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院校園網絡信息發布與管理規定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網信息發布的管理工作,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文化輿論占領網絡陣地,建立安全高效的網絡信息平臺,現就校園網絡信息發布的有關事宜作如下規定,(下文簡稱《規定》):
一、校園網信息發布的依據和信息員制度
(一)學院內網及外網信息的交流,必須遵守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國家其它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建有二級子網站和開設有FTP空間的各部門應成立網絡信息工作小組,由該部門負責人任組長,并設置1名網絡信息員,負責本單位的網絡運行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網絡信息工作小組成員名單需報黨委宣傳部及圖文信息中心備案。
(三)各部門對本部門上傳的數據信息要嚴格審核,嚴格杜絕涉及黃色、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上傳到網站。
二、校園網信息的主要內容
(一)學院總體信息:包括介紹學院概況、學院領導、學院機構設置及學院新聞信息等。
(二)部門信息:包括部門通知、工作職責、教育科研工作進展情況等,以及其他需要并適宜于網上公開發布的信息。
(三)教學科研資源:包括精品課程建設、適用于共享的學術成果、常用軟件或數據的下載等無版權爭議或不違反知識產權的數據信息。
三、信息發布與管理
(一)學院網站內容在學院宣傳部的統一管理下實施發布,信息上傳技術服務由圖文信息中心負責。
(二)各部門有責任將本領域的最新工作進展情況發布到網站,對外信息發布的審核由各部門領導負責。
(三)學院網絡管理的技術人員是學校網站的直接管理者,負責為各部門的信息發布提供技術支持。各部門對本部門上傳、下載或其它形式交流的數據信息要嚴格審核,嚴格杜絕涉及黃色、淫穢、暴力、*以及涉嫌泄露國家機密等不良信息通過我院內外網傳播。
(四)發布信息時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教育意義等)、真實性、及時性等,標題要能完整精確地反映信息內容(字數控制在20個左右),嚴禁涉嫌非法轉載他人信息,開通BBS論壇的部門,務必指定專人對論壇內容嚴格審核。
(五)各部門負責上傳信息、審核信息的有關人員,務必管理好用戶名和密碼,如因密碼泄漏造成的相關責任由該密碼管理員及相關部門承擔。
四、其它注意事項
(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網絡信息傳遞的快捷性、敏感性和廣泛性特點,做好網絡信息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師生的思想動態,做好正面信息的引導和有害信息的過濾處置工作。
(二)上傳信息實行誰上傳、誰管理、誰負責的制度。涉及評論性內容,凡不能準確把握新聞方向的要及時報黨委宣傳部審定;任何人不得制作、復制、傳播各種違反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的信息,不得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
(三)學院負責網絡安全的技術部門,要及時做好技術更新工作,防止網站或網絡信息的惡意修改。
(四)違反本《規定》,對學院的安全穩定及社會形象造成不良影響或泄露國家秘密的,或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視情節輕重按國家有關法律、學院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由于工作不深入、不細致,導致網上傳播的有關信息或發表的有關言論影響學院安全穩定或有損學院社會形象等重大事故者,除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外,要酌情追究相關單位領導的行政責任。
(五)黨委宣傳部負責校園網絡信息中的新聞、文字、圖像、視頻的政治把關及審核工作。黨委宣傳部對在網站信息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有權提出具體意見,責成有關單位或網絡信息員盡快做出處理。
(六)學院圖文信息中心負責全院網絡技術的支持和監控工作。對網絡監控中發現的重要問題,要及時進行技術查處。
五、本規定由學院黨委宣傳部及圖文信息中心負責解釋,自文件下發之日起試行。
篇2:某政務中心信息發布考核制度
第一條為及時反映市級各部門窗口、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動態、宣傳政務服務經驗做法及各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報送信息重點:對上級關于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決策、部署、指示等的貫徹落實情況;窗口部門及政務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抓窗口和“中心”建設的相關決策、部署;窗口部門及政務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推進政務服務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創新性做法;窗口及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建設方面的信息;各鎮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在方便基層群眾,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措施、辦法、工作動態等;各窗口部門除了窗口工作內容外,各鄉鎮除了便民服務中心工作內容外,本部門、本鄉鎮其他面向社會的工作動態、措施、辦法、效果、經驗、政策法規的解讀等有利于指導、引導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信息;政務服務工作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等調研報告,應及時通過信息方式上報市政務服務中心。
