到酸堿性化學品,可能發生足部被酸堿灼傷的事故。

防止觸電傷害。在作業過程中接觸到帶電體造成觸電傷害。

防止靜電傷害。靜電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引起心理障礙,產生恐懼心理,引起從高處墜落等二次事故。

絕緣鞋(靴)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應根據作業場所電壓高低正確選用絕緣鞋,低壓絕緣鞋禁止在高壓電氣設備上作為安全輔助用具使用,高壓絕緣鞋(靴)可以作為高壓和低壓電氣設備上輔助安全用具使用。但不論是穿低壓或高壓絕緣鞋(靴),均不得直接用手接觸電氣設備。

布面絕緣鞋只能在干燥環境下使用,避免布面潮濕。

絕緣鞋(靴)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穿用絕緣靴時,應將褲管套入靴簡內。穿用絕緣鞋時,褲管不宜長及鞋底外沿條高度,更不能長及地面,保持布幫干燥。

非耐酸堿油的橡膠底,不可與酸堿油類物物質接觸,并應防止尖銳物刺傷。低壓絕緣鞋若底花紋磨光,露出內部顏色時則不能作為絕緣鞋使用。

在購買絕緣鞋(靴)時,應查驗鞋上是否有絕緣永久標記,如紅色閃電符號,鞋底有耐電壓多少優,等表示;鞋內有否合格證,安全鑒定證,生產許可證編號等。

耐酸堿鞋(靴)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耐酸堿皮鞋只能使用于一般濃度較低的酸堿作業場所,不能浸泡在酸堿液中進行較長時間作業,以防酸堿溶液滲入皮鞋內腐蝕足造成傷害。

耐酸堿塑料靴和膠靴,應避免接觸高溫、銳器損傷靴面或靴底引起滲漏、影響防護功能。

耐酸堿塑料靴和膠靴穿用后,應用清水沖洗靴上的酸堿液體然后涼干,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防塑料和橡膠老化脆變,影響使用壽命。

正確使用和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防靜電鞋、導電鞋的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時,不應同時穿絕緣的毛料厚襪及絕緣的鞋墊。

使用防靜電鞋的場所應是防靜電的地面,使用導電鞋的場所應是能導電的地面。

禁止防靜電鞋當絕緣鞋使用。

防靜電鞋應與防靜電服配套使用。

穿用過程中,要按規定進行電阻測試,符合規定才可使用。

安全帶的作用:預防作業人員從高處墜落

安全帶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安全帶時,應檢查安全帶的部件是否完整,有無損傷,金屬配件的各種環不得是焊接件,邊緣光滑,產品上應有“安鑒證”。

使用圍桿安全帶時,圍桿繩上有保護套,不允許在地面上隨意拖著繩走,以免損傷繩套,影響主繩。

懸掛安全帶不得低掛高用,因為低掛高用在墜落時受到的沖擊力大,對人體傷害也大。

篇2:勞保用品及防護設施管理制度

酚中毒指酚對皮膚和黏膜的強裂腐蝕,經皮膚黏膜吸收后分布到各組織,透入細胞引起的全身中毒癥狀。

中毒初期表現為皮膚蒼白、起皺、軟化、疼痛;后轉為紅色、棕黑色,嚴重時壞死。皮膚接觸面積較大時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頭痛、眩暈、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酚濺入眼內,若未及時用水沖洗,可導致結膜、角膜灼傷甚至壞死。

口服酚后可引起口腔、咽喉、胸骨燒灼感、劇烈腹痛、嘔吐和腹瀉。

長期吸入低濃度酚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酚還可能引起過敏性皮炎和濕疹。

酚制劑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與酚制劑接觸的皮膚發紅,有滲出。病犬精神不振、嘔吐、強直性痙攣、麻痹。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勞保用品的發放使用管理制度

(一)勞保用品的發放規定:

發放勞動保護用品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安全與健康的一種預防性輔助措施,應嚴格按照《立恒鋼鐵責任有限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辦法》執行。

各級領導必須督促、強調員工按規定領用勞動保護用品,各級工會、安全管理部門和專兼職安全員負責監督檢查。

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準是根據不同的勞動條件,針對易受危害部位而確定,必須堅持“該發的一定要發,不該發的堅決不發"的原則。

供應部門供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經勞動保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合格;生產單位應持有”檢驗中心“發給的《勞動保護用品生產許可證》,勞動保護用品有《產品檢驗合格證》。

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范圍:

從事有燒、灼傷害、高溫輻射或低溫作業的工種。

從事接觸散發毒性、腐蝕性刺激性物質作業的工種。

從事特別骯臟的大量粉塵環境中作業的工種。

從事露天、潮濕、嚴重磨損衣褲、機械外傷或物體刺割、擊傷環境下作業的工種。

從事高空作業的工種。

從事可能電擊傷等危險的電氣作業人員。

與生產經營過程相關的人員。

生產技術與裝備部隊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發放進行跟蹤檢查。收集職工意見,并向營銷供應公司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營銷供應公司負責勞動保護用品的組織、驗收,如有質量問題,應實行“層層包換、包退”的辦法。認真執行發放登記卡制度,按標準憑卡核對發放。并做好匯總工作。

對于勞保條件相同的同類工種,應當發給相同的勞動保護用品,如果工種相同二勞保條件不同,應當發給不同的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期延長或縮短。凡從事多工種混合作業的職工,應按照主要作業工種的勞動條件發給防護用品。新工種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經由安全處核準。

凡外單位來廠人員(包括培訓、生產、技改、檢修、試驗、勞務等)其勞動保護用品必須按我廠規定穿戴,由他們自備。

職工應病、傷、產、事假和學習離開崗位3個月以上,應相應延長其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的餓使用期限;長期離職,應停發勞動保護用品,待重新上崗時再按規定標準發放。

職工更換工種,應按新工種標準折算發放期限。

新進廠職工上崗前可一次性領用一套工作服和工作鞋,提前發放部分按發放標準定期限順延。

集體領用安全帶、絕緣鞋、防毒面具等重要防護用品,須有專人負責管理檢查,如發現損壞失效,應及時修理更換,以保證這些用品安全有效。

營銷供應公司對部分勞動保護用品如口罩與防塵口罩、肥皂與洗衣粉按等價原則供職工選擇發放。

禁止轉賣勞動保護用品。

(二)勞動用品的使用規定:

公司全體員工上班變按規定要求著裝。

員工上崗必須按崗位要求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員工上班禁止敞懷、挽袖子、挽褲子。

員工上班禁止穿高跟鞋、喇叭褲。

5.機加工業禁止戴手套。

6.工作服應該保持整潔、完好、三緊(領口、袖口、下擺)。

7.如有遺失和被竊等情況,一律按價結合使用期限折算賠償。計算辦法:使用期未滿二分之一的賠100%;滿二分之一的雨衣、雨鞋賠70%,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