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場崗位技術操作規程
一、技術操作標準和要求:
1、負責原料的進廠車輛組織管理、物料的驗收、記錄工作,負責組織給礦槽倉的上料工作。
2、班中原料進場時,準確記錄車號、進料廠家、凈重、車數等,出現異常數據及時反饋班長(或上級領導)。
3、根據生產要求情況,及時組織給礦槽準確上料,不錯料、不混料,料內無雜物。
4、對進廠原料的外觀質量要進行檢查把關,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反饋。
5、負責本崗位區域的文明生產清理工作,達到標準要求。
二、操作要求:
1、組織原料進場和上料過程中,做好與取樣、主控室的聯系工作,及時傳遞各種數據。
2、協調好車輛的順序,避免造成車輛擁擠或堵車而影響正常的進料或上料工作。
三、防止事故的規定及注意事項:
1、組織上料過程中,對原料的外觀質量要把關,發現水分過大時,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上到倉內后,造成下料不暢或影響生產。
2、雨天組織進料時要做好原料的防雨工作,減少對生產的影響。
3、臺風風沙天氣,組織好防風、防塵措施,減少浪費和摻雜現象。
篇2:原料場崗位設備使用維護規程(范本)
一、設備交接使用規定:
1、接班人員按規定時間到崗,接班人未到崗,交班人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2、交接班雙方必須按巡檢、路線、內容進行巡檢。
3、交接方式:交接班人員在工作現場進行面對面交接。
二、設備交接內容:
1、操作牌。
2、設備運行狀態、參數變化、停機時間及原因。
3、設備存在缺陷、控制措施、帶病運行時的臨時規定。
4、故障處理時間、原因、處理人及處理后存在的遺留問題。如:需停機才能處理的問。當班崗位應反饋班長,納入計劃修理。
5、設備清掃、維護、保養情況。
6、安全防護裝置及照明設施齊全、牢固、實用。
7、運行記錄、巡檢記錄及時填寫。
三、做到“三不交接”:
1、未完成當班任務,如:未處理完當班積料、積油等。
2、對問題交不清。
3、對問題有爭議,未經班長及以上領導解決的。
四、交接要求:
1、交接清除后雙方在記錄本上簽字。
2、有問題未交接或屬于隱瞞設備問題的情況,追究交班者的責任。
3、正常交接后,出現問題由接班者負責。
4、出現故障或事故,交班人員在交班后參加大班或工段組織的分析會。
五、班中檢查維護要求:
1、接班后對本崗位的所有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確認。