第三條各窗口部門政務服務信息工作由窗口分管領導分管,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信息工作由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分管,小漢、向陽兩鎮政務服務信息工作由鎮政務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分管,各窗口部門、各鄉鎮確定一名以上信息員,并書面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市級部門窗口信息員應是窗口工作人員。信息撰寫要求按照通訊報道的格式,事實清楚、長短不限、及時準確。信息報送要求市級部門窗口由窗口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審簽,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由分管領導審簽,再由其信息員統一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市政務服務中心各科室負責人(含政府采購中心)為“中心”科室信息員,負責報送相關工作信息,科室其他工作人員也要報送相關信息。
第四條各部門窗口、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政務服務中心機關各科室(含政府采購中心)報送信息每月不得少于分配的信息任務數。
第五條時效性強的信息,應在相關工作發生時立即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信息最遲應在2個工作日內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
第六條部門領導研究窗口工作、調研窗口工作及鄉鎮領導研究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工作、采取創新做法等信息,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網站上發布,同時報、省政務服務中心;部門窗口工作及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村、社區便民服務工作有特色的,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簡報》上發布,并向市四大班子及市級部門進行通報,同時報和省政務服務中心。
第七條市政務服務中心反映部門、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動態的簡報,由市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起草,分管領導審核,主要領導簽發。
市政務服務中心網站“中心新聞”發布的信息,由市級部門各窗口、各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市政務服務中心各科室信息員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進行登記、修改、編輯,市政務服務中心分管領導審簽,網絡管理人員網上發布。
市級及以上領導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視察、調研或主持召開會議,由辦公室負責撰寫信息;窗口部門領導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調研、協調工作,由窗口信息員負責撰寫信息,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進行登記、修改、編輯;市級部門及以上領導到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視察、調研或主持召開會議或其他來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交流、考察的,由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負責撰寫信息,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其他來市政務服務中心交流、考察,由辦公室負責撰寫信息。上述信息由市政務服務中心分管領導審簽,網絡管理人員負責網上發布。
第八條市政務服務中心定期和不定期對部門窗口、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政務服務中心科室信息員進行培訓。
第九條信息工作考核采取采用計分制。每采用1條,市政務服務中心計1分,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務服務中心計2分,市委、市政府及省政務服務中心計3分,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計4分。被新聞媒體采用的,按照上述級別計分。同一信息被多處采用的按累計計分。市政務服務中心科室人員修改窗口和鄉鎮信息,按實際采用分的1/2計入科室得分。
第十條市政務服務中心對信息工作實施獎勵制度。設基本任務獎400元,完成政務服務中心下達的政務服務信息采用任務分值,得基本任務獎,每超過基本任務分值1分,再獎30元。每年1月對上年各窗口、各鄉鎮、各科室完成政務服務信息任務兌現獎勵。
第十一條市政務服務中心每月對部門窗口、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政務服務中心科室信息報送、采用情況、得分情況進行通報,并納入對窗口部門、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中心科室的年度政務服務目標考核,按照任務完成情況折合成政務服務目標考核分,占政務服務目標考核分值10%。各單位信息員落實情況納入年度政務服務目標考核,未落實的,扣信息分值50%,未完成報送任務的,扣信息分值50%。
第十二條政務中心機關各科室每年度須完成一篇以上的調研文章。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3:某政務中心信息發布考核制度
第一條為及時反映市級各部門窗口、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動態、宣傳政務服務經驗做法及各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報送信息重點:對上級關于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決策、部署、指示等的貫徹落實情況;窗口部門及政務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抓窗口和“中心”建設的相關決策、部署;窗口部門及政務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推進政務服務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創新性做法;窗口及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建設方面的信息;各鎮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在方便基層群眾,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措施、辦法、工作動態等;各窗口部門除了窗口工作內容外,各鄉鎮除了便民服務中心工作內容外,本部門、本鄉鎮其他面向社會的工作動態、措施、辦法、效果、經驗、政策法規的解讀等有利于指導、引導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信息;政務服務工作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等調研報告,應及時通過信息方式上報市政務服務中心。
