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安全性評價現代科學管理方法
1.設置原因
傳統安全生產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奠定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在保證安全生產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傳統安全生產管理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科技進步和生產的發展,存在著滯后于生產發展的現象。只有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以系統物質流、信息流的綜合觀點,積極、主動開展事故預防預測,研究探討事故發生規律,把事故消滅在發生之前,提高安全生產決策能力和促進新技術成果的應用,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適應整個現代化管理發展的要求,克服傳統安全生產管理之不足。
2.項目內容
現代科學管理方法運用于安全管理要做到有內容、有形式、有效果。現代科學管理方法主要有:安全目標管理、安全檢查表、事故樹分析、安全評價、預先危險性分析、故障類型分析、ABC分析法、生物節律、安全行為科學與心理學、安全信息管理、PDCA循環、計算機輔助管理和電化安全教育等。其中安全檢查表、事故樹分析、目標管理必須評價。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的應用,不是孤立的個人應用,不能寫在紙上、掛在墻上,擺花架子、裝門面,而是要求企業建立和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現代化管理體系,形成保障安全生產的整體效應。因此,各種科學管理方法,必須滲透到企業職能部門業務管理中去;滲透到生產車間日常管理中去;滲透到職工自我管理、企業自我約束中去。同時要將傳統安全生產管理經驗與現代科學管理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運作,保證安全生產。
3.評價方法
評價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的應用要貫徹有效性原則,做到有形式、有內容、有效果。
有形式。即方法是先進的、科學的、可行的。不限定推薦范圍。
有內容。即以現代科學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結合本企業實際,與各職能部門業務、車間日常生產或職工生產操作結合起來。
有效果。科學管理方法滲透到企業職能部門業務管理中去,滲透到生產車間日常管理中去,滲透到職工自我管理和企業自我約束中去,形成整體效應,推動企業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減少工傷事故,改善安全衛生狀況。
各種方法查證要點見表1-2-1《現代科學管理評價查證表》。
見表
序號
評價項目
查證測定要點
文本資料
抽查考試
現場(執行)記錄
是
否
說明
1
安全檢查表
1)查閱各類常用檢查表:項目正確、有檢查時間、檢查人
查車間、班組有關人員定期使用或日常使用情況
1)車間班組普遍使用安全檢查表,對危險點監控有效,使用面不低于50%,重點危險點必用。
2)抽查一工人以檢查表為藍本對照檢查,判斷檢查效果。
2
事故樹分析
1)邏輯分析和事件符號無原則錯誤。
2)能聯系本行業多發性事故或重大事故。
3)職能部門必用方法。
1)安技人員能了解事故圖的邏輯關系,并能定性分析。
2)應用點操作者對事故樹基本事件有所了解。
1)出現中間事件能給予制止。
2)對結構重要度較大的事件能有效控制。
3)具有一定預測能力。
3
目標管理
目標明確,有目標分解、實施、檢查、控制、評價等內容。
1)全廠職工明確安全生產總目標。
2)查有關人員如何進行目標控制。
1)各項指標達到目標。
2)目標分解有效。
3)目標分解落實。
表1-2-1現代科學管理評價查證表
現代科學管理評價查證表
序號
評價項目
查證測定要點
文本資料
抽查考試
現場(執行)記錄
是
否
說明
4
預先危險性分析
1)1)能正確分析系統內
危險因素。
2)2)準確判斷形成事故
原因及危險等級。
3)3)采取措施正確。
1)1)是否成為常用方法。
2)2)有效估計和排除開發
系統因有危險。
1)1)避免不必要設計變更。
2)2)經較經濟的保障系統安全
性。
5
PDCA循環
1)1)制定規劃、實施整
改、檢查結果、分析提高等四環節應無原則錯誤。
2)2)數理統計分析應正
確。
1)查有關人員如何應用數理統計方法,確定目標制定對策。
1)1)能不斷改進安全生產工
作。
2)實施整改有效。
6
安全行為科學與心理學
1)分析資料能符合行為科學和心理學基本規律。
2)具有相當數量分析資料。
1)查資料所提供對變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理解。
1)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有效果。
7
計算機輔助管理
1)應用計算機進行事故統計分析,事故樹分析,安全性評價等。
2)應用于危險部位的控制。
1)查有關人員對計算機應用的看法。
2)了解危險部位有關的基礎資料。
1)1)提高安全工作效果。
2)2)提高危險部位的安全性。
續
序號
評價項目
查證測定要點
文本資料
抽查考試
現場(執行)記錄
是
否
說明
8
故障類型分析
1)1)能查明故障類型和
對系統影響。
2)排除故障措施正確。
1)是否已成為職能部門或車間學用方法。
1)用于工程安全保障跟蹤管理,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2)消除故障措施有效。
9
電化教育
電化教育制度、教學計劃花名冊、教材等。
了解有關人員、查電化教育制度。
能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10
事故樹分析
1)1)應用本廠事故實
例,歸納邏輯正確。
2)2)成為安技部門人員
應會業務知識。
1)安技人員、應用點生產管理人員能從多種可能結果中找出關鍵事件,并提出應采取的措施。
2)工人了解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發生。
1)1)應用點措施有效。
2)2)提高事故預測、不安全因素動態發展、危險辨識能力。
11
A、B、C分析法
1)能抓住關鍵照顧一般進行分析,達到控制總體的目的。
2)危險性分析正確。
1)A類對象的管理者,操作者能理解ABC分析法并了解如何控制。
1)1)控制點采取措施切實有效。
續
序號
評價項目
查證測定要點
文本資料
抽查考試
現場(執行)記錄
是
否
說明
12
生物節律
1)1)查企業有關生物節
律應用的規定。
2)2)生物節律圖無原則
錯誤。
1)查有關人員對生物節律臨界期下限等如何加強人為管理。
1)能按生物節律應用規定執行,如勸告、警告或禁止工作。
2)行為約束有效。
13
安全人機工程
1)能正確地進行人體測量,生理特點分析,動作分析,動作測定,機械、工具和環境改善應符合實際。
2)成為職能部門業務范圍。
1)查有關人員驗證所測定數據的可靠性。
1)查應用安全人機工程改進機械、工具、場地、環境等具體實例。
14
信息管理
1)查企業信息管理應用規定。
2)計算機信息管理或人工住處管理必須能體現企業信息反饋程序。
1)有關管理人員能應用信息為安全生產采取相應對策。
1)應用信息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決策能力。
2)有效預防事故。
4.計分方法
本項目應得分為18分,目標值6種,每種3分。某種方法應用脫離工廠實際搞形式,沒有明顯的效果,該項不得分。
篇2: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價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能;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公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介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育琶;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公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監督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