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公路局房產設施管理制度

某公路局房產設施管理制度

2024-07-15 閱讀 6567

公路局房產設施管理制度

為加強我局房產設施的管理,明晰產權,明確責任,降耗節支,盤活資產,最大限度地延長使用壽命,維護干部職工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建設文明社區,特制訂房產設施管理制度。

一、公用房產設施

(一)公用房產設施范圍

局機關大院地面以上所有設施;住宅區內的換熱站、變電室、傳達室、廁所、公共圍墻、綠地、室外管線、道路等房產設施;養路費征稽辦辦公樓、停車場、倉庫、未售出的商住房、廁所等公用部分的地面以上所有設施;大橋收費站辦公區、收費區地面以上所有設施,瀝青庫辦公和生產區地面以上所有設施;各養護分站地面以上所有設施;原養雞場、葛針園苗圃場地及地面以上所有附屬物;屬于公路局的其他房產設施等。

(二)公用房產設施的管理與分工

全局干部職工都有管理和維護公路局公用房產設施的義務,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產環境,保證公路事業健康發展。

1、公用房產設施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的原則,統一管理,責任包干。做到設施完整,功能齊全,清潔衛生,使用有效。凡因管理不善造成人為損壞、丟失、污染等后果者,一律由責任人負責修復、賠償。責任單位:各科室、單位;監督單位:局行政科。

2、空余房產的管理:為盤活資產,增加效益,空余房產、地產,經局長辦公會研究,可根據市場價實行對外租賃,避免資源浪費。對無使用和保存價值的廢舊設施、設備、材料等,必須經過專門工作小組鑒定,報局長辦公會研究批準后,按照市場價格,由公路局組成專門工作小組,公開招標,統一拍賣。嚴禁個人私自處理各種報廢物品,否則由當事人退還所賣物品并加倍予以處罰。責任單位:行政科、財務審計科。

二、個人房產設施

根據國家現行房產管理制度規定,個人房產設施管理與維修的責任,一律由住戶本人自行承擔。

1、個人承擔的維修范圍:個人住房及住房內的各種設施(含底層有小院住戶的圍墻以內的地面附屬物);地下室及其設施;獨用的儲藏室及其設施;水、電、煤氣表(含)以內的管、線及其有關設施;室內除共用部分以外的暖氣管道、散熱器、閥門及其有關設施。以上個人住房及其設施的維修,在公路局人員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請求幫助,cnfla-但所需材料費用由住戶個人承擔。

2、公路局承擔的維修范圍:水、電、煤氣、暖氣等計量器具(不含)以外的主管(線)及共用管線;下水道室內垂直部分的主管道及室外管道;樓房(含底層有小院住戶的圍墻以外的地面附屬物)以外的散水、道路、綠地、場地、落水管、避雷針、化糞池、排水溝、路燈、公共圍墻及其它公用設施。

三、有關規定

1、樓梯道等公共部分的管理,由使用和受益者共同承擔并負責衛生保潔、秩序維護等義務。樓梯道和個人圍墻以外不得長期停放和堆放各種物品,樓外及個人圍墻以外的場地由局統一規劃和綠化,不得私自種植樹木、蔬菜和花草。否則將予以清除,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2、在本局家屬院居住的職工,必須服從公路局的統一管理,嚴格遵守各項管理制度,自覺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積極配合管理人員抄表、維修等工作。

3、不得擅自改變個人住房結構,不得在住宅區亂搭亂建臨時或永久性設施。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均有當事人承擔。

4、本局家屬院住戶安裝空調等大功率家用電器,必須報局行政科批準后實施,否則加倍收取電費。

5、本局家屬院住戶安裝太陽能時,不得破壞房頂放水層和隔熱層,太陽能的上水管道必須通過煙道布設,不得在室外裸露,違者將予以拆除,造成的一切損失均由當事人承擔。

6、嚴禁私自將個人住房向社會轉賣、租賃,確保住宅區安全。違者將收回住房,并予以停水、停電。造成的一切損失均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本制度由局行政科負責解釋,本制度自制訂之日起施行。

