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原料采購管理制度范本

原料采購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2764

一、采購部經理為清真原料采購、(食品)安全第一責任,對物資質量、價格、產品合法性。供應商經營合法性負有管理職責;

二、清真原料執行國家及清真行業標準。了解、掌握物資質量、市場信息、物價動態,向公司領導提供決策(招標)資料。

三、采購部按車間門提供的計劃,及時保質、保量為其提供物資采購服務。為降低采購成本,及時準確掌握物質需求量和貯存數,做到有計劃地批量進貨。同時根據市場物價的波動,努力做到漲價前批量進貨貯存。

四、采購員履行崗位職責。逐步提高物資鑒別能力,把好進貨渠道和質量關,嚴禁購買面、油、肉類凍制品、調料等“四無產品“(無廠名、廠址、合格證、清真證明);嚴禁購買新鮮肉無檢疫證,清真證明;嚴禁購買超過保質期或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和其它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食品;檢查中發現證件不全,每項處罰采購員10元。

五、因采購人員失職,購買假冒偽劣,變質、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失職造成的損耗,責任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及經濟賠償。損失金額在100以上的按金額70%賠償。損失金額在1000元以內的按80%賠償。不合格產品全部退貨不賠償,但應承擔工作失誤責任,每次扣責任金50元。如發現采購回來的物資有數量損耗、質量損耗,價格在20元以上的應向董事長作出解釋。

相關推薦

篇2:車用物資采購管理制度

車用物資采購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通過加強對車用物資采購的管理,以高品質、高速度的采購來保證車輛的維修質量和維修進度,達到提高資金周轉效益,降低采購成本,為運輸服務的目的。

——本制度適用于車用物資采購管理。

2、職責

(1)綜合部是負責車用物資采購、領用、管理的歸口部門。

(2)部門主管負責采購計劃的審核及落實。

(3)總經理負責大額采購的審批。

(4)倉庫保管員負責車用物資的入庫、發放、管理。

3、程序

(1)物資采購采取計劃采購和臨時采購相結合的原則,以計劃采購為主,對需要量少的配件,采取臨時采購方式,以減少庫存積壓。并根據車輛的更新換代,及時調整庫存結構。汽車管理員根據汽車需用配件品種多、規格多等特點,按儲備定額規定,提出汽車配件和輔助材料的月度采購數量,由綜合部主管進行平?,擬定采購計劃。采購計劃需經綜合管理部主管定采購金額,嚴格按計劃開支。

(2)物資采購要嚴格遵循“比質比價,擇優進貨”的原則,減少流通環節,節約采購成本。

(3)采購的配件和輔料必須保證質量,用途不明不購,質量不符合標準不購。副廠件的采購需經部門主管同意,以免影響生產造成配件和物資積壓。

(4)批量采購物資在5000元以上,要經主管負責人審批,對價值高的總成件或單件物品在價值2000元以上,需經本企業主管領導批準。

(5)物資采購渠道原則上在已確定的供應渠道采購,新開拓的物資批量采購渠道要經過部門負責人審核,向上申報經批準后方可確定。

(6)對于需要量大的配件,應盡量選擇定點供應直達供貨的方式,選擇資信程度好、質量保證的供方。

(7)配件的質量管理

(8)配件質量好壞關系到的車輛維保的質量、企業的信譽。??件質量重點抓好三個環節:A采購環節;B入庫檢驗環節;C裝配檢驗環節。以確保不合格配件不裝配使用。

(9)提高采購人員,倉庫人員的配件業務素質,嚴把物資采購質量關,要杜絕采購假貨和偽劣配件。

(10)對物資出現的質量問題,從發現問題的三日內采購員必須與供方進行交涉,要求退賠。

(11)采購時間的管理

(12)在衢州范圍內采購物資須在2小時內采購到位,如說明是急件的必須急事急辦。

(13)在浙江省范圍內采購物資不得超過3天,在省外采購的物資視距離而定。

(14)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采購的物資,必須向部門主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與答復,必要時以書面形式。

(15)汽車用油的采購執行《油料管理制度》

篇3:易制毒化學品進貨采購管理制度

為提高本公司采購人員對易制毒化學品的安全意識,加強對易制毒化學品采購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采購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易制毒化學品相關的法律、法規、各項制度,確保公司合法采購易制毒化學品。

2.采購依據使用量、公安部門的采購憑證、總經理和采購部門主管簽批下發的采購計劃表進行采購。

3.熟悉采購的易制毒化學品危險特性,知會易制毒化學品的安全防護知識以及應急救援措施。

4.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及時申領購買憑記,確保購買憑證無偽造、變造,不使用作廢的易制毒化學品購買證。

5.要仔細核對貨物的名稱、規格、批號、數量等,并應如實記錄易制毒化學品供應商的名稱、地址和供貨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及所購易制毒化學品的品名、數量、用途,做好相關的記錄。

6.發現貨樣不一致、易制毒化學品因包裝損壞而導致泄漏的現象,采購員應及時向上級報告,并與供應商取得聯系,采取適當措施進行妥善的處理。

7.不得向未取得易制毒化學品生產許可證或易制毒化學品經營備案的單位采購易制毒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