第三條各窗口部門政務服務信息工作由窗口分管領導分管,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信息工作由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分管,小漢、向陽兩鎮政務服務信息工作由鎮政務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分管,各窗口部門、各鄉鎮確定一名以上信息員,并書面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市級部門窗口信息員應是窗口工作人員。信息撰寫要求按照通訊報道的格式,事實清楚、長短不限、及時準確。信息報送要求市級部門窗口由窗口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審簽,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由分管領導審簽,再由其信息員統一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市政務服務中心各科室負責人(含政府采購中心)為“中心”科室信息員,負責報送相關工作信息,科室其他工作人員也要報送相關信息。
第四條各部門窗口、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政務服務中心機關各科室(含政府采購中心)報送信息每月不得少于分配的信息任務數。
第五條時效性強的信息,應在相關工作發生時立即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信息最遲應在2個工作日內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
第六條部門領導研究窗口工作、調研窗口工作及鄉鎮領導研究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工作、采取創新做法等信息,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網站上發布,同時報、省政務服務中心;部門窗口工作及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村、社區便民服務工作有特色的,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簡報》上發布,并向市四大班子及市級部門進行通報,同時報和省政務服務中心。
第七條市政務服務中心反映部門、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動態的簡報,由市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起草,分管領導審核,主要領導簽發。
市政務服務中心網站“中心新聞”發布的信息,由市級部門各窗口、各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市政務服務中心各科室信息員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進行登記、修改、編輯,市政務服務中心分管領導審簽,網絡管理人員網上發布。
市級及以上領導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視察、調研或主持召開會議,由辦公室負責撰寫信息;窗口部門領導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調研、協調工作,由窗口信息員負責撰寫信息,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進行登記、修改、編輯;市級部門及以上領導到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視察、調研或主持召開會議或其他來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交流、考察的,由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員負責撰寫信息,報送市政務服務中心;其他來市政務服務中心交流、考察,由辦公室負責撰寫信息。上述信息由市政務服務中心分管領導審簽,網絡管理人員負責網上發布。
第八條市政務服務中心定期和不定期對部門窗口、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政務服務中心科室信息員進行培訓。
第九條信息工作考核采取采用計分制。每采用1條,市政務服務中心計1分,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務服務中心計2分,市委、市政府及省政務服務中心計3分,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計4分。被新聞媒體采用的,按照上述級別計分。同一信息被多處采用的按累計計分。市政務服務中心科室人員修改窗口和鄉鎮信息,按實際采用分的1/2計入科室得分。
第十條市政務服務中心對信息工作實施獎勵制度。設基本任務獎400元,完成政務服務中心下達的政務服務信息采用任務分值,得基本任務獎,每超過基本任務分值1分,再獎30元。每年1月對上年各窗口、各鄉鎮、各科室完成政務服務信息任務兌現獎勵。
第十一條市政務服務中心每月對部門窗口、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及政務服務中心科室信息報送、采用情況、得分情況進行通報,并納入對窗口部門、鄉鎮便民(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中心科室的年度政務服務目標考核,按照任務完成情況折合成政務服務目標考核分,占政務服務目標考核分值10%。各單位信息員落實情況納入年度政務服務目標考核,未落實的,扣信息分值50%,未完成報送任務的,扣信息分值50%。
第十二條政務中心機關各科室每年度須完成一篇以上的調研文章。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