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學校安全信息報告制度
安全工作報告制度,是小學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1、小學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后,小學除及時啟動預案組織施救外,必須在24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屬于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的,小學應當在2小時內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安監部門。
2、小學發生涉及學生傷害的違法犯罪事件、交通事故以及火災、食物中毒、急性傳染病癥狀等情況的,除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報告外,還必須立即報告當地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
3、小學安全事故報告范圍,除包括校內校外各種非正常死亡外,也包括對校園秩序和師生人身安全造成較大影響的**、搶劫、縱火、爆炸、盜竊等重大刑事案件以及校舍倒塌、校園火災、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
4、在實施安全工作目標考評中,對校園內或由小學組織的活動發生死亡事故或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瞞報現象的,將實施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對發生遲報現象的,小學必須向教委作出書面解釋,理由不充分的,將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直接予以通報批評。對由于瞞報、遲報導致安全事故擴大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和主要領導者的責任。
5、學生到校和放學時間、學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離校情況、以及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異常狀況等關系學生安全的信息,及時告知其監護人。
6、對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狀況異常以及有吸毒行為的學生,小學應當做好安全信息記錄,妥善保管學生的健康與安全信息資料,依法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
篇2:煤礦防治水安全信息報告制度
一、會議目的
1、總結本周內各采掘工作面生產情況及各項防治水工作落實、完成情況;
2、分析下周各采掘工作面前方可能出現的水害隱患情況,并作出相應的水害預報通知;
3、根據礦生產計劃,安排好下周防治水重點工作。
二、會議參加人員
1、會議由地測主管技術員負責主持(因故不能出席的,由相關技術員主持);
2、參加會議人員為生產管理部相關人員,包括:地測副總、地測副部長、地質技術員及全體地質組人員等;
3、會議召開時間原則上為每周五,特殊情況需要更改會議時間的,提前一天在班前會上通知。
三、會議各項具體工作安排
1、由主管技術員根據采掘接替情況,及時提供井下各作業場所近期施工重點及隱患情況;
2、由周一防治水隱患排查人員及時匯報排查隱患情況及現場落實情況;
3、及時傳達近期防治水重點工程的宣傳,做到工作現場情況及監督情況及時傳達到每名地質職工;
4、由地質防治水技術員傳達近期會議精神,及各項防治水工作的具體安排情況;
5、會議由地測副總做總結講話,及時落實各項工作,做到各項工作落實到人。
四、會議內容
1、傳達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指示、指令、政策、法規、礦安全辦公室精神;
2、對本周內存在的各種水害隱患和安全工作重點,做出總結及提出針對性防治措施;
3、分析下周重點地段、特殊地段存在的水害隱患及防治措施;
4、討論研究水害防治的有效措施,確保各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產;
5、按防治水有關技術規定,嚴格落實水害排查“五步法”,確保防治水工作安全平穩推進。
五、會議紀律及參加人員要求
1、上述會議參加人員范圍及召開時間原則上不變,到時準時召開,會議必須服從做到:小會服從大會,專業會議必須服從綜合會議,避免會議沖突。
2、參加會議人員要提前做好發言準備及隱患排查的材料,在發言匯報中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盡量壓縮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
3、建立會議考勤制度。凡參加會議人員,必須準時到會,不得遲到、隨意換人或無故缺席。如因公。因事、因病不能參加會議的,要提前向會議主持人請假,否則,對遲到者罰款10元,對無故缺席者罰款20元,對無故換人者罰款20元,對早退者罰款20元;
4、與會期間,不準閱讀報紙、雜志等,不準打盹、睡覺,必須將手機關閉或調為靜音,不準接聽電話。對手機響鈴者罰款10元,對閱讀報刊者罰款10元;
5、會議期間不準隨便出入,不準接待客人及處理其他事物(特殊情況除外),如會中離開會場10分鐘以上或因故需退場,必須向會議主要領導請假;
6、會議期間,與會者要做好記錄,對技術分析中安排的具體事宜,會后要認真組織落實;
7、會議過程中的罰款由地質主管技術員負責記錄,月底負責統計。
生產管理部
篇3: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報告制度
為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在校學生傷害事故,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安全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其它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學校安全信息報告制度。
一、分管學校安全副校長為學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報告負責人,總務主任主任為學校安全信息兼職報告人。
二、學校發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值日領導以便及時進行分析、研判和報告。
三、值日領導接到安全事故報告后,迅速采取應急措施組織搶救外,應當立即對事故情況進行收集、分析和研判,并如實報告教育管理中心、教育局和與事故種類相關的安全職能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
四、學校發生安全事故后,應當組織人員對事故類別和性質進行分析和研判,并向相關部門報告。
(一)火災事故。學校發生火災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撥打火警電話“119”,向消防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救援施救的同時,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二)治安(刑事)事故。學校發生治安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撥打“110”,向公安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救援施救的同時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三)食物中毒事故。學校發食物中毒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撥打急救電話“120”,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和救援施救,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救援施救的同時,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四)其它事故(意外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等)。學校發生其它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由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五、如果學校發生安全事故時,事故現場人不向學校和相關部門及時報告的,將追究事故現場人的責任。
嵐頭鎮中心完小
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