年月日

查閱更多相關制度范文,請點擊:

篇2:車輛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對本公司車輛設備、設施的管理,維護保養好裝置、設施,以便在關鍵時刻發揮其作用,對本公司車輛設備、設施物及其它安全裝置、設施的配置、計劃、采購、領取、維護保養、使用及報廢更新進行有效管理,以保證其隨時處于完好的待用狀態。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經營、運輸的車輛及車輛設備、設施。

3引用文件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名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

4定義與分類

危險貨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在運輸裝卸和儲存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和環境污染而需要特別防護的貨物。

本公司的設備、設施主要是有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及其車輛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等;

5管理職責

5.1安全主任負責制定,更新車輛及車輛設備、設施清單,并收集、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經總經理核準。

5.2行政部負責車輛設備、設施的采購、驗收和維護保養。

5.3運輸部負責車輛設備、設施的日常安全檢查。

6工作程序

6.1選型及使用前期管理

6.1.2選購車輛時,應對車輛安全性、適用性、可靠性、積極性及維修方便性進行選型論證,避免盲目購置。

6.1.2車輛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性能、安全要求。

6.1.3接受新車時應按合同和說明書的規定,對照車輛清單或裝貨單進行驗收,清點隨車工具及附件。新車投用前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保養。并根據制造廠家的要求進行清潔、潤滑、調整,確保技術狀況良好。

6.1.4新車投用前,應建立車輛技術檔案,配備必要附加裝備和安全防護裝置。新車應嚴格執行走合期的各項規定,做好走合維護工作。

6.1.5嚴格按制造廠技術要求使用。車輛發生損壞,應及時作出技術鑒定,屬制造廠責任,按規定程序向制造廠索賠。

6.2車輛基礎管理

6.2.1車輛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的技術管理,應系統記入車輛技術檔案。技術檔案應認真填寫,妥善保管,記載及時、完整、準確。

6.2.2車輛技術檔案主要包括:車輛基本情況和主要性能,運行使用情況,主要配件更換情況,檢測和使用記錄以及事故處理記錄。

6.2.3按時參加年檢和車輛技術狀況的等級鑒定。

6.2.4做好車輛技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的統計,按規定上報各種數據。

6.2.5折舊資金應用于車輛的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6.3.設備的使用、維護和檢修參見《車輛維護保養管理制度》

6.4設備的報廢

對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應當報廢更新。

6.4.1經過預測,繼續大修理后技術性能仍不能滿足工要求和保證產品質量的。

6.4.2設備老化,技術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的。

6.4.3大修理雖能恢復使用,但不如更新經濟的。

6.4.4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6.4.5有關部門頒布不能繼續使用的。

6.4.6其它應當淘汰的。

6.4.7報廢的車輛或氣瓶及國家規定的淘汰設備,不得轉售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

篇3:安全設施管理制度

安全設施是確保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運行的必要設施,必須保證各項安全設施的完好、可靠、靈敏,特制訂本規定:

1.建立安全設施檔案,正確記載安全設施原始記錄、運轉、檢測、檢驗、維修等情況。

2.重要安全設施要有專管人員,并加強日常監護,保證安全設施完好。

3.按國家規定,每年安全設施投入按固定資產更新和技術改造資金中提取的20%,用于安全設施資金的投入。

4.對設備的安全設施要依據“四有四必”的原則,達到有軸必有套、有輪必有罩、有臺必有欄、有坑必有蓋的要求。

5.安全閥應靈敏、可靠,且每年應校驗一次。

6.防爆片應有資質單位制造,并有產品合格證。

7.壓力表應符合安裝使用要求,確保正確性,每半年校驗一次。

8.液位計應保持清晰、易見,有防止破損的保護罩。

9.安全設施發現有不完好或失效時應及時更換。

10.溫度、警示、警報、聯鎖各類電器、儀表等,要處于可靠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