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教育學院教學委員會章程
總則
第一條為更好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學質量,建立院教學委員會。
第二條教學委員會是本院教學工作的咨詢、評議和督導機構,在院黨委和院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組織
第三條院教學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一人、委員若干名。主任委員由院長兼任,副主任委員和委員從具有較好政治素質、熱心教學改革、有較高學術水平、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教學骨干、退休老教師中選任,由院長提名,院黨委會研究,院長聘任。
第四條教學委員會每屆任期四年。
職責
第五條對本院教學質量的現狀、教學改革的思路以及重大的教學措施進行研討,并向院長提出建議。
第六條了解本院教師課程教學質量及各個教學環節的基本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出意見或建議,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第七條協助各教研室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第八條對本院的教改項目進行評估、鑒定。
第九條對本院的教學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條對申報教師系列職稱的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考核并提出評價意見。
第十一條參與教學計劃的修訂。
工作程序
第十二條教學委員會的工作列入本院教學工作計劃,按計劃開展活動。
第十三條教學委員會的會議由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召集,議事實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四條教學委員會的工作實行寫實制度,其成員視其工作量發給一定津貼。
篇2:教學學術委員會工作規范(范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我院學術管理,完善學術工作規章制度,不斷提高我院教學、科研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臨沂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術委員會是由專家、學者代表組成的學術評議、審議和學術決策咨詢機構,是加強專家學者在學校學術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發揚學術民主,保障學校學術決策規范、科學的組織。學術委員會在院黨委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三條臨沂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術工作的重要決策一般須經院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院發布實施。
第四條校學術委員會由學術造詣高、學風端正、堅持原則的教授或其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以下統稱為“教授”)組成。
第五條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術委員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員若干名。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院長提名,并經院務委員會研究同意后產生。
第六條院學術委員委員每屆任期四年,可以連選連任。委員在任職期間離開學校崗位一年以上者,經院務委員會研究,可予以替換。
第七條院學術委員會下設學術秘書,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第八條院學術委員會的職責權限是:
1、研究與掌握本院所設學科的現狀和國內外發展動向,對學科發展方向、途徑以及研究方向設崗等提出建議。
2、審議本院各學科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3、審議本院重大學術活動。
4、審議與評價本院學科進展情況,審議并推薦重大科研成果。
5、審議本單位所有擬調入、調出專任教師及選聘教師的方案。
6、評審確定本單位副教授及其以下層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擬任人選,推薦教授和相當專業技術職務擬任人選。
7、根據工作需要對本院教師的培養提出建議,評價與推薦優秀學科帶頭人。
8、指導院內學術活動及圖書、資料有關工作,審議本院學術交流報告和論文。
9、組織多樣性的學術活動,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第九條院學術委員會一般每年舉行兩次全體會議。根據工作需要,亦可隨時召開會議。
第十條院學術委員會決議事項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學術委員會會議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
第十一條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必須有2/3以上(含2/3)委員出席才能舉行。學術委員會需以投票方式作出決定時,須經與會委員2/3以上(含2/3)同意方可通過。學術評議事宜須采用記名投票方式表決。
第十二條提交學術委員會討論的議案,學術委員會主任認為有必要時,可指定一名或幾名委員提出初審意見后交全體會議審議。
第十三條院學術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在異議期內如有人提出復議,須征得半數以上委員同意,方可召開全體會議復議。經復議通過的決定不再復議。
第十四條學術委員會委員一般不得缺席學術委員會會議,因故不能出席的必須向學術委員會主任請假。
第十五條學術委員會委員不遵守臨沂大學學術道德規范,或違背學術委員會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免去其學術委員會委員職務。
第十六條學術委員會在討論、評定、審議與委員或其親屬有關的事項時,該委員應當回避。
第十七條學術委員會委員應當對學術委員會會議上討論的保密事項嚴格保密。
第十八條修改本條例須由院長提議,修改方案經院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發布。
第十九條本條例由臨沂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