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放學離校規定
為維護校園放學秩序,確保師生離校安全,培養學生文明放學習慣,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開展放學隊列比賽,塑造新的班集體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1.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班須站隊離校。
2.放學鈴響后,當課老師或班主任跟帶隊班長一起,和學生無聲有許出教室,站好隊列。3.老師送學生隊列到校門口并道一聲:“同學們,再見”全體同學同聲響應:“老師再見”送學生出校門口,老師方可下班。
4.如果有特殊情況,可相應調整放學的時間方式,由當堂教師負責,但必須秩序化。
5.住校生和值日生可不站隊,值日生掃地不能影響各班站隊放學。
6.周六的中午放學,以小區為單位站隊,由小區教師送學生出校門口,相互道別。
7.初中下午的放學可采用靈活的時間和方式,小學部下午放學原則上及時離校,也可靈活掌握,但離校時必須站隊,全校早上中午的離校生是統一的。
8.小學部放學必須做到輔導教師下班,學生同時離校,不能留在校內無組織地自由玩耍。
9.學生會和門崗負責同志要按時在校門口值班,監督秩序,發現違規放學或隊形,秩序混亂者,令其帶回整頓,并進行扣分,記錄在安。
10.政教處將隊列放學當作一項班級常規管理來評比,和“321”管理相結合,每月公布一批先進班集體,并授予“放學隊列示范班”光榮稱號,并對班主任進行物質獎勵。
篇2:學生離校安全管理規定
1.嚴禁孩子從事野浴、野游、野炊溜冰、滑雪等存在安全隱患的活動。班主任要多留心孩子的思想活動、情緒變化、行為規律、社會交往、穿著打扮、日常花銷等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防患于未然。
2.學生要自覺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按時到校、離校。不得過早到校,放學后也不得隨意滯后離校;節假休息日更不得隨意到校進班。
3.往返家校的路上,要時刻注意交通安全,行路、騎車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小學生放學實行科任教師護送過校門外彎道,一年級實行家長接送制;不準騎(駕)機動車上下學;也不得搭乘“三無”或違章車輛;不并肩行駛,不互相飆車、打鬧、追逐;更不能在公路上進行打籃球、踢足球、丟沙包、跳皮筋等危險活動;橫穿公路時要“一看、二慢、三通過”,以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4.偏遠的學生,往返路上盡量與同學約伴同行,最好由家長按時接送;途中不得在路上玩耍或停留;途中如遇陌生或可疑人員,不能與其搭話,不能受他人的誘惑,以防不測;更不準曠課、逃學,要直接進校園或回家;不經家長允許,不得擅自外出或他家留宿。
5.學生在半路遇有暴雨、大雪、狂風、雷電、沙塵等惡劣天氣時,要就近就便安全躲避。不得靠近樹木、墻壁、電線、塔桿、牌匾或橋下,盡量避免過河、過橋或走危險小路。
6.學生在家聽父母長輩教導,不玩火、不玩電、不玩水,不玩游戲機,不做不安全有危險之事;外出需告知家長。
7.幫助家長做家務勞動時,要時刻注意用火、用電、用氣、用水的安全;不要做存在安全隱患的勞動。
8.在校外做好人好事,要量力而行,要以確保自身安全為前提。嚴禁參加撲救火災、追抓歹徒、抗洪搶險、下水救人等具有人身生命危險的見義勇為活動。在災害發生時,現場學生要聽從公安、醫務等有關人員的指揮,主動遠離災害現場,盡可能避免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
9.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注意講究衛生。飯前便后洗手;不暴飲暴食;不吃不潔、腐爛、變質的食物或過期、超標、“三無”食品。
篇3:學生未到校和中途離校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落實責任,杜絕安全隱患,預防學生在上課期間校外安全事故發生特制定本校學生未到校和中途離校學生管理制度:
1、班主任是本班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有責任將本班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告知學生家長;有責任對本班學生到校和離校進行清查,隨時了解本班學生的到、離校情況,并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
2、按照教育局規定誰主管誰負責的安全責任追究制,我校決定依照教育局規定,確立“誰的課、誰負責”,“誰發現,誰追查”的原則。當堂課教師即是責任人,有責任清查學生到課情況,發現有缺課學生應及時填寫未到校或中途離校學生登記,并及時通知班主任進行追查。
3、各班應成立學校信息收集組,及時了解學生動向信息和活動信息,下課期間,如發現同學生病或離校或其它違紀違規現,都應向班主任報告,班主任要作出相應處理。
4、班主任要將清查和了解的學生情況及時作出處理,查找未到校或離校學生,弄清原因,并及時通知家長,并將處理情況報告當班行政值周和學校領導。
5、領導對各班主任上報的情況迅速作出相應合理的處理。24小時內通過努力都還未查到學生準確地點的,學校應及時報告。
6、對于知情不報,知情不查者,將嚴格按教育局安全追究實行首問責任追究其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